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锸熘谩W詈蟮ト硕榔铮揽孔乓桓顺で梗钡锰凭岜橐啊N髑卮罅股街剑掠σ晕迩П矶哉笄鼐送蛉耍栽硕讲欢仙徘鼐钪找瓜鼐饔痪俚於ㄊぞ郑读蛴嗳恕Q罱庋睦游也槐卦傧甘税伞!�

    对龙骧军的战绩,殿中的大臣没有不佩服的,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龙骧军都是精兵强将的代表,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从这支军队中拉出一个小卒,到了其他军队都能当将军。

    “霍卿,”皇帝低声言道:“胤国公和曹国公都是当世名将,可高乾朕都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你凭什么保证他一定能击败秃乌弧?若是他没能阻挡住叛军,那朕岂不是坐失战机了么?”

    这个问题确实很现实,但霍云坚信自己的眼光,于是他笑了笑,继续道:“这便是臣之前所说的原因之二了。确实,就算据城而守,两万守军也难敌三十万众。但那是在一般情势之下,至于此间,呵,”霍云轻蔑一笑:“臣只能说敌军人数占优,而我军情势占优。敌我两军悬殊极大,若能坚守城池,不出两日,敌军必溃!”

    “呵呵!”皇帝还没说话,那边的伏尧遵便冷笑出声,尤为讽刺的道:“两日?霍大人好气壮啊!”

    “陛下,”霍云并不去理会伏尧遵的挑衅,因为没有必要,他继续分析道:“此次叛军虽然号称三十万,但其中的正规军也只有叛将秃明的五万士兵。这是当年秃部臣服之后,留下的仅有一支军队。这么多年来,秃部境内的铁矿、金矿等重要储备都在朝廷的监视之下,他们没有办法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打造一支三十万人的战斗部队,所以臣以为其中大部分都是秃部的百姓,战斗力十分有限。”

    “而凭借着这样一支军队,想要攻略一座城池,战前必然要有大量的准备。可就这次事态来看,秃部像是临时起意,事前根本没有进行过精心的准备和布置。此时,恽州城中有精兵两万,粮草、箭矢囤积如山,而且更有不下六十门火炮,上千支火铳,弹药充足,这些都是城防的利器,秃部若是敢攻城,必遭迎头痛击。”

    霍云顿了顿之后,又道:“当然,臣现在确实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不如这样,陛下可以令左豹韬卫出,不必过于急躁,按照一般度行进便可,我想过不了多久,恽州大捷的情报就会送到夏侯彦的桌案上了。”

    本章完

    ://。。//45/45569/17567463

    

第177章 故人归来() 
皇帝听了之后,微微皱起了眉,他的确想听从霍云的建议,但是虽然他信任霍云,并不代表他信任高乾,所以陷入了犹豫。

    “陛下,”徐阶看皇帝依然犹豫不决,便出言劝道:“救兵如救火,还请陛下早做决断!”此时他的心中也很矛盾,从感情上讲他更信任霍云,可是从理智上,他还是希望朝廷能派援兵救援恽州的。

    皇帝缓缓抬起头,盯着霍云,道:“机会只有一次,霍卿,朕再问你最后一次,你是否还坚持自己的想法?”

    “是!”霍云毫不犹豫的答道。

    “那,可否立下军令状?”皇帝的想法是,这件事若是真能像霍云所言自然好,但若是失败了,那么这个责任必须要由霍云来背。

    霍云早已想到会是这个结果,所以这次也是毫不犹疑,道:“当然,霍云出身军旅,若是这次高乾不能得胜,那么霍云甘当军法!”

    听到霍云想都不想就立下承诺,与他为敌的人自然欣喜,这是他自寻死路,便怪不得别人了!在他们看来,恽州城破是板上钉钉的事,这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伏尧遵在一旁心里暗喜。

    而另一边,霍云的长辈和好友则为他捏了把汗,也有些责怪他的夸下海口,这样一来不是明摆着给人机会么?

    至于以杨浩涵为就是中间派,依他对霍云的了解,没有把握的事,霍云是从来不会去做的,反而言之,霍云做出承诺的事,一定能成!只是虽然话是这么说,可最后的结果却是难料。

    “好,”见霍云如此坚持,皇帝便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就按霍卿所言去办。但是,霍卿,朕丑话说在前头,若是事情没有你预料的那么顺利,你的罪可就不轻了。”

    “是,陛下放心,愿赌服输,”霍云依然没有丝毫犹豫,不卑不亢道:“若是恽州城陷落,别说是惩罚臣,就是要臣的脑袋臣也认了。”

    殿中大臣纷纷看着霍云,叹息、无奈、阴鸷各种神情都有,这时候皇帝的表情却有些微妙,因为霍云的双眼无比的澄澈,嘴角的一丝微笑让人感觉没来由的放心,上一次看到他摆出这副神情还是四年前他次出兵南唐的时候。

    朝会结束,朝臣们6续从太极殿离开,霍云慢吞吞的走在后面,因为他知道马上便会有人找他。

    他还没出门,一只大手就搭在了他肩上,转头一看,却是轩辕纪含笑望着自己,身旁是徐阶,神情有些复杂。

    “该来的没有来,不该来倒是来了。”霍云念了句两人都没听懂的话,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徐阶急急的走到霍云面前,道:“霍小兄刚刚是怎么回事,你为何要那样说?你可知道这万一要是出了什么事,皇上也保不住你!”

    “好好好,”霍云感觉要是自己不抬手,徐阶絮絮叨叨非把自己烦死,他笑嘻嘻的拍了拍徐阶的肩,道:“放心啦,老友,相信我。我既然敢夸下海口,这件事就必然如我所料,你就不需要担心了,尽管把它放在肚子里。”可是霍云说着说着,便想起了徐映雪,脸上便不自觉的变得有些尴尬起来。

    看霍云还是那副镇定自若的摸样,徐阶也是没了办法,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身边的轩辕纪身上,岂料轩辕纪根本没打算劝说霍云,因为他知道劝了也没用,霍云最擅长出人意料,若不是这样,他又怎么能力压自己和司马韬成为龙骧军三巨头之呢?他要跟霍云说的是另外一件事。

    看到轩辕纪,霍云又道:“你又要干嘛?不会也是想跟我说那件事吧?”

    “当然不是,”轩辕纪理所当然的摇摇头,对徐阶和霍云道:“两位,陛下有请,咱们移步立政殿。”

    “陛下,”一名内侍走进伏在地上禀道:“徐大人,轩辕大人和霍大人他们都到了。”

    “好,让他们进来吧。”皇帝坐在龙椅上微微拂袖。

    “陛下有旨,宣太保徐阶、太傅轩辕纪、左卫上将军霍云觐见!”一声唱喏之后,三人鱼贯而入,站在皇帝面前排成一条直线。

    “臣霍云(轩辕纪、徐阶)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几位爱卿平身吧!”

    三人同时站起身之后,皇帝便单刀直入了,他转头看向霍云问道:“你究竟是什么意思?这里面都不是外人,你跟我们讲讲清楚。”虽然皇帝十分信任霍云,可这样的信任却并不能完全取代怀疑。

    霍云在心里重重的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禀道:“陛下,就如臣刚才所说的,事实便是如此,不管陛下相信与否,众臣相信与否,恽州之战高乾一定能打赢。这并不是臣过于自信,而是因为事实便是如此。”

    见霍云依然是固执己见,皇帝也拿他没办法,便道:“算了,朕还不知道你?眼光是一流的,只是这次的事情太大,朕也没有办法只听你的。事到如今,也已经别无他法了。”接着,便抬起头望向三人,道:“其实,今日把你们叫到这里来,朕有一件事要跟你们说,先让你们见一个人。”说完,便朝身后唤道:“你出来吧!”

    听到皇帝的话,三人正觉有些奇怪,齐齐探脑看向皇帝身后,却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掀开珠帘,踏着沉重有力的步伐走了出来,见到这个人,三人原本有些疑惑的神情瞬间变得惊诧起来,霍云的更是有些微妙。

    那人走到三人面前,抱拳拱手依次道:“徐大人、轩辕大人,还有……霍大人,好久不见!”见到徐阶和轩辕纪的时候,他的说法还是很平常,可唯有对待霍云时却表现得不一样,至于是为什么,在场众人都心知肚明。

    接着,那人又转过头单膝下跪,双手一抱拳,对皇帝道:“微臣杨浩宇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浩宇,北庭都护府副都护,官拜骠骑大将军,爵封善原侯,辅国大将军杨浩涵的兄长,杨家的当家之主,比杨浩涵大了六岁,也是自小从军,一刀一枪的打拼到了现在的位置,若要论起兵法武艺,杨浩涵自然远远不及,论战功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当初平定三国之战,最大的功臣是霍云,而第二大功臣就是杨浩宇了。其实杨浩宇的资历比起霍云高太多,在军中威望也是仅次于李泰和徐朗的夏军第三号人物,在他的部下们看来,杨浩宇才应该是那个第一大功臣,当然他本人并不那么想,因为到了他这个地步,功劳什么的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

    军中上下谁都知道,杨浩宇当家的杨家势力与霍云为的龙骧军一派也是面和心不和,虽然没有爆什么冲突,但互相撞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少不了擦出点火花。

    以前每次这两人碰一起的时候,都会搞出点动静来,徐阶和轩辕纪也是习以为常了,只是这次他们两个很平常的相互对视了一眼,便各自移开了目光。

    而他们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杨浩宇的身上,之前朝廷就有传言说皇帝可能会把杨浩宇调回来,只是从来没有得到过皇帝的口头证实而已,不过现在什么证实都不需要了,因为杨浩宇回来了,活生生的站在了他们的面前。

    “朕知道很早之前朝廷便有传言,而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没错,朕的确下密旨召杨卿回京,不过不是为了裁撤北庭都护府的军队,”皇帝又看了看杨浩宇,道:“这次回来,朕准备先让杨卿休息一段时间,在万国朝会之后再让他返回北庭。”

    本章完

    ://。。//45/45569/17567464

    

第178章 突厥乞和() 
“那么,陛下召杨大人回京的意思是?”徐阶有些不明白皇帝的意图了,这才有此问。

    “是这样的,”皇帝看着杨浩宇:“这次,杨卿回京给我们带回来了一个消息,杨卿,你说吧。”

    “是,”杨浩宇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对三人道:“是这样的,在我离开北庭的前两天,都护府来一个自称突厥使者的人……”

    在元历1325年的春天,草原上正生着两件大事,一件是草原诸部的盟主突厥正在遭受以铁勒、色目、靺鞨为主的叛军攻击,节节败退丢失了大片土地。另一件事则是,草原遭受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大干旱,草地是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此事关生死存亡之际,草原诸部之间的相互攻伐和掠夺就愈演愈烈了。

    突厥本就在叛军的进攻之下已经奄奄一息,眼看着便要撑不住了,再加上干旱的打击,摧毁了他们最后一点心理防线。而为了拯救自己的族群,突厥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以称臣为条件,乞求夏朝的援助。

    听到此处,霍云冷笑出声,道:“竟然异想天开向我们这个昔日的生死仇敌求援,额乞赅的脑袋是被驴踢了么?”

    突厥现任可汗额乞赅,从他那个嗜酒如命最后只当了两年可汗就死了的老爹手上得到了汗位,那时候他才十三岁。

    不知道是不是他前世做了什么冤孽还是巧合,他刚刚继位不到一天时间,突厥北部的三个部落便造起了反,还没把他们镇压下去,就连国中有数的大部族赤塔也跟着造反了。

    今年他也要四十六岁了,就这么些年,他苦心孤诣一直努力支撑着突厥与草原各部的关系,要钱的给他们钱,要地的给他们地,要人的给他们人,可是这些草原部族就好像喂不饱的狼,前脚刚拿到东西,后脚就把主人咬了。

    所以几十年来,草原上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过,万里水草地都被鲜血染红了,他们反复厮杀,灭国者马上有被人灭了,大大小小上百个部落互相兼并,可这种事却像无限的轮回般永不停止。

    立国六百多年的突厥此刻已经离灭亡不远了,额乞赅也已经无法满足这些草原部落的贪心,他们再也不把突厥可汗的命令当一回事,只顾着自己抢地盘,哪里有最好的草地就往哪里打。

    而夏朝则当起了座上观客,草原之间的内斗他们没有要插手的意思,在夏朝看来,草原越乱越好,最好从今以后草原都不会统一,就让那些游牧民族在互相倾轧间灭亡算了!这样他们欠夏朝的血债也就还清了。

    当然有时候,夏朝不想管也不行,因为有些草原部落竟然动起了北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