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第2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掖笞逯凶钣蟹⒄骨绷Φ募易澹庖磺卸家楣τ谒韭碛沓蕉嗄甑男量嗑�

    司马韬其实也挺佩服司马禹辰的,当一个男人容易,但要当一个大男人,将一切都扛在自己的肩上这样一路走来,其中的痛苦和郁闷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可即便如此他也不能在任何人面前表现出来,只能一个人默默的忍受,的确不容易。以前司马韬还没有那么深的体会,直到他自己成了家才渐渐明白了这一点,所以这一礼,是司马韬心甘情愿行的。

    “祖父、祖母大人在上,请受孙儿一拜!”说着,司马韬跪着弯下腰,一头磕在了地上。

    祖父母之后便是父母,司马韬依旧跪在地上,只是膝盖动了动,面朝站在祖父母旁边的父母:“父亲、母亲大人在上,请受孩儿一拜!”说完,还是像刚才一样一头磕了下去。

    像祖父母和父母这样的直系亲属长辈需要磕头行礼,而其他的叔叔婶婶和平辈的兄弟姐妹便不需要那样的大礼,司马韬从地上站起来,逐个向四周的其他人问好,在这里的还有四对夫妻,其中三对分别是司马韬的二叔、三叔和四叔,最后的那一对则是司马韬的兄长司马昂和他的妻子。

    “大哥、大嫂!”司马韬朝他们做了个揖,两人也微笑着回礼。他最后才转向在场唯一一个独身一人的平辈,看到他的时候,司马韬原本庄重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聪弟!”

    那人看着他也笑了起来,立刻抬手放在司马韬的手上,道:“二哥免礼!”他正是司马韬的三弟,司马聪。

    在这里,司马韬的平辈只来了他的两个兄弟,而原本还有一个人也应该在这里,可让司马韬奇怪的是,她怎么没有出现?

    “韬儿,”行礼完毕,坐在主位上的司马禹辰抚着胡须,道:“事情我都听说了,这次为国远赴天门,真是辛苦你了!”他笑眯眯的,双目中尽是赞许之色,他欣赏这个孙子,不怕被别人知道,更不怕被人说他偏爱,如果说就因为表扬了他两句,都被人看成是对他的偏爱,那那些人未免也太小肚鸡肠了。

    当然,司马禹辰对司马韬的关心更多还是来源于那个相士所言,那相士曾说司马家之兴盛将应于司马韬之手,就现在看来真是说对了。

    司马韬今年也二十四岁,三年前他受封太尉的时候才二十一岁,如此年轻的太尉,夏朝自开国以来,恐怕还没有如此年轻就得到这样殊荣的人,司马家族不是没有出过这样的大员,可他们大都是在死后被追封,或者到了四五十岁时才能得到,而司马韬却在他风华正茂之时便得到了这样的头衔,这正说明了司马韬的不凡。

    在司马禹辰的子孙辈中,最出色的便是司马韬了,他如今已经渐渐成为了司马家的代名词,现在外面谁不知道司马家出了这么一号人物,有了司马韬,司马家其他人可以说完全被人忽略了!

    听着司马禹辰的赞许,司马韬只是淡淡的一笑:“祖父过奖了,司马家历代深受皇恩,理应以身报国而还,此为人臣之本分。孙儿既受当今陛下倚重,忝为太尉,陛下之命,孙儿自然要尽心竭力、万死不辞!”

    “好!”司马禹辰为司马韬击节叫好,“韬儿不愧是司马家的子孙,为国尽忠方为男儿本色!”司马禹辰虽然老迈,但说话依旧掷地有声。

    司马韬笑了笑,正要抬手回答,却听一边有人插进话来:“爹说的当然不错,为国尽忠理所应当,可是既然国事已了,这家事侄儿为何要拖延啊?”这是一个略显沙哑的女声,语气中还带着点阴阳怪气的腔调。

    众人循着声望去,那是站在司马韬三叔旁边的中年女人,只见她正看着司马韬,脸上没什么表情,但就冲着刚才那声就知道她不怀好意。

    司马韬只是眼神淡淡的看了看她,那是他的三婶,在他的几个叔叔婶婶中,二叔和二婶中规中矩,四叔四婶虽然有些势利,但心眼不坏,唯有三叔一家,司马韬这个三叔生性懦弱,又无主见,家里的事务全由三婶说了算,可这个三婶不仅心眼小、好虚荣而且自私自利,与司马韬的关系向来不好。

    ://。。//45/45569/21190539

    

第五百三十章 故作姿态() 
司马韬认为,这其中嫉妒这种因素应该更多一些,正是因为她心眼小,所以事事都要跟别人比较,见不得别人比她好,说好听点这叫心眼小,说难听点就是嫉妒。

    在她看来,司马禹辰向来偏爱于长房一族,轻视其他人,这一点司马家族中其他人也是在心中默认的。

    可司马叶华毕竟是司马家的长子,历来长子就是要比其他儿子更加得父母的疼爱,因为他将来是要继承整个家族的人,既然要对他们寄予厚望,那多关照一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再者,司马禹辰也并非那种一味重视长幼顺序的人,只是从小到大耳濡目染,这种认识已经深深植入他的骨髓之中,无法改变。

    但即便是这样,四个儿子从小到大,司马禹辰也没有亏待过他们,哥哥有的,弟弟也一样会有,只是时间早晚不同而已,如果他们因此而觉得父亲对他们的关爱厚此薄彼,那他们真是太不懂得理解司马禹辰了。

    说到底,司马禹辰也是一个人,是人做事就难免疏漏,在要求别人理解自己的同时,是不是应该也试着去理解别人。

    当然,互相理解这种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比起愿意主动去理解别人的人来,现实中更多的还是那种一味索取、自己得不到就毁掉,还要将所有的错都堆积到他人身上的人。

    司马韬当然知道三婶是故意的,对她的刁难早已应对自如,他眨了眨眼睛转头对三婶道:“不知三婶所言何意?侄儿何曾延误过家事?”

    就知道司马韬不会承认,那三婶笑了笑,道:“侄儿别在意,三婶也知道侄儿公务繁忙,可既然公务忙完了,那为何不尽早向家里长辈报个平安呢?”

    司马韬断定昨天的事情一定是被这三婶知道了,他表面上还是装作不明白的问道:“三婶的意思,侄儿不明白,还请三婶明示!”

    “这……”三婶假装犹豫了一会儿,然后道:“既然这样,那三婶就明说了。其实,昨日三婶一好友在逛街时偶遇前面有人当街斗殴,我那朋友一时好奇就走上去看,发现侄儿你也在现场,这就让三婶不明白了,侄儿不是应该在宫里陛下的身边么?怎么会跑到大街上去跟那些小混混在一起呢?那朋友跟我说起的时候,我说她一定是想多了,我侄儿可是太尉,怎么会做那种有损身份的事呢?侄儿,你可别介意!”

    原来是为了这个!司马韬明白了,他虽然不知道这件事她是怎么知道的,既然她问出来了,那想必就是要让他承认吧!

    司马韬在心里冷笑了一声,便听到司马禹辰问道:“韬儿,你三婶所言可是确有其事?”他并非不知道自己那三儿媳是什么目的,可目的归目的,真相归真相,两者并不冲突。

    司马韬笑了笑,然后对司马禹辰道:“是的,三婶说的一点都没错,孙儿昨日回到洛京虽然首先去的是皇宫,但只待了一个多时辰便出来了。”

    见司马韬如此大大方方的就承认了,并不在其他人的意料之外,司马韬就是这样,从小到大,做了便是做了,他不会遮掩也不想遮掩。

    但司马韬虽然承认了,却让很多人不解了,司马禹辰微微皱着眉问道:“那之后呢?之后你又做什么去了?为什么会跟人斗殴?”司马禹辰并非生气,只是他觉得司马韬做事情从来都不会莽撞,他会这么做一定有他的原因。

    司马韬点点头,答道:“之后,孙儿又去找了两个好朋友,这两个朋友大家也都知道,一个叫轩辕纪,另一个叫霍云,他们的身份不用孙儿说了吧?至于斗殴,当然也是事出有因,实际情况是这样的……”接着,他把那高知义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说了出来,最后才道:“孙儿以为,现今洛京城中已有大量异族人进入,身为我大夏子民,若不能做到严于律己,反而胡作非为,那落在了那些异族人的眼中,他们岂非要笑话我们!”

    “孙儿既身为太尉,又是一个夏朝人,当然有责任制止这种赤裸裸的暴行,为维护夏朝人的尊严!若是祖父觉得孙儿有地方做错了,那孙儿可以向祖父道歉,但下次再有这种事情发生,孙儿依然还会做出这种选择。至于三婶所说,为了此事而耽误了家事,孙儿认为牵扯了民族尊严,便是国事!”

    最后,司马韬还是道:“当然,决定是孙儿做的,没有事前向长辈们报平安的确是孙儿的疏忽,在此,我司马韬向诸位长辈赔礼!”说着,他揖着手站在原地朝四周转了圈。

    “哎!”司马禹辰连忙出声制止,他道:“我觉得,韬儿这件事做的没有错,这种人丢尽了我们夏朝人的脸,就该好好教训,韬儿就不必自责了!还有,”他抬眼看向四周,道:“万国朝会将至,我希望你们回去可以严加管束子女,在这期间不要自找麻烦,我可不希望我们司马家也出这样一号人,都听明白了么?”

    “是!”司马禹辰一语既出,便没有人敢反驳,都顺从的乖乖低下头,但各自心里却有各自的想法,尤其是那三婶,她本想用这件事好好落一落司马韬的颜面,要是顺利还能让长房一族也跟着丢脸,没想到司马禹辰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大加赞赏,这心偏的!

    司马韬的三叔三婶共育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因为她是一个很有虚荣心的女人,所以她打心眼里瞧不起三叔那唯唯诺诺的样子,便寄希望于自己的两个儿子身上,竭力培养他们,希望他们以后能出人头地,不要像他们的父亲那样。

    可事与愿违,她的长子庸庸碌碌、才能平平,虽然也参加了几次科举考试,但都名落孙山,至今还在家里努力读书,想要明年春天再考一次。

    但相对的,她的小儿子倒是聪明伶俐,从小就比兄长更讨父母欢心,连司马禹辰夫妻也很喜欢他,第一次参加科举就中了进士,被吏部下放至南境沿海的宁州做了刺史。

    ://。。//45/45569/21190540

    

第五百三十一章 唯一武器() 
南境各州历来富饶安定,做那里的刺史可是一件人人羡慕的肥差,再者,宁州是夏朝东南沿海的大港口,商业发达,地理位置重要,将这样一个地方交给一个年轻人,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朝廷有意培养他,将来他肯定大有作为。

    有了一个这样的儿子,在一段时间里,三婶别提有多得意了,每当有人在她面前提起她的儿子,虽然她嘴上说:“还年轻着呢,历练历练……”,可谁都知道她心里的得意。

    多年来,她们三房总是被长房压着,长房的长子司马昂要更早几年出仕,科举同样也是中了进士,但与三婶的儿子不同,司马昂被直接放在朝廷中枢的尚书省听用,这看起来的确比别人好,因为其他地方再好,也不及朝廷权力中枢,在这里官员的升迁普遍较快。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司马昂不够优秀或者他运气不好,虽然这几年兢兢业业、勤勉努力的做事,可却始终得不到升迁,到现在还是一个从五品上阶的尚书省郎中,要知道三婶的那个儿子虽然是一个外放的刺史,职阶却是正四品上阶,比司马昂高了好几级,如此一来不正说明,三房的儿子比长房的儿子更加优秀么?这样一来,三婶心里多年来的不平也转化成了得意。

    可是,她没得意多久,长房的次子司马韬便被封为了太尉,随之而来的,则是那些溢美之词、称颂之歌都落在了长房的司马叶华夫妻头上。

    现如今,随着司马韬的地位越来越巩固,就算再怎么努力,他们三房也别想再压下长房了,三婶虽然明知道这个道理,可内心中的嫉妒依然让她忍不住要想尽办法为难长房。

    长房与三房不和,这在整个司马家都是人尽皆知的事,可偏偏谁也不想把它捅破,这两家多年来始终不甚亲近,尤其是司马韬被封太尉之后,他们就陷入了长久的冷战,表面上装的客客气气,可暗地里一直心存芥蒂。

    或许,现在的长房并不是无懈可击的,长房的强势是因为司马韬的崛起,而它的弱点同样是出自司马韬。

    “爹说的是啊!”前一刻还面露不满的三婶下一刻立即变得笑脸迎人,要是不知情的人恐怕会以为她真的十分赞同司马禹辰的话吧?

    紧接着,她便对司马韬道:“哎呀!侄儿,刚才都是三婶的错,三婶不该只听他们的话,不小心误会了你,侄儿不会在意吧?”

    “当然,”司马韬淡淡一笑:“三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