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攻约梁山-第1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点过人手段,连年幼的皇子小孩都对付不了,那这样的官员又岂能成长为玩转天下的国家栋梁之才?

    赵佶也看到了赵公廉与皇子的相处方法无形中起的是积极的作用。

    宫中的气氛空前的和谐了不少,也不再是以往必然的那种肃穆沉闷无聊无趣,无形中多了一股大内最难得的轻松活跃与生活趣味。

    而皇子们在津津有味的一本本连环画小人书、一个个故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些东西,长了知识见识,对外面的世界多了了解,更提升了品德。。。。。。就连死活不愿读书的熊孩子也不知不觉多会了些知识,懂事了些,行事不再不着调到顽石朽木一样不可教化。

    对此,赵佶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要不然,赵公廉也不可能一直这么自在地在皇宫“瞎搞”,早赶出宫去了。

    对赵公廉总能花样百出地搞出皇子们追捧的新玩艺,赵佶也同样不奇怪。

    沧赵家族就是凭创新崛起的。

    赵公廉就是如此聪慧能干的。

    奇才嘛,就应该似乎样样都有妙点子的样子。

    君子远庖厨,赵公廉却不忌讳这个而且有些擅长,新奇花样不少,赵佶对此也不以为意。

    倒不是他不信守这个儒家教条,而是在他心里,臣子首先是皇家的奴仆,其次才是与皇家共治天下的官,否则士大夫们还真以为自己是可以与皇家平起平坐的江山共主呐。臣子服务好皇家是应该的本分,偶尔为皇子们做个菜又怎么了。

    赵佶奇怪的是赵公廉对众皇子的那种心态与“大哥”风范。

    他看得出赵公廉的亲善行为是很自然的流露,不是刻意对众皇子那么去做。

    对皇帝的这个好奇,赵公廉反倒诧异了,然后醒悟地赶紧请罪。。。。。。

    至于原因?

    “微臣的弟弟年幼,与皇子中一些年纪相当,五六岁、七八岁,正是淘气顽皮的时候,在我们老家的话是,正是鸡嫌狗不爱、让父母长辈哭笑不得的年纪。臣的弟弟,咳,堪称顽劣不堪,从不读书学习,在启蒙之时就曾经把家中好不容易请到的一位在沧州也算是很有名望的大儒老师的胡子点着了,抗拒识字上学。。。。。。常常气得心粗并不大管我们的父亲也会无可奈何跳脚骂这个熊玩艺,”

    这话让赵佶都惊诧后却忍俊不禁笑起来。

第1328章 莫忘初心2() 
对自家的熊孩子,当父母的真是头疼,恼怒之时恨不能打死这孽障,但这可能下得去手吗?

    赵佶即使是皇帝,即便并不费心管皇子,但也已经深知当爹的那种苦恼心情。

    同时他也暗乐:原来仁贤美名传天下的沧赵家也一样出混账啊。

    “但是,”

    赵公廉又说:“我弟弟,咳是那个样子,但却是长辈们的心头肉,再顽劣,长辈们也不是不喜,反而格外宠爱他。别说我娘把我弟弟珍若性命,生怕有个闪失。就是我那一向管束子孙严厉的亲祖母也同样一反常态,居然是喜欢,不是厌恶,就是发自肺腑地宠爱着,总说孩子淘气点算什么,咱家的孩子又不会真不懂事地去祸害外面,家里有长辈榜样在嘛,再混账又能混账到哪去?不就是闹腾点吗?乡村冷清,闹腾点不是坏事,也是种生活乐子。不愿读书,那就别勉强,长大了能干别的就不是生活的本事了?人是不一样的,各有特色,也会各有所长,强求不得,只要不长歪了,长大了都会有所作为,重要的是心性。庄户人家的孩子也不必强求读那么多书。家中有一个读书当官的要家中操心担忧不已还不够?“

    ”至于我爹,那也就是火起了随口骂骂我弟弟就完事了。他一向对子女是放羊式管理,不愿意拘着孩子的天性快乐,只在意儿女别长歪成坏蛋,长大了能尽心分担应尽的责任就行了。”

    赵佶对这话若有所思。

    他喜欢赵公廉他爹这种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他最不喜欢被人拘着性子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不准哪样啊?人活一世难道不是为了快乐自在?当皇子时就受够了宫中种种严苛管束。

    他也欣赏沧赵老太太的那种宽容通达长辈姿态。

    他小时候可没这种长辈宽容宠爱着。宫中的长辈总是要求他必须这样必须那样必须长进必须。。。。。。他那时已经很乖了,又不是嫡长子,不用努力成才当太子将来当个强大皇帝,可是得到的仍然是父皇的不满意、这个长辈那个长辈的苛责。

    他没按长辈的要求去努力,只按天性与特长去学习,不也成了一代惊艳奇才,而且有足够能力当个强大皇帝?

    “臣家中这种心态与庄户人的身份有关,更与沧州是边区的凶险环境有关。“

    ”长辈对孩子的期望首先是顺利长大成人。”

    “至于微臣,父母长辈们,包括疼爱我一手把我教导带大的亲祖母,虽从小就对我顷要求严厉了些,也知道我能读进去书,却也不是要求我要如何发奋读书考进士当官。“

    ”长辈们重视的是子女的担当,要求必须勇敢、正直、仁爱,尤其是在辽寇侵犯时能有勇气奋勇抵抗,保护家人也保护那些需要帮助的乡亲。要的是这份良知、这份人性初心。而我也努力去做了,但内心其实是很羡慕弟弟能有个富裕安全多了的环境快乐宽松生活、胡闹与成长。陛下也知道,以前,我家虽是地主却很穷,庄上生活不是一般的困难。”

    赵佶默然不语,但眼中却是理解的神色,也有些同情。

    “臣极喜爱弟弟。”

    “我幼时少时没能具备的家中环境,我弟弟赶上了,这里面有我的功劳。我希望他能无忧无虑地快乐享受着这种难得的宽松生活度过童年,不必象我那时总生活在随时可能家破人亡的恐惧中不得不奋力挣扎向上。说句心里话,为了弟弟,必要时,我愿意付出生命去保护他、保护他能享受的良好环境。我有这样的勇气。这也是我作为兄长的责任。”

    “幸运的是,咱们大宋王朝在陛下的治理下也越来越富强,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臣也就更有信心保护好弟弟。”

    “只是臣现在在京城,远离了家乡,看不到弟弟的顽皮却可爱,每当看到年纪相当的皇子们,尤其是看到表现不好总被训斥的皇子就会常常情不自禁想到弟弟。臣羡慕皇子们能有皇宫这样的优越环境可以尽情快乐生活成长。臣也希望皇子们和我弟弟一样快乐自在度过最宝贵的无忧无虑童年,没有各种因素强加在天真无辜孩子身上的烦恼甚至凶险。为此,为臣子的,我愿意力所能及地为皇子们去做些什么。臣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大不了,臣回家还是当个土农夫少庄主,少了无数官场烦恼纷争,让家人省心,也方便照顾家中日益年迈的长辈,保护好弟弟和乡亲们,如此人生照样快活有意义。”

    赵公廉没有深思熟虑地组织好言词和要修饰表达的计皇帝欢心的内容,就是想到那说到那。但是,意思到了。

    赵佶也就懂了。。。。。。

    他把赵公廉凶险的成长环境以及这种有勇气有担当的胸襟仁爱“大哥”情怀讲给了朝臣们听,让朝臣们不禁羞愧。。。。。。

    赵公廉的这番话与对皇子们的“好大哥”作派,实际上无形中减轻了皇子们的压力,也间接保护了无助的太子赵桓。

    因为从生活在凶险边关的沧赵家,老二不着调却照样得长辈尽力地疼爱保护一事上,赵佶那颗敏感的艺术家神经被触动了,他动了恻隐之心,对出生就几乎没娘疼爱照顾维护的孤独可怜太子多了些为人父母的那种宽容体贴关照。。。。。。

    对父皇曾经不是一般的喜爱而无比宠信的这位村夫,皇帝赵桓的感情主体上是憎恨,同时也期望能为他驱使所用。

    在他年少时,他一度曾经强烈感觉到怀疑赵公廉实际是他父皇在外的私生子的程度,因为他父皇简直就是拿赵公廉当长子在宠爱维护着,更是方方面面或明或暗大力培养着。而赵佶对他们这些肯定是亲儿子的皇子虽有父亲的和善。。。。。。却少见会有多关心的时候,多的是失望眼神下的训斥。

    父皇关心哪个皇子,并不是关心皇子本身,而是因为宠爱皇子他妈。

    赵桓没亲妈得宠,也没亲妈管,也没后妈可绝对信任与询问他糊涂不明白想搞清的事。

    他只能把怀疑藏在心里瞎琢磨。

    一度,他曾经忧虑几乎成疾。

    因为怀疑并极度害怕父皇实际是把赵公廉这个私生子当太子暗暗培养,而他这个太子只是摆在明面上糊涂人的。他只是顶在前面承受宫中与朝野必然集中火力攻击的那个最可悲的靶子。

    他从小就没有活着的至尊皇后亲妈的有力保护,本身又不聪明能干,若是再没有了太子之位带来的保障与父皇的关注,那,即便他年纪尚小,尚且不太明白宫斗的险恶可怕,也本能地懵懂清楚自己的下场之惨会不可想像。

    ”我若是也有这样疼爱弟弟保护弟弟的亲哥哥该多好。“

    这是赵桓在少时发自内心的渴望与感叹。

    他本心并不愿意当这种窝囊、压力太大又凶险的太子。

    如果有可能,他更愿意当赵公廉这样的大哥太子的弟弟。

    为此,那时幼稚加上有怀疑的他曾经委婉实际上却是稚嫩笨拙地试探过赵公廉有没有这种可能。他真的愿意让出太子位,只当那个幸福安全可以放松胡闹混快乐日子的弟弟。

    赵公廉那时也太年轻,但聪慧过人仍敏锐感觉出了太子话中暗含的意味。

    赵桓这种“大胆”猜测他父皇在外乱搞,居然怀疑他赵公廉是皇帝私生子,很担心这个却又愿意让出太子位,只想有他这样的大哥太子保护着享受无忧无虑的尊贵皇子小日子的奇葩却也是人之常情的念头,赵公廉愕然之余不禁好笑,又不免同情而为之悲哀。

    最是无情帝王家。来生不做帝王子。。。。。。

    幼弟赵岳在两岁左右大时就说过的这种定论回响在赵公廉的耳边。

    果然如是啊。

    瞧这眼前可怜的小太子。。。。。。。

    那时的赵公廉虽然听弟弟预言过宋室江山的悲惨下场就会应验在这一朝赵桓这一代身上,却也不是那么坚信。家中在奋力发展,实际已在暗中积蓄实力准备造反,或者说是在积极准备迎战宋室江山崩塌时的铁马兵戈混乱血腥那一天,但一切只是抱着宁中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积极生存态度,就是在一边努力强盛大宋王朝一边观察天下大势,随机应变。。。。。。。

    说白了也是为了生存下去而朝着既定方向摸着石头过河。

    那时,面对赵桓这样的老实蠢笨孩子、这样的太子生存恶劣条件、这样的太子心态,他能说什么?

    他只能问赵桓:“你长得象你父皇吗?你看我有长得象你爹的地方吗?完全没有啊。”以此委婉地提醒这位年幼无知也无助的太子:你怀疑的东西太可笑,纯是不该有的瞎猜。

    想了想又郑重告诉赵桓:“你是皇长子,你娘是皇后,尽管现在你爹又有了皇后,但你永远是最尊贵的皇嫡长子。”

    你天生就应该是太子,就是以天命太子的身份降临人间准备当皇帝的,这种话万万不能说。

    不然,会遭到那些有野心的娘娘们恼恨而以各种手段陷害暗算报复。。。。。。。

    宫中那些女人,尤其是那些生了儿子的有过人心计或品级高的女人,是怎样处心积虑欺负赵桓既没娘疼爱保护,资质也不堪,不配当太子的情况,赵公廉旁观者清,看得太明白了。

    他也知道皇帝赵佶也不会乐意听到他掺和这种事。

    干涉宫闱、干涉立储。历来是皇帝最反感的大忌。

    他不会因仁善同情而愚蠢地掺和进宫斗的凶险中,对“别人家”的富贵孩子也没那个心情与义务去保护。

    他能做的就是因敬畏仰慕和忠心皇帝而亲善皇帝的每一个孩子,间接和谐一下内宫生活也保障自己少些危险。

    这已经很难了。

    最后,赵公廉说了句套话却也是至理名言:“唯有仁者得天下。“

    ”人呐,太子也好,百姓也罢,应守本分良知,莫忘初心。”

    赵公廉当时心有所思,只是随口感叹了一下,又忙着去效劳皇帝了。

    但对赵桓,他的那寥寥无几的话的意义就非同寻常了,让年幼的赵桓无形中多了点当太子的信心和坚持。

    别人说一万句,也比不上偶像说一句。

    无边阴影偶像的话却在很多情况下对粉丝更有震撼性影响力。

    即使皇帝赵佶亲口承诺:你就是太子,不会变。也抵不上赵公廉这个卑贱的外人说的那几句更有安慰力。

    至于赵桓的老师或忠心的属官们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