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第3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吹墓逼芬埠苌伲还渲杏幸豢藕奔亩R姑髦榈故俏嘶实鄣难矍颉�

    看书就搜“书旗吧”,!

    ://。。//45/45569/21190729

    

第七百零六章 一线希望() 
倒不是说这颗夜明珠有多么少见,夏皇坐拥天下,珍宝阁中奇珍异宝无数,夜明珠只能算是平常的了,只是这样的璀璨夺目,让夏皇看了第一眼便被吸引住的夜明珠足以说明它的珍贵,平罕只是一个小国,比不上那些大国富庶,但能将这国宝级别的夜明珠上贡给夏朝也算是诚意十足了。

    而比起这颗珍贵的夜明珠,这次平罕国的使臣倒是出乎了皇帝的预料,这位使臣看着年纪轻轻,但谈吐有度,又精通夏朝语言和文化,跟她沟通起来没有什么障碍,之前有些国家的使臣夏朝语言说的实在晦涩难懂,这让皇帝只能全程一边逐字逐句在脑袋里辨识一遍,一边跟他们说话,真是太累了。

    真正出乎皇帝预料的地方,在与这位使臣是一个女子,而且是现任平罕王的女儿,通称是“公主”,但按照东境的传统叫法,应该是“王女”。

    当然,这位王女心里明白,夏朝根本不可能将平罕与高句丽那样的国家相提并论,在对待他们的态度上自然会有差别,所以她必须保持着恭谨,因为她此次出使,真正的目的是想借助夏朝的力量应对高句丽的军事威胁。

    或许夏朝不太清楚,但平罕王女自己是十分了解她的父王的,那个男人表面看起来和顺,但骨子里却十分高傲固执,要他屈膝向某人求助,他是做不到的,若非是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是绝不会示人以弱的。

    就在这一年年中,野心勃勃的高句丽王高无恤向平罕国崔氏下达了该被称作“最后通牒”的国书,根据探子回报,高句丽国内已经开始动员青壮年而且大张旗鼓,因为他们根本不怕别人知道,他们要的就是让平罕知道抵抗是没有用的,在高句丽大军的威慑下,平罕只有投降。

    若高无恤是一个人格高尚、行事有度的君王的话,那投降对平罕来说未必是坏事,至少能够保全百姓。但事实恰恰相反,高无恤性格残忍、行事卑劣,而且反复无常、贪图利益,生平最喜欢的就是武力征服,然后将那些被征服的百姓当做奴隶一般随意羞辱,如果平罕屈服于高句丽的军力而选择投降,那么不仅是崔氏王族,就连平罕的几十万百姓都难以幸免于难。

    崔氏王族内部已经做出了统一的决议,那便是决不投降,很难想象,这位对待妻儿、百姓都是一般温和的男人竟有这样的魄力!在王的命令下,平罕全国进入战前的紧张状态,全部的青壮年开始接受军事训练,妇孺则为军队准备各种军资,整个国家凝聚在了一起,他们就像是一家人。

    然而,这样的众志成城却并不能为他们换来胜利,平罕的国力军力远逊于高句丽,在御前会议上,大臣们对于这场战争的前景表达了深深的忧患,这时候又有探子来报,声称高句丽已在边境聚集了十万大军,听到这个数字,无论是谁都是心头凉了半截。

    他们都明白,以高句丽的国力,调动二十万大军也不是难事,而平罕现在所有的青壮年加起来也就五万人,其中现役军人只有不到两万,以这样的阵容去对付那高句丽善战的十万士兵,后果可想而知。

    在高句丽巨大的军事威慑之下,平罕王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决定忍痛向另一边的百济称臣,以换取百济的援军,然而他的请求却被一向同高句丽作对的百济一口回绝,原来百济在与另一国家新罗的战争中遭到了惨败,即便有心他们也无力出兵。

    遭到百济拒绝的平罕王决心下令迎敌,他做好了准备要去最前线,即便是战死也不会向高句丽低头,断绝了最后一丝希望的整个平罕都沉浸在一片悲壮的气氛中。

    可就在这个时候,那一丝希望却出现了!

    就在平罕王做出决定要死战不降的时候,突然接到探报,原本集结待命的高句丽军毫无征兆的拔营而走,边境线上已经找不到他们的身影了。

    这场本应该已经开始的战争还没有开始便结束了,这样的感觉要多奇怪有多奇怪,高句丽撤军的消息让原本精神极度紧绷的平罕国民都大大的松了口气,不用打仗,恐怕这是他们有生以来听到的最值得高兴的消息。

    比起百姓们,平罕统治阶级高层对高句丽这次的突然撤军都感觉到百思不得其解,高无恤绝对不是那种说得出却做不到的人,他一向打定了主意的事便不会改变,都已经将军队布置在边境线上了,只需要一声令下,战争便要开始,而在这个时候他们却突然撤军了!

    无论怎么想,这样奇怪的事情都不能让人放心,在平罕高层的授意之下,派出去的探子们加大了探查力度。

    就在这次万国朝会之前不久,平罕终于得到了他们所想要的那个事实,原来在高无恤正打算向平罕动手的时候,却突然得到了消息,夏朝安东都护府兵力空虚,逍遥关不攻自破!

    这个消息让一直以来都十分觊觎夏朝东境领土的高无恤有些忘乎所以,他想着,平罕迟早都是他的,但夏朝东境的兵力空虚却是一时的,如果现在不打,那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反正平罕放在那里又跑不掉,等打下夏朝东境回头再收拾平罕!

    于是,高无恤当机立断,命令原本打算进攻平罕的十万大军先行撤退,然后抽调出其中最为精锐的四万兵马前去进攻夏朝安东,一开始自信满满的高无恤的确是高歌猛进,夏军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节节败退,可是很快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高句丽七万大军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被夏军击溃!

    那场战争进行的时候,平罕国派出的探子其实就在附近,他们亲眼看着高句丽军从一开始的占据主动,到后来的逐渐被动,最后演变成一场大溃败,溃败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夏军对高句丽军展开的一场大屠杀,遍地都是高句丽军的尸首。

    看书就搜“书旗吧”,!

    ://。。//45/45569/21190730

    

第七百零七章 巨大的影响() 
在平罕国探子们看来,这真是一场匪夷所思的胜利,他们甚至都想不明白为什么高句丽会输,他们之前不是已经占据了很多土地,取得了很多胜利,可这一次怎么会败的那么惨?

    在探子们将看到的这些事全都告诉聆听的平罕王以及其他大臣时,王女也在一旁,虽然她不是很懂军事,但这场战争谁胜谁负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了,难怪高句丽会突然撤军,原来是去对付夏朝了!

    在解开多时疑惑的时候,他们也不禁感叹,夏军所取得的这场胜利不仅是为他们自己,也是间接帮助了平罕!

    以前,平罕与夏朝并没有太多的接触,他们只是听说过,但比起夏皇的仁德、勤政等,更多的是夏朝安东军的血腥和残忍,这就是一支浑身浸泡在血水中的军队,一支常胜之师同时也是一支魔鬼之师。

    因为平罕与夏朝并不接壤,而且相信凭着夏朝的强大也不会去注意平罕,所以平罕和夏朝之间并没有世代的血仇,而对夏朝安东军做的那些事,平罕虽然不会苟同,但也没有那么反感,可能是并没有发生在他们身上,又可能是真正让他们反感的另有其人。

    总之,不管以前他们对夏朝是什么态度,但这一次若没有夏朝取得的这场胜利,那么他们可能已经与高句丽玉石俱焚了,所以他们还是要好好感谢夏朝的。同时,夏朝的强大也更加深刻的印在了他们的心中和脑海中,这让苦思对付高句丽方法良久但始终没有找到好方法的平罕王明白,想要对付高句丽,那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外援是必不可少的。

    平罕国上下都很明白,这场胜利并不能解除他们的忧患,高无恤这一次在夏朝手上吃了大亏将来未必会再对夏朝动手,他如果不对夏朝动手,那肯定会对东境的这些小国动手,尤其是平罕,这次高句丽本来的目的就是平罕,所以不用多长时间,高句丽定然会卷土重来,现在的平静不过是他们在休养生息而已。

    所以,平罕王决定,趁着这次万国朝会派遣使臣前去洛京觐见夏皇,尽快与夏朝建立起友好关系,那么将来一旦高句丽想要对平罕动手,平罕也有了依靠。当然外部的帮助必不可少,他们自己也要为可能到来的战争做准备,毕竟夏朝不可能无缘无故去帮助他们。

    平罕土地贫瘠、人口稀少,但因为背靠大海所以渔业发达,全国近乎有一半的百姓都是渔民,每年身处内陆的高句丽都要从平罕购入大量的鱼类,这也就成了高无恤的心头刺,只要拿下平罕,那么他们便可以少花那么多钱了。

    这次,平罕上贡的这颗夜明珠便是十多年前一个渔民从海里发现的,他没有将这颗夜明珠据为己有,而是将它上交给了王室,平罕王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美丽的夜明珠,便将它藏于宫中,作为平罕国的国宝,夏皇的感觉倒是没有错,平罕为了得到夏朝帮助,连国宝都舍得拿出来,也算是很有诚意了,跟某些同夏皇废话了半天还总想着从夏朝捞好处的仁兄们比好多了。

    这位平罕王女大概是明白他们是有求于夏朝,所以跟夏皇说话的态度不敢不谨慎,尤其是夏皇身上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势让一向心高气傲的她都不觉被震撼到了。

    经过了一个多时辰的交谈,平罕王女与夏皇达成了几样重要协议,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以及军事等多个方面,其中平罕最看重的军事领域,夏皇承诺既然东境诸国都已经向大夏称臣,那么如果东境各国之间发生战争摩擦之类的事情的话,夏朝定然不会袖手旁观。此外,夏皇还向平罕承诺,会派遣武器工匠前往平罕帮助他们改良武器,这一条让平罕王女十分高兴,心中对夏朝和夏皇的尊敬也多了几分。

    事实上,这样的军事援助其效果十分有限,只不过是勉强让平罕的武器水平能够与高句丽持平,甚至超过它,但程度只是限制在足可自保而已。

    最后,夏皇又表现的十分热情,召来了几个宫女,让她们带着平罕王女在皇宫中转转,平罕王女见目的已经达到,心中本来高兴,又对夏朝皇宫感到好奇,所以在这种感情的驱使下便答应了。

    只是她不会想到,她的这个决定对她自己所产生的影响,甚至对他们平罕国所产生的影响会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大……

    当时杨宁正在皇宫中的一处池水边偷懒,他身上穿着御林军铠甲,本应该遵照御林军的职责到处去巡逻,此刻他却一个人舒舒服服的躺在池边的草地上,嘴里也叼着一根不知道从哪里拔起来的草,头盔和佩刀都放在一边,十分吊儿郎当的翘着二郎腿,双目仰望着天上。

    一阵阵秋风吹来,撩动着池水,哗哗的声音不断钻入杨宁的耳中,他却丝毫不为之所动,眼神呆呆的看着天空,今天的洛京上空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阳光明媚,在人们的认识中这本该是一个好日子,天气好了似乎人的心情也好了。

    然而,杨宁却不喜欢这样的日子,因为这里太过拥挤、太过喧闹了,皇宫在他人眼中的好在杨宁的眼中全部变成了坏,话说在他的眼里这世上美好的东西实在屈指可数,他怀念曾经在草原上的生活。

    即便是在安东也极少人知道杨宁的来历,杨宁最早到安东的时候只有十五岁,却已经挂了个百户衔,后来在数次战斗中又屡建功勋,很快便当上了安东大都护,那时他只有十八岁,然后所有安东军士兵的噩梦便开始了!

    在杨宁极为强势的领导和统治之下,几乎没有人敢对他的命令说个“不”字,因为说出这个字的人只有两种下场,一种是离开安东,另一种是彻底从这世上消失。

    军队中多的是桀骜不驯的年轻人,对杨宁的霸道手段当然觉得十分反感,他们甚至还联手反对过杨宁,但杨宁的手段比他们所想到的更加恶劣。

    看书就搜“书旗吧”,!

    ://。。//45/45569/21190731

    

第七百零八章 狼崽子() 
对这些闹事的年轻人,杨宁二话不说就拿起枪刺穿了其中领头人的身体,又命人将他们当中几个挑事的人全部抓起来,各打了五十军棍。

    杨宁的铁血残酷手段让余者不寒而栗,自此之后没有人再敢闹事,如果仅此认为杨宁的手段只有残忍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只靠暴力的镇压手段是不行的。

    杨宁在对军队实行严酷管理的同时,对民间,尤其是士兵的家属们格外的照顾,让这些士兵即便想恨杨宁也恨不起来,渐渐的他们开始服从于杨宁的管理,其实只要按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