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诡三国-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李儒在现袁隗王允等关东士族们在做一些小动作的时候,他选择了和这些长时间玩弄笔杆子的人完全不同的路线,他先抢着去抓枪杆子。

    趁着袁隗王允的注意力被街上的混乱局面所吸引,李儒成功的吸纳了大将军何进死后遗留下来的兵马,何进部将吴匡、张璋等人的投靠,意味着董卓军队的势力已经正式成为京城洛阳最大的以军人为主的集团。

    当袁隗、王允之人还在计划着怎么摸笔杆子口诛笔伐董卓的时候,李儒已经把枪杆子握在了手中,此次温明园宴会,就是一次展示,也算是李儒对袁隗、王允之前出的牌的一种回敬。

    不是袁隗、王允等人不聪明,而是这些人的确呆在和平时间太久了,思维受限,还以为董卓是要跟他们在朝廷这个原有惯例的圈圈中争长短,没想到董卓已经跳出去圈外,反倒是他们自己被圈住了。

    袁隗默不作声,心中琢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目前看来只能是委曲求全一段时间,洛阳内还有多少可以争取的兵马?

    或许丁原丁建阳可以拉拢一番?

    另外,要不要让术儿去南阳组建一支兵马?如今看来,没有一只自家的兵权,始终受人所限啊!

    袁隗四下巡视,现有坐于偏上有个武将巍然不动,没有和董卓套近乎,心中暗喜,这就是我可以争取的人啊,可是等定睛细看,心又凉了半截——原来是北中郎将现在是尚书的卢植。

    早知道当时就不跟着宦官喷卢植了!袁隗心中后悔,那时为了点利益,和宦官一起把卢植喷得入狱,如今卢植才刚刚恢复尚书之职,原本北中郎将没了,现在是手中半点兵没有,怪不得董卓也没拉拢他,唉,这真是……

第二十八章 筵无好筵()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董卓咳嗽一声,挥挥手示意歌舞退下,硕大的宴会场所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眼光汇集到董卓身上。

    董卓扫了一眼李儒,看到他微微点头,于是便站起身,按住长剑,沉声说道:“吾有一言,众官静听。天子乃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奉宗庙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吾欲废帝,立陈留王,诸大臣以为何如?”

    顿时间,整个宴会场就像钻进来一窝蜜蜂一般,到处都是嗡嗡嗡的私语声。

    许多官员听完董卓的话,第一时间转过头去看王允、袁隗,结果现这两个清流士族的领头人物不约而同的如同木雕菩萨一般,眼观鼻鼻观口,一动不动,一言不。

    这是几个意思?有些人摸不着头脑,也有些人略有所悟,也随之沉默不语。

    其实对于这个士族世家来说,让刘辩做皇帝还是让刘协做皇帝,差别不是非常的大。不管是那个人,都需要士族世家来管理政府,才有办法将政令下达到田间地头。

    之前选择刘辩,因为清流士族需要和外戚联手搞死宦官,所以何氏家族出产的刘辩自然就是第一选择,而且刘辩确实比较弱懦一些,越是弱懦的皇帝越好控制,不是么?

    但是现在换成刘协对这些清流士族也没有什么大不可的地方,还是一样的小皇帝,需要仪仗他们的地方多了去了。

    而且大将军何进死了,何氏外戚眼看着马上就要倒台,死保着印着何氏出品的刘辩,不见得会有多少的后期利益。

    董卓要立刘辩,其实原因王允、袁隗等人也想得出来,无非就是因为刘辩是由董太后带大,占了半个董字,多少也算是有点亲属关系,至于说什么陈留王刘协就一定比汉少帝刘辩聪明的借口,呵呵,这个皇位这跟聪明不聪明一点关系都没有好么?历史上做皇帝的都是聪明的?

    王允袁隗等人的沉默也是表明一种态度——我们不反对,但是董卓你这样大庭广众之下,一没有和我们商议,二就这样贸然宣布,我们这些小伙伴们不开心……

    在王允、袁隗眼里,董卓扶持刘协上位无非就是重演外戚风水转的一幕罢了,何氏下台,董氏上台,只不过刚刚打到何氏,就又要来一个董氏,未免有些不爽。

    更何况,这一次杀宦官杀的太狠,导致现在就是想找一个宦官来配合他们清流,内外夹攻搞外戚也是做不到,若是被董卓成功变身为董氏外戚,搞不好就董氏一家独大,他们这些清流士族就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要过苦日子,这才是王允、袁隗担心的问题……

    皇帝让谁当不是当?只要是姓刘的都还行!要不是几百年下来,天下百姓都认准了刘家,连袁隗、王允都想试试皇帝的味道……

    袁隗拿眼角瞄瞄王允,现王允也正在瞄着他,两个人视线一碰,立刻就在心里骂了一声对方老狐狸,旋即垂下眼,继续做他们的木雕菩萨。

    王氏和袁氏是目前士族执政党中最大的两支,这两个党的党魁没有表态,自然底下一大堆的党子党孙们也都不表态,一时之间,硕大的宴会场所就只听见嗡嗡的私语声,但就是没有半个人站出来说句话。

    士族清流们不说话,丁原丁建阳急坏了,怎么搞的这是?

    怪不得老子给你这个西凉匹夫的书信不回复我,原来打算吃独食啊!

    丁原丁建阳心想,我是最先响应国家号召的好么?我是第一个到洛阳来勤王的好么?我是态度最坚决最好的好么?要不是当时大将军何进被他妹妹何太后的一阵妖风吹昏了头,哪里还轮得到那个西凉匹夫指手画脚的好么?

    原来丁原还以为董卓说废帝这样的话出来,会让士族清流这群喷子喷得体无完肤,没想到现在一看这群清流喷子们一个个全哑了?

    这不就是默认董卓这个西凉武夫可以这么干么?

    那如果让董卓干成了这件事情,那董卓妥妥就是最大的当朝外戚了啊,那这样还有我丁原什么事情?

    我原来的荫萌子孙的愿望不久全部都化为泡影了?

    我还得回去那个苦寒之地去戍边?

    这怎么能行?

    绝对不行!

    于是丁原恼怒之下,直接站起来把面前的桌案掀翻了,各式美酒佳肴四散飞溅,顿时一片狼藉。

    丁原手指着董卓,大声叫道:“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大语?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董卓你个西凉匹夫,先给你扣上一个谋逆大帽子,让你做外戚,让你吃独食不带上我!

    董卓一看居然是丁原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也是颇为吃惊,然后再一听丁原说的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什么叫篡逆?老子这不是跟大家商量这么?要是真篡逆还商量个屁啊?

    董卓内心中一直以为丁原同样是戍边的将领,一样在边关待了这么长时间了,体会到边关的辛苦,也多少也算半个自己人,在这之前原来李儒建议说要收缴丁原的军队,董卓还不愿意,说算是半个老乡,就不用动手了,结果今天别人没跳出来,反倒是这个半个老乡先跳出来给自己一刀!

    而且最关键是还给自己扣那么大一个帽子!

    你个丁原,你见过那朝那代要谋逆的大臣会当众讲这个事情的?刘家换天子又不是只有我干过,汉冲帝、汉质帝怎么当皇帝又怎么死的?

    丁原丁建阳你应该是我一样的立场才对,怎么现在叛变到我的对面去了?你叛变革命了?投奔关西士族里面去了?要不然你怎么会作为急先锋来捅我刀子?

    董卓越想越是生气,简直是火冒三丈!一怒之下,长时间在西凉生涯养成的习惯支配了他的行为——在西凉,有矛盾没有关系,没有比打一架更能解决问题的,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如果打完了一架还有矛盾,那就动刀子,谁活下来就听谁的,反正死掉的人也不会有意见——董卓直接把剑拔了出来,大步向丁原走去!

    对我有意见,行啊,单挑一场,谁赢了听谁的!

第二十九章 声望() 
斐潜是第二天才听说温明园生的事情。

    不过他有些疑惑,按道理说这种事情不会传的那么快,但是为何好像一夜之间就传遍洛阳城了?难道是有人故意传出来的?难怪有好几个版本,说董卓跋扈的,说王允袁隗默然同意的,说丁原带兵和董卓干上了的……

    还有一点也是斐潜有点不解的,像自己这样的郎官没收到邀请不足为奇,毕竟是个预备役,不受重视不足为奇,但是为何蔡邕好像也没去参加宴会?好歹蔡邕也是一个侍中,毕竟也算是朝廷官员呀?昨日在蔡府的时候走的时候蔡邕还在,难道是我走了之后才去的?

    不过话说回来没去也好,董卓的宴会没有一个是好宴会的,动不动就拿刀子说话,据说昨天就跟丁原干上了——这么说战神吕布快出场了?

    自己动作要加快了啊……

    目前最重要事情是要攒点声望。

    声望这东西,在东汉三国时期就跟护身符似的,有时候真还能多条命。

    在斐潜印象中记得好像有个狂士叫祢衡,曾经在许昌悲情一脱,展现出越三国时期的现代行为艺术美,同时也展了示他的一身清白肌肤、一副傲骨嶙峋,活脱脱的上演一出“裸衣挝鼓骂曹”的大戏。

    据说把曹操气的当朝就偏头痛作了……

    但是聪明的曹操不愿背滥杀“知识青年”的黑锅,硬生生的忍下这股恶气,将这行为艺术男甩给时任荆州牧的刘表。

    然后刘表也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便又把祢衡这口锅甩给江夏太守黄祖。

    结果黄祖左右看看,实在没人可以接手,让他甩了这个棘手的帅锅,又被祢衡撩拨得实在忍受不了,一时冲动,就把祢衡给砍了。

    祢衡因为有声望,撩拨曹操,没死,挑衅刘表,也没死,到了黄祖那,声望值耗完了,就被人砍死了……

    由此可见声望值高的话,或许可以抵上两条命啊……就算没办法像祢衡那样可以在关键时刻用的上,平时声望高的也是好处颇多,名士啊,到哪里不得好吃好喝的供着?简直就是金灿灿的三国版的刷脸啊!

    可现在问题是去哪里捞声望呢?

    硕大的洛阳城,这个声望也不是说有就有的,要有人吹有人捧,像我这样不入流的,难道我也要去街头展示一下行为艺术脱一把?

    斐潜恶寒了一下,算了,还是另寻他途吧。

    袁绍现在已经搬出袁府在外面暂住了,虽然还是没有和袁家袁隗叔父明讲,但是袁隗在他搬出来之后没有半句疑问,只是安排了一些仆从和侍女来,显然是默许了袁绍的行为。

    袁绍嘿然,做了袁隗希望他做的事情,所以这算是补偿么?

    袁家如今的家主袁隗更喜欢袁术,这真的让袁绍非常恼火,却有很无奈。袁术是嫡子,而袁绍只是一个歌姬所生,虽是长子奈何在这时代更讲究的是出身,所以当袁绍的伯父袁成无子时,袁绍他父亲很爽快的就将袁绍过继给袁成。

    原本这样的过继也是不错的,毕竟袁成无子,将来继承袁成遗产的就是袁绍,可惜的是袁成还没等到过继的仪式举办,就不幸生了一场大病,英年早逝,所以严格来说袁绍就处于这种左边一半属于袁成右边一半属于袁逢的尴尬状态,既继承不了袁成的产业,袁逢哪里又有个嫡子袁术……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袁术开始明显的和他拉开距离,冷淡起来。

    袁绍想起这些不由得嗤笑一声,只有短视之辈才一直盯着父辈的遗产,大丈夫应该越前辈,你袁术看重的东西我袁绍还看不上呢!

    可惜大将军何进死了,其中的原因,袁绍后来也想清楚了,与袁家袁隗脱不开关系,这也是他搬出袁府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袁绍最初和大将军何进搭上关系真的一点都没有靠袁家,是走的何进的一个清客张津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袁绍如今的官职不能说完全一点点都没有仪仗袁家的成分,但是绝大多数还是袁绍他自己打拼来的。

    袁隗得知袁绍在大将军何进处任职后,顺水推舟将一些有碍清流名声的活派给他也就罢了,让他作为袁家的传声筒他也认了,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袁隗最终为了完成自己的计划,不仅坑大将军何进,连袁绍也坑了进去。

    虽说最终袁绍在关键时刻抢先难,作为清除宦官的急先锋,不仅抹掉了他护卫大将军不力的污点,而且还和曹操一起都获得一些士人们的称赞,不过就算如此,也补偿不了他袁绍的损失。

    袁隗等于是亲手掐断了袁绍的路。

    可是袁隗毕竟一是袁家的家主,二是自己的叔父,自己能去追究到底?除非自己不要这个“袁”姓了,要不然能怎么办?

    曹操最近的态度变化袁绍心里清楚,但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