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攻约梁山-第9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为什么不用比赵岳擅长统大军作战的总参谋长萧嘉穗这种专业军人担任此次灭夏总指挥官,是萧嘉穗除了收尾辽国这边的事以外还另有更艰巨的任务。

    这个以后再说。

    且说赵岳十五万骑兵浩浩荡荡杀奔而去。

    西夏这边其实早已听说了海盗要借辽国燕云地区这通路过来专门灭亡夏国。

    此事并不是秘密。

    海盗大军在抢掠燕云时就大肆宣扬,并不隐瞒意图。夏国在辽有不少奸细探子,总有能逃脱封锁拼命奔回国报信的。

    这是一个渠道。尽管能快马赶回去报信的探子很少,但确实有人能提前预警夏国。

    另一个渠道是,潜伏在宋西军地盘内的奸细。

    同样潜伏在西军地盘这活动的也有大量海盗国的间谍,素质更高,更专业,也更有超时代及时通讯等便利。这些人接到总部或分部领导的通知,以各种形式巧妙隐秘地有意在西军地盘散播海盗国要借道燕云灭亡夏国的大好消息。

    不和辽国接壤,专门应对西夏和吐蕃的那几部西军无法迅速判断这个消息是真是假可不可靠,但主要应对云中府辽敌的折家军却是有地利便利的,一侦察惊讶发现海盗居然在疯狂抢掠辽国,辽国这也到处散播着同类消息,而且真就有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马的大量海盗骑兵奔向了西方,看来应该真是去灭西夏了。

    这个消息让折家军上下全体震撼了,随后是各种各样的情绪。

    海盗这还真是言出必行、言而有信,说灭谁就真去灭谁,不惜在入冬前的仓促时间内劳师费劲远征也要完成放言。

    西夏虽小却是那么好灭的?

    西军,甚至整个宋国曾经倾尽全力要夺领土尽量削弱西夏实力,并不奢望灭夏,却全都失败了,斗了几十年也没个清晰结果,只能干瞪眼就这么一年年耗下去,海盗应该是挺厉害,但水军能比专业陆军西军强多少?国力能和大宋比吗?

    海盗是不是太小瞧咱们西军了?

    把俺们西军当什么啦?

    仅仅是有脾气却没真实力的好斗绵羊?

    自信:强大的绵羊干不掉的对手,海狼却就是有能力转转眼就收拾了?

    海盗真是狂妄自信得太过分了。。。。。。但。。。。。。貌似人家也应该有这个自信和嚣张霸道劲。。。。。。大宋够强,不是西夏小强能比的,今年却不也被海盗说弄就差点儿直接弄垮了。。。。。。

    折家军中激荡着一种危险的情绪,

    但从将主折可求到下面的大将幕僚高参什么的看到了机会,却谁也没真定心思趁海盗肆虐云中、辽国此时正是空前虚弱无力好欺负的良机果断出兵也杀入辽国大抢大杀一把好好痛快痛快并大发财。

    顾虑重重。

    说到底是包括折可求在内的折家军主要将领忌惮海盗的凶强实力,怕招惹海盗,不敢玩趁虚而入虎口夺食的把戏。

    客观上也有不能作为的原因。

    要出兵大杀大抢辽国,搞趁火打劫,这无疑是直接和辽国开战,这种涉及两国关系大局的大事不是权力大的地方军阀能擅自灵活作主的事,就算太眼红了真想趁机掺和进去狠捞一把,那也得先请示朝廷批准。到东京的遥远距离,这一来一回的请示和审批,其间耽误的时间就长了,怕是就算朝廷允许了,也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另外,大宋先经历了惨重国难,至今风波未熄,江山动摇,内地军队崩溃,官府混乱,整个局面正处在刚刚展开的调整期,只是刚刚见到点恢复平安有序的局面,财力匮乏,国力窘困,无力,怕也无心再多生事端,尤其是和辽打大仗。

    折家军本身也有不小问题,也是刚刚经历了将士及辖区百姓叛逃,军心不稳,不敢轻易和辽国结深仇。

    没见胆子是所有宋文武官员中最大的,骨子里最仇视总祸害赵庄的辽国,最想为国收复燕云十六州,在实际上掌边军的自主权力也最大的文成侯赵公廉不也没敢象以往那样强硬胆肥地看到机会就果断擅自展开对燕山府的趁火打劫吗?

    沧北军叛逃损失更惨,军力不济又忙着接收僧犯,腾不出时间和兵力是一方面,不敢擅自出兵祸辽怕也是赵公廉深晓此事的厉害,心中不是一般的忌惮,所以才放着能一并报复辽国和海盗两大不共戴天仇敌的机会,老实旁观按兵不动。

    赵公廉的行为就是最好的风向标啊。

    这个人无论是才华能力远见卓识、还是气魄胆略,还是福气运气都是颇有些不可思议的,跟着这样的人干不会错。

    沧北军不动。那折家军就决不能擅自轻动。

    沧北军若是动了,有了这位脖子够硬到连朝廷和皇帝至尊都不得不忍下怒火一再宽容迁就并格外优荣着的赵公廉顶在前头,那折家军才可跟着动一动,但事前仍得反复观察考虑判断透彻了才能真跟着干。

    趁机收复燕云,而且趁辽国极度空虚,武备可能形同虚设,不堪一击可轻易达到目的,这种盖世大功让人眼红发疯,但万不能冲动。。。。。。

    这其实是宋王朝苟且立国体制的悲哀,也是西军已没落再无往日胆略血勇。。。。。。

第1208章 平西2() 
宋王朝中不是只有文成侯聪明,大宋文武识大局识大势的聪明人精明人太多太多了,正是太多了,都(自觉)有能耐有(高贵读书人)身份,都有主见,在儒教把持政治的传统习俗社会环境中都热衷务虚爱权要虚名爱面子,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肯自认不如别人愿当傻瓜笨蛋真听别人的,所以反而相互拖后腿整体畏缩不前,所以才一盘散沙糜烂不堪。

    北军总司令杜壆带着卫鹤、酆泰等大将先行一步,随同西行的还有本应是大宋将官的:浦东巡检司大刀关胜、东京绰号丑郡马的宣赞、陈州团练使绰号百胜将的韩滔、颍州团练使绰号天目将的彭玘,以及本应是西军重将的二郞神唐斌。

    这几人是在北军正式暴发抢掠战之前就稍绕了个弯子从原职守地直接穿越边关潜入云中和。杜壆相聚的。

    此前,唐斌是以妻子日夜惊虑娘家在移民狂潮中遇难,需要他这个夫婿陪着去山东看看的名义向所在西军请假的。

    而当时西夏入侵大宋的行动已退,整个西军正处在没事可干的休整闲暇期。

    唐斌虽在西军中官职不算大,人太年轻,才刚二十出头,但短短几年中已经武功和军功赫赫,威名也赫赫,早有西军“五虎”之首的称号,排在双枪将董平、没羽箭张清这两位年纪比唐斌大些的“老”西军勇将之上,也威压了两位西军大拿的勇猛儿子:熙河军经略使姚古的儿子姚平仲、泸州节度使刘仲武的儿子刘锜。

    常言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尤其是好勇斗狠不服就干的武将,谁肯自己的名号屈居在年纪更小的同辈之下。

    但,荣耀的排在西军五虎榜中,名次却在唐斌之下的其他四猛将,即使资格更老些,或背景更牛叉的,却也不在虚名之争上老和唐斌较劲甚至凭资历人脉或自家硬实背景玩什么阴的手段来打压唐斌的名望,都去挑战过,后皆心服口服。

    无论是人品人缘,还是文武统军打仗之才及功劳战绩,唐斌皆是整个西军公认的年少一辈中最杰出的将才,就连打骨子里鄙视武夫的大宋中央士大夫高官们都对唐斌这个战功突出又极具统帅潜力的狄青似虎将人才多有耳闻并有所注意。

    唐斌无疑已经是事实上的军中极有分量和前途的小将,自从军每战奋勇当先,冲阵杀夏将强敌无数,助大军击溃敌军多次,在今年反击西夏军抢掠的夏收之战中就又立了大功,奉命率领所部一千勇士冲阵,在乱军中硬是杀透重重夏军阻碍独骑凭一己之力怒斩西夏统军大将野利冲,真正是中描写的于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壮举,不但取得了此次斩首行动的娇人战绩,还一刀就斩杀了当时过来紧急救援野利冲的赫赫有名西夏猛将——狸奴,双射死大将咩讹埋,溃败此路夏军。

    此后,唐斌统领所部将士每战都杀得一贯嚣张自负也确实是勇悍能战的西夏军闻风丧胆,以至于西夏军一闻听二郞神唐斌要来了就会惊恐退却,若唐斌旗号已经在视野中,西夏军更是哄一声撒腿就逃。就连西夏军中最有名也最自负武力的猛将也不敢逞强上前与唐斌部一战。

    概因唐斌在夏收反击战中的战绩太吓人了。

    在周围皆是西夏军环伺的完全被动险恶中,唐斌催马独骑硬冲,交手一记就斩杀了怒极冲上来的悍勇过人大将野利冲,一刀就斩杀了让西军无数大将暗暗畏惧的双锤虎将狸奴。。。。。。力量强横得可怕,耐力速度又惊人,宝刀锋利,强弓神射,防不胜防暗器,有宝甲护身,马上步下近战远射无所不能,武力堪称强悍之极,偏偏又最好集结精锐猛士冲阵并伺机在乱军中斩大将首级以击溃敌军军心,再趁势掩杀。。。。。。以寡击众大胜,这种种事迹和特点加在一起,西夏大将岂能不畏惧。

    再是猛将也怕死。谁会不珍惜自己的命?

    身为西夏大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富贵荣华没享受够,谁愿意傻乎乎冒险和明知太难斗的对手去交手搏命硬碰。

    在这些前提下,唐斌平日里又谦和儒雅大方,为人处事让人感觉很舒服,不贪功争权,人缘极好,无形中是军中很有面子的人,往日从来不因私事请假什么的,对上官也从无所求,现在人家妻子娘家出了大事必须陪着妻子赶紧回去看看,第一次所求,这个面子必须得给,西军这又确实没什么事需要唐斌这样的猛将干的,所以,所部西军主将就痛快批准了。

    实际上,唐斌妻子一丈青扈三娘家自然根本没什么事。

    扈家庄早搬海外了,扈太公年纪更大了,但仍然活得精神着呐。只是西军这边哪知道山东一偏僻庄子的私人家事,没人关心这个,自然相信一向忠诚大宋更忠诚西军集体的“老实可爱”小伙子唐斌说什么就是什么。

    但,扈三娘确实是回山东了,只是去的是梁山。

    她带着大的三岁闺女、小的才一岁多的儿子,是准备按赵岳的计划撤离大宋而进行提前转移。

    同行的还有大刀关胜的家人,以及唐斌的母亲。是由赵岳特意安排的自己的十几个精细善战亲信侍卫提前过去接应负责沿途保护,也有关胜手下的三十多个关西大汉亲信好手共同负责护卫。至于这些大汉的家人早悄悄转移海外生活了。

    扈三娘的武艺如今高强得自然没得说,有她在和统领,这一行老小自然不惧专走侦察好的路径上可能遇到的屑小。

    一同转移走的人中却并没有唐斌的父亲。

    唐斌父母的家已经不在西军地盘。

    唐老爷子此时已经不在西军服役,早在近一年前已经光荣退役转去了山西内陆的州上担任了个副总捕头的衙门差使。

    老爷子当年家贫,又是在随时会丧命的边军中,即使以西北人彪悍并不鄙视保家卫国的当兵的那种算是对军人比较优良的社会风气环境,当时也没姑娘愿意嫁唐父,也或是有愿嫁的,但年轻有梦想也有些本事有点小傲气的唐父没看上。

    到今天也是一样,西军中有太多光棍将士。

    小光棍就不说了。

    老光棍们一代代的过了青春热血梦想期还没在军中混出点名堂的,对功名富贵死了心,一般都会认命地不再惦记结婚生子传宗接代这种高难度的大事,随时准备上战场丢掉性命,多半也不愿意有妻、子之类的牵挂,干脆就那么喝酒嫖赌花掉军饷潇洒瞎混着,直到战死或命大就是没死在战场上却老了被赶出军中在社会上一无所有的胡混病死饿死各种死算了。

    唐父呢,算幸运,混出了点出息,不是小兵蛋子了,似乎也有了光明前途才得以和看得上的唐母欢欢喜喜结亲,成亲晚,有唐斌这个独生子自然也晚,唐斌如今才二十刚出头,按大宋十几岁就成亲生子的常见家庭,唐父应该只三十多四十岁左右转,现在应该正在壮年,实际却已经五十出头了,年纪大了,浴血杀敌的心劲仍在却已不复青壮的龙精虎猛,不适合再在西军这种总要拼体力恶战的团体中混,又没有儿子唐斌那样的武力才能人缘,虽从军至今多有战功,但没有大功,又秉正固执不会来事,到了也只混了个西军中一抓一大把的小军官,有了品级却没前途可言,也不会得到上级重用真担任什么重将参谋之类的职责统军作战当高级指挥,混来混去,热血大半生仍只能充当事实上的战场带头搏命的老兵。

    唐斌很担心一身伤病的老父亲的安危,又随时准备撤离大宋,所以以儿子担心父亲的理由坚决要求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