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生还。
更何况火发坤宁宫这五个字,已经足够让朱常洛引起重视了!
坤宁宫,正是王皇后的寝殿啊!
虽然这一次大火并没有让王皇后出意外,但是坤宁宫无缘无故的失火就足以让人嗅到浓浓的阴谋意味了……
当然,要是仅仅如此就说这场大火是有人蓄意谋害,而且幕后黑手是郑氏的话,未免牵强!
但是这世上的事情总是有迹可循的,虽然明史上没有详细记载这次大火的来龙去脉,但是从别的地方却也能看出一些蛛丝马迹。
而最大的证据就是朱翊钧本人!
要知道,王皇后是张太后为他挑选的皇后,性格样貌谈吐风仪都是上上之选,但是他们夫妻的感情却并不怎么好。
甚至于朝野当中一直有人担心皇帝为专宠郑氏而行废后之事。
朱常洛呆在宫中这么多年,自然知晓的更多,他这位父皇和王皇后的关系谈不上差,但也算不上好,两三个月来一次算是经常的事儿。
但是在这场大火之后,这种情况却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寝宫失火,所以王皇后自然是避居到了西六宫之一的启祥宫!
但是奇怪的是,朱翊钧也跟着住到了启祥宫,并且和王皇后同起同卧,就像害怕她再出什么事儿一样……
若说这还不够明显的话,在此之后发生的事情就更让人起疑了。
朝中有大臣对于宫中大火提出质疑,要求详查,但是却被皇帝强势压下,上疏之人也被下了诏狱!
不得不说,徐弘胤这个蠢货倒是有几分运气,竟让他歪打正着了。
虽然并未亲眼见过,但是朱常洛却基本能够确定,这场即将发生的大火定然是人为之举,而且十有八九就是郑氏所为。
唯一让朱常洛微微安心的是,郑氏若是谋害王皇后的话,其目的无非是成为新的皇后,进而将她的儿子朱常洵顺理成章的送上太子之外。
而原本的历史当中,朱常洛应该在半年之前就以太子之礼出阁读书,这或许也正是促使郑氏无法继续按捺自己野心的原因。
但是如今朱常洛无论怎么讲,都是被流放到了这平安府之地,而且并没有历史上那样积极的靠向太子之位,想必能够让郑氏微微安心,不会这么快就兵行险招……
不过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何况如今临近年关,朱常洛按照规矩会回京城朝觐皇帝。
而按照那帮文官集团的尿性,定然会趁机再起国本之议,而且如今朱常洛勉勉强强算是已经出阁读书了。
这些文臣手中的筹码又多了一项,到时候正是会不会狗急跳墙,就并非朱常洛可以预测的了!
不过不要紧,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就是先知先觉,既然朱常洛通晓了事情的经过,那么就简单了。
自家殿下已经发呆大半晌,久到一旁的小王安都有些打瞌睡了,不过就在他纠结要不要提醒殿下饭点已经到了的时候,却是见到朱常洛霍然而起,开口道。
“王安,你去通知王府上下,三日后我们就出发回京!”
纸上谈兵是没用了,不管朱常洛要做出何等的应对,都必须要尽快赶回京师。
如今他远在平安府,就算是有心想要阻止事情的发生,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何况对于朱常洛来说,平安府如今已经渐渐走上了正轨,他也是时候回京城一趟了!
当然,对于这个消息,虽然王府当中有许多人感到很意外,毕竟如今离过年还有将近两个月,理论上来说,朱常洛只要在一个月内启程就能赶得上回去参加大朝会,压根没必要走的这么早。
但是也仅仅是有些意外罢了,朱常洛这半年以来的工夫不是白费的,王府上下仅仅迟疑了片刻,便开始紧张的忙碌起来,亲王回京师朝觐,要准备的东西可不少,三日,准备的时间着实是有些紧了!
与此同时,最失望的却是李廷机和叶向高,俩人到了平安府以后,就打算好好履行自己老师的义务,好好教育朱常洛。
为了此事,两个一直是对头的人罕见的聚在一起嘀嘀咕咕了好几天,总算是拟定出了一个详尽的课程表。
其严格程度连朱常洛都看的头皮发麻!
但是现在,只能暂时搁置了……
不过纵然是有些失望,李廷机和叶向高也都对朱常洛表示了理解,并且送上了自己的礼物,薄薄的几封书信,却代表着他们在朝中最可靠的好友……
ps:嗯,下一章是真的要回京城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四方云动()
按照正常的规矩来说,就藩的亲王无诏是不得擅自回京的,但是很明显朱常洛是个特例,当初朱翊钧可能真的想过将他永远赶出去不再召回,但是无奈大臣们都不是傻子。
他们同意皇长子外出就藩是为了争得皇长子出阁读书而做出的让步,但是却不是为了断绝皇长子成为太子的可能,所以朱常洛也就成了大明朝有史以来最奇葩的亲王。
不仅手中拥有远超普通亲王的权威,而且还有岁末回京朝觐的权力!
也就是说,对于其他亲王来说,想要回京必须要有皇帝的诏书,不然的话就是抗旨不遵,严重的话会被就地拘捕,但是朱常洛不一样,他回京师不需要经过皇帝的同意,只需要提前向礼部报备就行,虽然说他实际上启程是在三天之后,但是报备的文书却是一早就快马加鞭送到了京城……
亲王回京,尤其是朱常洛这样在朝野支持的皇长子回京,自然是有着无比繁杂的礼节,所以礼部在接到文书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动员起来。
当然,这都是底层的官吏们应该考虑的事情,对于高层的大佬们来说,他们要考虑的自然是长远有加。
内阁。
面对着眼前的文书,几位大佬却是同时沉默着,良久都没有人说一句话。
到最后,还是首辅王锡爵开口说道。
“陛下的口谕,言寿王无旨进京,当禁足三月,此诏究竟如何处置,诸位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内阁如今实际上有五人,除了原本的首辅王锡爵,养病在家的次辅陈于陛,文华殿大学士沈一贯和武英殿大学士沈鲤之外,还有一个刚刚被皇帝中旨入阁的东阁大学士朱赓。
朱赓比沈一贯小四岁,两人同是隆庆二年进士出身,而且更重要的是,朱赓祖籍浙江山阴,也是浙党的一位大佬。
虽然他排名最末,但是王锡爵的话音刚落,他却是第一个开口反对,道。
“元辅,老夫以为陛下此口谕不合礼法,内阁若行之,必受百官非议!”
与此同时,沈鲤也是眸光微闪,接着开口道。
“子钦所言有理,寿王殿下前往南直隶之前,陛下与百官有言在先,准殿下岁岁朝觐,待年长既召回乃行大典,如今殿下归期虽早了些许时日,但若因此而降罪,必会有小人暗自揣测圣意,不可不防!”
子钦乃是朱赓的字,说起来也怪,沈鲤和沈一贯处处顶牛,但是却和同是份属浙党的朱赓是好友。
国本之争乃是如今的政治主题,皇长子更是政治正确,所以即便是平时和沈鲤有所不和,沈一贯也并未像平常一样,直接反对沈鲤的意见,沉默了片刻开口道。
“老夫也同意子钦的意见,此谕不可遵!不过若说陛下此举会招致朝堂震动,未免夸大其词,寿王殿下归期的确是早了些……”
“既如此,老夫便知会司礼监,请陛下再行斟酌此事!”
王锡爵点点头,开口说道。
这个结果是正常的,皇帝的这道口谕本身就是在试探朝臣对于国本的态度,所以驳回是肯定的。
如果皇帝真的想要处罚寿王殿下的话,就不会是单单来一道口谕了,更不会是轻飘飘的禁足三月,他会直接让司礼监拟旨用印,然后交付内阁以及六科。
只不过如此一来,事情就闹大了,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皇帝和朝臣的意见实在无法调和的时候,一旦动用就基本上算是撕破脸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要不然就是遵照皇帝的旨意办事,要不然就是内阁顶着压力执奏,然后在事后被皇帝穿小鞋。
当然,国家大事不是过家家,执奏本身就是罪!
虽然臣子有封驳诏书的权力,但是如此一来便是损毁了君主的威严,最后的下场免不了辞官归隐。
不过像大礼议那样的大规模封驳属于特殊情况,皇帝和大臣都不按常理出牌,也不安规矩办事,所以不能按照常理来判断。
事实上,大多数成文的诏书和政令都不是一次成形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像今天一样,皇帝送来一个大体的意见,然后内阁商量商量,通过了自然皆大欢喜,要是通不过那就只会司礼监,皇帝也会适时让步,最终取得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打发走了在隔间等候的小内侍,房间内再度陷入一阵沉默当中,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离开。
片刻之后,王锡爵却是再度开口道。
“近来随着殿下回京,朝中大臣纷纷上疏请求陛下早定国本,诸位想必也清楚了……”
事实上,国本之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自从万历十四年以来,国本之争从未断绝过,即便是在辽东之战的时候,朝中依旧有人上疏请早定国本。
所谓的大风波只不过是朝臣大多数都集中在一个时候上疏皇帝而已,当然,这样的大型上疏,通常都是要有契机的。
而很明显的是,皇长子回京,就是一个绝好的契机!
在场的人都是内阁中人,所以自然是对朝中的风吹草动都门清儿,自从朱常洛打算回京的消息传回来,朝中便有许多人开始蠢蠢欲动起来,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内阁收到请立国本的奏疏比寻常多了三倍不止,并且数量在逐渐上升……
当然,目前大都是三品以下的中层官员在上疏,真正的大佬诸如各部尚书侍郎,内阁阁臣都还没有下场。
就连颇具分量的六科给事中以及那一大帮御史言官也都没有全部动起来,所以总体来说范围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但是不要忘了,如今只不过是一个皇长子回京的消息传来而已,京城便已经成了这副样子,一旦等到朱常洛真正回京,国本之事必定会重新被推上风口浪尖。
而他们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不管愿不愿意,都是必须要下场去争端的,不然的话,就等着朝野的唾沫星子淹死他们吧。
唯一的问题是,这次的国本之争,要争到何等程度?
ps:下一章十一点发~
第二百六十九章:争吵……()
这一次国本之争,要争到什么程度?
这个问题看似没什么意义,毕竟国本之争的目的一直都是正国本,立太子。
基于这个共同的目标,所有派系的文臣都将矛头对准了皇帝,用着同一个声音发出自己的呐喊。
但是事实上,这个问题当然有意义,而且是他们作为内阁辅臣,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内阁的地位处于皇帝和朝臣之间,主要的作用便是内外调和,缓冲摩擦。
所以他们必须要思考,如何在国本之争和朝堂运转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眼下的情况是,皇帝的态度依旧明显,后宫当中的那位贵妃娘娘仍在,所以皇帝爱屋及乌之下,坚持要立三皇子朱常洵为太子。
但是这却是违背礼法要求的,甚至是对于宗法制的破坏,所以大臣们是不可能接受的。
国本之争也正是因此而起!
而这压根就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除非一方让步,不然永远不会消失,但是问题就在于双方都不可能让步。
所以实际上对于这件事情,君臣的态度基本上都很一致,不引起太大的冲突,至少不因此而影响朝廷的正常运转。
毕竟世宗皇帝的大礼议也才没过多少年,不少人还历历在目,这场大礼议的矛盾程度和今天如出一辙。
但是影响和范围却远胜于如今的国本之争,虽然最后世宗皇帝战胜了文臣集团,但是他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无论是朝臣还是皇帝,都将所有的精力投入了大礼议当中,朝政堆积如山,国家机器近乎停止运转,直至先帝时也未曾全面恢复。
至于各种传奉官之类的后患简直是数不胜数,大名鼎鼎的青词宰相也是那时候的产物,大明的党争之风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
有此前车之鉴在,国本之争一直维持在可控范围之内,像是上次“三王并封”惹得内阁封驳皇帝旨意之事,在万历朝已经算是了不得的大事了。
但是放在大礼议期间,却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事儿!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先前所提出的那个问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