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问题这1000余里中的大部分地段,都掌握在各种各样的蛮部手中。
大理国从来都没有搞定过所有的蛮部,哪怕在强盛的时候,朝廷的政令也就能在国都大理、善阐府、弄栋府、谋统府、会川府、威楚府这几个核心的府郡中通行。
对于边远的部落,也都只能用羁縻统治的办法进行管理。
而到了段誉当皇帝的时候,这些羁縻部落就不停造反。到了大宋的宣和年间,反叛的三十七部蛮甚至一度攻破高氏家族的老巢鄯阐府,杀死了督军的清平官高泰明的四子,平国公高明清。
蛮部的叛乱虽然被高氏家族的高泰运镇压下去了,可是赢得非常勉强,所以大理朝廷对蛮部的控制力很弱。
一旦大理国在和西宋的战争中露出颓势,蛮部就极有可能倒戈投靠宋朝。
而只要得到蛮部的支持,岳飞的27000大军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这1000余里山路,出现在大理城下。
所以驻兵汉源的岳飞,现在最担心的并不是千里山路,也不是大理国的兵马,而是大理国将兵力收缩到建昌府城。
因为他非常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向大理国北部的蛮部证明大宋天兵无敌。
只要那些蛮部相信大宋天兵可以毫不费力暴打大理,那么他们的归附也就没有一点问题了。
有了他们提供向导和补给,千里山路不过是二十天走完的事情。
等大兵到了大理城下,段誉还有什么出路?还不是出逃或者投降?
“都部署,大理兵到了!”
正在岳飞有些忐忑的时候,他的总军机张宪快步走进了他的白虎节堂。
“多少?”岳飞看着张宪追问。
“根据虚恨部酋长的报告,大理兵马共有10万,还有上百头战象,领兵的是政国公高量成。”
虚恨部是一个位于宋理边境上的部落,和大部分中原边境上的部落,都采取了吃两头的策略。一边向大理称臣,一边又通好成都府路。
“10万?”岳飞一笑,“那么多啊!太好了!
你马上派人带上战书去虚恨部,让他们代为转交给高量成。就说我大宋是仁义之师,不愿意让理宋两家的百姓陷于水火。因此愿意在大渡河南岸选择一处开阔之地,与大理兵决战。若不能胜,便率兵而退,从此再不袭扰大理。”
“在大渡河南岸?”张宪一愣,“就不怕他们半渡而击?”
岳飞笑道:“呵呵,半渡?有三分之一渡了大渡河,还怕打不垮他们的10万大军?击垮之后,再以骑兵尾衔追击,一路掩杀过去。这10万人算是扔在千里山路上了……”
第1442章 这不符合兵法()
大宋靖康六年十月十八日,大渡河畔。
“砰砰砰……”
“嗷嗷嗷……”
“败了!败了!”
大渡河边的战场上,火绳枪的齐射声音,受惊的战象叫喊的声音,还有大理国兵将的呼喊声音,汇集成了山呼海啸一般的声浪,仓惶喧嚣之极,铺满了周遭大大小小的山岭。
在大渡河以南,龙塘山脚下一块七八里宽的开阔坡地上,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正在上演。
布满了大半个坡地,数量没有八万也有六万的大理国官兵,正在陷入惶恐和崩溃当中。而在他们的对面,处于地势较低的大渡河滩上9000宋军,则由下而上向比自己多几倍的敌人发起了强攻。
在龙塘山顶布阵的大理国政国公,兵马都元帅高量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荒唐的事情?
今天这一战,自己明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不管用哪本兵书上的道理来分析,都该是自己大获全胜才对啊!
在数量上,敌人渡过大渡河的人马还不足一万,而自己的兵马多达七万。七比一的优势啊!
在地形上,敌人是背水列阵,又处于低矮的大渡河河滩上面。而自己占据了龙塘山北坡,居高临下,是势如破竹的状态。
而且自己还有一百多头战象,那可都是好似小山一般,浑身披着铠甲的怪兽。一百多头战象摆成一排踩过去,也能将宋人不足万人的军队给冲散了。
在谋略上,高量成也觉得自己很高明啊!他可是熟读兵法战策阵图的兵法家啊!而且在这场大渡河之战中,他还发扬了兵不厌诈的原则,使用了半渡而击之的战术。
并没有让宋人的两万多军队全部渡河,只让不足万余宋军过来大渡河,就立即发起了总攻。
这样的兵力对比,这样的地利优势,这样的高明谋略,再加上一百多头战象,怎么可能输掉?
你让孙武、孙膑、吴起、姜太公他们都来评评理!
怎么可能输呢?
可是今天指挥宋军的岳飞就是个不讲道理的主儿,谁来评理都没用。他就是用9000人强攻7万人,还打赢了。
而且……还赢得非常轻松!
之所以会轻松取胜,主要是大理人的战象兵太坑爹。大象个子挺大,胆子却很小,很容易受惊发疯。
所以一百多头战象被岳飞的上千支重型火枪一顿猛击后,当场就倒下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全疯了,调头就跑。
其实战象发疯的事情在战场上经常发生,所以操纵战象的士兵都随着带着可以把战象的脑壳砸碎的铁锤。
一旦战象失控,就马上杀掉!
可问题是岳飞手下也有懂战象的机宜,所以就安排一部分火枪手用重型滑膛枪去打大象背上的士兵。结果就有几十头失去控制的战象调头转身,发了疯一样踩着大理兵将的身体往龙塘山上冲去。
而岳飞则马上抓住了战机,命令自己的9000战兵跟着大象发起了冲击。
在9000披着铁甲,持着长枪、重型火枪和刀盾的宋军的冲击之下,大理人的七万大军,一触即溃!
大理都元帅高量成,只得在少数亲兵的保护下,仓惶南逃。
而他这一逃,也宣告了大理国在建昌府统治的崩溃。
各部蛮夷,在不到20天内,全部向大宋天兵臣服,接受了岳飞委派的官职,派出了本部蛮兵为先导,还提供了岳飞大军所需的全部补给。
在短短的25天之后,人数已经膨胀到10万的岳飞大军,就已经兵临洱水之滨。
十一月十三日,大理国第十五代君王段誉,带着王皇后、钟贤妃、木贵妃、李淑妃等后妃,以及诸皇子公主,还有他的孙子段智兴,还有天龙寺的一群高僧,在清平官高顺贞的保护下,逃离了即将被宋军攻占的大理城,沿着富良江,往交趾国境内而去……
立国193年(中间断了两年)的大理国,迎来了它的末日!
段誉带着一大家子逃难进入交趾,但还未到达升龙府的时候,升龙府这边的主人,大宋交趾郡王赵棫也正在为一场即将开始的大战而头疼不已。
赵佶的这个老八,八王爷赵棫运气也算不错,得了个交趾国,也算是一方君王。而且还在七年多前由当时还是皇帝的赵佶指婚,迎娶了纪忆的一个女儿为正妃,得一大笔嫁妆。
有钱有权,又有个漂亮老婆的赵棫本来该在升龙府当个安乐王爷,荒淫无道的过完一生的。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他的欢乐没有持续多久,天下就大乱起来了!
先是大宋后暴周开战,然后又是他的岳父纪忆被杀,父亲赵佶被迫退位内禅,接着大宋又一分为二,他的三哥赵楷又在江宁被劳什子十八州府的议会代表推举为大宋皇帝了!
在赵楷称帝后不久,就把赵棫的大舅哥纪浚派来了交趾国担任国相了。
随着纪浚到来,赵棫的好日子就算到头了。
虽然赵棫是交趾国的大王,可是交趾国却是纪浚他爹纪忆创立的。
所以纪浚一来,好好的交趾独立王国没有了,变成了东宋的附属国。赵棫的权力也给架空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也和没有差不多,得用来帮着纪浚筹粮筹饷,练兵备战。
而开战的对象,则是和交趾不怎么够得着的真腊国。
虽然真腊和交趾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好,但那和赵棫没关系,是因为李氏交趾和真腊争夺占城。
可现在占城国差不多给暴周吃完了,也没交趾什么事儿了,交趾国和真腊差不多都不接壤了,还打什么打呀?
可是纪浚哪管这个?他只管为入侵湄南河流域的战争招募军队,准备粮草。从合众元年到现在,已经从无到有,组建起了3万人的远征军。
这3万兵将全部都按照东宋陆军的标准训练、装备,军官也都来自东宋的军事学院,炮兵也都是从东宋调来的。而所有步兵和骑兵,则都在交趾国招募。全都是拿钱干活的佣兵!
虽然募兵的钱是东宋拿出来的,可是这三万大军的军粮却都是交趾国拿出来的,随军的民伕也都是交趾国征募的。
另外,交趾国还需要为正在建设中的河口城(湄南河口)提供大量的民工和粮食。
对于交趾这样的小国,这些负担怎么算都不轻啊!
而且这些个负担,全都替他人做嫁衣,对于交趾国一分钱好处都没有。
这样的事情赵棫当然不乐意了,所以当段誉国破来投的消息传来后,交趾国的大王马上就觉得这是他摆脱真腊战争的一个机会。
“什么?大理国灭亡了?”纪浚也有点不敢相信,“怎么可能?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是十月、十一月的事情!”赵棫又急又快的说,“长安方面出动了20万大军,短短两个月就攻破了大理国,大理国主段誉已经进入了交趾境内,再有几日就要到达升龙府了。
相国,交趾必须要备战了!不如就把预备派往河口的三万大军留在交趾吧。”
“不行,不能这样!”纪浚摇摇头道,“湄南河那边箭在弦上,真腊国的大兵已经到了!如果交趾这边的3万大军不开过去,河口城搞不好就会沦陷。”
“那,那交趾国沦陷了怎么办?”
“不怕。”纪浚一笑,“长安的人还能够得着交趾?交趾的得失在海路……而且周国的安南行省就在交趾国的身边。大王要真失了国,长安方面在交趾可就得和周国的势力接壤了。
他们在中原那边,可刚刚吃了败仗,还敢在交趾和周国打仗?这不是找死吗?”
“那他们万一真打来了,咱们该怎么办?”
纪浚想了想,已经有了主意,“好办,叫人拿住段誉君臣,一并送去大理,再给长安的官家上表称弟不就行了?”
“这样能行吗?”赵棫将信将疑,“据段誉所言,长安方面是以讨伐我交趾的名义借道大理的……”
“那都是借口!”纪浚摆摆手,“他们就想吃掉大理国,不会真的进军升龙的。”
他看见赵棫还是一脸忧愁,叹了口气:“这样吧,留下5000人,同时再命人在富良江东岸修建一座棱堡,若有万一,臣就保着大王退入棱堡坚持。”
“好好,就这样,就这样!”赵棫连连点头,“那段誉一家……”
纪浚拍了拍胸脯,“臣派人去抓!”
“不要说抓,”赵棫摆摆手,“要请!要说请,我大宋是礼仪之邦,交趾也是礼仪之国,人家到底是来客,还是要客客气气的相请。”
“大王所言极是,”纪浚连连点头,“我交趾是礼仪之邦,要以礼抓人的!”
这个段誉也真是可怜,刚刚失国出逃,离了岳飞的虎口,本以为逃到交趾国就安全了。
没想到又遇到了狼狈为奸的赵棫、纪浚君臣,糊里糊涂就成了阶下囚,被当作礼物送去了大理城,全须全尾的落在了岳飞手中。苦练了四十多年的武艺,到头了一点用都没派上。
第1443章 伏尔加河边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两万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万千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长安城阙……”
伏尔加河畔的草原上,响起了悠扬的歌唱声,不是用俄罗斯语在歌唱,因为俄罗斯民族还没有诞生。而是有人在用河南话歌唱,而且还用稽琴伴奏。弹出的词牌则是“满江红”。
这是伏尔加河边的满江红……作者并不是岳飞,而是武好古。是武好古在女真西迁伏尔加河前所作(所抄),然后让人送给完颜宗弼作为临别之礼的。
当然了,武好古给完颜宗弼的是“原版”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而完颜宗弼现在吟唱的,则是经过修改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了。
譬如把“八千里路”改成了“两万里路”——从河套灌区跑到伏尔加河,两万里都不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