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大汉军神-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得暴跳如雷的潘平不愿在气势上输给芈桓,一声爆喝冲向了芈桓,仗着身负利器,那拳脚如雨点般肆无忌惮地朝着芈桓身上要害部位砸去。芈桓早有准备,气沉丹田,站稳马步,躲闪、招架、反击,从容不迫地应对着。

    要说这潘平也是百里挑一,一等一的好手,斗至半酣,当下一记双风贯耳向芈桓两边太阳穴击去,芈桓急用双手驾住,哪知这是个虚招,潘平紧接着右脚已向芈桓门户大开的腹部猛扫过去,那锋锐的利刃带着寒光在极短的时间内逼近,芈桓只感觉下腹部一股寒意,如此之近,似乎都能感觉到它切过皮肤的嘶嘶声。

    芈桓急收腹,下半身往后急闪时,那利刃紧贴腹部扫过,外衣已被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口子,台下群众一阵惊呼,慕容慧更是捏紧了拳头,心口像揣了一只小鹿一般猛烈的跳动着,只觉得胸口一阵剧痛,险些惊叫了起来。

    躲过这致命的一击,芈桓不敢大意,事实正如他所料,潘平右脚刚落地,紧接着一个转身,左脚又以同样的逼人之势横扫过来,芈桓将身一闪,双手抓住这只脚直往身后一扯,潘平身体失去了平衡,干脆双脚腾空,右脚的利刃向芈桓的咽喉直削过去,芈桓将头往后一仰,一阵寒风从面门扫过。

    正当潘平招式已用老的瞬间,芈桓当机立断,将其左脚狠狠地砸向擂台,这擂台本为木质结构,脚上的利刃入木三分,被牢牢地钉在擂台之上。芈桓顺势一只脚踩在潘平脚后跟上,痛得潘平哇哇怪叫。

    “好汉饶命啊,家父乃是江陵郡守,金银应有尽有。好汉若是绕了我,日后必当重谢!”潘平苦苦哀求道。

    “杀了他!杀了他!!”台下的群众个个义愤填膺,多日来挤压在心中的怒火在这一刻喷发了出来。

    “无耻小人!”

    联想到惨死擂台的众多勇士以及负伤的李遗,更想起临沮一战的惨烈情景,新仇旧恨相继涌入心头,芈桓不由得怒从心中来,恶向胆边生。当下抓起潘平的右腿,把脚一蹬,双手奋力一撕,愤怒的力量化作一团血肉模糊,潘平的身体被生生撕成两半,还没来得及惨叫,即已毙命。

    这下可把护卫擂台的众多官兵吓得个个面如土色。

    “芈桓,他是芈桓!快抓住他!”一个跟随了潘璋多年的老兵突然喊道。

    经过了极短时间的死一般的寂静之后,台上台下炸开了锅,官兵们想来捉拿芈桓,惊慌失措的群众各自奔逃,顿时乱作一团。

    芈桓跳下擂台抓起慕容慧的手既往城外奔去,不一时便消失在人群中。

    芈桓与慕容慧杀开一条血路径往北门飞奔而去,身后簇拥着一群追击的士兵,他们既不敢靠太近也不舍弃,时刻保持了一段微妙的距离。

    将至城门,迎面碰上了奔逃至此的李遗,于是合兵一处。

    城门守军早已接到命令,正拉起城门吊桥,欲截断去路,将众人困于城中。众人离城门尚有一箭之地,心中甚急,却也无计可施,眼睁睁地看着吊桥缓缓升起。

    危机关头,一个身影出现在城头,长枪挥舞如龙,瞬时立杀数人。众人细看之时,来人将他那标志性的绿沉长枪往空中一展,巍然挺立,赫然是姜维。

    那绿沉长枪在半空中闪着寒光,锋刃处尚流淌着淋漓的鲜血。拉动吊桥滑轮的小校,曾经见识过这杆长枪的厉害,早已吓得魂飞天外,瘫坐于地。姜维舞动绿沉枪一记挥砍,将轮滑装置击得粉碎,千钧吊桥轰然倒下。

    芈桓等人见此情景大喜,拼力向城门杀去。

    那城门的机动装置刚才被姜维一记重击,尽数破坏,不曾料想城门后的千斤闸失去控制,只压下来。

    芈桓屏住呼吸,双手托起下坠的千斤闸,大喝一声举过头顶。但见其脸上、手臂青筋突起,几欲爆裂。

    城内士兵见此情势,纷纷搭弓上箭,目标直指芈桓,瞬时,密集的箭雨朝着芈桓迅猛扑来,李遗忙挥动刀剑遮拦不定,慕容慧亦拉弓还射,箭箭封喉,城内士兵无不应声倒地,怎奈士兵太多,单凭这一张弓也是无济于事。

    芈桓双手顶着千斤闸,身体支撑着,竟不能分身相助,虽是心急火燎,但却无能为力。

    紧要关头,姜维从天而降,挡于芈桓身前,使劲挥身解数,急速舞动手中绿沉长枪,形成一面密不透风的绿影,万千箭支尽数被击落于地。

    城门附近的步兵发起了冲锋,乘这间隙,姜维等人已退到千斤闸外侧。芈桓将千斤闸奋力往上一顶,身形下蹲,急速退出城门外。

    那千斤闸失去了支撑,以雷霆万钧之势轰然坠下,追过来的士兵被砸得血肉横飞,化为一堆烂泥。

    千斤闸阻止了追兵的靠近,一行人遂相互搀扶着往城外奔去。

    “感谢三位义士的相救之恩,李遗没齿难忘。”相互详识之后,李遗拱手谢礼道。

    芈桓出神的看着李遗,竟还是想不起来,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太怪了。

    被看得不好意思的李遗,打量芈桓之时,也感觉一股莫名的亲切,竟也看得失神了。

    芈桓回过神来,突然觉得自己很失态,忙回应道:“不必客气,你的伤势如何?”

    “一点皮外伤,不碍事的,刚才简易包扎了一下,已经止血了。”李遗故作轻松的答道,“此次离家千里,专为这擂台一事而来,现今这事了了,出门日久,家父难免担心,就此别过三位,日后有缘,自当后会有期。”

    “兄弟珍重。”

    “保重”

    李遗迈着大步向西川方向而去。

    三人亦稍作休整,准备返回临时住所,行不多远,前方路正中站立一人,挡住了出路,众人定睛细看,竟是周循。

    “此人定时来捉拿我等,看我索性斩杀之。”说话间姜维正欲出枪。芈桓忙阻止道:“伯约莫要鲁莽,且看他怎么说。”

    “他是官,我等尽是贼,还有何话可说?”姜维仍然怒气难消愤愤的道。

    周循亦被激怒起来:“似你这等目无法纪之徒,本官早该将你捉拿归案。”

    “哈哈哈……法纪?只怕是他孙家王朝少数人的特权之法,害民之法,有失公允之法,此等‘法纪’留它有什么益处?”

    周循竟无言以对,别过头不再理会他。沉默有顷,才对芈桓说道:“我此次出城并无他事,特来告知子轩兄,荆州各州郡现已下发榜文,画像缉拿你等,自今日起,不可再入城,切记。”

    芈桓正欲称谢,忽一骑两人小队飞驰而来,竟是东吴士卒装扮。

    “我说此人居心叵测吧,如何?”姜维怒气冲冲的道。

第34回 大论天下意气相投() 
东吴那两名骑兵飞奔而至,猛一拉马缰绳,下了马大叫道:“周都尉,快抓住这三个要犯,大队人马随后便到。”

    很明显,是潘璋派人追击了,这两个是他派出先行的斥候。

    当下,这两人看见周循正与三人对立相持,以为周循也是奉命来拿人的。

    “哦,潘将军!”

    周循拱手说道,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两人身后。这两人不约而同的转过脸去看,但身后却空无一人。

    铮——嚓——嚓——

    两个士兵齐刷刷被抹了脖子,他们致死也未曾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双眼圆瞪着倒在了地上。正欲上前找周循拼命的姜维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

    芈桓也着实吃了一惊,本想着周瑜一代儒将,量想这一表文弱的周循,也必然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一名,万不曾料到他竟有如此身手。

    周循主修谋道,这谋道一途历练品阶可分为:谋者、谋士、国士、英才、英杰、鬼才、谋主、谋圣、兵仙,亦是九种境界,二十七个等阶。这周循自幼天资聪慧,又深得周瑜真传,小小年纪竟已窥破英杰三阶,生于将门之家,自然也不会疏于剑术的训练,故其有此不凡身手。

    这是芈桓之后才知道的事情。

    “刚才他们说还有大队人马?周兄弟,事不宜迟,赶紧和我们一起走吧。”芈桓拉着周循,四人骑乘三匹骏马向城外僻静处飞驰而去。

    好在昨日暂居的酒家位于远离城镇的一处偏僻山坳,料想官兵不会搜索至此,四人决定在此暂且安顿。

    姜维本是不愿与周循同往的,他始终不相信东吴官府的人,但拗不过芈桓的坚持,也不便说什么,但却时刻警惕着周循的一举一动。

    “子轩兄,你就是过于轻信人言,谁知道刚才那一幕不是……”姜维年纪尚小,加之性情中人,说话直来直往。但直觉告诉他,他说的话自己都未必信,故而停顿了一下:“我们的行踪暴露了。”

    “你——”周循气得说不出话来:“你斩杀潘权欲奔出城门之时,是谁引开的城门守军,那两匹骏马你以为是从天而降的吗?”

    “本欲结交三位义士,却落得如此冷落,也罢,我走吧。”说到伤感处,周循憋红了双眼,正欲摔门而去。

    “周兄弟,我们并无此意,来来来,坐下来消消气。”恍然大悟的芈桓,忙上前拉过周循,将之按在板凳上示意其坐下。

    “啊——”周循的屁股刚一挨着板凳,即刻跳了起来,好似坐着针毡一般。

    芈桓赶忙检查板凳,并无异常,然后满怀狐疑的看着周循道:“周兄弟有伤在身?”

    周循经不住盘问,只好说出实情:“那潘权自从被伯约斩杀之后,郡守限我三日内缉拿凶手归案,否者必当重罚。”周循忍住疼痛继续说道,“潘权乃罪大恶极之人,死有余辜,我周循誓死也不会出卖义士。三日期限已到,惹恼了郡守,昨日被杖责二十,当日只能匍匐于床头,经过一夜敷药将养,今日已能站立。”

    “原来如此。”姜维羞愧地低下了头,满怀歉意的道,“不曾想错怪了督尉,维单逞匹夫之勇,累及督尉受此酷刑,深感惭愧。”言毕抱拳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潘璋当真是薄情寡义之人,虽说周氏一门如今郁郁不得志,然而周瑜在日,贵为东吴大都督,统领三军,也是他潘璋的老上级。如今他却丝毫不顾及情义,因小事而对其子动此大刑,当真可恨。但同时也印证了自己的猜测,二乔及其子孙绍、周循在东吴朝局日子并不好过。

    “即是周兄弟有伤在身,我等不防叫间舒适包间,坐下来慢慢聊。”芈桓忙招呼店家预备上房一间,并叫了一些酒食。

    进入包间,慕容慧找来一块柔软被褥垫于木凳之上,招呼周循小心坐下。

    这四人倒也一见倾心,畅所欲言,竟然聊得十分投机。但多半是三个大男人在侃侃而谈,慕容慧双手托腮瞪大眼睛静静地倾听着,偶尔帮他们加些酒水。

    “今日之天下大局如何?”芈桓见周循的论述颇有建树,试探着问道。

    “方今天下,曹操雄踞北方,中原地区自来是经济繁荣,物资雄厚,更兼挟天子以令诸侯,虎视天下;我东吴坐拥荆、扬二州大部,交州亦在其股掌之间,然荆州方才占据,人心思变,尚未稳定,加之南方诸郡县多未开化,实则根基未稳,故而进取不足,凭借长江天险守城有余;刘备拥有益州、汉中之地,占据天府之国,自失了荆州之后,势力大减,当年诸葛先生之隆中对终成幻影,更兼南中之地时时掣肘,难有寸功。但凭借蜀道之难,牢牢控制汉中,严守各路隘口,可保一方平安;至于极北之地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据有辽东,尽皆偏远蛮荒之所,拓展空间有限,不足道也。如此三足鼎立之势已成。”

    “接下来情势将做何发展?”

    “三国之中,曹魏最强,蜀、吴之间必成联盟,共同对抗北方。然蜀吴之间联盟并不牢固,矛盾的焦点在于荆州,荆州之于刘备,乃是实现隆中对,一统天下的关键,为其必争之地。然对于我东吴更是命脉,不管是哪一方占据荆州,都可以顺长江而下,一鼓作气,直接威胁扬州腹地,这对于东吴来说犹如梗刺在喉,故而荆州亦是其必争之地。这就是吕子明白衣渡江,袭取荆州的原因所在。”

    周循依其雄辩的口才,分析起当前的形势来,滔滔不绝,意犹未尽,然而说到此处,却停顿了下来。

    芈桓、姜维二人看着周循,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周循顿了顿,像是在调整思路,然后忧心忡忡的道:“我恐吴、蜀必有一战,乃是刘备不甘失去荆州耳。”

    “哦,若如此,胜败如何呢?”

    “刘玄德必败。”

    “何以见得?”

    “刘玄德发大军不远千里远征,东吴只需避其锋芒,扼守要害,待其疲软之时,以逸待劳,一股而下,可获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