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驾到-第3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祖皇帝还在南京呢!

    提出这个事情的是一位御使,名叫熊廷弼,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御使。

    这个人的奏折言辞很是犀利,话说的也不客气,直指朱翊钧的疏漏,大有批龙鳞的架势。

    在熊廷弼的奏折之中,熊廷弼指出了朱翊钧的错误,直言皇上应该去祭拜太祖皇帝,在奏折之中对太祖皇帝一顿吹捧,什么“日月换新天”什么“重开大汉天”,反正说的是煞有介事,朱翊钧不去祭拜太祖,说不过去。

    大臣们一看,这里面有事啊!

    不少人这才反应过来,这是要下江南啊!

    与去辽东不一样,那个地方荒僻无比,也没什么值得朱翊钧惦记的,所以阻力就小一些,可是江南却不一样啊!那里可是有不少值得朱翊钧惦记的,如果真的被朱翊钧在江南搞出事情来,那么岂不是掉的大?

    江南级的官员反对的占了一部分,什么靡费甚多,什么路途遥远,反正各种理由。

    赞成的也不少,赞成的举着大义的旗号,一顿砍杀,基本上就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朱翊钧对此不置可否,摆出了一副看戏的架势,做了二十年的皇帝了,朱翊钧早就习惯了,遇到事情先吵一吵,吵着吵着也就出结果了。不过朱翊钧也知道,这件事情其实也吵不了太久,因为自己准备趁着春天出发去南京。

    江南官员的反对,朱翊钧完全不担心,因为没什么用,自己可以不考虑他们的感受。

    武备司。

    徐光启有些激动的看着面前的大家伙,自从去年开始全力攻关蒸汽机之后,到了今日,大明终于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机。与设计之中的小型化轻量化不同,这座蒸汽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家伙。

    这台蒸汽机是秉承着“冷凝进入活塞下部的蒸汽和把活塞与连杆联接以产生运动”的理论制造的。

    这玩意只有一个大气缸,为了在汽缸里造成真空,徐光启带着他的公关团队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攻关,发明了内凝喷嘴和自动阀动装置。利用相当于大气压的蒸汽,他保持材料在其工作极限以内。

    这可以说是一台非常简陋的蒸汽机,但是却代表着非常重要的一步。

    要知道前世的蒸汽机发明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最早有记载的蒸汽机是由古希腊数学家亚历山大港的希罗于17世纪发明的汽转球,这是蒸汽机的雏形,时间上距离现在也就在往后推几十年。

    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在观察蒸汽逃离他的高压锅后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同时代的萨缪尔·莫兰也提出了蒸汽机的主意。距离现在百年的时间都不到,蒸汽机就会被发明出来。

    只不过这都是简陋的蒸汽机,蒸汽机的大规模普及使用,要一直等到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进之后。

    不过朱翊钧对蒸汽机是下了大力气的,大明的工业底子虽然后世记载的不多,但是能工巧匠却不少,朱翊钧相信一旦自己指明了方向,提前几十年弄出来蒸汽机,绝对不是什么难度太大的事情。

    这个时代的大明可并不落后,这一点朱翊钧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朱翊钧看过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

    事实也如朱翊钧所料,在给出一个大致的方向之后,大明的工匠并没有让他失望。在有了徐光启的加入之后,进境更是飞快。这位朱翊钧从小培养的人才,现在真的到了大放光彩的时候了。

    尤其是在物理学方面,徐光启当之无愧的大明第一人,非常强。

    自从发明了座钟之后,徐光启的进步非常的巨大,现在他又将在蒸汽机上镌刻上自己的名字。

    “开始吧!”徐光启目光扫过身边的人,开口说道:“让我们来试试看,如果成了,我向皇上为大家请功。”

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下() 
随着徐光启的话,有人开始加水,有人开始填煤炭,有人开始鼓风,一切都进行的井然有序。

    水不断的被加热,蒸汽开始出现了,徐光启随即对一个方向的人使了一个眼色,那人直接按下了大闸,蒸汽开始进入气缸,开始推动气缸运转,伴随着一阵巨大的声音,气缸缓缓地被推动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徐光启眼圈有些发红,动了,终于动了,自己成功了!

    欢呼声响彻武备司。

    皇宫大内,文华殿。

    朱翊钧看着脚步急切的走进来的张鲸,脸上露出了一抹迟疑,然后放下了手中的奏折,开口问道:“出什么事情了吗?”

    “回皇爷,东厂密奏,武备司的蒸汽计划成功了。”张鲸连忙说道。

    听到这话,朱翊钧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脸上的表情也瞬间激动了起来。这个消息对于朱翊钧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朱翊钧平复了半天的心情,这才让自己恢复了冷静,但是奏折是看不下去了。

    “摆驾,朕要去坤宁宫。”朱翊钧想了想,开口说道。

    对于大明来说,蒸汽机的意义是不同的,或许它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朱翊钧还是希望它能够诞生。一旦解决了稳定的动力源问题,大明就以制造一些东西了,比如迫击炮,金属定转炮弹的诞生,将能够让大明的火炮上一个大台阶。

    这个大台阶是跨越式的,足够对现在全世界形成碾压的,一旦后装炮造出来,大明的大炮就将是天下无敌的。

    朱翊钧很想要的意大利炮,也就是被称为法国小姐的法制1897式75mm野战炮,也将成为可能见到的东西。放到枪上,金属定装子弹和后装枪成为了可能,同时还有就是左轮手枪也成为了可能。

    即便不能打造火车,打造轮船,蒸汽机的意义也是划时代的。

    何况朱翊钧不相信造出来还完不成改进,一旦完成了改进,那么就是整齐战舰搭配后装炮,整整意义上的现代军舰,碾压时代的存在。什么荷兰法国,什么英国西班牙,全都是吃灰的存在。

    或许这样的做法有些拔苗助长,或许这样的做法大明的基础不足,但是朱翊钧不想在等了。

    划时代的东西开启大明的对外殖民,其余的东西可以慢慢消化,殖民有钱了,可以建造小学到高中的完整教育系统,可以建造专科学校,可以培养学者,什么都可以培养。即便大明的科技几十年不在进步,即便他们只能围着蒸汽机转,那也足够了。

    一旦基础教育的培养和传承上来了,在蒸汽机基础上的大发展也就成了可能。

    朱翊钧等待这一天早就不知道等了多了,如果能够赶在大明对东南亚动手之前做到,那么好处无疑是巨大的。

    迫击炮在山地丛林战之中的作用,朱翊钧深深的明白,当大炮运送不进去,迫击炮就成为了最好的武器。精准的射程,加上足够的威力,大明甚至可以从陆地上打到东南亚去,如果在装备了后装火枪,那就是屠杀了。

    对此朱翊钧心里面是没什么压力大的,他也相信大明的军方心里面也没压力。

    这天晚上朱翊钧很高兴,在王皇后略微有些担心的目光之中,朱翊钧喝醉了。

    第二天一早,徐光启入宫了。

    看着面前眼圈发红的徐光启,朱翊钧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等着听他给自己汇报。

    “陛下,蒸汽机造出来了!”见到朱翊钧的第一时间,徐光启直接就跪在了的地上,大声的说道。说出这个话的时候,徐光启整个人都非常的激动,跪在地上身子都在颤抖,这是他多年的夙愿了。

    从小被朱翊钧培养,从数学到物理学再到化学,徐光启学了十几年,到了今时今日,自己的所学终于用上来。当初发明座钟的时候,徐光启都没有如此激动,但是现在徐光启却激动的不行,因为他真的做到了。

    徐光启记得很清楚,当初皇上和自己提到蒸汽机之中,眼中的神往,自己终究没辜负陛下的期望,自己做到了。

    朱翊钧从龙椅上走了下来,径直来到了徐光启的面前,伸手拍了拍徐光启的肩膀,看着泪流满面的徐光启,朱翊钧的眼圈也有些发红,笑着拍了拍徐光启的肩膀,朱翊钧笑着说道:“好,真好!”

    等到徐光启平复了情绪,君臣二人这才开始说话,徐光启也正式的向朱翊钧介绍起了自己发明的蒸汽机。

    朱翊钧听得很认真,徐光启也说的很认真,整座大殿里面都是徐光启说话的声音。

    “陛下,现在的蒸汽机还有很多缺点,再给臣一点时间,臣一定可以让蒸汽机进入使用阶段。臣已经开始研究了,一旦进入使用阶段,金属炮弹的制造就不成问题,到时候迫击炮就能进入量产了。”

    “后装炮那边的研究也有进展了,相信很快也会为陛下拿出成绩来。”

    “枪的那边的研究也在继续,金属定装子弹的研究一样有了进展,臣争取在蒸汽机可是使用的时候,研究出金属定装子弹。”

    朱翊钧看着侃侃而谈的徐光启,心里面非常的欣慰,自己当年果然没看错他。此时的徐光启,别说五个师了,这是无价之宝,给什么都不换的存在。听着徐光启的话,朱翊钧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

    虽然这边研究取得了大突破,但是大明上下对这件事情知道的却没几个。

    即便是知道的,也只是知道了武备司又有新发明了,但是发明了什么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全都是一无所知。要知道武备司的保密层级可是非常高的,守备比皇宫大内有过之而无不及,严防泄密。

    那边研究进行的如火如荼,这边朱翊钧则是着手准备自己下江南的行程了。

    在经过大半个月的争吵之后,朱翊钧定下了下江南的行程,一方面是反对派势微,另外一方面是朱翊钧不想再让他们整下去了。武备司的进度很快,这让朱翊钧也有了紧迫感,他需要尽快下江南。

第四百四十七章 驾临南京() 
朱翊钧下江南自然是要走水路的,陆上虽然也很好走,但是靡费太多,朱翊钧可是一个节俭的皇帝。再说了,走陆上,速度也太慢了。朱翊钧的船自然是不愁的,以大明现在的造船实力,造一艘龙船是不成问题的。

    当然了,朱翊钧是不可能造什么龙船的,杨广把这个称号彻底搞臭了。

    朱翊钧的原则是从简的,当然了,朱翊钧是这么说,无论是内务府还是朝廷的官员,对于朱翊钧要求从简的态度都不置可否,打造这艘船的时候也没选择从简,你要是真的从简了,那就太不会办事了。

    皇帝出行,还是去南京祭拜太祖,你太寒酸了怎么行?那是绝对不行的。

    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也不用朱翊钧操心,朝廷的政事有内阁和军机处,问题不大。

    加上大明算得上国泰民安,没什么非要朱翊钧坐镇的大事情,内阁首辅大学士申时行为人老成持重,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朱翊钧也放心将政事交给申时行,毕竟这么多年了,申时行也证明了自己。

    在准备完成之后,朱翊钧终于踏上了自己的大船,从北通州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

    虽然朱翊钧也很想走走停停,一路玩着过去,但是不行啊!朱翊钧是要去祭拜太祖皇帝的,态度一定要有,所以这一路上朱翊钧连船都没下,直奔南京。走水路也很快,一路上畅通无阻,朱翊钧很顺利的就到了南京。

    南京,作为大明曾经的国都,江南重镇,现在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

    皇帝要驾临,南京城上下自然要准备接驾,镇守太监、魏国公府,南京的大小官员,全都齐聚码头等着接驾。这里半个月前就戒严了,这一天更是到处都是军队,十步一岗五步一哨,非常的严密。

    在迎接队伍的最前面,镇守太监冯时、魏国公徐维志以及南京六部大臣文武官员全都来了。

    朱翊钧这一次没有要求从简,因为这是彰显自己皇帝权威的时候。

    如果从简了,反而会被人看轻,当然了,在这个时候也没人敢看轻朱翊钧,虽然还没有喊出来,但是基本上朱翊钧的权威是继太祖和成祖之后的第三人。当船靠岸之后,踏板搭好,船上的护卫先走了下来。

    这一次护卫朱翊钧的都是京营的人马,是张维贤从朝鲜和倭国带回来的老兵。

    一个个身上杀气腾腾,踩着整齐的步伐走下来,军容严正,看得人热血沸腾,当然也有心惊胆战的。

    等到护卫下来之后,跟随朱翊钧来南京的文武大臣也都下来了,最后才是朱翊钧。至于嫔妃,那是一个都没带,朱翊钧这一次来是要祭拜太祖皇帝的,带着嫔妃一起来不像话。朱翊钧倒是可以带王皇后来,但是京城还要她这位皇后坐镇,毕竟名义上是皇长子监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