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三国有些乱-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父,弟子相信!”花雷龙虽然不知有关师父的一切,但是花雷龙自信自己一双眼睛不瞎,好人坏人,好意歹意还是看得出分得清。师父是神秘,可对自己是真心教导。

    花雷龙所学,都是堂堂之学,不论文武两道,还是为人处事。教一个人走堂皇正道,又岂是邪恶之人?这才是花雷龙相信师父的根本原因。

    “阿龙!羌胡诸部和所有羌胡人目前就面临天堂地狱一线之差的劫数。”花雷龙的师父拉回了正题说:“按目前态势,羌胡部落族灭人亡是迟早的事。”

    “师父,我该怎么做才能改变我羌胡部落的命运?”花雷龙福至心灵地行了一个大礼说:“我代千万的同胞拜谢师父!”

    “阿龙,不必如此。”花雷龙的师父扶起花雷龙说:“要改变这一切,得从长计议才行。对付狼子野心的北匈奴你我都责无旁贷,只因北匈奴将让天下大乱,会让天下人都得承受战乱之苦。”

    “阿龙,你觉得单凭羌胡诸部的力量能抵抗或战胜北匈奴吗?”花雷龙的师父认真而严肃地问:“羌胡部落可以成为一个帝国么?”

    “师父,别说现在羌胡诸部貌合神离矛盾重重,就能个侥幸统合羌胡诸部所有力量,也未必是北匈奴的对手。”花雷龙坦然地说着。

    “心气意志上的距离,要弥补何其难。说句丧气话,一汉当五胡,虽然说不想承认,却是事实。羌胡面对北匈奴也好不到那里去。”花雷龙正视自己说:“至于说成为什么帝国,那只存在于念想之中。”

    “能正视自己,知道自身不足也是一种智慧和勇气。”花雷龙的师父站起身,负手而立道:“要改变羌胡人的命运,为师认为只有在清理内部的同时救助于汉室。”

    “师父,弟子愿闻其详!”花雷龙虚心向师父问计。

第296章 ,铮铮铁骨() 
师徒两个在营帐中密议了良久,在花雷龙连连颔首中,花雷龙的师父飘然远去,还真有几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高人风范。

    “幽州逍遥侯刘备?他会答应助我?师父凭什么如此肯定?”花雷龙在师父离去后,才想起羌胡之地离幽州似乎有点遥远,中间还隔着一个并州呢。

    花雷龙的师父教他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利用自身在羌胡诸部的影响力和人脉,联合所有能团结的力量,架空或取代被北匈奴控制的羌胡王乌力北。能兵不刃血更好,也不排除用武力解决。

    第二步是对抗北匈奴可能的诉之于武力。考虑羌胡诸部不足以抵抗北匈奴的兵锋。花雷龙的师父建议其救助于汉室。

    花雷龙本以为师父会说救助于汉室当朝或并州丁原。不料师父却说救助于幽州的逍遥侯刘备。花雷龙对刘备一无所知,但是一点也不妨碍他相信师父,相信幽州的刘备能帮助羌胡诸部。

    花雷龙的师父甚至都没解释下刘备是如何一个人,又有什么资本可以帮助羌胡诸部。只说到时对刘备实话实说即可。嗯,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

    现在的关键是花雷龙必须取得羌胡诸部的领导权,才再考虑求助于汉室,求助于幽州刘备。至于说什么派谁去幽州,刘备又如何跨州给予帮助,花雷龙无暇多想。

    ……

    另一边的吕布部在点了一把火之后,就带着诸多的战利品返回了五原郡驻地。当晚全营就是全马宴,什么烧烤马肉,水煮马肉,小炒马肉,任有尽有。

    虽然说马肉不比牛肉,还有点儿酸,但是对于军旅清苦的戍边将士来说,这已经是一场盛宴。所有将士都吃得痛快淋漓,不亦乐乎,纷纷叫好!

    吕布打着饱隔,伸了伸懒腰,迈着方步走向主帐,准备小歇一会儿。

    “将军!”吕布刚掀开营帐门,就被堵在门口的亲卫头子高顺叫住了。

    高顺跟随吕布最久,地位却没有后来的魏续之流高。主要是高顺为人呆板严肃,又是个说话少,一说就是正事。嗯,就是不会来事,很不讨喜。

    也正因为这样,就算高顺会练兵,能冲锋陷阵,甚至率陷阵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也让吕布对高顺敬而远之。

    如果说高顺对吕布不够忠诚也就算了。问题是高顺愿意为吕布献出生命。高顺忠于吕布源于两点,其一是在高顺落节之时,吕布有援手活命之恩。其二是高顺的秉性,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高顺自然对吕布无二心。

    在历史上高顺一生也没有得到吕布的重用。是吕布不知道高顺对自己忠心耿耿吗?吕布知道啊!知而不用,这就是吕布。也是吕布败亡的原因。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用在吕布身上最恰如其分。

    当吕布部下叛乱时,吕布在没清楚叛乱情形时,毫不犹豫地把家眷送至高顺处,可见吕布对高顺是信任的。最后吕布兵败白门楼,高顺殉主。

    可以说吕布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手握天下最精锐兵马之一的并州狼骑,拥有陈宫,张辽,高顺等文武大才,却四处逃窜,被人生擒活捉。

    而高顺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会练兵能打仗,对吕布忠心无二却从不得其重用。甚至深知吕布非明主,更不是好人主,也一路走到黑,吕布死,高顺亦亡。

    反过来说,这就是吕布,这就是高顺。他们的一生都是注定的,后人再多感慨和唏嘘也没有什么意义。性格无法改变,命运就是如此。

    “恭正呀,有什么话直说吧!刚才三军将士开怀痛吃也没有看见你,我就知道你在生我的气。”吕布一边说,一边侧身让过高顺,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

    “将军,属下没有生气,只是认为一支军队应该军纪严明,身为主将不该以身犯险!”高顺施礼道:“打了胜仗犒赏三军理所应当,却不能乱哄哄的像散兵游勇。再者而言,以一挑千非明智之举。”

    高顺所谏无比正确,这次全马宴,只有高顺和陷阵营没有参与,三军都像地痞流氓一样,毫无纪律及该有的警惕性。

    高顺通过跟随吕布出去侦察的士卒可知,吕布孤身一人对阵羌胡一千精骑,事后吕布休息了好一会儿。高顺知道吕布在射出最后三箭,已成强弩之末,虚弱得很,也危险十分。

    这时期的吕布是猛,却还不是巅峰时期。在冲杀羌胡骑兵时,还有余力,当射了两次华丽的箭矢之后,是真的疲惫不堪,一旦遇敌,生死难料。

    就这时的吕布,未必是没有被儿子坑的黄忠之对手。黄忠在这时期可正处于身体和修为的巅峰状态。或者说,这时吕布与关羽对阵,关羽全力全开的一刀,吕布仅仅能挡住,弄不好还要受点伤。

    因为刘备的穿越,所以黄忠和关羽都比历史同期要厉害上三分。而吕布却是原地踏步,一消一涨之下,吕布要成为天下第一武将就还需努力和历练。

    “恭正,三军散漫不是有你么!”吕布揉了揉太阳穴,强颜欢笑地说:“胡狗都逃之不及,又有何危险可言!”

    “将军!”高顺严声正色地说:“如果将军一人面对陷阵营呢?将军敢说能全身而退?君子不立于危墙,将军身系众人命运,还望将军三思才好。”

    以吕布现在内气外放的巅峰状态,别说单挑七百余人的陷阵营,就是在当今天下任何一支千人精锐的面前,包括三河五校,西凉铁骑,并州狼骑等,吕布也只有望风而逃的份。

    历史上在董卓身亡之后,吕布带着并州狼骑也没刚过李郭所率的西凉铁骑,那时吕布可是身体和修为都处于最佳状态,也只有败逃一途。

    高顺的意思很简单,你吕布是没碰上精锐,敢单人破阵,真正的精锐是会教你做人,或让你身心俱灭。高顺只没说你吕布就是个莽夫,身后有家小将士,却不管不顾,不是鲁莽中二又是什么?

    “羌胡兵马罢了!”吕布呐呐不知该如何回话。嗨吧?人家高顺句句在理。认错吧?自家飞将的颜面何存?

    “诶!”高顺叹了口气说:“将军好好休息吧,属下告退。”

    高顺何尝不知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之理。高顺何尝不知吕布耳根软,性格反复无常,目光短视只顾眼前利益。吕布喜欢别人说好话,愿意戴高帽子。

    高顺知道归知道,要他行小人之事是断不可能。那怕恶了吕布,高顺一开口就是表现得铮铮铁骨,错就是错,不对就是不对,没什么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之说。高顺就是有忠谏和死谏的觉悟。

    当然,如果吕布真能听言纳谏,历史中又如何会如此下场?天下第一武将被活活绞死,还有比这让后世布迷们痛心疾首的么?

    人帅武艺高,坐的宝马赤兔,拥的是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率的是号称天下顶级精锐之一的并州狼骑,官至温侯。这不是人生赢家又是什么?

    吕布俊脸微红,抬了抬手,张了张嘴,本想让高顺快快离去。也不知吕布脑子一抽,开口道:“恭正,你对当今天下如何看?”

    “啊!”正想退出的营帐的高顺闻言一惊一喜,有点激动得不知该如何作答。

    大帐内一时处于静默状态。吕布是不明白自己为何会问高顺。高顺是一直以来都是自己进谏,吕布避之不及,又何曾问寻过自己。两人一下子都处于懵逼状态。

第297章 ,高顺之论() 
“恭正,你就叫我奉先,现在帐内就你我两人。”吕布终于打破了这种尴尬而沉静的氛围,无比怀念地说:“我们首先是兄弟,进入兵营后才是统属关系。你不常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么?”

    “将军!奉先!”高顺都忘了多久没叫过吕布表字了,似乎还是入伍之前的事了。高顺也有点怀念与吕布做友人,做兄弟的岁月。

    “恭正,我们永远是兄弟!”吕布微笑道:“坐下说话吧!当今天下纷乱,依你之见,天下大势会如何?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高顺施了一礼,在吕布下首右边第二个席位挺胸收腹地坐了下来。礼节方面要有多正式就有多正式,坐姿方面要有多标准就有多标准。

    吕布看得不由有些肝痛,自己都说了是兄弟之间说说私房话,你高顺如此严肃正式,让人好不自在啊!

    高顺这人啊,怎么说呢?正直有原则,不贪不占清白无比,又无比严肃,还不饮酒。廉生威,正气浩然事小,高顺还个有主见有谋略的大将之才。别说吕布,是个人与高顺在一起都不自在。

    “奉先,当今天下之所以纷乱,你我都知不外是天灾人祸。天灾事小,主因在人祸。”高顺坐好之后,开口道:“上不修德政,下不体民情。朝堂党争派斗,地方强豪兼并土地篆养私兵,以致民不聊生,饥殍大地,暴发黄巾之乱。”

    “恭正言之有理!如今黄巾之乱已平,张角兄弟伏诛,天下会靖宁么?”吕布点头而问。

    “难!黄巾之乱并不是让天下纷乱原因,而是天下纷乱才导致黄巾之乱!”高顺说绕口令一般道:“如果今上依然率性而为,不修德政,不限制世家士族及地方强豪,会有无数人叛乱。汉祚将尽,大厦将倾。”

    “恭正接着说!”吕布知道高顺没说错,这些原因和道理都懂。可是知易行难啊,关键是如何改变?吕布期望高顺有高见。

    “凡是国亡家破的君主,并不是手下没有忠臣和能臣。而是因为君主不能用人。”高顺并没推搪,而是认真地说:“当上开西园卖官卖爵,解散兵马,让贤者归隐,奸谀当道。若无先武帝之姿的中兴之主出世,汉将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

    “汉将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吕布霍地站了起来,豪气干云地说:“恭正说得好!逐鹿中原可有我们一席之地?”

    “有!并州狼骑乃当今天下有数的顶级精锐军团之一。奉先之勇在当今天下也无出其左右者。不过!”高顺略有点迟疑。

    “不过什么?”吕布正在兴头上,有点不豫地说:“恭正有什么尽管说,我们是兄弟!”

    高顺咬了咬牙,想了想说:“奉先,恕我直言,如果奉先你还是一如从前,不论说话做事都不经深思熟虑,以致言行不一,事后又推诿为失误,不去检导思过自身。那么就算入场了,也会很快退场。甚至身死道消!”

    高顺说完,用眼睛的余光瞄了下吕布。果然吕布转喜为怒,一张俊脸阴沉得要滴出水。

    正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需要勇气,没过人之修养和德行,很难听人当面指出自己的性格缺陷。吕布做不到从容面对,也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

    “这样的吕布吕奉先何以逐鹿中原?”吕布的表现在高顺的意料之中,高顺自己都说不出是失望还是悲哀。不过高顺并没有放弃或离开吕布的想法和念头。

    高顺在患得患失,吕布何尝不是在百转千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