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呐崖遥褪且淮问蕴剑粑颐峭艘怀撸蔷突峤徽伞k蘧褪且盟侵溃胍没鸫蚪偎钦掖砣肆耍 �
本章完
://。。//45/45569/17567461
第175章 议兵()
“不过,”他又话锋一转,道:“伏尧卿说得倒也是实情,现在我朝并无多余的粮草和饷银供给大军作战,至于刚才徐卿所说的,就算只调左豹韬卫,那也要负担八万人的费用,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再者,秃部共有三十万大军,而且来势汹汹,我们不能期望在短时间之内结束战事,所以考虑到长期作战的可能。徐卿,你觉得我朝接下来应当如何凑齐八万人的军费?”
“是,”徐阶思索了片刻,禀道:“陛下,目前如果从国库中支出已经不现实了。所以臣想,按照两税法,从京城乃至各地的富商、豪门身上增加税收应该可以度过这一难关。”徐阶的话让一旁的伏尧遵和大殿当中各自打着小算盘的人物一时慌了神。
果不其然,他们之前就一直有这样的担心,国库资金紧张,而他们这些高门大户手中却有不少金钱,最后自然要让他们贡献出来,但这无疑会触动他们的根本利益。
“陛下不可!”一等徐阶说完,皇帝还没出声,伏尧遵便反对出声:“陛下,我朝税收向来稳定,若是贸然便增税,不仅会引起民间动荡,更有甚者,臣恐那些纳税之家心存不满,以致酿成大祸!”
看他痛心疾的样子,其实是在心疼自己的钱吧,霍云在一旁冷眼的观察了好一会儿,伏尧家在天子脚下仗着是朝廷外戚,横行不法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总算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害,他们偶尔的贪墨,皇帝也看在太后的面子上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像他们这样不法的贵族遍及各地,他们山高皇帝远,在自己的地盘上过得好似神仙,却是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平日里剥削老百姓起来劲头那么足,当国家真的需要他们贡献出来点什么的时候,就跑得比兔子还快!
但这是人类社会中的阶级,有人在高处,有人便会在低处,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这种事就是不可避免的。
刑部尚书齐止穰走出来,跪在皇帝面前道:“陛下,臣认为伏尧大人有些夸大其词了。众所周知,洛京的这些富商各个日进斗金、腰缠万贯,现在又不是要他们把整副身家都交出来,只是增加几点税收,他们若因此而产生什么想法的话,便是犯了大不敬之罪!”大殿众臣都知道,齐止穰是寒门出身,对这些富商、贵族什么的从来缺乏好感,他会这么说也在意料之中。
徐阶也道:“齐大人说得没有错,另外据臣所知,近几年来有些不法商人拖延、逃税甚至拒纳,还有些人与贪官污吏勾结,各地呈交上来的税收账目也有不少的错漏。这些人的斑斑劣迹,臣以为需要惩戒!”
“是么?”皇帝只是淡淡的应了声,这些事他是知道的,早在前一段时间,徐阶就跟他单独报告过,他也令徐阶着手整改了。
而知道这件事内情的另一个人就是伏尧遵了,因为他本人多多少少有这样的劣迹,所以他看现在情况急转直下,便咬了咬牙,道:“是,徐大人和齐大人所言极是。只是臣认为,叛军已经迫在眉睫,现在才进行税收工作,微臣恐怕,也只能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说到了他的痛处,所以态度就软了下来,不愧是伏尧家的人,霍云暗暗的冷笑。
皇帝也深有同感的点点头,道:“不错,伏尧卿说得也有道理。但是朕有一个想法,”事到如今他终于要把那个方法说出来了,在那之前,双眼已经淡淡的扫过众臣,他们都在等待自己揭开答案的时候。于是,他便轻咳了声,道:“很简单,既然我们目前没有能力筹措粮草,便让左豹韬卫就地掠夺,解决粮草问题。另外,朕也要承诺夏侯彦,只要他击破秃乌弧,那么秃部三成的财富都归他的左豹韬卫所有,众卿认为朕的这个想法如何?”
“启禀陛下,”这次出言的却是杨浩涵,他有些迟疑的道:“虽然纵军劫掠古来便有之,只是用在此刻,臣觉得不妥。”
“哦?何处不妥?”皇帝果然显得不悦,见他的表情,霍云就在底下暗笑,原本把杨浩涵安排在左列第一位是要他支持自己,而现在他却带头反对,恐怕这个结果皇帝也没有想到。
明知皇帝不高兴,但杨浩涵不愧是武将出身,敢言直谏,倔强的个性倒与他的父兄很像,“陛下容禀,微臣以为,秃部叛乱,罪只在秃乌弧及其党羽,秃部共有子民数百万,他们与我朝平民和平共处已有数十年之久。况且陛下一直推行融合政策,在靠近秃部的几个州县,氐、夏通婚已是常事,相信只要再过十年,融合氐族不是难事。若是如今,我朝纵容军士劫掠,那么我们与秃部的关系又将回到百年前不死不休的境地,也会让这么多年来为了两族和平而牺牲了的将士们难以瞑目,所以臣请陛下慎思!”
杨浩涵的话像是惊醒了大多数人,太极殿中立刻热闹起来,朝臣们三三两两的在一起交头接耳商量对策,而只有一个人例外。
听杨浩涵说了一大段话,霍云都有些想睡觉了,不自觉的靠在了一旁的柱子上神游起来,站在他身后的朝臣们不禁皱着眉摇了摇头。
皇帝听完之后,也有些犹豫,皱着眉头思索了好一会儿,但还是得不到答案,突然脑中灵光一闪,目光在众臣中扫来扫去,过了一段时间才找到霍云,结果却让他差点翻起了白眼。
本来把他叫来上朝是想争执不下的时候听听他意见的,没想到这小子倒好居然当众打起盹来了,在这太极殿上敢做出这种事情来的人,恐怕也只有他了。
看到皇帝反常的举动众臣也有些摸不着头脑,感觉陛下好像在找什么东西。而只有轩辕纪敏锐的感觉到,皇帝在找什么人,可是会是什么人呢?思索了片刻他便明了了,恐怕只有他才会让皇帝这样找。
当众臣还在为皇帝的举动感到疑惑的时候,皇帝却开口唤道:“霍卿呢?霍卿!霍云何在?”听到皇帝叫出这个名字,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东张西望,其中也包括徐阶和秦方正,这两人跟霍云都交情匪浅。
而杨浩涵听了之后,身体微微一怔,他没想到能在这里听到霍云的名字,这么说,自己刚才的话他都听见了?
霍云正靠在柱子上睡得正香,突然被后面的一位大臣捅了捅,这才惊醒过来,然后就听到了皇帝的声音。
终于轮到我了!霍云愉快的想道,他伸出手臂,高声道:“在在,皇上,臣在这里呢!”一边说着一边出列。
果然是他,轩辕纪嘴角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而徐阶和秦方正则是同时叹了口气,又互相无奈的看了眼,都知道霍云没规没矩,没想到到了太极殿还是那样。
“霍卿,待在那个角落感觉如何啊?”其实皇帝的这个问题隐含质问的意思,应该是对霍云刚才的举动表示不满。
霍云明明听出来却装作没有,反而笑嘻嘻道:“嗯,皇上赐的这个位置好极了,臣很满意,还没谢过皇上呢!”
皇帝顿感无力,他忘了霍云根本就是不知羞耻为何物的代名词,自己何必跟他置气。只能微微闭眼,道:“罢了罢了,你且说说有何想法吧?”
“想法?什么想法?”起先霍云还有些摸不着头脑,紧接着看到皇帝眼神一变,急忙道:“哦哦哦哦!臣想起来了!”
本章完
://。。//45/45569/17567462
第176章 夸下海口()
“既然想起来了,那便说说吧。”皇帝感觉自己下一秒就要召御林军把这个目无君主、胆大妄为的家伙拖下去正法!
说起正事,霍云毫不含糊,他正了正色道:“之前几位大人说的,若按照书本上的来确实不错,只是,臣认为就目前而言,他们几位都是错的。”
“什么?!”此言一出,整个太极殿一片哗然,就连轩辕纪和徐阶也不知道霍云到底在说什么。
“呵!”那边伏尧遵已经冷笑起来,道:“我等皆是为国事考虑,而霍大人如此说法,定是成竹在胸,有良策献于陛下,那我等必洗耳恭听!”
“我说伏尧大人,”霍云无奈的白了伏尧遵一眼:“现在白痴都看得出来我有话要说,你说这句话是想证明什么?想证明你比白痴聪明么?”他完全不顾这是太极殿上,直接讽刺当朝大臣,众臣在好笑的同时,又有些担心。
“陛下!”伏尧遵听霍云嘲讽自己,激愤之下立刻对皇帝禀道:“霍云目无君上,竟在这朝会重地侮辱臣下,还请陛下为臣做主,割恩正法,以儆效尤!”其实他也没有真想皇帝治霍云的罪,因为皇帝根本不会那么做,他只是想杀杀霍云的威风而已。
“哦?”皇帝也不恼怒,只是淡淡的道:“霍卿,对伏尧卿所控,你有什么想说的么?”要是真有可能,皇帝还真想那么做!
“陛下,”霍云笑了笑,眼睛一眨不眨的扯谎道:“臣认为伏尧大人有些误会,刚才怎么能说是侮辱呢?这只是臣下对伏尧大人表示关心的问候罢了!大家都知道,臣对同僚都很关心的!难道伏尧大人不希望比白痴聪明么?”
听霍云瞎掰,在场的人都想吐了,不要脸的他们见过不少,可这么不要脸的他们还是头一次见到。
见惯了霍云的样子,皇帝这回也是憋着笑,摆摆手道:“好好好,霍卿,这次朕就恕你无罪,下不为例啊!”
“谢陛下,陛下明鉴!”说着,霍云乖乖的伏下了身子,却暗自转头得意的朝伏尧遵摆出了一个鬼脸。
伏尧遵气得满脸通红,可这次他不能再说霍云侮辱他了,要不然他就成了比白痴不如了!本来还想杀杀霍云的威风,没想到却被他将了一军,陛下还有意偏袒他,伏尧遵实在郁闷。
“好了,玩笑开完了,”皇帝笑过之后又恢复了不苟言笑的神情,道:“霍卿,你说之前几位大臣都说错了,错在哪儿?”一问到国事,皇帝的眼神就变得犀利起来。
“是,臣认为,之前几位大臣所说的什么调兵、征税、议和之类的都不需要,”霍云一次性全部否定之前谈论的结果,而是直接道:“因为据臣估计,这场叛乱很快就会结束。”
皇帝面色沉静的打量了霍云一眼,似乎是想从他脸上找到他说这句话的底气,可霍云深藏不漏让他无功而返,只能道:“既然如此,朕倒想知道,你为什么那么说?”
“是,”霍云做了个揖,禀道:“臣这么说原因有二,一是秃乌弧此人贪图小利又好大喜功,没有真才实学且目光短浅,当初先帝让他做秃部领,也是因为他继承了秃部领的血脉而已。而且臣听说,他待人刻薄、任人唯亲,账下文恬武嬉,不堪大用,导致将士离心,这样的军队即便号称百万千万,败亡也只是旦夕之间。”
“二则是刚才杨将军所说的,民族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是天道也是民意,秃乌弧为一己私欲逆天而行,败亡是必然的。所以臣认为,不需半个月,叛乱即可平定,朝廷不需派遣一兵一卒,陛下只需要静待捷报便可。”霍云的一番话掷地有声,十分坚定,却让人总感觉一丝不安。
“霍大人,”徐阶出列,问道:“你到底是凭什么断定叛乱能在这么短时间内便平定?”这也是所有朝臣和皇帝想问的。
“原因也有二,一就是因为恽州大都督高乾,”霍云双眼一直紧盯着皇帝,因为他相信只要皇帝认同,其他大臣便不会反对,所以说服他是很必要的,“此人极有勇略,且用兵如神,他的恽州军各个都不是等闲之辈,不是秃部那些散兵游勇能对付得了的。”
“就算再有勇略,再用兵如神,以区区两万之众恐怕也难敌三十万大军吧?”这次出言质疑的是杨浩涵,他与霍云的意见相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次就算是轩辕纪也有些不明白霍云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对于高乾他有点印象,他是龙骧旧部,自从龙骧军解散之后,就被派到了恽州当大都督,所以轩辕纪对他的近况不是很了解,只是现在他面对的是数十万大军,就算是轩辕纪在那里,也会力不从心。
“确实如此,”霍云并没有因为杨浩涵出言质疑而感到什么,只是很平常道:“不过臣却知道历代兵家以少胜多的战例数不胜数。咱们不说远的,三年前,南唐环城之战,唐军十万,卫凉只有两千残兵,却据守长达十三天之久。最后单人独骑,依靠着一杆长枪,杀得唐军尸横遍野。西秦大凉山之战,陈应以五千兵马对阵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