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风云之士氏天下-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主公的意思是斩尽杀绝?”

    “嗯,这个么,倒还不至于。”士徽思索了一会才道。

    “忠素来知道主公用心,这乌桓人善骑射,是不可多得的精兵,若能收为己用,大事可成。”戏志才肃然道。

    “呃,志才费心了,只是这话,入不得外人之耳。”士徽此刻正为这些事烦躁呢。

    “忠了解过乌桓人的传讯,不日,那乌桓大人难楼必然退兵。”

    “呵呵,他以为退了就没事了?不把他收拾了,还是个后患啊。”

    “主公如此想正合忠之心意,如今朝中正是多事之秋,东面还有乌桓大人丘力居,今后若要用兵东下,或者南下,都必须解决掉难楼,此时收服正当其时。”

    “那就依志才之意。不过这乌桓人必须内迁,我意将乌桓人散于幽州民屯,与汉民一样,牧场与牧马之事由军队接管。”士徽想到若把乌桓人内迁,不打破邑落制度,恐怕自己内部一旦空虚,乌桓人叛乱,那还了得。既然收服,那自然与汉民一样归于幽州治下,至于邑落的大帅、小帅,见鬼去吧。失去了草原人的部落结构,乌桓人不是那么好组织起来的,或许经过个数十年,乌桓人不是汉民也是汉民了,威胁也就不复存在。

    “妙!妙!主公之法甚妙!以主公之法,那乌桓人不足为惧,三代之后皆是汉民。”戏志才思索了良久突然大喜道。作为时代的佼佼者,戏志才若想不到这样做的后果,那不如跳河自杀好了。这样的做法或许会引起乌桓人的不满,但不满又如何?不听话,也好,正好借此机会杀掉免除后患。谁人又敢说你是屠夫呢?史书都是胜利者写的。

    “忠,刚才在外面看到乌桓人狼烟,分明是撤退之信号。忠担心主公因乌桓人主动撤退而不加追击才有此问。”戏志才道。

    “怎么可能?我是那样的人吗?咱们吃了这么大的亏,哪有让他拍拍屁股走人的道理。不过人家现在要走,咱还真的没脾气。”士徽苦笑了一下,这桑干河上连个桥都没有,追也来不及啊。

    “是忠多虑了。”戏志才心道,主公还真是吃不得亏的人,既然吃了乌桓人的亏,自然会找回来,连本带利的找回来。不过士徽还是说出了实话,如今隔着这桑干河,就算想追也没得机会啊。

    等你过了河,恐怕乌桓人不见了踪影,至于下落城的将士,还是算了吧。不说步兵追不追的上人家,就光是凭郡兵和青壮在平原上会是人家的对手么?送人头还差不多。

    潘县城外,乌桓大营灯火通明。郝亚站在寨墙之上望着下落方向的狼烟,心道大人就这么撤军了?真他娘的不甘心啊,来时的五万大军,如今还剩多少?自己率领一万大军,如今也只剩下不过五千余。既然大人都已经决定退兵,自己留下来也不过是给汉军送功劳而已。罢了!趁夜走吧!郝亚不甘,但也毫无办法。

    远处的潘县,一片漆黑,但郝亚知道那个方向是哪里。知道那里有两员汉军大将,还有万余兵马。

    斥候已经派了出去,郝亚知道,若今夜不走,恐怕就没有了机会。

    子夜已过去很久,下玄月升上的树梢。郝亚率领麾下,马勒嚼,蹄包麻布趁着月色,悄悄沿着桑干河道往西进发。远处山林中的狼嚎,让人毛骨悚然,乌桓人只好抽出弯刀,硬着头皮往前走。

    潘县县城,太史慈和高顺二人商讨完明日如何对敌,便各自回账休息。乌桓人大营灯火彻夜通明的消息也被护卫报知,二人一时也摸不清这乌桓人要干什么,只得吩咐守城将士多加留意,以免乌桓人趁夜偷袭县城,另外对侯家密切监视。

    夜色淡去,黎明到来,潘县并没有受到乌桓人的攻击,太史慈、高顺二人已经伫立城墙之上,远处乌桓人的大营依然闪烁着灯火,但已经不如夜色中明亮。更没有袅袅的炊烟升起,怎么回事?太史慈与高顺眉头紧锁。

    “去,探查一下乌桓大营是怎么回事?”太史慈、高顺二人心中有些不安。这乌桓人在玩什么?不过又能玩出什么花样来?二人想不出来,所以才有些惴惴不安。

    稍时,斥候来报:乌桓人人去营空,马蹄痕迹是往西而去。

    “娘的,就这样让他们跑了!”太史慈右手砸在城墙之上。

    “跑了就跑了呗,反正咱两条腿的也没他四条腿的跑的快。将军如今到了涿鹿,我们也去会合吧。”高顺面色淡然道。仿佛跑的不是乌桓人,而是阿猫阿狗。

113章上谷之战…艄公的号子() 
    难楼并没有连夜退兵,因为难楼知道在下落城外不远的山里隐藏着一只饿狼,正在黑暗中紧紧的盯着自己。也没有命令麾下,收拾帐篷,只是拾掇好随身物品。

    作为上位者,难楼没有暴跳如雷破口大骂,因为那有损自己的形象,不过内心里早已问候侯家女性不下n遍,连同那躲在山里的廖化。

    下落城上,波才、韩忠、赵风三人如同往常一样巡视着,丝毫不敢马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望着远处升起的袅袅炊烟,三人神色如常,有得是更加的警惕。

    援军抵达涿鹿的消息,早已传到下落城中,守城的将士们,士气大振,但三人更加谨慎的,小心无大错,下落城更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下落城中的侯家分支已经被全部抓了起来,严加看守,就等着州牧大人的到来进行定夺。

    呜呜的号角声响彻乌桓大营,三三两两的乌桓人开始忙碌起来,跨上战马开始列阵。

    如同往日出兵攻城一样,但此刻他们的心里都明白,大人要撤兵了。因为他们昨夜点起的狼烟就告诉了他们,虽然大人们并没有亲口说出。他们说不清内心是什么样的滋味,有庆幸也有失望。庆幸的是他们有不少的同伴离他们远去长眠于此,而他们自己还活着;失望的是他们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掳掠到丰厚的财富、精壮的奴隶和可爱的女人。

    “出发!”随着上谷乌桓大人难楼的大喝,呜呜的号角声再次响起。乌桓大军蜂拥而出。

    远远的,波才、韩忠、赵风三人早已望见乌桓大军集结,心中有些担忧,难道这乌桓人要孤注一掷了吗?他们没有见过乌桓人全军出动过,不,他们见过,那是在乌桓人初次来到下落城下之时!

    桑干河的河水在咆哮,激起串串浪花迎向朝阳。

    三人没有心思欣赏桑干河的波澜壮阔,也没有心思欣赏天边的彩云。

    “咚咚咚”战鼓声响起,守城的将士们,迅速涌上城头,紧张的望着远处的乌桓大军。

    “不对,他们向北走了,难道是要撤军?”波才发现乌桓大军并没有望下落城而来,而是顺着曾经的来路,向北飞奔而去。

    “嗯,还真是”三人相视一眼,没有说太多的话。乌桓人退就退吧,反正他们是没有打算追击。

    “军候,咱们要不要跟上去?”廖化的亲卫问道。

    “跟个屁!你能追上四条腿的?”廖化看了看身后的将士。

    “怎么不能?咱们可以翻山”亲卫不服气道。亲卫年龄不大,十七八岁,身高六尺五寸,皮肤有些黝黑,满脸坚毅。

    “嗯,追上四条腿的蛤蟆还差不多,不过还是算了!”廖化虽心有不甘,当然也想带着兄弟们去追击乌桓人,不过当他看到在山中躲了数日的兄弟们,疲惫不堪,衣甲褴褛,箭支寥寥无几。就算是追上了又能如何?难道与乌桓人肉搏吗?

    穷寇勿追,廖化的脑海里响起了士徽曾经说过的话。

    “哈哈四条腿的蛤蟆”身后的汉子们笑了。似乎忘掉了身上的疲累,绷紧了数天的神经,此刻才得到一丝放松。

    小亲卫满面通红,紧了紧拳头,不知道军候是何意。

    “小兄弟,你想法不错,好样的!别生气了,老哥也是给你开个玩笑,兄弟们实在疲惫了,该休息一下了。”廖化见小亲卫闹了个红脸,也觉得自己的这个玩笑过了,忙拍了拍亲卫的肩膀。扫了身后的一群汉子,汉子们见军候看了过来,也都收住了笑声。

    “嗯,是属下考虑不周。”亲卫讪讪的说道。

    潘县,高顺和太史慈留下千余将士驻守县城,余下的大队人马便往涿鹿赶去,至于潘县的情况,二人已经派探马报于士徽。侯家的一干人等也被二人派人随后押送涿鹿。

    押送侯家的人是李全,一路上汉军官兵并没有虐待侯家之人,侯炎曾经私下问过李全,州牧大人会不会把侯家全部诛杀。得到肯定的回答,侯炎紧皱的眉头也算是松开了,那些跟从侯炎、侯进的侯家私兵也算是放下了心。州牧大人并非嗜杀之人,就连当初的王家也只是杀了罪魁祸首,老弱妇孺虽然失去了往日的荣华,但终究是活了下来。侯家或许会好点,看在他们曾经助汉军收复潘县。当然这其中必然有人会为曾经勾结乌桓人承担责任。但,对于他们这些私兵来说,或许只是换一个家主,换一种生活而已。

    候元知道汉军不会放过他,即使汉军放过他,潘县城中的百姓也不会放过他。如果汉军把侯家的私兵全部带走,那他即使留在潘县,恐怕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况且他也没脸去见那些曾经的乡亲。此刻,候元后悔有什么用?做过了就是做过了,谁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候元所能期待的只是侯家不会因为他而灭族,从李屯长和侯炎的关系来看,自己的大儿子肯定能够活下来。想到女儿香儿看向自己的眼神,候元不敢面对,但却没有愧疚的心,女儿就是应该为自己的家族奉献一切,但作为一个父亲,他何尝的不心痛,一切都是为了家族,自己没有错。现在他唯一的心愿就是活着见到幽州牧士徽,请求他放过他的家人,用自己的命来抵偿曾经的一切。用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来换取。

    侯家的女人不知道她们将要面对什么样的命运,不过肯定过不上以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些默默的抹着眼泪,有些低声的啜泣不已。幼小的孩童望见母亲哭泣,扯开喉咙哭闹不休,稍微懂事一些的少年,睁着惊恐的眼睛望着押送他们的汉军士兵。

    涿鹿城,汉军官兵从大营之中排着整齐的队伍开到临时搭建的码头,登上一字排开的小船。坐满一船,艄公便撑起船篙,摇起橹浆,起航往下落城驶去,年轻的年老的艄公,边摇橹边喊起了号子:

    嗨吆嗨吆嗨

    喝一口老酒,润一润喉,

    汉家儿郎好身手

    揍得乌桓贼子如鳌头,

    兄弟们

    快点上船喽

    哥们这就撑篙把船走,

    嗨吆嗨吆嗨

114章上谷之战…难楼退兵() 
    士徽坐在船头听着艄公的号子,和将士们的欢笑声,心中那一丝沉重也释然开来。

    汉军援军渡河的时候,赵风、韩忠、波才三人便率领下落城将士清理城门前石头,打开城门迎接士徽的到来。

    廖化率领麾下将士回到城中,匆匆搭好帐篷,稍微吃了点东西。松懈下来的将士们不久沉入了梦乡,大营中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鼾声。廖化本不想休息,只是依靠着案头,不知不觉中迷迷糊糊也进入了梦乡。但大营之中依然有人值守,这是早已定下的铁律,廖化焉能不知!

    汉军渡过桑干河用了整整一个上午,太史慈和高顺所部还在赶往涿鹿的路上。

    士徽渡过桑干河后就径直来到城主府,与众将商讨军议。廖化到来的时候,双眼通红,眼窝深陷,脚步也有些打飘。若不是士徽相召,守卫在廖化大帐之外的亲卫都不会让人去叫醒廖化,是的,他们的将军太累了,真的累了。虽然他们不忍心叫醒廖化,但军令难违。

    看到廖化如此,众人可想而知廖化麾下的两千人马是什么状况。赵风、韩忠、波才三人清楚的知道,他们进城的时候就如同一群乞丐,若不是拿着刀枪,他们还以为是哪里来的流民。

    “元俭(廖化字)辛苦了!”士徽示意廖化坐下。

    “谢主公!”廖化声音有些沙哑。

    “乌桓贼子趁我幽州大军勤王救驾,又行反叛,杀我官吏,掠我汉家百姓,孰可忍孰不可忍!如今那乌桓贼子见我等援军赶来,就欲退兵当什么也没发生。”士徽慷慨激昂首先为乌桓举兵侵入上谷下落、沮阳、潘县之事做了个定论。

    “那怎么可能就此罢了?陈汤将军曾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我欲效法陈将军率军北上,还望众位齐心协力为上谷我汉家百姓讨回一个公道!”士徽接着道。

    “主公,忠以为乌桓大人难楼退兵较为匆忙,我大军应尾随乌桓大军之后,不能逼之过急。”戏志才道。

    “志才之意,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