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波及,燕王姬珩见炎朝已名存实亡,便以炎朝的正统继承者自居,建立燕国。
从血缘上说,燕国姬氏确实来自炎朝皇族,所以炎朝继承者非他们莫属,此后,燕国便开始介入纷争,但他们虽然拥有炎朝帝姓,但国土贫瘠、人口稀少,历代君王都有心杀贼、无力回天,难以跟其他实力雄厚的诸侯对抗,渐渐的,他们只能偏安一隅。
而同时,诸侯们全都将目光放在群雄逐鹿上,对于远在北方的燕国,他们还没有心思去管,等他们扫平了其他诸侯,再调过头来收拾燕国就是了。但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场动乱却会绵延百年之久,诸侯们相互征伐、耗尽了力气和鲜血,最后却被横空出世的夏朝圣祖皇帝逐个吞没。
夏朝建立之后,对于北方的燕国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所幸他们当时有自知之明,主动向夏朝示好,并表示愿意成为夏朝的臣属国,去帝号。
那时的夏朝也是表面看起来庞大,但却十分疲敝,夏圣祖考虑到燕国在北方盘踞已久、影响力根深蒂固,不好对付,所以就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以夏朝皇帝的名义正式册封原燕国皇帝为燕王,给了他亲王的爵位,还允许燕国很大程度上的自治权限。
就这样,燕国表面上重归王化,但因为有很大的自治权限在,他们不可能真的融入夏朝的体系之中,双方的战争定然不可避免。
夏朝在历经了太祖、高祖、成祖三代的鼎盛期之后,在恭祖、庄祖时期进入了短暂的衰弱期,燕国便在这个时候蠢蠢欲动,大有脱离夏朝的意思,可慑于夏朝当时的军事力量,他们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将势力渗透进夏朝,比如支持一个佞臣搅乱夏朝朝政,达到削弱夏朝实力的目的。
结果证明,他们的行为还是很奏效的,夏朝朝堂上党争不断,四境暗潮汹涌,他们都在看着、等着,等着夏朝在内部争斗中耗尽最后一丝力气,然后一起冲进来将夏朝的广阔土地瓜分掉。
然而,烈祖的崛起让他们的如意算盘落了空,烈祖用雷霆般的铁腕手段清理了朝堂,巩固了夏朝根基,他开始着手对付四境虎视眈眈的敌人,他也发现了燕国在暗地里做的事,对这个国家他没有选择容忍。
夏烈祖大成十四年,名将宇文牧血洗了燕地,一路纵马进入燕国王宫,燕国的王公大臣们在他的马蹄下瑟瑟发抖。
://。。//45/45569/452804341
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燕狄之乱()
自那之后,燕国又老老实实了一阵子,可他们从来未曾真的跟夏朝一条心,作为一个靠近夏朝在北境最重要的防线——长城的国家,一直觊觎夏朝土地的草原游牧民族又怎么会放过?
突厥势力强盛之时,曾试图联合燕国攻陷长城,只是它们之间隔着群山和长城,消息来往十分不便,它们却也没有因此气馁,经过不断的尝试之后,它们还是取得了联系。
燕国颇具野心的君王姬昭一直想将燕国从夏朝的统治下彻底独立出来,他对内修复国政、对外训练军队,提拔了许多能臣干将,在他的治理下,燕国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一切本来都瞒不过夏朝的耳目,但可惜的是,那时候的夏朝正处在夏懿宗的统治之下。
和夏僖宗一样,这位皇帝同样是一个处事昏庸、毫无能力的君王,他任用夏朝历史上有名的奸臣赵宽为相,赵宽结党营私、疯狂敛财,所有奸佞的恶行他做了个遍,而且很多都是变本加厉。
更为可气的是,他蒙蔽夏懿宗的耳目,任何呈给皇帝的奏章必须经过他和他的亲信审核,里面不允许出现任何一条坏消息,甚至连一张纸片不经过他的允许都不能传到皇帝面前,他还总是欺骗皇帝天下太平,对于下面送上来的关于,燕国与突厥相互勾连的消息充耳不闻。
有了这位“好”丞相在朝,日子一久,满朝文武相互捂上耳朵,做着太平盛世的美梦,殊不知一场燃遍整个北疆的战火即将来临!
夏懿宗延寿二十五年,突厥三十七万大军猛攻长城东段的北临关,燕军又从背后袭击,仅仅半日,北临关就宣告失守,突厥大军从打开的缺口中源源不断的涌入,史称燕狄之乱!尽管长城军还保有军人的血性,可朝廷根本没有做好开战的准备,战事的消息甚至都没有传到洛京。
夏朝的反应这么迟缓,也难怪在战斗打响之后短短数日之内,夏军就陷入了极大的被动,没有有效的战时对策和指挥系统,一支支夏军都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转来转去、毫无作用,而突厥大军则在燕军的带领之下长驱直入,碰到夏军就一口吃掉。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夏朝北境就损兵折将达到三十万人,夏朝自立国以来还从来没有遭受过这样的失败。
这种危急时刻,战事的消息想瞒已经瞒不住了,朝廷最终还是知道了,可官员们首先做的不是想办法如何应对,而是互相指责、互相推卸责任,到了这个时候赵宽还在宽慰夏懿宗:“陛下有上天庇佑,北地夷狄不敢冒犯,请陛下放心!”
而实际上,赵宽一边信誓旦旦的保证突厥不会打到洛京,一边却在暗地里收起他的金银财宝,还和一众党羽商议,一旦敌军逼近洛京,那他们便挟持皇帝南逃。
很快,突厥大军逼近洛京的消息就传到了,夏懿宗和赵宽这两个十足的蠢货都被吓到了,夏懿宗吓得从龙椅上摔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六神无主的问道:“这帮蛮夷不会杀朕吧?这帮蛮夷不会杀朕吧?”
赵宽则继续发挥着他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道:“陛下是真龙天子,那帮蛮夷只会俯首称臣,不敢伤害陛下的!”
这次就算夏懿宗再信任赵宽,心里也是不安的,他此时就可笑的像个无助的孩子,只能抓紧赵宽,让他多说一些安心的话。而赵宽则趁机提议南巡,将洛京交给太子。
夏懿宗却没有窝囊到家,他一听提议就表示反对:“这怎么可以?洛京是我朝的龙脉所在、是天子之城,现在外面那么危险,朕岂能离开?!”
对此,赵宽也是哭笑不得,没想到皇帝竟真的这么迷信?不过想一想,好像是他一直在说,皇帝才会深信不疑。
尽管他再三劝说,可一向都很听他话的夏懿宗却说什么也不肯离开洛京,这种情况让赵宽下定了决心,时间不等人,他必须尽快催促皇帝起行,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这种时候,他也顾不得什么了,迅速召集党羽,准备挟持夏懿宗。
可赵宽做梦也没有想到,从一开始他就落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之中,其实,突厥的大军虽然进展很快,但并没有进逼洛京,洛京暂时还是安全的。这个消息实际上是让赵宽做出挟持皇帝之举的引子。
无论是赵宽还是夏懿宗,他们都太过小看夏军了,战场上,夏军正在努力扭转颓势,他们已经在几个方向上站稳了脚跟。当然,没有一个出色的指挥官也是做不到的,这个指挥官不是别人,正是夏朝太子李祐昌,即后来的夏朝兴宗皇帝。
李祐昌是夏懿宗的第五个儿子,在他之前,夏朝已有两位太子,都是他的兄长,都有整顿朝纲、铲除奸佞的决心,可他们最后都被赵宽一党诬陷致死。李祐昌在兄长们的庇护之下长大,看起来毫不起眼,对赵宽也是唯唯诺诺,因此才在赵宽的建议下成为了太子。
但老奸巨猾的赵宽算是看走了眼,李祐昌非但不懦弱,反而比他的两位兄长更加聪明机敏,善于隐忍,这才能在赵宽手下活命。他假借帮赵宽敛财的机会,暗自结交朝中有良知的官员和太学学生,利用他们帮助自己发展势力。
几年的苦心谋划,一张遍布夏朝大江南北的势力网已经逐渐成形,尽管手中已握有足够的资本,李祐昌却依然隐忍不发,不仅没有怠慢赵宽,反而比以前更加的顺从他,这让赵宽很满意。
李祐昌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内乱必将引发外部威胁,现在的夏朝具备抵挡外部威胁的能力么?显然不具备,而那时候谁能够力挽狂澜,谁就能得到民心,谁就能得到天底下最大的权力,到时候消灭这些奸佞就是易如反掌。
果然,燕狄之乱彻底暴露了夏懿宗和赵宽的无能,连绵的战火让朝廷上下的官员、夏军的士兵还有遭受流离之苦的百姓都将愤怒的矛头指向了昏君和奸臣,此时他们格外的团结了起来。
不用动员,他们就是这世上最强大的力量,突厥和燕国勾连的消息夏懿宗不知道,李祐昌却清楚得很,他一早就命人暗中做着准备,他本可以提早预防,但是那样就无法激起这滔天的愤怒了。
所有的条件都已经备齐了,接下来李祐昌就在赵宽等人进宫打算挟持夏懿宗的时候,突然带着御林军闯了进去,当场将他们全部擒拿。
://。。//45/45569/452802033
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燕夏轶事(上)()
在宫中生变的同时,李祐昌安排在城防军的人迅速展开行动,除去不忠之人,掌握了这支洛京最大最强的武装力量,那时候左右卫还没有被部署在洛京周边,所以谁能够掌握城防军,谁就能掌控洛京。
城防军落入李祐昌之手后即封闭洛京各道城门,无论任何人来都不得开启,士兵们紧急出动,将赵宽在宫外的党羽们从家里拖出来,封锁其财产和宅邸,将他们及其家人全部投入大牢。
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民间定然恐慌四起,李祐昌便命人暗中将消息泄露出去,声称赵宽一党有趁乱谋逆之举,但幸好英明的太子殿下及时阻止了他的阴谋,现已派出军队四处抓捕赵党!
这一夜,洛京百姓们在恐慌和疑惑中度过,第二日天刚蒙蒙亮,京兆尹府的衙差就到大街上张贴告示,对昨晚的一系列事情做出了官方的正式解释。
其内容和传言中是差不多的,上面还说,虽然谋逆未成,但皇帝受了太大惊吓,他命太子监国,处理一切军国大事。
可谁也没有想到,夏懿宗经此一事竟一病不起,仅仅半年之后就驾崩了。对外宣称是他忧虑过度而病亡,但是很快就有小道消息流出,夏懿宗其实是被太子李祐昌所杀!
当然,这种就连出处都不知道的消息并没有在民间掀起多大风浪,风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慢慢消失了。但其中的真相当今的夏朝皇帝很清楚,李祐昌、也就是夏兴宗将真相写在了《帝王手札》中。
那消息没有错,夏懿宗确实是被他的亲生儿子夏兴宗所杀,因为他已经迫不及待要做皇帝了。结束隐忍之后,他的雄心已经一发不可收拾,只要夏懿宗在一天,那夏朝的年号仍然是延寿,这个年号已经与夏朝的耻辱绑在了一起,作为一个立志要开创新时代的君主,李祐昌决定不再容忍,他要改年号,改一个属于他的年号。所以即便有悖人伦他也做了,这些百姓们不会知道,他们只知道他们的新皇可以让他们丰衣足食,他们就会称颂他为“圣君”。
夏兴宗登基之后即以“万圣”为年号,以表其决心。不过在那之前,他还有非常棘手的问题需要处理。
燕狄之乱愈演愈烈,作为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如果这个不能得到顺利的解决,那就不要想建立什么功业了,他现在面临的内患也不少,所以抵御外辱只能赢。
为此,还是太子的李祐昌大力选拔了许多有能力的人才,这里面大多都是他以前结交的,知根知底,对他又忠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人选。
这些人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其中后来成为一代名臣的李讷、薛能等人将后方事务打理得有声有色,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战时应对机构。在前方,历史上的著名的文官名将虞谌手段雷厉风行,连斩了三个作战不利的将领,又撤了许多无能将领的职,从军中挑选了一些后起之秀与太学兵法科的毕业学生组成全新的夏军指挥阵容。
这套全新的阵容以年轻人为主,朝气蓬勃、富有激情,与原来的那些庸将兵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不仅更具才能,而且意志坚定、拥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在他们的带领下,夏军逐渐扭转了颓势。
与夏军相反,突厥和燕国的联军在连吃几次败仗之后开始意识到,夏军已经觉醒,可他们依旧认为,优势还在他们那里,只要他们能够在占领区站稳脚跟,夏军想要将他们赶出去没有那么容易。
不想,夏军的战斗力突然高得出奇,随着后方的日趋稳定,他们的武器、粮草的供应都已经上来了,加上各军新的将领更加坚定的贯彻军纪、裁汰老弱,现在的夏军可以称得上焕然一新,作战起来更加勇猛无畏,将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