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入红楼-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清得了太上皇的中意,群臣自然羡慕嫉妒皆有之,唯有正庆皇帝有些陷入沉思之中。

    太上皇今日才第一次见到贾清,就对他如此“宠信”,让他想的多了一些。

    贾清是贾敬的儿子,而贾敬,是太上皇在位后期,极为重用的一个勋臣,也是在他手里辞官的众多前朝朝臣之一!

    太上皇虽然不理朝政了,他经过这些年的亲政,也有了自己的一番人脉。但他深知,太上皇在朝中的势力,根本不是现在的他所能及的。甚至就是这些年他亲自提拔上来的一些干臣,可能心中重太上皇也要超过他,这一点,他看的明白。

    为君者,必须要有臣子的拥戴。而太上皇,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对那些拥戴他的人释放出不凡的信息:

    太上皇还记挂着他们呢!

    因为,贾清是贾敬的儿子。

    当然,并不是说太上皇会去谋算这些,因为那根本没必要,他本就是为了清闲才将朝政放于他的。应该说,这种为君之道,是印在了太上皇的人格之中,与之浑然天成。他知道,这就是他需要从太上皇身上学到的东西之一!

    看吧,庄亲王一下子就对贾清和颜悦色了许多,或许,在他心中,贾清从今起和他们应该就是一路人了。

    都是太上皇的人。

    这些心思转过,正庆帝又看了一眼得了封赏后,欲退回席上的贾清,忽然开口道:“你且站住。”

    然后起身躬身对太上皇道:“父皇,儿臣意欲将贾清纳入朝堂之中历练,方不负他这般天资,将来或许能成为一个对朝廷有大用之人!”

    其实,正庆帝要封一个人的官职,根本不需要向太上皇请示。但此时此刻,他不但为人君,更是为人子。尊卑有序,他需要表示自己的孝道。

    太上皇道:“这种事你自己决定就好,不必问朕。”

    于是,正庆帝回头对贾清道:“今日太上皇大寿,你解了太上皇的题,惹的太上大悦,朕也得看赏。

    朕问你,你可有入朝做官的打算?”

    正庆帝不是多此一举。他知道,现在一些勋贵世家子弟,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也不愿意入朝做个芝麻小官。贾清若是也有此等想法,他自不会多此一举!

第二五八章 神色复杂() 
“回皇上的话,小臣愿意!”

    贾清听了正庆皇帝的话,毫不犹豫的就答道。

    这种好事,怎么能够迟疑呢。

    虽说预计贾清也不是个贪图享乐之人,但听到他如此爽利直接的回答,正庆皇帝还是很满意,道:“那你想做什么样的官?”

    贾清诧异,皇帝赐官不是直接给的吗?这还能有得选?

    当下心思就活动起来。

    毫无疑问,从家世来说,做武官是最好的选择。贾家,毕竟是军功起家的,人脉深厚。

    可是,贾清深知,要做一个有大作为的武将,承担的风险要比做一个宰相的风险要大很多,因为容易被皇帝猜忌。其次,在这个和平年代,其实,武官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威风凛凛,肆意洒脱。相反,还处处容易受文官的挤压。

    而且,贾清身上已经有爵位了,和贾府相交的也多是一些武勋世家。他自己,倒是没有必要亲自去担一个武职。做一个文臣,反而更有发挥的余地。

    “在太上皇和皇上面前,小臣不敢撒谎,小臣确实有一些想法。

    既然皇上隆恩许我入朝为官,小臣虽年幼不知世事,但也不敢狂妄自大,乱要官职。若是办差了差事,岂不有负皇上圣恩?

    小臣别的能为没有,自忖还有一颗为朝廷和百姓说话的忠义之心,所以,若是可以的话,小臣想进都察院,做一名御史。”

    都察院,也就是言官的老巢。手中虽无实际的差事,却具有替朝廷主要是替皇帝监察天下的伟大职责。

    哪里有违反朝廷法度的事,都察院就可以向朝廷和皇帝汇报。

    御史,别看只是小小的七品官。就是阁臣犯了错,其也有据实上奏的权利。

    当然,历史上那些拼了老命不要,一心要参皇帝的先贤们,自然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

    言官,鉴于其特殊的职责,所以也被看作为清流的代表,尚在翰林之上。

    只是,也别以为言官就有多优越。六科道言官犯罪,直接加三等处置!

    而且,若是所奏不实,也是要承担责任的。所谓风闻奏事,只是说其具有这个权利,并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正庆帝有些意外。他原以为贾清年少,难免向往鲜衣怒马或是大权在握的感觉,谁知,竟是想做一名清流。

    “你想进都察院,倒也容易。只是御史只是七品,与你的身份不符。。。。。。”

    正庆帝犹豫道。

    这就是爵位尊贵的最好体现。一个拥有三等将军爵位的人去做一个区区七品小官,不说同僚怎么对待的问题,就是皇家的颜面也不好看。

    说到底,爵位,是皇家用来酬谢有功之臣的国朝名器,是地位的象征,轻贱不得。

    贾清到是想做都察院左都御史,可是那可能么?

    贾清抬起头,欲说服正庆帝,却被打断了,正庆帝道:“好了,既说是历练,自然不能让你领一个清闲的!

    正好前兵科给事中外任了巡按御史,你又想进都察院,那就你来做兵科给事中吧!”

    贾清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紧接着就是大喜,连忙跪下谢恩道:“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贾清,先前之所以只谋一个御史,那是因为,在都察院,御史之上,就是佥都御史,那已经是正四品的高官,整个都察院才四个,权责之大自不用说,总管全国一十三道监察御史。

    这样的高品级职位,显然不是现在的他好开口讨要的。

    可是,这个兵科给事中又是个什么官呢?顾名思议,肯定和兵部有关。其实,它的职责就是辅助皇帝处理兵机奏章,稽查兵部、太仆寺、京中军机之违误,并有建言进谏之责。

    简单来说,就是帮助皇帝监管军务的。具有几个特点,其一,它是属于都察院统领的,品级虽也才正五品,但不归佥都御史管辖,和其它五科给事中一样,具有一定独立性。其二,不同于御史只有监察弹劾权,其对所监管领域,还有稽查权。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可以直接与皇帝交接,直接听命于皇帝。

    自古以来,这个官职就是很热门,出的名人不可谓不多!可见,其权责之清贵。

    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十三道督察御史统称为六科道言官。

    果不其然,马上就有人说话了。

    内阁首辅何善宝道:“臣以为不妥,兵科给事中官职虽小,但权责极大。贾将军虽然少年聪慧,但毕竟年纪尚轻,恐怕不足以担当此任。若是有何差池,岂不有损太上皇与皇上的体贴眷爱之心?

    臣恳请皇上另赐官职为是。”

    皇帝心中大为不悦。这老家伙,大概是驳他的政令驳习惯了吧!也不想想现在可不是在金銮殿上议政,而是在为太上皇贺寿,一切,都要以太上皇的心情说话做事。

    果然,太上皇此时明显不耐听首辅与皇帝议事,道:“好了,有何问题你们朝堂上再议。”

    太上皇发话了,何善宝只得躬身领受,然后庄亲王上前朗声道:“酒宴已毕,请众臣工移步泰和园赏戏。”

    ……

    一直到夜幕时分,贾清才从皇宫之中出来。

    如往常一般,先往别院一趟。

    下了马,见别院的大门紧锁,贾清只以为是时间较晚了,于是叫王顺上前敲门。

    “砰砰砰”

    过了好一会,才听见里面有人走过来,打开了门。

    “怎么是你?”

    木板们打开,一个十八九岁,模样周正的丫头冒出头来,贾清不禁好奇的道。

    这个丫头是别院里负责端茶倒水、洒扫院子的丫鬟之一,贾清只记得她姓柳。其实她和院里的另一个丫鬟都到了出嫁的年纪,只是舍不得放弃这份做了四年多的高新、清闲工作,一直没走。

    或许,还有些别的原因。

    贾清倒不是好奇这个,他奇怪的原因是,以往,都是雪卫的人负责警戒和开门的,怎么今天一反常态了?还有,院子里也是静悄悄的。

    柳丫头见到是贾清一行,也是微微意外,高兴的神色一闪而逝。听了贾清的话,她娇声回道:

    “今儿中午,不知什么缘故,吴姑娘和绿珠姐姐她们全部离开了,到现在也没回。

    原本还有两位双儿小姐在的,只是后来也出去了,同样没有回来。张妈也家去了,所以,现在院子里就剩我和周妹妹在……”

    贾清眉头邹起,看了一眼昏暗幽静的院子,想了想,道:“好,我知道了,你回去休息吧。

    记住,以后开门之前先问问。你们两个人在院子里,要注意安全!”

    说完,贾清转身上马,招呼着王顺等人回府。

    身后的丫鬟张了张嘴,最后没说什么,眼看着贾清一行人明晃晃的远去……

    “哎……”

    良久,等到完全看不见远处的光亮之后,她轻叹了口气,神色复杂的缓缓关上了门。

第二五九章 大小双儿() 
“皇上圣明!”

    大明宫南书房内,前任吏部尚书,现今的阁臣崔文龙满脸喜意的对着御案之后的正庆皇帝道。

    崔文龙虽然位极人臣,但他看上去却明显区别于其他几个内阁辅臣,显得年轻许多。实际上,他也确实要比何善宝、方守等年轻,不过才五十出头。以这个年纪入了内阁,不说绝无仅有,那也是相当罕见的事。所以,他一心效忠于赏识提拔于他的正庆皇帝。

    正庆皇帝在宫廷大戏散了之后,本来要随太上皇的銮驾同行伺候的。只是太上皇体恤他忙了一天,命他早些回寝宫休息,他这才得闲。

    此时看着满面恭敬之色看着他的崔文龙,正庆帝笑道:“哦,崔爱卿知晓朕的用意?不妨说来听听。”

    崔文龙是他登基时,就弄进内阁的人,也是唯一一人。崔文龙倒也没有辜负他的苦心,这些年,着实帮着他做了不少事,要不然,在太上皇尚在的情况下,满朝前朝旧臣,能将他压的喘不过气来。

    所以,他不介意给为他效力的人多一些尊重。

    崔文龙收起了笑脸,正色道:“皇上今日之举,依微臣看来,至少达成了四个目的。”

    正庆帝一奇,道:“哦,你说说看。”他都没想到这么多。

    崔文龙道:“首先,此次太上皇大寿,皇上事事亲力亲为,妥善筹备,充分展现出了皇上您的至纯孝心,这一点,相信太上皇也一定知道。

    其次,当太上皇表现出对贾家子的宠爱之后,皇上立马大施隆恩,加高官使之入朝,这一招最妙!”

    “说说看。”

    “其一,朝野坊间多有传言,说皇上登基以来,就冷落了许多太上皇在位时的老臣,特别是对太上皇恩宠有加的以四王八公为首的勋贵们多有打压之举……”

    “简直胡说八道!他们一个个贪图享乐,不思进取,难道朕还要将他们供起来不成?若是他们一个个能和溶儿一般,朕又何尝不能容人?”

    正庆帝颇为生气的道。

    “皇上所言甚是,只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咱们也不得不理会这种谬论。就如今日一般,皇上执意加厚恩于贾清,就能有效打击这种言论。

    毕竟,贾清,可是堂堂正正的八公之后。如今皇上如此显露要重用他的意思,别的不说,至少能够让太上皇和四王八公的后人看清皇上的胸襟。

    此外,还有一点,皇上可知道,贾清,是方阁老的关门弟子?”

    正庆皇帝显然不知,道:“竟有此事?”

    “确有此事。如此,方大人一定会感念皇上隆恩的。”

    正庆帝不想还有这样一层关系,也不禁有些高兴。要知道,虽然方守入阁最晚,但是不论资历还是在天下士林中的威望,都不是崔文龙比的上的。这也是他当初为何要千里迢迢将方守调入内阁的原因。

    只是方守此人颇为固执,或许也叫文人的傲气,虽然感念他的“知遇之恩”,这些年也确实为他做了许多事,但其对于朝堂权力之争,似乎不太愿意陷入太深。朝堂议政,也总是就事论事,秉承公心。

    当然,这一点正庆帝并不怪罪。若方守是一个粗浅的文人,他反而不会那般用心对待了。

    如今知道他和贾清的这层关系,呵呵,似乎加恩于贾清,也不一定就是对太上皇的妥协,贾清,或许可以成为他的人,正庆帝心中想到。

    又见崔文龙有些迟疑的道:“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