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谋天下-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先生听咱家一句劝,此事陛下重视的很,不然的话也不会深夜遣咱家前来,为今之计最好的法子就是勿要对陛下有任何的隐瞒。”

    顿了顿,陈矩又补了一句。

    “而且,咱家想告诉先生一句,朝堂之事是朝堂之人之事,民间随便议论尚可,但贸然插手朝堂之事,未免不妥!”

    正说着李廷机的事情,陈矩突然没头没脑的来了这么一句,顿时让叶向高心中一动,不过这句话说完,陈矩却是再度恢复了公事公办的态度。

    叶向高也无奈,只得将在李府中的对答原原本本的道来,陈矩听完之后,神色却是没什么波动,只是平淡的拱了拱手,便带着人离去了。

    一直到陈矩离开叶府,叶向高的脸色顿时变得无比凝重,转过身对一直沉默的另一名老者开口问道,口气隐约有几分不善。

    “方兄,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名老者正是帝党如今的三巨头之一,方从哲,今日廷议结束,方从哲便急急的到了叶府,将廷议状况告诉了他,并且请他赶快去李府问个分明。

    当时叶向高并未多想,便赶往了李府,可谁能告诉他,为何等到他回到李府之时,见到的却是司礼监掌印太监?

    “不瞒叶兄,老夫是受了宫中诏旨,前来询问廷议一事的,当时传旨的也是陈公公,而且陈公公同时传谕,调老夫为礼部侍郎兼管翰林院事,代李兄侍讲经筵!”

    方从哲苦笑一声,摊了摊手开口道。

    叶向高顿时脸色大变,不过还未等到他开口,方从哲便急忙解释道。

    “叶兄息怒,老夫保证,并未在此事上动手脚,陈公公来宣诏时,神色尚且平静的很,并未对此事十分上心,但是待老夫到叶府将事情告诉叶兄之后,却突然到访叶府,对于李兄之事也显得极为关心,这其中定有我等不知道的蹊跷之处……”

    叶向高缓缓坐下,目光却是停留在方从哲的身上,丝毫不动,而后者迎着他的目光也是丝毫不闪不避,仿佛真的坦坦荡荡。

    “好吧,老夫相信方兄的人品!”

    半晌,叶向高轻轻舒了口气,神色也慢慢缓了下来,开口说道。

    不过紧接着,眉头便是微皱。

    “若是方兄所言不错,陈公公先前宣诏令方兄调任礼部侍郎兼管翰林院事,应是对李兄在廷议上的不妥行为小惩大诫,可到底是什么地方,让陛下前后态度如此大变?”

    廷议上李廷机的行为惹怒了陛下,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但是如果方从哲没有说谎的话,那么皇帝免掉了他经筵讲官的差事,已经算是惩罚了,又是什么事情,让皇帝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态度大变,开始对李廷机和自己的对答如此关心,以至于连一夜的时间都不愿意等了呢?

    “这……”

    闻言,方从哲的神色有些犹豫,顿了顿方才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叶兄,老夫有一个消息,应当和李兄之事有关,先前陈公公在等候之时和老夫闲谈,曾无意中说起,他到老夫处宣诏之后回去恰逢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从乾清宫当中出来,过后不久,陈公公就到了叶兄这里,老夫总觉得,这两件事情之间,必然有所联系……”

    “锦衣卫?此事怎么和他们扯上了关系?”

    叶向高拧眉,依旧想不明白,方从哲也是思索了一阵,不得要领之下,只好摇了摇头开口道。

    “锦衣卫自成一体,即便他们对陛下上了什么密奏,我等也难以得到消息,老夫现在担心的是,李兄的那番话到了陛下耳中,会令陛下有何反应……”

第六百六十七章:火箭干部的升迁之路() 
叶向高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大好看,因为方从哲的口气当中,透着一股淡淡的不屑,似乎在他的预料当中,李廷机的那一番话传入皇帝耳中,决起不到什么好的效果。

    “方兄这是何意?李兄行事虽有不妥,可陛下并非不讲情面的严苛之辈,即便是看在李兄一片为国之心,心中怒火也该稍稍纾解一二罢!”

    强压下心头的不悦,叶向高开口问道。

    “一片为国之心?叶兄真的如此以为吗?”

    方从哲却是淡淡一笑,眼角掠过一丝嘲讽,反问道。

    顿了顿,却是微微叹了口气,语气有些复杂。

    “世间之事,皆为私利,世间之人,皆有私心,无论李兄说了什么话,老夫只问叶兄一句,若沈朱二人倒台,最终得利的人是谁?”

    “这……”

    叶向高脸色顿时一滞,有些无言以对。

    不错,方从哲此言虽然诛心,但是却不无道理,作为唯一一个已入内阁的帝党,沈朱二人一旦倒台,李廷机必定会顺势而上,提升在内阁当中的话语权。

    这一点是铁定的,无论李廷机拿出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无法改变的。

    “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李兄就是为了一己前途而为吧,沈朱二人倒台,固然对李兄有利,但是浙党为祸朝堂,沈朱二人执其牛耳,若二人倒台,浙党必遭重创,到时朝堂靖平,亦是国之幸事,为大局故,李兄所做亦称不上错吧?”

    半晌,叶向高方才缓缓开口,拿出了一个勉强看起来合乎情理的理由。

    不过话音刚落,却被方从哲立刻堵了回来。

    “今上有意整改税赋,补充国库,当此之际,内阁须得求稳为上,然李尔张却逆势而为,意欲裹挟我等与内阁辅臣相斗,到时朝局动荡,今上整改税赋之举必然搁浅,如此为之岂是顾全大局之举乎?”

    方从哲的态度咄咄逼人,但是叶向高却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对!

    若为大局,此刻应当要做的事情,当是配合今上整修税赋,而非是执着于浙党之上,李廷机此举,必是存了私心无疑。

    片刻之后,叶向高也忍不住叹了口气,带着几分萧索说道。

    “何苦来哉?明明只需静待几年,李兄自可再进一步,又何必如此着急?”

    他很不明白,为何李廷机会如此心急,还是那句话,内阁众人皆已垂垂老矣,再过几年,帝党便可顺理成章的以年龄为由要求他们致仕,这个理由即便是拿到士林中说,也是理直气壮的,何必在此时四处树敌,逆势而为。

    倒是方从哲沉默了片刻,轻轻摇了摇头。

    “叶兄你或许不懂,但是老夫却是感同身受,李兄此举固然有其私心,但是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啊……”

    虽然方从哲称叶向高一声叶兄,但是实际上,他比叶向高要大上七岁左右,之所以如此互称,是遵了士林规矩而已。

    叶向高到现在满打满算不过四十三岁而已,距离七十五岁致仕之龄,尚且有三十多年,也就是说,他的仕途之路还长的很,所以没什么感觉。

    但是对于李廷机这样年龄已逾六十的人来说,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感叹了片刻,方从哲继续问道。

    “仕途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李兄来说是如此,对你我来说亦是如此,叶兄可知,此番钦差人选,圣意属谁?”

    “这……不出意外的话,应是韩爌吧!”

    叶向高皱眉,思索了片刻道。

    毫无疑问的是,这次的钦差是一趟大功的差事,若是能够办的妥妥当当,回京之后升迁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在帝党当中,有这个资历的人并不多,而韩爌便是其中把握最大的一位。

    无他,今上潜邸之时,便对于韩爌多加赞赏,而按照惯例,天子登基,要对东宫旧臣予以安排,但是迄今为止,对于十分倚重的韩爌,今上却依旧没什么动静,可见必有大事要托付于他。

    “不错,以韩爌的资历,虽有从龙之功傍身,可若转调阁部,无非是各司郎中或掌道御史而已,但是此番事情特殊,朝廷诸公对于税赋之事十分重视,故而钦差本职必不可低,至少当是佥都御使方可撑得起场面,而对于韩爌来说,佥都御使虽然算得上超擢,但也并非不可接受……”

    方从哲点了点头,道。

    “加之如今都察院属官空缺,万世德升任左都御史之后,都察院便空出两个副都御使的空缺,而韩爌若能将这趟差事办妥,便算是间接促成了罢黜矿税的大功,挟此大功回朝,又有陛下支持,这个副都御使的位置,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制的,甚至于就连左副都御史的位置,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国朝惯例,右副都御使多为在外巡抚加衔,有品级而无实权,而左副都御史则不同,左副都御史乃是掌院副都御使,算得上都察院名正言顺的二号人物,又是科道清流,还是京官,算得上为数不多顶级官职之一。

    而韩爌的年纪比叶向高还要年轻,如今不过三十余岁,如此就算是慢慢的熬资历,也能在五十岁之前入阁,运气好的话,六十岁之前接任首辅也不是没有可能。

    话至此处,方从哲也不得不感叹,这便是简在圣心的好处了,只要得了皇帝的青睐,升迁的速度简直连铨选的规则都限制不住。

    更可怕的是,皇帝为韩爌设计的这套升迁规程当中,虽然偶有违规,但是总体来说,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仍旧是按照国朝升迁的基本规则来的,也就是说,韩爌升迁的速度虽快,可却是受到整个文臣士林认可的快。

    也就是说,如果韩爌真的能够将这次的功劳捞到手的话,用不了几个月,就能和他们这些王府老臣并肩而立,成为帝党当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到时候帝党就不是三大巨头,而是四大巨头了!

    “方兄的意思,难不成李兄是为了这个才……”

    叶向高打了个激灵,有些难以置信的开口。

    方从哲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悠悠的道。

    “内阁当中刚刚传出了旨意,陛下诏谕内阁,一条鞭法试行之地定为苏州府,命吏部将钦差候选人拟送内阁,由内阁议定之后禀告陛下!”

第六百六十八章:老狐狸的谋算() 
和(前?!)东宫的一干官员们相比,尤其是和王府旧臣们相比,叶向高的资历算是浅的,但是这不代表他的政治眼光差。

    方从哲说出这话的一瞬间,他就明白过来前者话中隐含的意思了。

    廷议之上,李廷机和朱赓二人所争的便是这试行之地放置在何处,朱赓是浙党的大佬,由于国朝家乡五百里不准为官的铁律,所以他竭力反对将试行之地放在浙江境内的湖州府和嘉兴府,而李廷机则是因为苏松道的位置太过重要,非资历深厚,德高望重的大臣才能担任钦差一职,故而竭力反对将试行之地放在苏松道。

    两边争执不下,才会让廷议不欢而散,作为帝党的一员,站在叶向高的角度自然是同样希望试行之地能够放在湖州府或嘉兴府,如此一来,派过去的钦差功劳不会损失,压力却会减轻不少。

    而且浙党那边的人,大多出身江浙一带,若是定在嘉兴府或者湖州府的话,他们那边能够拿出的人手也就捉襟见肘了。

    从这个角度来想,似乎李廷机在廷议上和朱赓据理力争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千万不要忘了,帝党的优势在于,他们的背后站着的是天子,即便是在廷议上定下的事情,理论上来说也只是一份可行性意见,而并非是最终的定论,最终结论仍旧是要皇帝来做,而天子难道会将这份大功交给别人吗?到时候送交御览的时候,天子可以顺理成章的将试行之地定在湖州府或是嘉兴府,而不会受到太大的压力。

    毕竟这试行之地在哪里,和朝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一点单看廷议上一干大佬的态度就知道了,对于六部七卿来说,这试行之地定在哪里都无所谓,只要最后能够试行成功便是!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如此,李廷机为何还要在廷议上和朱赓撕破脸皮,争得不可开交,要知道,虽然在帝党当中,李廷机的资历算是深的,但是和朱赓相比,还是浅了许多,士林当中,还是蛮讲究这种前后辈的关系的。

    出了这样的事情,天子的选择无非两种,一种是维护自己的心腹,站在李廷机这边为他撑腰,但是很明显,李廷机的做法让天子很不高兴,所以天子并没有这样的想法。

    那么久剩下后一种可能,为了维持内阁的稳定和秩序,天子将下诏处罚冒犯前辈的李廷机,同时表示出对阁辅老臣的亲近和看重,以表示自己并没有对内阁大动干戈的意思。

    具体到如今的情况,天子从内宫连发的两道诏谕,就明显的表达出了这个意思,其一免掉了李廷机经筵侍讲的差事,虽然不涉及本官,但是经筵侍讲乃是地位的象征,非天子近臣不可担任,免掉这个差事,算是小惩大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