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近23万名共和军的骑兵(骑士)、府兵,得到了50亩至000亩不等的职田——因为辽东的土地实在肥沃,而需要分配土地的人又太多,所以辽东骑士的庄园规模缩小到了000亩,辽东府兵的庄园也减少到了50亩。不过这些田庄的产出,却一点也不比燕地500亩或200亩的田庄少。
新增加的府兵户近2。5万,骑兵(骑士)户约有。5万。总共有将近4730万亩的土地被分配给了这23万人。
还有00余万亩土地,分配给了马家、郭家,以及被强制迁移到辰州、旅顺、鸭绿水(马植的地盘)岸边的渤海右姓。
另有450余万亩分给了在燕地土改中蒙受损失的燕地中小豪强和辽东、辽西的汉人——属于马家、郭家体系中的汉人壮士的土地,由两家自行解决。而这450余万亩土地都是私田,可以自由买卖,无论持有者是不是公民,都不能免税。
最后的220余万亩,则被武好古奖励给了平定辽东、辽西的功臣。土地虽然不多,但是都集中在旅顺府、辽阳府和辰州等辽东大城市周围。经济价值可不低,而且也是不能免税,可以自由买卖的私田。另外,早年间授予勋贵的燕地土地,现在也都划分成了私田。
土地已经分配完毕了,期间当然发生了多起暴力抗拒事件。不过在强大的共和军面前,渤海人和寺庙僧侣的反抗,根本不足一提。
不过分配完毕的土地,大部分都撂了荒。因为分到土地的人们,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消化他们的战利品——这一轮土地改革解决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或产权,解下去的开发利用就是个精细活儿了。
分到土地的府兵、骑兵(骑士)、功臣们需要把他们的家人从燕地接过来帮助管理土地,或者干脆把土地发包(大部分的勋贵都会这么做)。而要将多达几千万亩的黑土地经营起来,又少不了资本、劳动力和市场的配合。
以交易辽东、辽西农牧产品为主业的营口市和锦西市,在政和三年夏天的时候就开始了规划,预计将在政和四年进行招标。当然还是天津模式,整个儿承包给商会去开发,发展起来以后也是自治城市。
一家以支持辽东、辽西和燕地农场开发为目的的政策性银行,共和土地银行,也在政和三年夏天,在旅顺市挂牌成立了。
根据计划,这家银行可以接受只有使用权的府兵、骑兵(骑士)农场作为抵押,提供低息和长期的农业开发贷款。并且还可以接受借贷人用农产品还本付息。
如果借贷人因为经营不善,无法偿还贷款。他们也不会永远失去庄园,而是失去落干年的使用权。而且他们只要不失去府兵、骑兵(骑士)的军籍,就拥有提前赎回农场的权利(只能在农场完成秋收后赎回)。
另外,这些职田庄园农场,理论上虽然是官产,但是根据正在起草的《共和民法典》的规定,是可以由子孙继承的,只是不得进行分割。
而继承农场的子孙,就必须履行当兵的义务。并且根据他们的公民等级,决定农场是否免税。
只有取得临时公民及以上身份,职田农场才能享受免税的待遇。否则就必须缴纳田税,而田税收取的则是农产品或等值的银钱。
如果没有子孙愿意承担当兵的义务,或者公民等级为“候补”、“临时”的府兵骑兵,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承担兵役(不包括阵亡、战伤、被俘、失踪等原因),职田农场也会被收回。其中候补公民的农场会被立即收回,临时公民的农场则会在临时期满后收回。
而终身公民除非被降级(因为犯罪或严重触犯军法),否则他们无论能否承担兵役,都可以终身拥有农场,而且不必缴纳农业税。
此外,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共和国的平民、候补公民还需要承担丁税,也就是人头税——丁税相当于宋朝的丁税和免役钱的结合。不向公民和公民的妻子、子女征收。候补公民如果拥有军籍,也可以享受相同的免税待遇。平民和非军籍的候补公民。则不能免税。
不过共和国的丁税和田税都不重,对平民而言也不是多大的负担。
因而在共和国的财政收入中,丁、田二税的占比是非常低的。而且归地方的州府和自治市支配,并不是中央税。。。
而共和国财入的大头,则是各种各样的工商收入。包括关税、市税(市税通常是包税)、船税(凡是隶籍共和国,可以得到共和国海军保护的商船都要交税)、房产税(只在城市中收取)、矿税、伐木税(商业化伐木要交税)等税项,以及保护国(地)贡金,官营工商业的利润等等。
另外,公民捐款,也是共和国财政的重要来源——捐款是可以维持或提示公民等级的!而公民等级的好处,自不待言。
除了对税收和职田庄园进行了严格、明确的规范,《共和国民法典》中,还格外突出了对私人财产的保护。和买、强征、抄没等等侵犯私人财产的行为,不是明令禁止,就是给予了极其严格的约束——只有在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紧急状态,政府才能强征民间的财物用于抵抗,而且在战后还必须照价赔偿。
当然了,对于商人和大地主(主要是勋贵地主)的逃税行为,也是《共和国刑法典》的重点处罚项目。除了罚款、拘捕等常见的处罚方法,还有“公民降级”这个大杀器!
包括最高等级的元勋公民,都有可能因为逃税或者其他犯罪行为被降级!
所以逃税在共和国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考虑到共和国的税率,实在是得不偿失。
……
在辽阳府城中,武好文居住的馆舍中,正堂上点了个火炉,火炉里炭火熊熊,炭火上还温着一壶老酒,屋子里面酒香四溢。
武好文、侯仲良、杨时三人围着一张方桌而坐,一边品着老酒,吃着小菜,一边在议论着他们昨天刚刚得到的《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密!细!几可以秦法比拟,只是少了酷烈。”
大儒侯仲良评价道:“看来武执政的确没有统六合,定八荒的雄心。”
“老师,您为何有此评论?”武好文问。
“这不是明摆着吗?”一旁的杨时笑道,“那么细密的法度,得花多少心思去执行?若是二十州土地,几十万公民,数百万平民,倒也勉强能行。若是换成大宋四百州军,亿兆民众,怎么可能行得通?所以武执政的心思,已经明摆着了。”
“如此说来,”武好文送了口气,表情有些复杂,“官家倒是可以高枕无忧了……”
大宋人多、地广,管理起来就麻烦了,根本不可能行“武氏新法”。在中世纪,交通和通讯技术非常原始的情况下,要想把一个超级大国治理的井井有条,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武好古草创的周国,不过就是燕地、辽东、辽西这么一点本土。经济中心就是天津市一个,出了元首官邸走不多远就是市议会。
天津市的商人到底赚多少钱,交了多少税,是很容易查清楚的。根本不需要各种青天或是各种“公公”,元首自己来都行。
要保证骑士(骑兵)、府兵庄园不被权贵侵吞,也不是很困难。元首本人甚至可以在天津、辽阳两地定期巡回,直接接受失地骑士(骑兵)、府兵的申诉。
而且早在界河商市时代,新闻自由就已经开始奠基了。天津市内可以买到许多的报纸,使得统治者可以很容易了解国内各地发生的事情。
这个周国的本土面积,不过就是二十几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后世的英国本土,比德意志联邦还小得多。而且周国的土地围着渤海湾,所以水路交通非常便利,土地也相当肥沃,资源也非常丰富,人口更是不多不少。这样的国家,管理起来当然是比较方便的。
和南面的大宋,以及鼎盛时期拥有近200万平方公里领土面积的罗马共和国,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
这样的体量,这样的人口,这样的资源,差不多就是资本主义初兴阶段,一个先发国家的规模了。
第1210章 这就是资产阶级革命 下()
传说中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实已经发生了!
从天津市脱离大宋朝廷管制,到建立幽州共和政府,再到如今击破契丹数十万大军,夺取辽西、辽东几千里沃土,正式建立共和国家。这个过程在当时看起来,似乎就是一场军阀作乱,割据称雄的事件。
也许标志着赵佶重用武臣路线的彻底失败,也许有人会觉得武好古建立的周国里里外外都透着古怪。
明明可以为帝图皇,偏偏搞了个劳什子共和。而且这个国家还是“武士与奸商共天下”,不仅没有皇上,连传统的儒家士大夫也没有了,整个儿就是无父无君之国……
而这样一个无父无君之国,偏偏有管理得极为细致。国还没有开,什么《宪法》、《民法》、《刑法》、《官务法》(专门规范政府行为的和官吏任免等事项的)、《公民法》、《议会法》等等的,就制定了一堆。
这些法律都是幽州元老和各地大儒们商量了原则,再由云台学士中的律学专家精心制定的。
而且这些法律也不是拍脑袋凭空而来,而是有了长达十五年的共和实践,还总结了宋朝一百多年法度治理的得失——云台学宫律学院的第一代教授都是开封大状师出身,大概是对宋朝法律制度最了解的一批人了。
所以这些共和国的法律不仅严密细致,而且还比较容易执行。
管得细致当然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不说了,而弊端则是容易走小国寡民的路子。以周国的治理办法,管一个几千里地,百万户民的中等国家,也许真能管得很好。
但是要推广到整个天下,管理的成本就太高了,而且给地方上的权也太多,很容易造成地方割据不鸟中央。
所以如武好文、杨时、侯仲良等人,都把周国这种细而密的管理,看成了无大志的体现。
也许武好古就想搞个偏安一方的小国,根本不想夺大宋江山。
秋风萧瑟,人在旅途。
武好古骑着一匹天津骏马,走在西去燕地的途中。他的身前身后,除了上百辆四轮马车和乘马而行的学者、元老和随从,就是大队大队的骑兵了。
他的辽东之行终于结束,现在正在返回燕地的途中。
和他同行的有好几万人,除了武好古的家人,还有自行汇集到辽阳府的元老,还有跟随武好古返回燕地的南朝大儒,当然还有没有当上王爷的武好文,还有新成立的共和国骑兵第一师的官兵,还有一队黄头女真雇佣军。
周国骑兵第一师的名号听着非常现代,实际上在《周礼》之中,就有关于军、师、旅之类的军队编制名号。
所以在这一次将幽州共和军改编成周国共和军的时候,武好古干脆就引入了军、师、旅的编制单位。不过他没有在旅以下设立团,直接就是营,营以下则是队,队以下设排,排以下则是什。
军不是常设单位,而是一个方面战场的指挥机构的名号。
另外,骑兵和步兵的编制也不一样,骑兵没有旅级编制,师以下就是营,骑兵师下面就是六个营。其中五个是作战营,一个是指挥营。
指挥营的编制000人(正兵、辅兵各半),包括护卫队、辎重队、斥候队、传令队、指挥队、炮兵队等部。
作战营的编制较大,多达800余人!下面也是五个队,四个骑兵队,一个指挥队。
骑兵队有四百人的编制,也是正、辅各半。指挥队只有二百人,同样有一半是辅兵。
骑兵队下则是四个排,每个排都是铁骑五十、辅骑五十,正好凑成一个墙式突击的单位。
骑兵部队的营、队、排编制那么大,除了和最佳的墙式突击编队规模有关,还和辅兵的数量有关。因为组成骑兵师(一共有三个)的骑兵都是装甲骑兵,必须要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配属辅兵,才能进行作战。
所以一排五十名骑兵就得配五十名辅骑,部队的规模也就显大了。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总军机司和兵房在研究之后,就拿掉了骑兵师下的旅,变成了一师辖六营了,总共一万人的满编数量了。
当然,这种一师六营的编组方法,也是适应眼下战场需要的。
因为装甲骑兵的打法简单,就是列队冲击,所以一个师部足够指挥五个作战营了。而且他们要么以师为单位打大战役,要么拆成营级配属步兵师。多数情况下一个骑兵师都会抽调走落干骑兵营,设置骑兵旅的话就会出现一旅辖一营甚至没有下属作战单位的尴尬局面,所以干脆不设旅了。
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