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墨唐-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织造墨家不能外传!”李世民急声道。

    “这是为何?”苏令侬不解道。按理说,如果白叠子大量的织造出来,那对大唐百姓来说可是一笔大大的收入,可李世民竟然出言阻止。

    墨顿解释道:“苏大人有所不知,大唐百姓铜钱短缺,采买物品有很多都是以丝织品代替铜钱。如果大唐百姓手中突然出现大量的价值堪比丝绸的白叠子,并用此购买货物,苏大人可以想一想会出现什么状况。”

    这简直是和后世滥发纸币的原理一模一样,如果市面上暴增大量的纸币,势必会造成纸币的大幅度贬值,丝绸和白叠子虽然要比纸币的价值高一些,但是毕竟不是真正的货币。

    墨顿将原理讲述一遍之后,苏令侬顿时恍然大悟。

    “而且丝绸除了可以用来交易之外,还可以使用,但是如果百姓手中已经有了充足的白叠子,恐怕卖东西的时候,恐怕不会再愿意要丝和娟了。”墨顿说出了另一个严重的事情,要是白叠子引进大唐之后,恐怕会造成丝织品退出大唐货币市场。

    丝绸之所以能够作为货币使用,最大的原因的就是百姓对他的需求很高,但是如果百姓都需求大降,那自然就不能再作为货币使用了。

    李世民顿时脸色难堪,他没有想到看起来利国利民的棉花竟然牵涉到货币市场的重新洗牌。

    如果丝绸大幅度贬值,损失最大的就要数朝廷了,大唐实行的是租庸调制,其中调和庸就是征收的绢,大量的丝织品都是在朝廷的手中。一旦丝织品大幅度掉价,朝廷的损失那可不是一点两点。

    “要不暂缓试种棉花?”苏令侬有些畏缩道,这其中牵涉的利益实在是太多了。

    墨顿不禁一叹,农家的衰落并不是没有原因,其格局和眼界实在是太小了。

    李世民却是沉吟了一下,看向墨顿问道:“墨家认为呢?。”

    墨顿心中一紧,顿时知道李世民的考验来了,思考不到三息立即点头道:“墨家行事历来以三表法作为准则。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微臣认为此事适用于第三表。”

    “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李世民道。

    “不错!棉花推行让我大唐百姓不在忍受苦寒,自然是有利于百姓之事。我们又岂能因为瞻前顾后,让百姓挨冷受冻。”墨顿道。

    “如果造成大批的丝绸积压,那桑户又如何办?”李世民问道。

    墨顿微微一笑道:“在西市之中,有大批的胡商不远万里只为丝绸而来,吾等却在烦恼丝绸过多?”

    李世民摇摇头说道:“西域胡商来往一次也要一两年,而且驼队所带的东西过少,根本运不了多少丝绸。”

    “那我们可以将丝绸的交易放在玉门关,这样至少节省三千里路,可以为胡商省下一半的时间,甚至我们可以组建商队,送到西域诸国,乃至极西之国。

    这样一来,当大唐的丝绸畅销西方诸国,丝绸能否够用还未可知,同时大量的钱财滚滚而来,大唐缺钱危机自然迎刃而解。”

    墨顿描绘出一个远大的场景,不禁让李世民二人怦然心动。

    “而且棉花剥籽、纺线的工具极为简单,长安城的工匠也能轻易做出来,白叠子出现在大唐乃是迟早的事情,与其到时惊慌失措,不如早做打算。”

    墨顿最后一锤定音道。

第二百七十三章 福祸相伏() 
    “其实朕除了种子一事之外,今日前来是来专程来找大司农的。”李世民看向苏令侬。

    “老臣恐慌,不知陛下有何要事?”苏令侬忙道。

    “从古至今,大旱之后必有蝗灾,今天初春天气大旱,虽然关中军民齐心协力,度过了旱灾,但是朕唯恐再次出现贞观二年那等惊天蝗灾,想找大司农探查一下情况,提前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李世民想起贞观二年那场普通盖地的大蝗灾,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启禀陛下,自从贞观二年之后,陛下吞下蝗虫,向鬼神明志,大唐从此之后,将再无蝗灾之忧。”苏令侬恭维道。

    李世民听到苏令侬的恭维,顿时心中一阵得意,当年他吞下蝗虫灭蝗,乃是他一生之中最光彩夺目的事情。

    李世民状似谦虚实则炫耀道:“朕虽然当时已经灭蝗,但是此事一过几年,却怕蝗神言而无信,再起反复再度为害。”

    李世民在春季大旱时期,怒斩龙王,破除愚昧迷信,自然不相信自己吞一个蝗虫就能永远制服了蝗灾。

    “微臣早已经下达了吩咐,如果遇到了蝗灾的迹象立即第一时间前来,微臣这几日不在朝政,但司农寺无一不知老臣就在墨府,并未前来禀报蝗灾一事。”苏令侬疑惑道。

    李世民也是郁闷的说道:“非但如此,关内道各县也没有上报蝗灾的迹象,朕这也是放心不下,这才前来寻大司农一起前往长安城外一起探寻一下。”

    大旱必有蝗灾,这乃是千年的定律,李世民不亲自确定,实在是放心不下,同时他也担忧有些县官隐瞒蝗灾不报,唯恐酿成大祸。

    墨顿道:“陛下,此事小子却是略知一二。”

    李世民看向墨顿,顿时道:“你不说我倒忘了,墨刊之上也丝毫未报道蝗灾的迹象!”

    墨顿点了点头道:“此时的关中各道的确是没有出现蝗灾,一方面则是春季时分,军民一起大规模的抗旱,减轻了旱情。”

    苏令侬点了点头,旱情减轻的确是能够减缓蝗灾。

    “二来则是关中地区,自从墨家开创人工孵化技术之后,率先向关中各地售卖鸡鸭鹅幼崽,如今关中地区各家各户的养殖鸡鸭,这些蝗虫乃是鸡鸭天然的食物。”墨顿接着说道。

    李世民顿时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盯着墨顿道:“你是说这些鸡鸭消灭了蝗灾?”

    墨顿凝重的点了点头道:“鸡吃虫子乃是天性,关中的百姓余粮不足,哪里舍得用粮食喂养鸡鸭,而漫山遍野的蝗虫就是鸡鸭鹅最天然的食物。在关中百姓之中,就大量的捕捉蝗虫喂养鸡鸭,甚至是将鸡鸭赶往田地之中,就像放牧一般,让其自行捕捉蝗虫觅食。”

    “牧鸡、牧鸭。”李世民顿时眼睛一亮道。

    墨顿赞道:“陛下的形容十分的贴切,百姓省了喂养的粮食,又消灭了蝗虫,此法可谓是一举两得。”

    “鸡鸭就可以消灭蝗灾?”苏令侬有些不相信的说道,从他漫长的一生之中,哪一次都是蝗灾都是让人绝望的挣扎。

    “一两只鸡鸭当然不可能,但是要是几千只,上万只鸡鸭呢?”墨顿道,在此之前由于家禽的稀少,自然不可能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鸡鸭,可是自从墨家开创了人工孵化技术之后,鸡鸭鹅的数量再也不成为限制,牧鸡牧鸭灭蝗也就有了可能,否则哪怕是知道了方法,也只能望洋兴叹,无可奈何。

    “当然大范围的蝗灾当然不可能,但是消灭刚刚兴起的蝗灾和小范围的蝗灾用此方法,并不在话下,南城外墨家试验田正在进行牧鸭灭蝗,不知陛下是否有兴趣一观。”墨顿道。

    “那还等什么?”苏令侬急不可耐的说道,如果此灭蝗之法可成,那恐怕是天下百姓之幸。

    南城门外,墨家试验田。

    “呱呱呱!”

    当李世民一众人刚下马车,就听见一阵震耳欲聋的音浪扑面而来。

    “这到底是什么声音如此之响。”李世民震撼的张着嘴巴道。

    苏令侬顿时脸色十分精彩,大声的说道:“回陛下,此乃家鸭的声音。”

    李世民心中暗自腹诽,他虽然久在深宫之中,又不是没有见到过家鸭,虽然家鸭有点吵,但是也不至于如此呱噪。

    墨顿苦笑道:“回陛下,此乃上万只鸭子的叫声。”

    此刻,已经是夕阳西斜,李世民见到过一副壮观的场景。

    一只只鸭子扛着吃的肥圆滚滚肚子,被墨家子弟从田间赶了出来,所到之处,蝗虫乱飞,然而却被一只只鸭子闪电般的捕捉,吞下肚子。

    十只,百只,千只,乃至上万只,一个个犹如得胜归来的将士一般,得意的夸耀着军功。

    “少爷!”墨大看到自家少爷前来,连忙上前道。

    “蝗虫灭的如何?”苏令侬忙问道。

    “回苏大人的话,此次一共投入了近万只鸭子,仅仅一天,小的保证将这几百亩的试验田的蝗虫消灭的干干净净。”一脸黝黑的墨大可是知道眼前的苏大人可是朝中的大官,连忙回答道。

    “一个小小的家鸭能够吃进如此多的蝗虫?”李世民惊讶道。

    “大人有所不知,家鸭的进食量十分的巨大,而且行动迟缓容易管理,要比牧鸡容易的多了。”墨大抹了一把汗笑道,他虽然不认识李世民,但是也知道能够少爷陪同的一定是达贵官人。

    李世民不相信,亲自到田地之中去勘察一遍,结果发现家鸭走过之处,田地之中非但蝗虫禁绝,连一些虫子都消灭的干干净净。

    要知道这个时代可是没有农药,也没有什么化学药品,蝗虫可谓是屡禁不绝,没有想到牧鸭竟然有如此功效。

    “启禀陛下,蝗虫难以禁绝,除了能够大量繁殖之外,还有就是难以捕捉,以及能够飞翔迁移,只要是提前发现,放出牧鸭,就能将其蝗灾消灭于萌芽之间,而且百姓养出的牧鸭味道肥美,乃是不可多得美食。”墨顿道。

    苏令侬顿时激动万分:“好!由此良方,大唐将再无惧怕蝗灾。”

    他看向墨顿眼光不由得多了几分感激,墨顿在此之前已经将人工孵化技术在整个大唐推广,大唐定然不在缺少鸡鸭,只要牧鸭之法在全国推广,大唐发生蝗虫的几乎降到了最低。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古人诚不欺我。”李世民感叹道。

    棉花看似大唐之福,其中却隐藏着让大唐货币奔溃的灾祸,而蝗灾施虐,本是天大的灾祸,竟然还有牧鸭之法解除,成就牧鸭此美食。

    “福祸相依之道,我等所做的那就是趋福避祸,人定胜天。”墨顿声音铿锵有力,哪怕是万鸭呱噪也不能淹没。

第二百七十四章 洛阳灭蝗() 
    得到了消灭蝗灾的方法,解决了心腹大患,李世民心情大悦的回宫。

    苏令侬也紧接着离开,他已经离开司农寺太久了,有很多的政务要处理,同时也还要将灭蝗之法,通传天下各道,夏秋两季乃是蝗灾爆发的高峰期,哪怕是关中地区无忧,其他地方也不可不防。

    二人走了之后,墨顿无奈的看着自己手中的一大包金刚石,不禁的叹了一口气。

    此乃李世民从皇宫宝库之中挑选出来的精品,乃是都是一些藩国上贡的精品,其个个都是价值不菲。

    “果然如此!”墨顿不禁感叹道。

    哪怕是英明圣武如李世民,也有庞大的后宫需要安抚,那些莺莺燕燕也逃不过钻石的魅力。

    墨顿将一包金刚石交给墨大,道:“将这批宝石交给张师傅,告诉他,分出一半的人手赶工这一批!”

    墨大顿时为难道:“少爷,可是我们之前钻石的订单已经满了呀!”

    “那就再加人手。”墨顿毫不犹豫的说道。

    好在墨顿接收订单并不多,而且定的时间都是很宽裕的。哪怕是交货晚了,这些人知道是因为为皇宫赶工而晚期,恐怕恨不得将自己的订单排到最后还不足表达自己的忠心。

    “是!”墨大应道。

    随着牧鸡牧鸭灭蝗之法,传遍大唐,整个朝政都是密切关注大唐蝗灾的情况。

    而事实上,鸡鸭鹅遍布的关中地区的确没有出现蝗灾的情况,反而不远处的洛阳等地出现了小面积的蝗灾。

    洛阳城外。

    洛阳令周宏德一脸忧愁的看着外面飞蝗乱飞,这一年之中,周宏德过得可谓是极其的艰难。

    洛阳城乃是和长安城齐名,除了不是京城之外,洛阳城哪一个方面都不逊色于长安城,而洛阳令在级别之上都是等同于长安令。

    甚至在历代吏部考核的时候,也都是拿周宏德和苏洛生相比较,然而在墨家村的大力扶持下,长安令苏洛生可谓是过得风生水起。

    先是全城预警系统,然后再是分税制的试点,接着又是全城公交系统,一个接一个的政绩工程苏洛生一跃成为皇上眼前的红人,可想而知,今年的吏部考核,苏洛生肯定是领先于他。

    而偏偏在这个时候,洛阳又发生了小范围的蝗灾,虽然还没有到铺天盖地的程度,但是要是再不控制,造成洛阳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