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那些因为外观锈蚀严重的报废车辆,华夏国目前也并不具有翻新的能力,但实际上这些报废车辆的动力系统基本上还是可以使用的。
像国外一些老爷车,在车主的精心养护下,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依然可以满足日常的需求。
让这些动力系统有一个好的去处,魏民生从现实世界中购买了一些直径在50cm左右的无缝钢管,以及一些板材。
将这些钢管切割成十米一段后,将钢管的两端用钢板焊接密封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用来充当隔水舱的单元。
这些两端被密封起来的无缝钢管,在除去自身重量后,每根可以近两吨的浮力。
密封好的钢管在码头上塔吊的帮助下,测试确保不进水之后,用角钢并排固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平台。
平台的四边都用钢板焊接了一个斜面,以减少平台在水面中行动时的阻力。
这个十米乘十米的水面运输平台,总共可以达到近四十吨的承载能力。
避免运输过程中货物被江水影响,又用木板制作了一个货舱固定在平台上面。
在这个钢管焊接而成的运输平台一边的中间位置,用切割下来的汽车大梁,焊接了一个动力平台。
动力平台周围的水面下,也用密封的钢管做了一个三角形的防撞保护框,把动力平台围了起来。
然后把分离出来的汽车的动力系统固定在动力平台之上,并用木头做了一个小房子作为操作间,同时避免发动机与相关电路系统被雨水淋湿影响使用。
动力系统与变速箱连接之后与油门配合,可以方便地进行加速、减速和转向,通过齿轮带动一个可以360度转向的螺旋桨灵活地控制运输平台的行驶方向。
这样的简易运输平台制作简单,大小也非常适合以前修建的那个码头,货物的装卸完全可以通过码头上的塔吊或者传送带来解决,极大地节约了人力。
最的是,这种运输平台吃水浅,对于这个尚没进行过水文勘测和清理的航道来说,具有非常优良的通过性能。
钢管的圆柱性结构具有优良的抗碰撞能力,对于一般的水底岩石来说,不容易受到损坏。
独立的浮力单元哪怕是出现意外也不会出现整个平台突然丧失浮力的情况,对于意外情况下的施救工作有足够的缓冲时间。
还有就是,这种平台的部件的焊接和组装工作,都可以由华夏国目前的技术力量完成,几乎不存在维修上的技术障碍。
就算是他们还没有掌握汽车动力系统的大修技术,但他们有足够的报废汽车可以动力系统的整体更换能力。
而换下来的那些动力系统,完全可以让他们尽情地练手,通过不断地拆装来熟悉发动机各种配件的作用。
同时在相关书籍的帮助下,逐步积累各种发动机维修的经验,为今后的大规模机械化进程做好技术储备。
第292章 铁匠郑元()
汝南郡郑家有一个叫郑麻的,擅长兵器,一直是汉廷御用的铁匠,传说中他在流放到高昌时,把西域锻造工艺和中原锻造工艺相结合,冶炼出了一种材料。
无人知道他到底采用什么工艺和材质,只知道采用这种材料造出来的那些武器锋利无比。
作为这种材料的创始人,后人将这种钢质称为麻钢,麻钢的坚硬度几乎接近于钛合金的硬度,在那个和技术手段匮乏的时代,能够制造出这样划时代的东西几乎是一个传奇。
在这个时代,铁只能由官方经营,打仗用的兵器和屯田用的农具更必需官府自办工场冶铸,民间是不准搞的。
具有一定技术的铁匠几乎都被各个国家登记在册,世代皆为匠户,终身只能打铁。
郑元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匠户之家,其祖上曾经就在那郑麻的带领下过兵器,算远点也算是郑家的人,但却不是嫡系传人。
可在那郑麻被流放时,郑元的祖上也被连坐一并发放高昌,只是在路上因病重被抛弃。
万幸的是,郑元的祖上最终熬了过来,捡回了一条性命。
不幸的是,郑元的祖上是有家不能回,就算赶到高昌可能也是一个死罪的下场,于是就掩盖了自己是匠户的事实,在附近的一个村子成了家。
郑元的祖上虽然掩盖了自己的身份,但一些冶炼的经验和故事却悄悄地传了下来。
郑家甚至在偏僻的地方靠着山崖修建了房屋,房屋里面隐密地挖出了一个山洞,悄悄地为自己家族一些农具。
所以,郑元虽然脱离了匠户的身份,但这打铁的技术和眼光却还是有的。
到了郑元这一代,郑家好不容易又积累了一点根基,却不料又逢乱世,战火毁掉了郑家的一切。
郑元和妹妹郑素只好带着家人,从此成四海为家的流民,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万幸的是,他们在夷陵郡遇上了李家农庄大肆招收流民,为他们修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农庄。
让他震惊的是,这李家农庄在修建过程中,竟然使用了材质非常好的钢材,甚至连那些房子都是用铁皮包起来的。
这铁皮表面光滑无比,能够看得到的地方都表明,这些铁皮厚度都是一模一样的。
这是什么样的工艺?这简直已经颠覆了祖上传下来的一切技术,因为在他的认知中,那些好的刀剑等武器,光滑的表面完全是后期磨出来的效果。
而且就算是因为经常使用磨平了表面,但如果仔细观察地话,还是可以从磨损的程度上面隐隐看出时的锤印来。
别说那些中间空的钢管,就连这最简单的铁皮,郑元都没有找到出来的方法。
郑元在感叹这李家农庄实力的同时,也在心底默默地琢磨,究竟这些钢材是怎么加工出来的?要用到些怎样的特殊工具?
可一个多月过去了,他也只想出了那种被李家农庄人称为“角钢”的方法,可这种方法也只能做到形似而已。
就算是自己技术水平发挥得最好的时候,也不敢保证的地方厚薄都能够一致。
对于郑元这样有着祖传技术的匠人来说,他们的内心是高傲的,不管是什么样的铁器,只需要看上一眼,就能够知道其大致的方法。
可在这李家农庄里,郑元的高傲被狠狠地踩在了脚下,这么多明显就已经规模化生产的东西,自己竟然大部分都找不到方法。
是郑家避世太久?还是这世界变化太快?郑元自己都已经迷惑了。
但是,郑元也知道,自己目前的身份是流民,自己的这些家人能够在这李家农庄干活挣到足够的食物,不至于在这寒冷的冬天饿死,就已经是老天开眼了。
李家农庄的活很简单,就是一些推拉抬送的工作,而且待遇非常不错,只要手脚利索,几乎都不存在挣不到足够的粮食挨饿的情况。
力气大一点家里劳动力多几个的话,每天的收入还可以有结余。
那种有神秘花纹的纸张虽然没有五铢钱结实,却可以在李家农庄里购买到一些造型奇特的衣物。
这些衣物带给这些流民们从来就没有过的温暖,农庄给他们临时居住的房子也是那样的结实,墙壁密不透风。
那明亮的窗户也不知道是用什么做出来的,挡得住寒风却不会挡住阳光,真是一种奇异的感受。
他们还听说,在距离这里只有几十里路一个叫华夏山庄的地方,可以挣到比现在更高的收入,而且还有成为华夏国成员的机会,从此不再受这奔波之苦。
可郑元一家商量过了,现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已经够好了,就算真的要到那华夏国去,也要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
在这寒冷的冬天里,待在这不挨饿受冻、不会被人随意欺负的李家农庄里,他们就已经非常满足了,这也是李家农庄里很多流民心底的打算。
第293章 可以试一试吗?()
如果不是因为那一个特殊的工作岗位,郑元一家可能还会在夷陵的李家农庄待上一段时间。
那是一个华夏国招收铁匠的消息,在大家眼里,华夏国招收铁匠也是很正常的事,可这个消息附带的条件和待遇却让这些流民们羡慕不已。
因为只要能够胜任这个工作岗位,不管他的知识水平是否通过了华夏国的考核,都可以自动获得华夏国的一般成员身份。
一个华夏国成员的身份空间意味着什么,这些在李家农庄生活了这么长一段时间的流民们已经是十分清楚的了,那简直就像是鲤鱼跳龙门一样。
有了这个身份,几乎就意味着,他们一家人只要不做出严重危害华夏国的事,就再也不会为生计发愁。
可这个岗位的要求也不低,因为在这个匠户都被官府统一的时代,拥有高深冶金技术的铁匠出现在流民中的机率实在是太低了。
大部分的流民都是因为战争失去家园的农户,所以,虽然待遇很诱人,但能够满足其条件的人其实并不多。
而且,就算是郑元这个拥有着祖传手艺的铁匠,在看到李家农庄使用的这些钢材质量后,都觉得有些自觉惭形,没有接下那个工作岗位的勇气。
可这个工作岗位自从挂出来之后,整个华夏国竟然没有一个人接下来。
更离奇的是,即使这个工作岗位每月的收入已经提到了三百元华夏币,也还是没有人去接,因为那工作岗位的条件是,利用华夏山庄的材料出一把能够斩断铁钉的刀具。
在拥有足够材料和工具的前提下刀具并不复杂,但要让这刀具成为斩钉截铁的“神兵”,却并不是那样简单的。
也是像郑元这样有一定传承的人才知道,只有熟练地掌握淬火工艺的匠人,才能够通过淬火明显提高材料的硬度和锋利程度。
这淬火的工艺可不是能够通过简单的学习就能够掌握的,在那个没有温度测试仪器的时代,在淬火时机的把握上,都是一些铁匠的不传之密。
甚至连淬火时所用的水,针对不同的材料都有不同的选择。
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进行淬火,结果都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很多的时候都是碰运气。
没有从事过实际操作的人,根本不会具备这些经验,所以,哪怕是一些普通铁匠,也不敢说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淬火技术,每次都能够保证提高材料的硬度。
于是,这个岗位几乎是创造了华夏国创建以来任务发布最冷门的一个,半个月的时间都无人敢接。
虽然大家都已经知道,只要能够通过华夏国的考核,就可以获得华夏国成员的资格。
可大家也知道,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也仅仅有两千多人通过了最基本的考核。
而且这些通过考核的人,大部分都是十来岁的孩子,因为只有这些孩子的思维没有出现较大的固化,很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和观念。
而那些通过考核的成年人,却主要靠的是用华夏币砸,完全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才勉强达到华夏国的标准。
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造成的结果是,这些成年人在获得成员的身份后,再也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毕竟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记忆力和接受能力已经大大退化,学习起那些更高深的知识来,显得万分吃力。
已经过了学习黄金时期的郑元,自己都不认为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成为华夏国的成员。
但那个工作岗位让他看到了曙光,一个通过另外的途径成为华夏国成员的机会。
所以,在犹豫了几天之后,郑元硬着头皮来到了李家农庄的任务发布点,对着那个向这些不识字的流民解读任务的员说:“先生,那铁匠的岗位我可以试一试么?”
李家农庄的任务解说员不像华夏山庄那边,是由刚通过考核的成员来担任。
因为这边没有考核成员的资格,而一般的成员是不愿意到这里来工作的。
所以,李家农庄的任务解说员暂时是由李严的长子李丰在担任,因为在李家农庄这边,李丰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同时,任务解说员这一职务可是锻炼个人工作能力的好地方,李严也想让他多接触一些华夏国的事务,熟悉他们的办事流程,为早日成为华夏国的核心成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华夏山庄和李家农庄的任务发布是不一致的,因为他们的工作重心不一样。
但两边的任务发布系统是通过网络共享的,只不过使用任务发布区域来确定该优先显示的任务。
自从自己负责李家农庄的任务发布系统任务解说工作以来,李丰还第一次看到那个优先级别最高、面向区域发布的置顶任务。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置顶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