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4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一边笑着对黄立极说道:“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朕听了先生这一番话,倒是真正增长了不少见识。”

    黄立极取过茶水润了润喉,便把茶盏放到了一边,看着皇帝说道:“臣说的不过是这几十年宦海浮沉的一些个人体验,倒是陛下能够在细微之中找出这些问题,才是让臣犹如醍醐灌顶,打开了一些思路。

    不过臣也很想问一问,陛下对这三个问题思考良久,可有什么心得?陛下又打算如何着手解决这三个问题?”

    朱由检思索了一阵,才对着黄立极说道:“就朕看来,想要解决第二、第三个问题,就必须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就如行军作战一般,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

    地方官员若是不能同朝廷中枢保持一致,那么即便中枢颁发的政策再好,下面没有人去执行,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若是朝廷中枢制定的政策不切实际,却又听不进地方官员中肯的意见,最后弄得地方天怒人怨,则中枢的威严又如何保存下去呢?

    以今日大明的朝廷中枢和地方关系为例,这京城九门之内,朝廷中枢的命令可谓令行禁止,只要颁发政策必然就能百分百落实下去。

    但是出了九门之外,京畿百里之内,大概中枢的命令能落实百分之九十就不错了。若是在黄河以北,太行以东,则大约还能落下百分之八十。

    山东、河南、淮河以北的区域,大约就剩下百分之七十。陕西、山西和长江淮河之间的区域,大约还有百分之六十。

    长江以南数省和苏松、南京地区,能够落实五成的朝廷命令,就已经算是忠诚可靠了。至于西南和云贵、广西等地,他们还承认自己是大明的一部分,不出来闹事,朕觉得朝廷都要拍着额头庆祝了。

    之所以朝廷中枢和地方关系会变成眼下的局面,朕以为除了先生刚刚说的那些弊端之外,主要还在于中枢官员的权力过大,而地方官员的权力过小;也在于中枢官员的权力过小,而地方官员的权力过大有关。

    若是想要解决中枢和地方存在的矛盾,我们必须要集权,又必须要放权。”

    黄立极有些被崇祯的话语绕糊涂了,他不由插嘴问道:“陛下所言的权力过大过小,是什么意思?这集权和放权又是什么来由?”

    看了不明所以的黄立极一眼,朱由检连忙解释道:“朕刚刚说的中枢官员权力过大,而地方官员的权力过小,这是指执行权力。

    按照今日大明官僚体系的规则,一件事应当怎么去做,做到何种程度,只有朝廷中枢才有制定标准的权力。如果地方官员没有得到中枢的认可,做成了未必有功,但是做差了必定有过。

    所以大多数地方官员都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朝廷政策到了他们手中,不过贴一贴告示,召集一下当地士绅传一传朝廷命令。很少有人会去主动督促朝廷政策的落实,免得吃力不讨好,得罪了地方士绅给自己一个恶评。

    而朕说的,中枢官员的权力过小,地方官员的权力过大,这指的是决策权力。今日之大明官场有一个恶习,言官以斥责皇帝邀名,地方官员以反对朝廷政令为廉吏。越是低阶的官员,越以批判朝政为敢言之清流。

    如此下去,朝廷之政令如何布施四方?中枢当道如何治理国事?地方百姓士子又如何看待朝廷之权威?

    所以,朕以为朝廷中枢应当要集权,这集的是决策之权;朝廷中枢也要放权,放的是执行之权。只有中枢和地方的权力各得其所,各有分界,则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才不会事事冲突,时时矛盾。”

    黄立极几乎在崇祯话语刚刚落下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他下意识的看向了自己带给崇祯的奏章。“如果皇帝设想的决策权力集中真的可以实现的话,那么对于他这个内阁首辅来说,无疑是一个真正的好消息,起码有很多小事就不必再请皇帝作出决断了。”黄立极心中如此想到。

    不过心中虽然闪过了这样的念头,黄立极还是谨慎的向崇祯提道:“陛下的设想,臣是极为赞成的。可是想要下放执行政策的权力虽然简单,但是想要集中决策权力在朝廷中枢,恐怕地方官员,特别是各地督抚恐怕意见不小。

    更何况,现在在地方为官的官员,大多操守不佳,若是将执行权力完全下放,会不会激起地方士绅百姓的不满?”

    朱由检对着黄立极点了点头说道:“朕这些日子便是在考虑这些问题,累日思考之下倒也有了一些心得,就请先生听着参谋一下吧。

    朕以为,先生刚刚说的不错,中枢如果提出集中决策权力,这地方官员自然是要反对的,这无疑就等于剥夺了他们议论朝廷政策的权力。如果所有的地方官员都不认同朝廷的集权之策,那么这个政策也是实施不下去的。

    所以朕打算设立一个门槛,设立国务委员会。内阁成员、六部侍郎以上品阶的官员、地方督抚一级的官员,都将自动成为国务委员会的成员。

    朝廷每实施一项重大决策,就务必要经过国务委员会的讨论,取得半数以上成员的支持方可实施。今后非国务委员会成员的官员,不得私下评论和反对国务委员会通过的政策,违者应当受到警告、处分等处罚。

    这样一来,朝廷想要讨论什么政策,也就可以高效一些。而地方官员想要违背朝廷的命令,自然有地方督抚去约束。若是地方督抚言行不一,那么中枢就可以将板子打在地方督抚的身上。

    至于执行权力下放地方会不会让地方官员滥用的问题,其实朕之前倒也同徐尚书谈了许久。朕的意思是,一是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管,比如大明时报下到府一级,为朝廷对地方上的施政采集信息,以作出奖惩。

    将吏部的组织继续往地方延伸,直到每个县都有一个吏部的分支机构,从而让朝廷可以控制到县一级官员的任命等。

    第二么,便是要对地方官员、中枢官员进行清理,一切不能跟随朝廷前进的官员,都应当被清理出我们的官员体系。

    态度温和的反对者,可以调离重要岗位或是回家养老;至于态度恶劣的反对者,这个世界很大,大明在海外也新占了不少土地需要人手去开发管理…”

    对于崇祯的话语,黄立极只是犹豫了数秒,便称赞了起来。 

第23章 新思潮() 
崇祯提出的集权和分权主张,终于让一直感觉心里不踏实的黄立极有了一个底。如果朝廷中枢真的能够做到集中决策之权,禁止下面的官员擅自讨论朝廷的政策,对于他这个内阁首辅来说,倒是减轻了不少压力。

    对于现在的内阁来说,最为艰难的不是制定政策的时候,而是向地方发布政策,并要求地方遵照执行的时候。每当内阁好不容易推出了一条政策,地方官员们就有人跳出来挑毛病,然后朝中的一些官员就开始推波助澜,激化矛盾之后将问题转嫁到内阁身上,特别是他这个首辅身上。

    黄立极当然清楚这些官员这么做的缘由,无非就是想要打击内阁还有他这个首辅的声望,最终催促现在这个内阁失去皇帝的信任从而倒台重新组阁,好让他们可以上位罢了。

    这个世界上任何一项改变现状的政策,都不可能找不到被人批评的缺点,因为改变现状就等于让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受到损失,或是为了长远的利益而暂时失去眼前的利益。既然有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失,自然就会有政策的反对者。

    而只有什么都不做的人,才能好整以暇的批评做事的人,而不必担心被人攻击批评。不管是从前的内阁还是现在的内阁,身为大明的管家都是不可能不做事的。更何况正在推进改革的黄立极,更是露出了大量可供人批评的弱点。

    可以说,黄立极虽然获得了比以往大明首辅更多的权力,但是他却从未有一日享受过这个权力所带来的好处,反而每一日都战战兢兢的应对着,不知会从何处飘来的暗刀暗剑。

    这也是为什么他必须要紧紧跟着崇祯的步伐,推动着改革的前进,非如此他就不能保住自己现在的地位啊。也正因为他现在举着改革的旗帜,所以下面一群对大明现状不满的官员,才会力挺他,对抗着那些反对者。

    但是这种如履薄冰的日子,黄立极过的实在是有些心力憔悴了。他并不是穿越者,他并不知道十多年后大明就会亡国了,因此对他来说,能够维持住这个国家的正常运转,就已经是任内杰出的政绩了。

    在经过了两年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原本因为天启党争而分裂对抗的朝廷官员,在改革的过程中开始重新分化站队,党争造成的政治对立开始逐渐和解。

    过去几年中各地灾荒不断,导致田赋收入不断减少,大明国库空虚朝廷用度紧张的问题,也因为银行、工商业、海外贸易的振兴开始得到了缓解,光是今年从工商业和关税中解运到国库的税金,已经差不多超过了往年的盐税收入,这就是一个极好的兆头。

    而西南的奢安之乱、西北的流民和灾民、关外的后金和蒙古、东南的海盗等问题,也一个个的正被解决着,就算没有解决的,也看到了问题解决的方向。

    动荡不安的社会开始渐渐稳定下来,激烈对抗的政治斗争开始缓和下来,各地的经济生产开始得到恢复。到了现在这个局面,黄立极便觉得改革的步伐应当稍稍放缓,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更为适合当前的局面了。

    然而作为一名不够坚定的改革者,他此前是在崇祯和想要清算他的东林党人的逼迫下,才举起了改革的旗帜。那么到了现在改革风潮已经蔚然成型的时候,他也同样顾虑颇多的不敢放下手中的这面旗帜。

    一旦被改革者视为叛徒,而又不能获得保守派官员的谅解,他就会成为一个首鼠两端,人人声讨的政治失败者了。

    现在崇祯送到他面前的集权和分权之策,终于让黄立极看到了如何将自己身上的政治责任分散出去,和如何获得对于地方官员的进一步控制,从而为他将来平稳交接内阁权力做好了铺垫。

    一个囊括了大明高级官员的国务委员会,不仅仅会加强朝廷政令的权威,而且也让黄立极看到了逃脱被皇帝继续牵制的可能。

    如果这个国务委员会成立后,大部分成员还是支持内阁,对大明进一步进行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变革,那么反对改革的声音无疑会减少很多,对于黄立极执掌的内阁来说就是一件好事。

    而如果大多数委员反对进一步改革的政策,对黄立极来说也不是一个坏消息,起码他不必单独同崇祯对抗,还要不要继续深化改革了。

    所以黄立极迫不期待的向崇祯表示了称赞,他这是真心觉得,今天皇帝提出的这个主张很好。称赞完之后,黄立极看了崇祯面前的书桌后说道:“陛下主张的集权和分权的设想,臣回去后便同阁内的同僚们商议。让他们连同重新划分的督抚防区方案一起交给陛下。

    不过臣还是想要问一问,陛下出征前写下的诏书是不是可以销毁了?总参谋部和孙恺阳在本次作战中固然是劳苦功高,但是臣还是希望陛下能够赏罚有度,不可太过,否则恐怕会激化宫外某些人的情绪。”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黄先生说的是,此次论功行赏,朕会小心从事,不会给他们太多口舌的。先生若无他事,便自去吧…”

    抱着崇祯给予的一份文件,黄立极欣喜的离开了乾清宫,返回内阁去召集同僚讨论如何集权去了。

    于是乎,那些不停向内阁上书的官员们发觉,原本焦头烂额的内阁阁臣们,居然莫名的安定了下来,他们雪片一般的上书并没有获得一个正面的响应。

    就在京城官员们还在观望,皇帝对于立下大功的孙承宗会如何处置的时候,京城几所院校的学生们正展开了一场,关于什么才是孝道和女子出门工作是不是符合纲常的讨论。

    这两个问题,前一个是起于几名学生和士子之间的争吵,争吵的缘由是:皇帝在出京亲征时,断发以祭奠牺牲的烈士,是不是有违孝道。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这是《孝经·开宗明义章》中的一句,虽然没人敢于质疑皇帝当时的行动有没有这个必要,但是一部分对于这场战争胜利归功于武人不满的士人,以探究学问的名义,隐晦的批评皇帝的行为并没有遵守经义。

    燕京大学的几名学生刚好听到了这些士子对皇帝的非议,国子监改为燕京大学之后,凡是就读于燕京大学的学生们,都见证了崇祯对于这所大学的关心。

    在这些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