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三国-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念。而张绣自信自己的信念与陈宫是相契合的。

    身为一位以足智多谋为名的名士,陈宫在军事上的造诣和计谋在当世也是首屈一指的,拿郭嘉对比,陈宫用兵绝不在鬼才之下,但是论机谋应变,陈宫却是差了郭奉孝不止一条街。而且陈宫也有着一个最大的缺陷,那就是政治头脑比起其他一流的谋士太差!

    在兖州的时候陈宫就体现了这一点,只为了自己的信念,便草莽地选择了吕布为主公,结果是吕布骄纵不听计策,很快就吐出了已经吃到肚子里面的兖州。

    到了徐州更是如此,本身自己就有很大的先入优势,却是被陈珪陈登父子玩的团团转以致失去了吕布的亲近信任,虽然说吕布最后自作自受,但是陈宫的不能审明时势也是暴露无遗。若不是张绣出手及时,恐怕陈宫就跟历史上一样的下场,对吕布失望透顶之于为自己浅陋的政治眼光和头脑付出生命的代价。

    后世的张绣对于陈宫这个悲情人物是极其同情的。试想当时陈宫选择的若是刘备,哪里还会有吕布的事呢。

    但是张绣不会让悲剧重演,深知陈宫长短处的张绣,便是将陈宫安置在刚好能发挥其谋划之能的太尉之职上,并对其极是亲信爱护。尽管在早期的蕲阳之战被郭嘉算计致使兵败,但事后张绣主动承担了大部分兵败的责任,承认是自己头脑发热中了曹军之计,又轻进冒战导致了战败。从而是一定程度庇护了陈宫的失算。

    而陈宫也没有让张绣失望,张绣后来知耻而后勇光复淮南,少不了陈宫的出谋划策。而在这之后,陈宫更是全心全力为张绣谋划,再未出现大的纰漏。逐渐也是成为了张绣身边仅次于贾诩的谋臣。

    当然陈宫政治头脑的不足也是一直带给了他不小的麻烦,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着张绣集团的壮大以及楚国的建立,嫉妒陈宫地位眼馋权力的小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陈宫的造谣诽谤,再加上陈宫不善于在文臣武将中交际,于是并没有几个人给陈宫说好话,甚至许汜王楷张辽等老同僚,也很少与陈宫打交道。

    总的来说,陈宫在偌大的楚国文武集团中,倒有些形单影只。但这些都不影响张绣对陈宫的重用和信任。对于那些诽谤中伤的,一概置之不理,若有情节严重的,则是直接按离间罪从严处理。而陈宫对这些情况也是似知不知一样,干脆是一心扑在了军略武事上根本不问政事。宁愿是多识记几条韩国的山川地名或是魏国的领兵将领姓名籍贯品性,也不愿意在钻研人情政治上多操一份心思。

    见陈宫如此深彻的分析巴蜀局势,张绣再不明白什么也就不配当一国之主了,当即便是稍稍恢复一些威严道:“既然如此,吾楚国又能从巴蜀之乱得到什么好处?”

    陈宫废话这么多,当然是感觉到了赵韪叛乱带给楚国的有机可乘,是来怂恿张绣出兵的。

    果不其然,陈宫略微一沉吟,便是直道:“臣下以为,北方战事复杂,袁晋、曹魏、刘鲁三国任何一家都不好对付,若是出兵必然是大军北上,而我楚国新政伊始,不宜大动刀兵。”

    “而赵韪叛乱则是给了我楚国出兵巴蜀之地的千载难逢之良机,趁赵韪举兵西进,我军大可利用长江水路便利,趁虚从后拿下三峡重地,纵使一时难以吞并千里巴蜀之地,但也可以据三峡险地,进可攻退可守。派遣兵马也不需太多,两三万水陆精兵便可!”

    张绣自然十分清楚拿下三峡的意义。八百里江峡之地,是益州东面最大的屏障。若是一举袭占三峡,则不仅仅能够给楚国增添一道最稳固的西线防线,日后若是想要攻占富饶的巴蜀平原,也是容易得多。甚至对于懦弱无能的刘璋而言,失去了三峡天险,摄于楚国的兵势,就算不至于献地请降,定然也会对张绣立马俯首称臣。

    而至于此番出兵获胜的几率,张绣也是早已考虑过了。以刘璋手下的兵将,能够对如今的楚军造成的威胁实在有限。

    公告全站包月最后1天,错过不再有

    安卓版下载,离线阅读无广告

    书单《人民的名义同类推荐

    iphone版全新客户端下载

    if(qstoage('eadtype != 2 && ('vipchapte《 0) {

    (';

    }

第二百八十三章 传业授道() 
照着袁澜所画的沙图一番算计,张绣和陈宫两人心中便都是有了结果。{} ''} 天色已晚,于是也不再商议。陈宫走后张绣便是命侍从去敲响金钟。

    楚国沿袭前汉制度,官吏每五日休沐一日。服役的兵士民夫每五天也可休假一天,并且可以攒假探亲。以此缓解在营士卒思亲之苦。

    至于朝会制度,则是设置为两日一早朝。既不至于朝会太过频繁,也不至于懈怠政务。

    所谓晨钟暮鼓,每日雄浑悠扬钟声响起,便是城内各门打开桥梁通行之时。而当沉闷的鼓声响起,这一天便算是结束了,各处城门关闭吊桥升起。重要的桥梁也会被兵士宵禁。同时,晨钟奏响也是官员们上早朝的信号。

    因为第二天刚好是楚国官员们的休沐日,想要商讨出征事宜就得临时召开朝会。但是陈宫走的时候暮鼓已经敲响,再派专人去各府各院通知实在麻烦,于是在暮鼓之后再敲响金钟,就是宫内给宫外众臣们的明早要加班的信号了。

    次日,天蒙蒙亮,露珠剔透,晨钟奏响。一般的百姓此刻还都蒙着被子睡在被窝,勤快的听见钟声也才起床。而楚国官员们这个点却都必须穿戴整齐等候在宫门之外,等待宫门被值守的禁卫武士打开,立马便进入宫门,登入大殿。

    待百官入定,张绣也准时出现在众人面前。不同于前几个月张绣身后只跟着侍从宫女,最近半个多月,也就是授封太子敕立王妃之后,张绣身后总是带着小张泉。

    准确一点,应该是拉。

    小张泉回到自己亲生父亲身边之后便是迎来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先是被送入楚国的太学学习——说是太学,其实也才兴建,学生不过千余,还多是仕宦子弟。在太学里教授张泉的是楚国的百科全书级别的名士阚泽,比起庞德公来说学识也并不逊色。

    倘若要是只上学那也没什么,但除此之外张绣还给张泉指定了好几位专业导师。比如让王朗教张泉法学之道,刘晔则负责教授张泉兵法韬略,跟蒋干学辩论,跟滕胄学写文等等。除了这些还让张泉跟着自己的亲将李丰童飞曹性太史慈学习弓马箭枪诸般武艺,而张绣则定期考察,若是一段时期毫无长进,张绣也不是什么好脾气,就算有袁澜偏袒护着张泉,张绣也是毫不手软。

    其实也不存在毫无长进这种情况。古代的知识层次极其有限,知道圆周率的算法就算是数学大家了,能分辨清星座就算是天文学家,导致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知识的垄断。在纸质书籍还未普及的汉代,一本著作往往都就是满满一整车的竹简,而制造竹简的成本则相当不低,这种情况下贫寒人家接触知识显得更难。而造纸术和印刷术之所以是四大发明的原因就在于此。

    而要说学习和接受能力,古代的人其实并不比现代人差。古代的人才高低差别,很大程度在于接受教育的多少。

    以算术为例,张绣对于张泉的要求不过是通习《九章算术而已。而九章算术里面的内容,还没有现代一个普通初中生所学的数学内容多。再多的也不要求张泉掌握,懂得勾股定理和计算物体体积这些张绣认为就足够了。

    再以兵法为例,《鬼谷子《三略《六韬《孙武兵法等等加起来的字数,也没有一个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看过的语文课本里面的字数多,再者张绣也不要求张泉全部精通。兵法韬略这种事基本上道理都是相同的,就看个人资质了。在这个读一本书就能用几十年的古代社会,读书实在看个人的品质趣好了。关羽喜好《春秋,故以忠义闻名。张良读一本《太公兵法就能受用一生,其中道理实在不可言说。

    只是相对于同时期同年龄的其他小孩子,相比之下张泉所受的管教要求就很高了。张泉生性也比较顽劣,哪里静得下心学习这些。骑马射箭这些倒是不用张绣催促自己便积极奋勇去学,至于兵法文章这些就欠缺了,虽然时间尚短,但足以看出一些懒怠的端倪。

    虽然因为嫡子独子的缘故,张泉一回寿春便是被楚国文武视为板上钉钉的楚国未来第二代君主,并很快被封立太子。但是张绣对自己这个便宜儿子却没有多少特殊照顾。送入太学也并不是被单独专人授课,而是与其他人

第二百八十四章 寿春留守() 
曹冲的神童之名是不容置疑的,后世曹冲称象的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其显露的智慧却是完全超前于当时时代的。

    在曹冲称象之前,古代国人应该是不懂浮力原理的,要不当时曹操及其幕僚部下也不会头疼于怎么测量大象的重量。而当时曹冲不过五六岁,却能够想出用船入水同等置换的办法进行测量,若是被阿基米德知道遥远的东方竟然有如此神童,定然又会惊得其跳出澡盆。

    曹冲的聪慧程度远不止于此,在其长到十余岁的时候,曹操愈发见其聪慧仁爱,便是已经生出了让其继承大业的心思,只可惜曹冲却意外早夭,曹操也因此深受打击。

    再提周不疑,他是荆州别驾刘先的外甥,曹冲早生四年,也是年少便显现了异才。史载刘先在荆州为其择师不得,而当时荆州的人名士的量与质在首屈一指,庞德公、司马徽等等都乃当世师表,宋忠王粲等人也是举世有名的大儒名士,算是如此刘先也没能给自己这个外甥挑好老师,足见其“异才”程度。

    后来荆州投降,刘先带周不疑去了许都。于是毫不意外的,两大神童周不疑和曹冲成为了好友,同样也深受曹操待见和喜欢,甚至曹操一度还许配自己女儿给周不疑,却是被周不疑婉拒。

    一切到曹冲病夭之后变了。曹冲死后,曹操对周不疑的态度也是大变。当时曹操也老了,同一年里经受了赤壁之败和爱子之殇,每当看见周不疑的时候难免想起曹冲来,心突不已。再后来却是派遣刺客直接刺杀了周不疑。当时曹丕还曾为周不疑求情,却是被曹操一通训斥:“此人非汝所能驾驭也!”

    其大概意思是,如果是曹冲还好,周不疑这样的人不是你能驾驭的。

    史载如此,足见周不疑异才之名虚实。

    但是如今既然到了张绣手,张绣倒是不怎么担心周不疑“异智”的问题。毕竟一方面张绣不像曹操有那般严重妒忌之心,另一方面张绣对于这种事情还是持开放态度的。人又不是不能改变的,将来到底是个诸葛亮还是司马懿这事谁都说不清。

    同样的,周不疑因为年纪与刘琮张泉相仿,便是以刘琮伴读的身份也是进了太学读。不过五六天的时间,周不疑的聪异之名便是从太学传到了张绣耳,同时刘琮的聪慧识礼也是为张绣所知,相之下张绣的便宜儿子张泉在太学童学院,除了一个楚国太子之名再无其他值得称名的地方……

    如此情况之下,张绣自己也难免有了其他的想法:要不和袁澜再多生几个?自己又不是蠢才,袁澜更是聪敏多艺,再生一个肯定基因不差……

    此刻的张绣看着自己刚盘腿坐下没几秒钟迷糊着快睡着的便宜儿子,忽然气不打一处来,也不顾满堂武重臣在下面,直接伸手扯住小张泉的耳朵狠狠拧了一圈,当即是痛的小张泉瞪大了眼睛嗷嗷大叫!

    台下众人也只当这是个小插曲,也都装在没看见张绣小动作没听见小张泉叫唤一样。张绣看着张泉老老实实重新坐好,这才开始与众臣议事。

    陈宫自然头一个站出来,向众臣通报了赵韪起兵叛蜀的消息,作为引子展开了这次临时早朝的主要议题。

    不出所料,尽管现今楚国朝堂保守派占了大多数,但是对于趁北方晋魏鲁三国大战之时对蜀国发动一场小规模的战争这件事,大多数臣武将都是支持的。更有不少智谋深远者很快便想到了三峡之地对于楚国将来的意义。

    在众人快商讨出了一个结果和方案之时,张绣却忽然听见了一丝异样的声音。

    张绣闻声脸色极是不悦,先是伸手下压示意众人噤声,接着便举目四顾寻找那异声的来援。

    台下众人不知何故,停止讨论声后却也终于是听清了那一丝异声,却是某个人的轻鼾声。

    视线将台下扫了整整一遍,张绣才忽然想起了什么,当即是扭头去看身旁的张泉,这一看不要紧,却是让张绣差点怒火攻心拍桌子骂娘。

    正是自己的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