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王朱棣-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坐歇息歇息再说,梁民去给老夫子泡一杯六安瓜片来。”

    刘三吾皮肤黝黑,须发皆白,看去十分慈祥,像极了三家村里的老族长的模样儿,见朱元璋如此,只笑了笑:“古人常云,君有命,臣当万死不辞。臣已老迈,没什么用处了。如今万岁召见,臣岂敢懈怠?跑一跑,也并不碍事的。倒是瞧着万岁气色不怎么好啊,莫不是昨夜歇息得不好?”

    “哎,朕近年来每天都睡不足两个时辰。上了年纪,都是这样”,朱元璋在刘三吾跟前性情总似要比平日里好了很多,一边说着一边从梁民手里接过茶亲自给刘三吾奉上,挥了挥手,示意梁民退到殿外去。

    “哦,万岁还是要以龙体为重,大明江山可都系于万岁身上,不可不慎啊”,刘三吾一边说着一边瞟了一眼须弥座前案上堆积如山的本章,心念一动,已是了然。

    朱元璋看着刘三吾的神色,指着本章苦笑道:“那些都是这几日各部司官上来的本章,都是劝朕早立储君的。”

    “哦。。。。。。”,刘三吾呆了呆,道:“百官所言与臣之所想倒是一致,不知。。。。。。万岁可定下了人选?”

    “哎——”,朱元璋叹了一声,就近挨着刘三吾坐了,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角:“这些本章,大多都是保奏皇孙朱允炆的。朕看了,这里面没有你的本章。所以,朕把你叫进来,看看你是怎么个意见?”

    刘三吾抿着嘴,沉吟了半响,却不答话,反倒问朱元璋:“万岁,莫非您正是因为此事而至夜不能眠?”

    朱元璋一愣,还没答话,刘三吾又道:“人之忧,多在两难。想来万岁也是如此吧?不知万岁属意何人?”

    朱元璋情知此人思虑极深,却也忠诚不二,是个俗语中所说的老实人,便也不再隐瞒,觑着刘三吾问:“燕王英武似朕,立他如何?”

    刘三吾听了一呆,旋即须眉一挺,霍然起身,面有怒色:“殿下立燕王,那置秦王和晋王于何处?”

    朱元璋万不料刘三吾如此态度,想了想,又是悠然长叹:“哎。。。。。。秦王和晋王。。。。。。总是不如燕王的”。

    “自古立太子,有立嫡、立长和立贤三法。燕王非嫡,亦非长。殿下撇下如今的嫡长子秦王,也不立嫡子晋王,反立偏妃所出的四皇子。看样子,万岁是想要立贤么?”刘三吾丝毫不让,追问道。

    “既然立贤也是古法,那也未尝不可啊?!”朱元璋似乎为刘三吾的话所震,有些怅然若失,却还有些不甘心。

    “哼哼”,刘三吾忽然冷笑了起来:“立贤虽是古法,万岁却不见,自古以来有几个君王敢立贤?立贤的又有几个有好下场?秦始皇开天辟地之雄主,临终不立长子扶苏,反立二子胡亥,以至秦至二世而亡。汉武帝君临天下、征伐四方、驱胡虏千里之外,雄霸一时,晚年废嫡长子刘据,转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以至酿成巫蛊之祸,为后世所笑。唐高祖李渊在长子李建成和三子李世民犹豫不决,而成玄武门之变,草草退位。哼哼,这些教训还不够么?万岁且看看,只要不是万不得已,后世里有谁敢弃嫡弃长而立贤的?”

    刘三吾的话可谓字字珠玑,像箭一样直刺心田,朱元璋早听得懵了。

    刘三吾趁机又道:“太子早逝,却留下了万岁的嫡长孙。立他,存乎天理。皇长孙仁孝之名天下皆知,万岁亦知之,如今百官保奏于他,可见皇长孙亦得了人心。天理人情俱在,万岁又有何可疑虑的呢?”

    朱元璋原本下定决心要立漠北立下奇功的燕王为太子,这才有了宗亲出洪武门、百官跪迎的事,这本是在暗示天下,燕王将为太子。可如今看来,最像自己的燕王,无论天理还是人情,竟是都不能继承皇位的。

    朱元璋知道,饶他如今再想立燕王也已是不能,此事已是由不得自己了。想着前些日子燕王觐见的欣慰场面,朱元璋也不禁黯然,忍不住便落下泪来。

第四十四章 【召见燕王】() 
在秦王、晋王和原太子三方势力联手上折子的保荐下、加之翰林学士刘三吾的劝说,洪武皇帝朱元璋终还是打消了要立燕王朱棣为太子的念头,转而要嫡长孙朱允炆继承皇位。可朱允炆毕竟年仅十六,太过年轻,也太过柔弱,如何能镇得住群臣、如何能守得住大明的万里江山呢?

    一连数日,燕王朱棣进宫请见没见着洪武皇帝,心里已隐隐地觉得不妙。几方势力联起手来举荐朱允炆的消息,也不胫而走,朱棣更觉心慌。直到第七日,久不见人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却突然下诏,召见了燕王。

    朱棣料想是事情有了结果,按耐折心头的慌乱赶赴奉天殿。因有旨意在身,加之燕王的威名在外,一路上并没受什么阻碍便到了奉天殿外,由梁民引着入得殿内。但见奉天殿内至高无上的须弥座上,洪武皇帝正伏案读着章奏,不时凝眉沉思,不时又提笔写着什么批复。朱棣看着似乎有些发愣,梁民忙趋步至朱元璋跟前小声赔笑提醒:“皇上。。。。。。皇上?”

    “嗯?”朱元璋眯着眼,有些诧异地抬头看了看梁民。

    梁民见他似乎忘了召见朱棣这回事儿似的,呆了呆,又赔笑道:“燕王来了。”

    “燕王来了?”朱元璋有些愕然似的,揉了揉有些发昏的眼睛,不住在殿内寻找。朱棣见状忙跪了,唤了一声:“父皇,儿臣奉旨见驾!”

    朱元璋循声这才看见朱棣,由梁民搀扶着起了身来到跟前。朱元璋神情似乎有些恍惚,又似乎是在想什么心事,呆看了许久方挥手梁民出去,弯腰一把扶起朱棣:“你来了,来来来,坐吧。朕原想让你在家里多休息几天,可是最近朝中有些事儿,还是得找你过来商量商量。”

    哪里有皇帝有事还要跟臣子商量的?眼见洪武皇帝颜色出奇的好,朱棣心里却有些惴惴,反身扶住朱元璋坐了,方赔笑道:“父皇但有什么事儿,吩咐儿臣去办就是。儿臣自幼就喜动不爱静,是个劳碌命。”

    朱元璋听了也是一笑,指着身边的瓷敦儿示意朱棣坐了,方揉了揉手腕长叹了一声:“哎,你说你是劳碌命,朕又何尝不是呢?都说做皇帝好,朕看呐,却是一个苦差事”,说着指着须弥座前的奏章:“你看看,这才几天功夫,就送进来这许多折子。也不知六部衙门做什么吃的,大事小事统统都送进来,光看这些奏章就看得朕眼花了。”

    朱元璋瞟了一眼朱棣一边又侃侃道:“朕平生最恨贪官污吏,如今治国也有数十年功夫了,可吏治呢,仍旧是不可救药。想来真是没法子的事。朕就不明白,这些人多是出身穷苦,以前也受过许多赃官的腌臜气。怎么自己做了官了,也是这副模样呢?难道当官真能让人泯灭人性,只知金银珠宝?”

    眼见朱元璋不耐烦地唠叨、发泄着心中的不满,朱棣虽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也只能笑着劝慰:“父皇,吏治在历朝历代都是不能尽绝的问题。我大明一朝算是好的了。想要天下无贪官,用心之真之切如父皇者,虽尧舜之君,怕也是难做到的。”

    朱元璋听了这奉承话,不禁一笑,摇了摇头道:“哎,吏治是国之根本,是第一等的大事,不可不慎啊。所以,朕想了许久,已经命户部备录了文武大小官员的岁给俸米之数,又以米计其用谷之数,计其田亩出谷之数与其用力多寡,编辑成书。朕看,这部书。。。。。。就取名醒贪简要录吧。希望食禄者读到此书,能知恤民之重。”

    将天下官吏的俸禄治成书颁布天下,令为官者无所遁形,这也可谓是一个用心良苦的奇招了。朱棣听了也为之一振,喜道:“父皇此法端的好,醒贪简要录不仅可以绝了一些贪墨的路子,更能给天下官吏以警示,又能告知天下父皇的拳拳爱民之心,可说是一举三得了。好,好啊。”

    朱元璋不料朱棣举一反三,竟能在瞬间窥探出自己的为政之心,治国之能看来也是有的,心下不禁越发黯然。如此一个勇武、善政、威名赫赫的皇子,却不能立为太子,真真是可惜了。可有这么一个叔叔在,长孙朱允炆能弹压得住吗?

    想着朱元璋心里也是一激灵,暗悔自己不该三心二意,便蠕了蠕嘴,接着说:“治国若只在治官那就好了。一国之大,事情千头万绪,要打理好,谈何容易?这不,都匀和毕节等地听说又有暴民反叛了。眼见夏天将至,黄河决口只怕又是在所难免,到时候陈州、中牟、原武、封丘、祥符、兰阳、陈留、通许、太康、扶沟这些地方只怕都得被大水淹了。一条黄河,历朝历代都肆虐成灾,却从不能根治,想想都觉头疼。还有周舍(沐英小名,朱元璋养子)前些日子也上折子,说是身体不行了,想最后见朕,要朕预备着西边防务,哎。。。。。。”

    沐英乃是大明西边的屏障,才四十来岁的年纪,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若是沐英薨逝,那这西南边陲,又该交给谁去镇守呢?

    想想朱棣也觉棘手,正待要说,朱元璋已是又絮絮道:“哎,建昌降将月鲁帖木儿也已经反叛了。朕原派了四川都指挥使瞿能去征讨。可这瞿能呢,不禁让月鲁逃遁入了漠北,还有脸上折子说俘了五百余人,要给手下的将佐请功,讨要朕的封赏。哼哼,真以为朕老糊涂了,好欺么?朕看他是打了败仗怕朕责罚,便抓了五百个百姓冒充叛军,还有脸来请功?朕真恨不得杀了他!”

    冒领军功在军营里确是常有的事,朱棣也知之甚详。可这些事,历朝历代都有,也不好明说。想了想,朱棣已是起身请旨道:“父皇,月鲁一个降将罢了,父皇就派儿臣去。十日之内,儿臣定能将他生擒了回来,听父皇发落。父皇大可不需为区区一个建昌降将忧心!”

    见朱棣请战,朱元璋欣慰地一笑,却摆了摆手:“区区一个月鲁,不需我们家燕王出手。朕听说月鲁已经逃至了柏兴。蓝玉正在征讨罕东,朕随后便下旨让他转战柏兴。”

    说着朱元璋眼角闪了一眼朱棣,话锋已是一转:“朕说这许多,只是想说为政之苦罢了。先前太子还在时,这些琐碎事都交给了他。可朕呢,哎,当时并不能体恤他的苦啊。如今他去了,朕要独自操心这些事,才知他的功劳。。。。。。”

    见朱元璋黯然落了泪,朱棣心下也是一酸,正待要说,朱元璋摆了摆手,拭了泪又道:“先前太子还时,也只有你,还能时常帮衬他。这一条,朕心里明白,也稍感欣慰。”

    朱棣没想到朱元璋会突然说起这些事来,想起曾经朱标的音容笑貌,也自感伤,带着哽咽道:“父皇,没来由说这些做什么?先前太子在时,他既是半个君,也是我的大哥。我这个做弟弟的,无论于公于私,为了大明江山,为了我们朱家天下,都理应为太子分忧才是。”

    “好,朕就喜欢你这样识大体,朕甚感欣慰,朕甚感欣慰”,朱元璋忽然起身,激动地来回踱着步子。朱棣忙也跟着起来,却站在原地不敢挪动,心里揣猜着老皇帝的心思。

    朱元璋抑制着满面通红,转身来到朱棣跟前,抚着朱棣的肩膀,神情有些严肃:“燕王,你帮过太子。朕现在要你再帮一个人。”

    “谁?”朱棣有些愕然。

    朱元璋咬着细牙,盯着朱棣的眸子,沉声道:“先前太子的长子,朕的皇长孙,朱允炆!”

第四十五章 【许以周公】() 
连日不愿见人的洪武皇帝忽然又召见回京的燕王朱棣,一番牢骚絮叨之后话锋悠地一转,说到已经薨逝的太子朱标身上来。思及故人,二人都不禁潸然落泪。朱元璋趁机又道:“当年太子还在世时,为政艰难,满朝文武、皇子兄弟里头,也就只有你能帮衬他。如今太子已经去了,朕却不想让你闲着。朕,还想让你再来帮一个人。”

    “谁?”

    朱棣虽已历练得沉稳冷峻,却也架不住洪武皇帝这一套一套的揉面团一样的手段,只听得云里雾里的,有些五神迷乱。

    朱元璋见燕王满面愕然地望着自己,也不再卖关子,一双鹰眼紧紧地凝视着朱棣,齿间蹦出几个字来——“皇长孙,朱允炆!”

    骤闻之下,一心等着要当太子的燕王只觉得眼前有些发黑,隐隐地觉察出了朱元璋话里的含义。

    朱元璋却并不理会,似乎陡然间已经换了一个人,只是紧咬着钢牙、面无表情地在殿内重重地踱着步子。许久,想是下定了决心似的,忽的转身,就那么直挺挺地站着,也不说话,只是从殿门口凝视着远方。眉棱骨却不易察觉地跳了一跳,似乎在自语,又似乎是在说给朱棣听:“朕。。。。。。已决定,要太子的长子、朕的长孙朱允炆承其父志,立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