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锋利的横刀将柔然人脑袋一颗接一颗的砍下来时,柔然人才晓得,眼前河西军明显与他们印象中汉人不一样。
他们战斗力强悍,骑术精湛,一把横刀杀得柔然人哭爹喊娘。
转瞬之间,上千颗人头在地上滚动,颗颗双眼瞪圆。
他们至死也不信,百年未曾出现在大草原上的汉人,竟再次深入北地数百里。
原本柔然人便是北魏手下败将,战斗力与河西军还差一截。
而眼前这些人更是柔然普通牧民组成的后勤队伍,战斗力更加低下。
战场上,王买德手上横刀一挥,一颗人头冲天飞起,鲜血迸发,溅了他一身。
也来不及擦脸上血迹,只见横刀再次划过一道优美弧线,又带起冲天血渍。
一个试图偷袭的柔然人,捂着喉咙,鲜血不断从指缝中间渗出。
他用手指着王买德,满脸不甘地扬天倒下,鲜血瞬间染红了草地。
随着一颗又一颗人头落地,王买德是越杀越兴奋,越杀热血越沸腾。
到最后,他双眼充血,忍不住仰天一声咆哮:“杀!”
“杀!”一众河西将士纷纷响应主将号召,奋勇杀敌。
面对突袭,柔然人根本毫无还手之力,任由河西军宰割。
连续数次冲杀后,浚稽山下、龙勒水岸边,负责放牧留守的柔然部落死伤殆尽。
前后共有数千柔然人被杀,只有寥寥数人趁天黑逃过追杀。
等战事结束时,整个营地里再没有一个活着的柔然人。
鲜血来不及浸入土里,汇聚成一个个小小的血湖,在月光下,闪烁着红色的光芒……
战后王买德缴获了大量牛羊马匹,暂时解决了后勤补给。
第362章 静观其变()
p
在王买德统领河西将士浴血厮杀时,卫朔正在府中设宴款待北归流民首领牛寿。
牛寿出身陇西牛氏,汉代时,牛氏发展成陇西望族,族中名人辈出。
晋末,关中大乱,大量流民迁徙汉中蜀地,其中便有牛氏族人。
近来,随着河西陇右形势日益稳定,部分南迁家族开始筹谋北归故里。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牛寿带领数千流民离开汉中,重新回到了陇西家乡。
今日不同往昔,按说以目前卫朔地位,不值得亲自宴请一个小小的流民头领。
而他之所以厚待牛寿,是因为想了解一下蜀中内情。
当下,随着河西收复并州,卫朔已将注意力放在了蜀地与关中。
关中还好说,只差最后临门一脚,偏偏蜀地始终像隔着一层迷雾,让卫朔看不清虚实。
宴席设在卫府内,不是正式会客,倒像是朋友般聚会,除了卫朔、牛寿外,尚有崔宏等心腹幕僚相陪。
“哎呀,还是家乡好啊……”
牛寿坐在位子上,喝着美酒,欣赏着舞女优美的舞姿,情不自禁地感叹起来。
卫朔举着酒杯,状若无意问:“朔闻成都四季如春,又承平数十年,民间定富庶无比。”
“哼!这只是表面现象罢了,其实蜀地早已危机四伏,早晚必有动乱发生。”
卫朔面上不动声色地问:“哦?是吗?愿闻仁卿高见。”
牛寿不疑有他,颇为感触道:“高见谈不上,一点儿浅陋之见罢了。”
“既然大都护愿意听在下闲谈,我便勉为其难讲一讲自身感受。”
“若讲得不好,还请大都护海涵。”
“哈哈哈,先生只管讲来,我等权当闲聊。”
“大都护说得极是,还请仁卿先生不要有顾虑,但讲无妨,我等洗耳恭听便是。”
在众人不断恭维、敦请下,牛寿渐渐放开拘束,将蜀中数十年来恩怨一一挑明。
也终让卫朔等人拨开眼前迷雾,对蜀地情况有了更深了解。
“大都护久居西北,想必从未听说过僚人入蜀一事,这是近数十年间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移民事件。”
“僚人系百越一支,原本生活在西南地区,分布十分广泛。”
“僚人虽然人员身材比较矮小,但强壮有力,喜好征战。”
“自晋永嘉五年(即公元302年)始,蜀地南边的犍为郡、僰道县便有大批僚人入住。”
“后来,由于牂牁、夜郎等郡成为成汉与东晋反复争夺与鏖战之地。”
“在咸康年间(从公元338年开始),居住在牂牁一带的几十万僚人为了躲避战乱,开始大规模北上入蜀。”
“除此之外,南朝东晋与成汉为了抢占地盘,双方发生多次大规模争战。”
“战争导致人口大规模减少,为了弥补人口得失,双方都曾大规模掳掠僚人。”
“其中成汉政权在李寿在位时,从南中、牂牁等地掠夺了大批僚人入蜀。”
“甚至为了充实因战争而荒芜的城镇,还迁徙了三千多户到成都一带。”
“据不完全统计,光成汉时入蜀的僚人就有约十余万户,近六十万人之多。”
“晋时所设置十五郡,除新都一郡外,其余十四郡皆有僚人,蜀郡成都也不例外。”
“客观来说,僚人入蜀增加了蜀地人口,但也严重影响了蜀中安稳。”
“僚人落后喜战,而且习惯山地生活,自僚人入蜀后,以前少见的山贼也在蜀地横行起来。”
“以至于每年官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清剿,不然无法保障正常生活。”
“在寿看来,僚人入蜀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当年六郡流民掠夺。”
“因为当时那些流民虽然破坏性大,可毕竟整体素质高,其中又有不少士族领袖,懂得建设与保护。”
“不像僚人几乎让蜀地经济倒退数十年,早不复富庶之名。”
“并且僚人入蜀加重了当地大族与朝廷之间矛盾,如今蜀地世家与官府关系十分紧张。”
“哦?这优势为何?”
“大都护有所不知,朝廷自然希望僚人越多越好,这样他们才能抽调更多青壮。”
“而当地大族则认为僚人已严重威胁到世家利益,坚决不同意再招抚僚人。”
“大都护可知在下为何千里迢迢选择北归?”
“难道不是思念家乡之故?”
“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眼下蜀地积累了大量矛盾,稍有火星便会燃起熊熊大火。”
“世家大族、朝廷官员、当地百姓、僚人蛮夷等等,各方之间矛盾重重,都需要一个宣泄之口。”
“在下觉得与其将来被蜀地动乱波及,还不如早些返回故里。”
“陇西在大都护治理下,早已恢复平静,虽然还不十分富裕,却比蜀地安全得多。”
“哈哈哈,仁卿先生过誉了,朔可不敢当此盛赞。”
“不不不,大都护太谦虚啦,老夫遍观天下豪杰,堪与大都护比肩者,寥寥无几。”
当天,卫朔与牛寿、崔宏诸人言谈甚欢,席间其乐融融,最终尽兴而散。
……
在送走牛寿后,卫朔又将崔宏父子、刘穆之、宋繇等召来。
他神情兴奋地对众人道:“诸位,蜀地大变将起,河西机会来了。”
崔宏刚刚也在宴席上,对蜀中情况同样十分了解。
他起身补充道:“据牛寿所言,当前蜀地共有三大势力,三方矛盾重重,早晚必将爆发动乱。”
“敢问玄伯公是哪三大势力?相互关系如何?”
“这三大势力分别为蜀中世家、朝廷官员、入蜀僚人,由于僚人扰乱当地秩序,侵害了蜀中世家利益。”
“而朝廷官员为维持平衡,一边坐视僚人侵害世家,一边又压榨僚人。”
“总之,三方之间矛盾重重,都对现实充满不满,只要中枢一有变故,蜀地必乱。”
“嚯!这样一来,江东岂不要乱成一锅粥?”
刘穆之颇为夸张道:“朝廷中枢主相之争尚未有结果,东南又有天师道蠢蠢欲动,荆州还有桓玄不怀好意,如今再加上蜀地,看来江东想不乱都不成。”
“乱吧,乱吧,乱了才好,不乱?河西怎有机会从中取利?”
卫朔摆摆手止住幸灾乐祸的刘穆之,嘴角带着笑意道:“其实不止是江东,关中、河北同样是蠢蠢欲动。”
“自姚兴沉迷于佛法,后秦便全面显露出颓势,姚泓、姚弼、姚懿为争夺太子之位也是纷争不断。”
“接下来将是关键时刻,只要河西抓住机会,全取蜀地与关中,则天下大势底定。”
“主公所言甚是,不过当下不应轻举妄动,还是静观其变为好。”崔浩出言劝道。
“伯渊务忧,朔不会轻率行动,关中且先不提,众所周知,蜀道艰难,蜀地不易攻取。”
“主公睿智,如此臣便放心啦。”
崔浩十分担心卫朔冲动之下,冒然采取行动。
卫朔不傻,自然不会轻举妄动,他有的是耐心。
古语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
而这正是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历代只要蜀地爆发动乱,很容易便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朝廷政权稳定还好说,只需调大批外军入蜀,便可平定叛乱。
一旦如眼前东晋朝廷那样,中枢陷入内讧,各地诸侯又相继坐大,将来肯定自顾不暇无力剿灭叛乱。
届时河西便可打着平叛旗号入蜀,将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号称天府之国的蜀地。
唯一让卫朔担心的便是蜀中地理,不过到时叛军也顾不上各地险关要隘,相信只要河西军动作迅速,定能抢在别人之前占据险关。
第363章 以粮留敌()
p
哈密堡垒,硝烟弥漫,折冲都尉李恂与城内守军已苦守大半月。
柔然可汗郁久闾社仑以数万大军,将哈密团团围困,连营数十里,层层叠叠。
他一连攻击了十余日,均被李恂率众击退。
哈密城,位于沙州最东边,因毗邻边疆,故而城高池厚。
城墙上相隔不多远,便有城楼一座,里面备有大量滚木擂石、强弓硬弩等物。
李恂正是依托坚固城池与丰裕物资,打退了柔然人一次又一次凶悍而猛烈的攻击。
呜~!一阵悠远而苍凉的号角声在哈密城下连绵而起,直冲云霄。
无数柔然人再次如潮水一样从城头上退回大营。
此刻城墙上下,尸体堆积如山,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
哗~!城上守军,眼见柔然人又一次鸣号而退,无不欢呼雀跃起来。
守军将士拿着刀枪拍打墙头,仰天纵声咆哮。
甚至还有人冲城下破口大骂,污言秽语将柔然祖宗三代骂了个遍,用尽羞辱之手段,狠狠地发泄了心中怨气。
城下,柔然人中军大旗下,可汗郁久闾社仑端骑在马上,面沉如水,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
战前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数万大军竟连一个小小哈密都攻不下。
自南下天山以来,柔然大军已在哈密滞留了大半月。
哪怕折损了无数柔然勇士,却始终未能夺下城池。
守军之坚韧,让无数柔然人胆寒,甚至一些人对西进之策能否成功产生了怀疑。
因为若沙州守军皆如哈密般悍勇,那柔然人即使再多十倍,恐也拿不下西域。
“可汗,如此攻下去,得不偿失啊!”国相满脸忧虑道。
闻言,柔然可汗喟然叹道:“本汗何尝不知?”
“然据说高昌、焉耆等城池比哈密还险要,守军数量更多。”
“与到别处浪费时间、精力,还不如集中力量先拿下哈密。”
“更何况……唉,回帐内再说吧!”说完柔然可汗转身进了中军大帐。
尽管郁久闾社仑没有继续说下去,可国相大人早已心知肚明。
其实即使打不下哈密、夺不了西域,柔然人也不太担心什么。
真正令柔然可汗心神不安者,是大军粮草即将告罄。
从漠北王城南下哈密,如今已过去一月之久,期间数万骑兵人吃马嚼消耗甚多。
虽说当初在东天山北抢掠了部分牲畜,却是杯水车薪,眼下早已捉襟见肘。
若再无粮草补充,柔然大军恐怕撑不过七天。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甭管什么强兵良将,只要粮草出现问题,让士兵饿了肚子,最终也只能战败逃亡。
纵观军史战册,无数战役皆因为粮草不济,而导致失败。
柔然人再怎么野蛮无知,也晓得粮草重要性,更何况柔然人并非愚昧无知。
中军帐内,柔然可汗正满脸怒气地冲众人大发光火。
“后方是怎么一回事?随军牧民早该与大军汇合,为何眼下迟迟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