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天不亮,西门安就去城门口动员灾民,百姓们听到西门公要给他们谋个生计,又听说是最新的蒸馍技术,这种蒸馍一直是听闻,作为灾民哪有机会一尝美味呢?个个争先,唯恐不让自己出去。

    西门安很顺利按照户籍所在地和制定的原则进行了初步筛选,先将适合外出的挑选出来,又将这些外出的人员分成四十五组,每组二十多人。根据每组的情况确定要去的地方。西门安最后确定后,发现安排的地方已经在繁阳三四百里外。邯郸大梁皆都在其中。

    西门安将四十五组各挑两人,派到田氏院中向秦梦学习蒸馍技术。另一路樊大同带着西门公的指示,召集城中的铁匠定做了五十个铁锅,集中篾匠定做了五十套笼屉,和若干大小竹筐,最后樊大同带着召集来的五六个石匠来到田氏院子。

第31章 和氏璧() 
石匠们看到石磨后,个个惊叹不已,弯身仔细研究,好像遇见了奇珍异宝一样,良久,石匠们叹了一声,一辈子也没有想到这么简单法子。樊大同嘿嘿一笑对几个石匠说道:“这个法子就这么简单,不过你们想学走,必须给我带出五个人徒弟来,教会他们凿刻功夫,而且再凿刻出五十套小石磨。这样你们就可以学走这个石磨的法子了,绝不追究。”

    这个法子就是滚滚而来的钱财,几个石匠哪里不晓得这个利害。连声称诺,保证一定教会樊大同的五个后生。这个主意也是秦梦给樊大同出的。秦梦将蒸馍产业的核心归于石磨,有了石磨才能大量出产面粉,谁掌握了石磨的凿刻谁就能先挣到第一桶金。

    樊大同本想自己学呢可看着自己粗笨的手指也就罢了,将好事留给了自己的后生。这五个后生,其中三个是他大哥家的孩子,大哥去世的早。留下了三个侄儿跟着樊大同杀猪。另外两个却是自己死去妻子的侄儿,五人都是樊大同带出来的杀猪好手,估计学凿刻也不在话下吧。

    里面一个姓卞的老石匠,问道:“我能否知道,这是何人作品?”樊大同一听,来了自豪感,将大头领了过来,一指这个六岁的娃娃道:“老卞,看见你吗?就是我家这小子。”

    大头怯怯的看着老石匠惊讶的表情,老石匠不敢置信的说道:“小娃娃,真是你所为,你父母是谁?”大头很好奇看着老石匠道:“我父亲,叫喜,妈妈很早就去世了,我和爸爸走了很远很远的路,才来到了这里,结果爸爸被大水冲走了!“大头说完又哭泣起来了。

    老石匠轻轻的爱抚着大头的头,大石磨雕刻技法时曾相识。听到石头父亲叫喜,又听到石头的口音这么熟悉。老石匠突然紧紧的抱住大头,放声哭泣起来。院中妇人和秦梦也来到屋门口,来看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

    卞老石匠讲述了大头的身世,卞石匠本是楚国彭城人,家中排行老二,年轻的时候流落到繁阳,一直做石匠,后来见到家乡人,这才和大哥取得联系。前不久得到大侄子要过来看望自己的书信,没想到今天竟无意看到自家熟悉的祖传凿工,更没有想到是自家孙子所凿,喜极而泣。

    秦梦看着抱在一起大哭的爷孙两,心里为大头高兴,大头有了亲人了。老人嘟嘟囔囔的说道:“孩子,我是你二爷爷,以后你就有家了,你也有姓氏了,你我的祖宗都是卞和!”

    卞和并不太有名,而是他所献宝玉却很有名,这块宝玉就是大名鼎鼎和氏璧,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璧就是和氏璧,后来秦始皇得到,将和氏璧作为传国玉玺,刻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从此以后谁拥有就代表谁是真命天子。这块璧时隐时现出现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秦梦也想不通的是,蔺相如保护的和氏璧是薄而中间有孔的一块玉,到了秦始皇手里就变成了一方玉石呢?

    卞和是一个倒霉的人,为了向两代楚王献宝,结果两次分别被砍去左右脚,大概是感动了上天,第三代楚王终于识得宝玉。原来这爷孙就是发现和氏璧之人卞和的后代。

    石匠心情平复后问秦梦:“我孙儿虽有祖传的凿刻之功,却没有这简单实用的设计之功,请问这出自谁人之手。秦梦微微一笑道:“是小子我,一时兴起才想起的这个法子,没有大头的帮助,一切都是想法,这功劳都是石头的。”

    卞石匠看着小小少年,说话沉稳,一点不居功自傲,甚是喜欢。秦梦又道:“收留大头之人不是我,而是豆蛋!”随即将豆蛋喊了过来,秦梦连同豆蛋捡到五个无家可归孩子的事情讲给了卞石匠。老石匠听后,眼泪汪汪看着八九岁的豆蛋,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只是轻轻摸摸豆蛋的头,秦梦受不了这么煽情的场面转身离开了。

    西门安领来一百多人站在田氏院中,就等秦梦传授蒸馍技法。秦梦来到众人面前,清了清嗓子压一压心中的紧张。两句就将蒸馍的技巧全部说了出来,下面一百多号人包括昨日那十个妇人脸上满是惊讶不敢置信的表情,原来就这么简单。大家感慨没想到的同时,对这个十三四岁少年的胸怀也大大敬佩。

    秦梦弯弯腰向下面众人施礼,接着说道:“我也是和你们一样,都是大水中的幸存者,没有田妈妈的收留,我也恐怕饿死在了路边。同是繁阳百姓,自然不能看到你们挨饿,只希望日后我们繁阳百姓不论到了那里都能互爱互助,共度难关。小子,因为深受西门公的恩德,故将蒸馍之法和石磨一并相赠,也希望你们日后发达了见到受苦受难的乡亲们给一口吃食。”

    下面众人听到秦梦至情至理的叙说,每个人心里都是感佩这小少年的高义,纷纷跪倒行礼。秦梦连忙阻止,一个个搀扶起。这才一百多号人的跪拜,秦梦就感觉有点飘了,好似已经变成了世间的主宰,这种虚荣之感特别美,看来行善之事做多了容易上瘾。

    也是从这时候起,秦梦小小少年的名声,从这些百姓口中传了出去,先前过来的十个妇人是这里面的信息源。她们传颂秦家小子如何慷慨,如何见不得人受苦受难,又是如何不辞辛苦拉扯七个孤儿,竟然还救了一个贵公子,连带着田氏都去享福了。秦梦听着夸大其词的编排,不由心中有几分满足。

    秦梦接下给他们讲述了如何下海捞金。比如到了各自去处后,碰到商业林立却没有自己立锥之地,那么就从沿街叫卖开始。如果一开始没有展开蒸馍生意的粮食本钱,可以找高门大户,给他们磨面,从小积累本钱。城中如果物价太高,没有地方可以安身,那么就在城外搭窝棚。

    开展生产之初肯定会遇见各种不顺,这些都是暂时的。一句话积蓄本钱,慢慢干起。蒸馍的秘法和发放的小磨盘,只要这两样东西不泄露不典卖,终会守到成功那天。

    秦梦口沫横飞,最后说道:“如果你们一旦稳定下来了,挣的钱粮也就越来越多,到时候可以多开几家蒸馍店,到时候如果物资不够,当地采买不了,请记住家乡这里是你们最大的靠山。我们这里会凿刻更大出面更多的磨盘。不过各位乡亲们富裕了也不要忘记回报家乡,因为这里还有鳏寡孤独。”

    秦梦讲完了,下面受灾的乡邻也听的入神了,个个思绪飘向远方,每个人勾画发家致富的前景,他们去外面闯世界挣钱的信心更加坚定。众人回过神来,也纷纷对着西门公秦梦弯腰行礼。发誓自己发达后绝不忘西门公,秦家小子,以及所有繁阳乡亲们。

第32章 下海去了() 
院子中开始忙碌起来,每组人轮流着学习和面,揉面,一锅锅的蒸馍也都蒸了出来,这些人吃掉一些,留下馍馍也实在太多了,估计今天过来购买蒸馍的顾客不用预定。

    傍晚时西门安看了一下过来培训的人,询问他们学的怎么样了。其实只要是家中做饭的妇人都会,只是放老面,这层窗户纸没有捅破而已。

    众人跃跃欲试的急切心理,西门安看到眼里,自然很是满意。就等明日铁锅笼屉竹磨盘筐是否能够筹备齐全。西门安向四十五组分配了各小组要去的县邑城镇,圈定了经营地域,众人也都毫无异议接受了安排。西门安宣布明天准备一天,后天出发。大家欢呼雀跃,众人抱着下海发财的美好憧憬纷纷离去。

    这时却有一组人家找到西门安,要求要去咸阳。西门安了解了情况,原来这组人都是一个人村上的人,领头的是一个老者,几个壮年后生,几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和几个妇人,一些孩子。他们之所以去咸阳,因为村上的一些后生前几年征召入伍,一次战事中被秦军俘虏,后来村里面传来消息,被俘虏的后生都在咸阳做工。这些年失去男人的妻儿父母一直想去找找他们的心愿,正值此机会,他们才得偿所愿。西门安深感同情当场同意。

    西门安处理完琐事后向秦梦告别离去,要去给这么多人开具路引。这个工作量确实不小,够西门安老头忙活的了。

    第二日,樊大同领着人已经将铁锅,笼屉,竹筐,准备齐全,小号石磨也已经凿刻完毕。西门安也已将众人的口粮准备好运来道了大院中。在田氏院众人又操练了一天,秦梦看着众人也已熟练,心中大安。

    秦梦家中所有麦子都磨成了面粉,当日蒸出来的馍馍一部分卖掉外,其余的蒸馍都收集了起来,大约有上千斤蒸馍。秦梦想着明日将这些蒸馍送给即将远去讨生活的乡亲们,也算是自己对故土乡亲的一点心意。

    秦梦检查了各项准备情况,发现没有什么不妥后,就带着樊大同去了城中。一打听才知西门安和手下小吏一直忙活填写路引竹简已经一天一夜,秦梦见到西门安时,平日里精神矍铄的老头子,满脸疲惫。

    西门安见到秦梦很是高兴,问询了那边人员技术和物资准备情况,秦梦一一答复。西门安听了很是满意,长长出了口气道:“这也是我繁阳城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背井离乡,不过欣慰的是他们这是去讨生活,说不定每个人回到家乡的时候荷包已经满满的了。老夫也很荣幸遇见了你这位少年天才,想出了这么石破天惊的好办法。幸甚,幸甚之哉!”

    秦梦依然平静的将功劳踢给了西门安,说道:“都是老师,心忧百姓,不为私利,感召弟子,这都是弟子力所能及之事,怎敢不尽心,恐对不住老师一片诚挚之心。”两人互谦了半天。秦梦又谈到乡民出去后的善后措施。

    西门安对秦梦道:“这个老夫已经考虑到了,把剩下来的壮劳力和一部分妇人组织起,时刻准备应付远去乡民遇见的突发问题。哪里器具缺少,就去哪里支援,如果哪里人手不够亦可补充。直至他们稳定有了立身之地。我们这里准备的器具,他们一旦盈利,我们就可发售,这样我们也就有了收入,用这部分钱粮照顾留守繁阳城中的孤寡老幼。”

    秦梦点点头表示同意。秦梦道:“小子为表示对远行乡亲的心意,准备了千斤蒸馍,希望老师明日发给乡亲,路上不至于挨饿。”西门安浑浊的眼睛闪烁着激动的泪花,说道:“秦梦你仁心仁德,天地可见,我繁阳能有汝子,真是幸事。千斤蒸馍老夫收下,不过老夫用千斤粮食来换。我已聚集了城内德高大户,捐献了三四千斤口粮,加上之前从郭非哪里获得的钱粮,这些钱粮粮足够四十多队人马路上的口粮,以及生产的本钱了。以后用得着你的时候老夫自然会向你伸手。”

    西门安老头本打算明天来一场送行仪式,结果被秦梦婉言否决了。秦梦说道:“这有些不妥,本来我们的财力就捉襟见肘,再让更多已被安置的乡民知道,他们也会加入远行的队伍,这对我们更是不小的压力,另外就是害怕此时闹大,会让附近县邑县令大人生出嫉妒老师的之心,风言风语对老师不利。西门安也点点头表示自己没有考察周全。西门安和秦梦约定明日一早到田家一起送别灾民。

    第二天天还未亮,东边朦胧些亮光。凉风袭面,大路两旁已经占满了人群。西门安从田氏院中出来,身后跟随的一众民夫,身上背负着大大小小的器具,铁锅,笼屉,石磨。樊大同将一个简易木桌放到人群前方,找来一个木桩,西门安便坐在上面,拿出名册唱一个名,过来一组队伍,身旁小吏发出路引,随后分发了出行的钱粮。队伍里感激的拜谢了西门安后就转身远行。

    天光大亮,所有器具,钱粮,路引分发完毕。西门安对最后一组队伍没有长篇大论,只是叮嘱路上保重。西门安站立在大路中间目送所有灾民远去。

    灾民们都兴高采烈挑着担子,向留在家中的老弱幼小轻松的告别,去远方追寻他们发家致富的梦想。这倒出乎秦梦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