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不知不觉间,华夏国现在已经具备养活魏、蜀、吴和华夏国所有人口的能力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战争以外的方式来解决其他势力之间因为生存而产生的冲突,才有了现实的基础。

    华夏国驻襄阳工作组的工作已经步入了正轨,只要按照这样的工作方式做下去,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充实到华夏国去。

    李严把襄阳工作组的安全保卫工作移交给徐晃之后,带着第一批成员中选出来的九名自卫队成员,驾驶着五个动力三角翼,直接向北方飞去。

    这些华夏国生产的动力三角翼,在加满燃油的情况下,最多能够飞行两、三个小时,最大的飞行距离只有两百公里左右。

    所以,在燃油不足的情况下,李严他们就会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降落。

    除了休整、吃饭和对三角翼进行必要的常规检查之外,还需要李严给这些三角翼加满燃油。

第516章 风吹草低烤香肠() 
按照魏民生从现实世界找到的资料,从襄阳一路向北,大概九百公里的位置,应该就是目前北方最大一股势力,鲜卑的龙兴之地——盛乐。

    但这个世界以前的历史是否与现实世界相似,华夏国的横空出世是否已经给其它地方的发展造成了影响,这一切都还是一个未知数,只能靠他们自己去探索。

    至于李严他们在一个陌生环境里的安全问题,魏民生根本就没有考虑过。

    在拥有丰富的现实世界资源,以及大量现代化热武器的情况下,如果还不能在冷兵器时代保证他们自身安全的话,这些华夏自卫队成员前段时间的训练就算是白费了。

    魏国的都城洛阳也在襄阳的北方,与襄阳的直线距离不到六百里。

    但那时候的官道不可能修得那么直,为了节省人力,大多都是因地制宜,依山势而建。

    所以,从襄阳到洛阳的路程在八百里左右。

    司马懿虽然先走了三天,但以他从陆路上每天的速度来计算,最多也只能走两、三百里。

    再远的话,马匹都承受不住。

    临走之时,那华夏国的李部长给了他几面华夏国的旗帜,以及一盒制作精美的国徽。

    这是为了便于他们更加快捷的把华夏国的相关情况,传达到边关。

    至于魏国派出的通译该送到什么地方,那华夏国的李部长并没有说。

    只是告诉他,华夏国的人在北疆之外,肯定会有不小的动静。

    而且,他们在确定了驻扎的地点之后,也会第一时间把华夏国的防区告诉附近魏国的边关将士,以免他们误入造成伤害。

    到时候,魏国的通译可以凭那些国徽来进入华夏国的人划出的防区。

    司马懿根本想不出来,仅凭这五十个人,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北疆之外为患千年的异族袭扰之困局。

    在指南针的指引下,就算是加上晚上休息和吃饭的时间,李严他们总共也只用了一天半,就到达了雁门关之外。

    由于三角翼的噪音实在是太大,飞行的高度又不是很高,所以一路经过的地方,引起了百姓不少的惊慌。

    只不过,这动力三角翼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飞得实在是太快了。

    还没有看清楚这些发出异响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就已经飞出了他们的视线。

    最后,只留下了这一路曾经出现过恐怖雷鸟一直向北飞过的传说。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烤香肠。”

    这就是李严一行人到达雁门关之外时的真实写照。

    他们分成五人一组,用镰刀把周围清出了一块足球场大小的平地。

    在华夏国负责日常饮食方面的后勤人员没有到达之前,这些华夏自卫队的队员们,平时只能够食用一些方便面之类便于携带和保存的东西。

    而利用这些清理出来的枯草,来一场野外烧烤,配上清香甘醇的啤酒,在这荒郊野地里,也算是别有风味。

    这是华夏国自卫队的队员们,第一次远离华夏城千里之外,来执行这样的任务。

    他们的人数虽然很少,但在李严的参与下,相当于这支远离本土执行任务的特种部队,拥有了一个无穷无尽的战略物资补给仓库。

    十多个集装箱活动房,很整齐的围成一个四边形,形成了一个简单的防御体系,作为李严他们一行人的临时驻扎之地。

    这个临时驻地目前的主要作用是住人,所以,除了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一个活动房留了一个可以进出的通道之外,并没有设置其它用于车辆的进出通道。

    因为这个时代再好的城池,其防御能力也不可能与华夏国用大量的钢铁所修建的城市单元相提并论。

    只要能够确定下来修建城市单元的地点,这个临时驻地的使命就算基本完成了,没有必要修得那么坚固、考虑那么长远。

    相当于拥有无尽补给地李严,在接触了华夏城的发展模式之后,对于战争已经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

    五十个华夏自卫队的成员,如果按照传统的战争方式,在这茫茫的草原,根本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但是,在魏民生主导修建的华夏城影响下,李严也想通了很多的事情。

    战争,并不一定非要拼个你死我活,还有一种只发生在精神层面的战争。

    兵书上说得很容易,上谋伐心,可真正让他认识到这一点的,只有那云梦泽的华夏城。

    仅凭半郡之地,就能让百万百姓归心。

    他仔细研究了很久,决定趁这个机会在这茫茫的草原,也复制一个华夏城的传奇。

    雁门关外西北方向十来里路的地方,就是一片宽二十多公里、长近五十公里的平原。

    这是李严他们在雁门关的附近找到的,唯一一片可以用来建城的平原。

    可经过那些自卫队成员在空中进行的实地考察之后,李严沮丧的发现,这边的气候条件与云梦泽区域完全不一样。

    不管是电力供应系统,还是种植、养殖业项目的选择,基本上都没有借鉴的可能。

    在这片平原里,唯一的一条河流就是桑干河。

    桑干河的上游只有两条较小的支流,一条是恢河,一条是源子河。

    相传,这桑干河每到桑葚成熟的时候,河水就会干涸,故此而得名。

    由此可见,这条桑干河河道中的水流量根本无法与长江、汉水相比。

    就李严他们目前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桑干河的河道中有很多的地段都已经干涸。

    所以,云梦泽区域使用的简易水力发电设施,在这里基本已经失去了作用。

    水资源的匮乏,让种植业也举步维艰,一切只能够靠天吃饭。

    在没有彻底解决用水问题之前,这里想要成为一个粮食种植基地,很难。

    而且,这片平原处于一个较低的洼地,周围都是群山高地,风力资源也极不稳定。

    要不是李严从共享空间中搬出了几台柴油发电机的话,甚至连这个小型的驻地用电都无法保障。

    万般无奈之下,李严只能够把这边已经了解到的情况汇报给魏民生,希望他能够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第517章 雁门关外谋新城() 


第518章 航空基础() 


第519章 追逐天空的脚步() 
在确定了航线的安全之后,龙浩多次往返两地,给雁门关外的驻地送去了大量的技术型工人。

    同时,也从华夏自卫队中选择了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成员,培养了出了几名飞行员,以接替他今后的工作。

    当然,这些成员的学习过程只能够循序渐进,他们先从乘坐人数在十人以下的私人飞机开始学习,逐渐积累飞行经验。

    当他们对相对简单的私人小飞机操作熟练之后,再对座次更多、要求更高的支线客机进行学习。

    根据图瓦卢特区机场建设规划的相关参数,华夏城与宜昌新城之间,也开始规划修建一个可以起降大型民用飞机的现代化机场。

    机场所有的附属设施以及机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都与图瓦卢机场同时进行,这样才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

    虽然华夏国的这些正式成员,在知识面的广度上无法与现实世界的人相比。

    但由于两个世界时间差的存在,用数倍的学习时间、更加充分的公平竞争环境以及充沛的学习资源,完全可以让这些有志于此的正式成员们获得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航空产业的繁荣,在缺乏太多的基础科学技术人员支撑的情况下,并不是一、两年就可以做到的。

    但不管怎么说,华夏国现在已经决定开始起步了。

    他们迈出的步伐虽然很小,但只要照着正确的方向,一步一步踏实的向前迈进,总有一天能够跟上现实世界的步伐。

    龙浩从华夏国运送过来了足够的技术工人之后,雁门关驻地也热闹了起来。

    根据李严他们带回的高清数字地图,华夏国国资部确定了这座未来的资源型城市的修建地点,以及今后扩展时每一个城市单元的位置。

    这座新城,被国资部的人命名为平安城。

    在拥有了这些资料之后,雁门关外正式启动了平安城的修建工作。

    能够操纵专业机械的技术工人必须从华夏国调度,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因为除了华夏国之外,其它地方根本就找不到能够熟练操作这些现代机械的劳动力。

    但同样的,对于那些只需要一把力气的普通工作岗位来说,对劳动力拥有文化知识的要求不高,也没有必要从华夏国调度。

    因为目前两地之间主要还是使用空运来进行人员的调动,这样的人员调动成本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为了弥补普通劳动力的缺乏,李严决定从雁门关和大同两地招募一些百姓,专门处理一些使用机械不好处理的细节问题。

    反正还要通过雁门关的守将们把华夏国已经到达的位置传回魏国,并把他们确定的通译送过来。

    所以,李严就带着两个自卫队员,开着一辆越野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官道来到了雁门关下。

    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五公里多。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

    围城以外还筑有三道大石墙和二十五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

    雁门关与关城之间用石砌长城相连,每隔一百二十米左右,便修建了烽火台和敌楼各一座。

    在险要的地段,还设置了堡寨、壕沟和暗门等,形成了一组完整的防御体系。

    这样复杂的防御体系,对于冷兵器时代的人来说,的确称得上世间少有的雄关。

    但对已经拥有了在天空之上飞行能力的李严等人来说,这雁门关的险峻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么明显的感觉。

    因为不论是多么险峻的山势雄关,在天上看来,都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经过这么长的一段时间,李严相信,那魏国的司马懿应该已经把他们到达北疆的消息传达到了边关的守将那里。

    所以,他直接让人把一面华夏国的旗帜插在了雁门关外的官道正中,然后三人就坐在越野车上等着关上将士的回应。

    旗帜上的世界地图迎风招展,把他们已经到来的信息,传达给边关上的守关将士们。

    实际上,李严他们在雁门关外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逃过雁门关斥候们的关注。

    因为李严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掩饰。

    再加上那往来频繁的飞机起降,都要从雁门关上飞过,所以,搞出这样大的动静,想要瞒过魏国的耳目几乎就不可能。

    李严他们需要的通译,对于这些经常跟鲜卑人打交道的北疆边关将士来说,那是很简单的事情。

    很快的,雁门关的关门打开了一道小缝,几名身上别着华夏国国徽的魏国人,每人牵着一匹马出了关。

    其中一个是司马懿的人,负责把这几名通译交给李严等人,完成使命后就回到了雁门关。

    李严看着剩下的这五名魏国人,穿着破烂的棉袄,棉袄上那些拳头大的窟窿,根本无法挡住北疆冷冽的寒风。

    只剩下了半截裤腿的薄裤,被寒风吹得一面贴在了小腿上,另一面像旗帜一样不断地晃动,不知道是腿在抖还是风在动。

    李严叹了一口气,拿出了几套保暖衣裤,让他们穿上。

    这样寒冷的天气,如果只穿这点的话,还要出关做那等危险之事,怪不得几人一脸的愁惨。

    加绒的衣裤很快让这几人脸上有了一点血色,至少,一见面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就能够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