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贤范成霞负跣Τ闪艘欢浠ǎ赜翟谒斩ǚ降乃闹堋�
苏定方早就知道李承乾的这份计划,当下也不拖沓,敲了敲桌子,等四周老头儿们都安静下来了,这才说道:“既然要修路,自然是按照我大唐的标准来修,这一点诸位没什么异议吧?”
“没有,没有!”众老头儿摇头。
“那就来看看这张图吧。”从手下部将手中接过一份图纸,苏定方将之摊开放到众人中间,然后说道:“路的宽度要达到六辆马车并行的宽度,其中路基要以两尺厚夯土层为底,上面加一尺厚的碎石,再上面还要半尺夯土,最后是四寸厚度的水泥路面。”
“啊?!”几个老头儿一呆。
在他们看来修一条路左右不过就是把草全都割了,然后用马在上面来回的奔跑,最后踩出来的便是一条路。
可现在听苏定方一说,才意识到,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这所谓的路似乎并不如他们相像中的那么简单。
但是苏定方却并不想这样就结束,不等几个老头子反应过来,又继续说道:“路的两侧要修排水渠,而且路面要高出地平面一尺。”
几个老头儿都听懵了,以他们的智力完全想象不到这样一条路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因为按照苏定方所说的来看,就算是路面高出地表一尺,那么也就是等于最后一层的劣土和水泥路面加在一起的厚度,也就是说下面还有两尺的夯土层和一尺的碎石层,这就是平白要往地下挖出近三尺的深度,而且还要达到六辆马车并行那么宽。
“苏,苏将军,大,大唐全都是这样的路么?”有老家伙对苏定方的提出的修路标准提出质疑。
“大唐是什么样的路不重要,重要的是漠北的地基太过松软,如果没有厚一些的路基,那么用不了三年这条路就废了。”
说话的人是孙成,此人师从包龙图,是老包的得意门生,出师之后就一直负责从长安到定襄整条水泥路的建设,可以说经验丰富到了极点。
“能用三年也行啊,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修补嘛。”另一个老头子接过话头:“你们这样做耗时耗力,弄出来的路也不一定能坚持五年,反道不如按照我们的方式,数万骑兵纵马一踏,踏出一条路来又快又省事。”
孙成与苏定方对视一眼,露出一丝无奈,这帮老家伙还真是油盐不进,他们的修路方式固然是方便、快捷,但是修出来的路却只能让战马在上面驰骋,一些马车什么的到了这样的路上,用不了几天就会散架,而且如果遇到雨季,更会使这条路泥泞难行。
对于铁勒人这样的路似乎并没有什么影响,反正他们出行全都是依靠战马,而对于大唐这就等于是那钱打了水漂。
想到这里,苏定方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按照我们的方式修路,可以保证二十年内不会返工,但若是按照你们的方式,只怕用不了半年这条路就会废掉,难道你们觉得我大唐的钱真就那么好赚?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欺骗?”
“呃……,苏将军,这话是从何说起,我们也是为了大唐考虑啊!”
“就是啊,苏将军,如果按照你这图上画的东西来修,什么时候能够将路修完不说,就是修好了,那花费也太高了。”
“是啊,漠北并没有太多的石头,如果需要碎石就要去阴山那边,这一来一回不说需要消耗多长时间,单就人力来说,就是不小的一个花费。”
“对对对,而且就像刚刚这位小兄弟说的,漠北这边地基不好啊,就算是按你们的方式来修,也真的很难保证这条路可以用二十年。”
老头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但总的来说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觉得亏了。
毕竟如果按照苏定方说的标准来修路,百余步的路段只怕就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这完全就不是一贯钱可以弥补的,甚至可以说,一贯钱可能连修这一段路的伙食费都不够。
苏定方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等到最后一个老头子说完,冷冷一笑:“施工标准是经过严格测算的,如果你们偷工减料修出来的路不达标,导致这条路没有达到使用年限,那就等着被砍头吧!”
此话一出,几个老头子顿时有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一脸不甘的说道:“这……,这算是什么道理,当初秦王殿下可不是这么说的。”
“秦王殿下答应过的我们一定会兑现,百步一贯钱我大唐还出的起,但是殿下的诺言我们兑现了,你们的路也一定要修出来,否则……”
否则什么已经不用说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况下,几个老头儿很清楚否则后面是什么意思。
不说眼下族长契苾何力正带着族中青壮在外作战,就算是契苾何力就在族中,五万青壮并没有出去打仗,以大唐的力量来说,想要灭掉他们也不费吹灰之力。
孙成见谈话陷入僵局,在旁边轻轻咳嗽了一声,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其实路修好了你们也不亏,按照大唐的规定,够等级的水泥路是可以设立收费站的,这些收来的钱由大唐与建设方根据协议来分配。”
“也就是说,如果这条路修的够好,你们铁勒人就可以靠着这条路永远的活下去,哪怕不去放牧,只守着这条路也可以养活你们所有人。”
“当然,这需要你们将路修的足够好,路修的越好来的商人就会越多,来的商人多了,你们自然赚的也就越多。”
“更不要说你们还可以沿路兜售一些商品,这些对于你们来说都是商机。”
记住网址:。
第一五五一章 要想富,先修路(下)()
听到将来还有源源不断的钱会流入口袋,老头子们又来了精神,收起牢骚聚精会神的听了起来。
“秦王殿下曾经说过,要想富,先修路,只有路修好了,大家伙儿才能有钱赚,漠北有漠北的特产,可是如果没有路,或者路修的太差你们觉得谁会来收购你们的特产?来这里一次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可以够他们去其他地方两趟,如果换成你们,你们会来么?”
老头子们摇头。
“同样的道理,如果路修好了,你们也可以自己将东西运到大唐,而不用担心在路上的损耗,这样也等于给你们自己创造了一个机会。”
“不要以为修一条路就那么简单,也不要以只要能走人就是路,真正的路可以带来财富,真正的路可以带来机会。”
“所以不要只顾着眼前的一点点利益,眼光要放的长远一些,漠北的风光、漠北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十分吸引人的地方,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发展自己的长处,这样才是一个民族的生存之道。”
孙成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修路,从长安到定襄这一路上不知遇到过多少让人头疼的事情,拆迁的问题,补偿的问题更是数不胜数,他就早已经学人了如何靠着一张嘴去忽悠别人。
当然,有很多东西其实也不是忽悠,只是这些东西一般人骤然之间想不到,而孙成作为一个整天琢磨这些问题的主管,自然要比别人强一些。
“这位小兄弟,听你的意思,漠北这荒芜人烟的地方也能算是风景?”有老头儿从孙成的话里听出一些门道,疑惑的问道。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风光是何等的美妙,路修的好,自然会有人来这里看这些风景,来这里领略风土人情。”
“大唐的读书人中有一句话,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们不觉得此等大漠美景正是吸引人来这里的首要条件么?你们觉得人们到了这里会看一眼就走么?又或许他们会带着大量的食物和饮水住在大漠里面?”
老头子们眼睛瞬间就亮了,他们听不懂什么大漠烟直,长河落日,但却能听懂后面的。
大量白花花的银子似乎就那么堆在眼前,金珠玛瑙,绫罗绸缎,有了钱之后无数的好东西堆在家里……。
“没问题,修,就按大唐的标准修,秦王殿下既然看得起我们,将这个任务交给我们,我们几个老家伙就是拼了命也要把这个任务完成。”
就好像变脸一样,刚刚还一肚子牢骚,满腹怨气的老头儿们瞬间又改了主意,一个个拍着胸口保证一定会把路修好,甚至有老头儿还主动建议,要不要把路基再弄的深一些。
毕竟漠北这地方到了冬天土层下面近三尺左右会变成冻土层,而到了开春的时候,冻土又会化开。
古代人并不知道冰的膨胀原理,但是却知道,土层在冰冻与解冻之间会使地面产生一种不规则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毁灭一条路的根原。
“不必再加深了,三尺路基足以,但这三尺路基必须夯实,不能有一点马虎。”孙成见事情已成定局,脸上露出一个和煦的笑容。
他刚刚说的那些的确都是赚钱的手段,但如果这些老头儿不知道深浅真的去尝试,最后或许会成为他们的催命贴也说不定。
“没问题,小兄弟请放心,铁勒一定竭尽全力。”老头儿们几乎都掉进钱眼儿里去了,光想着孙成说的那些赚钱的方法,丝毫没有注意到,如果钱真的那么好赚那么大唐为何赚,而是要给他们。
……
离开了定襄城之后,几个老头子互相之间先是商量了一下分工的问题,接着便各回各家,各自带着族人按照商量好的地段开始挖沟,其效率高的让城头之上的孙城为之咋舌。
“孙成,你这么骗他们是不是太大好啊!”苏定方看着下面劳作的铁勒族人,笑吟吟的对孙成说道。
“有您在这里顶着,我怕什么啊,再说我确实也没有胡说,给他们指的还真是条明路,若是他们不贪财,当个富家翁还是没问题的。”孙成拍了拍城头上的垛口,并不为自己刚刚忽悠老头儿感到任何的愧疚。
“你们这些小年轻的想法我们这些老家伙是搞不懂了,不过只要不挑起争端,这事儿就跟我无关,你爱怎么样怎么样吧。”基于爱护后辈的角度,苏定方策略的对孙成警告了一下,随后又问道:“你真打算在这里建一个水泥厂?”
“当然,为什么不呢?现在你是不知道大唐的人力有多贵,如果还用以前的那个,估计光运水泥就能让我被殿下砍了脑袋。”孙成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水泥厂这东西在苏定方他们这些老人看来比较神秘,但是在懂行的人眼中,那就是一个破窑洞,人家烧砖或许还需要弄个坯子什么的,但烧水泥却连坯子都不用,比那个什么砖窑简单多了。
当然,水泥里面还需要添加很多其他东西,需要一些专业设备,不过那些东西眼下随随便便就可以定制一套,并不像当初那么值钱,所以在孙成看来,从大唐运水泥过来的消耗要远远大过从这里直接烧制。
……
苏定方与孙成在城头上讨论着后续的计划,而城头下面那些铁勒族人则是干的热火朝天。
夏季的草原泥土松软很容易挖掘,三尺深的沟渠很快就可以挖出来,接着便会有人用专用的工具来夯实泥土,每夯实一些便再次将那些挖出去的土弄回来一些,然后再继续夯实。
仅仅用了不到十天时间,一条长达数里,宽约四十步的路基便出现在城外。
而此时,负责运输石料的队伍也找到了他们需要的东西,同时运了回来。
金钱的诱惑下,铁勒九姓的几个老头子几乎是拼了老命的在催促着族人工作,甚至他们还将前段时间抓来的薛延陀战俘也都派去了采石厂那边,每天负责将大量的石头挖掘出来然后再弄碎,以供应修路的需要。
(本章完)
第一五五二章 无题()
第11页
银钱如流水一样的被花出去,李承乾虽然对此早有预料,可眼下花钱的速度还是太快了,快要入不敷出的程度。
几千万贯的银钱看似很多,但眼下这节骨眼,西域打仗要花钱,国内修铁路要花钱,漠北修水泥路同样要花钱,再这样下去,他筹集来的那些钱很难再支应一年的时间,更不要说这其间还要支应着老头子那边修大明宫的费用。
焦头烂额的李承乾在犹豫了几天之后,不得不把李恪提早叫到了秦王府,准备和他谈谈铁路公司的事情。
李恪,自从上次李承乾被废了太子之位就跑到了自己的封地上躲着,直到等某人又再次获封秦王才借着养病又重新回到了长安,每日里花天酒地的和一陈帮子纨绔东游西逛,玩的好不嗨皮。
所以当他接到李承乾的通知,说是让他去秦王府的时候,顿时吓了一跳,以自己什么地方得罪了这位大哥,花酒喝了一半就赶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