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4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些首领们显然相岔了,他们以为主管祭祀八白室的鄂尔多斯部地位超然,所以即便是察哈尔部占据了土默特川,也会如同之前的土默特部一般,每年给他们提供祭品,而不会插手祭祀之事。

    但是,在明国的主持下,同右翼蒙古分隔了内蒙草原的林丹汗,虽然没有达成吞并右翼蒙古诸部的目标,却比预想中更快的稳定了对于土默特川的统治。

    林丹汗将察哈尔部西迁,可不是为了仅仅来和右翼蒙古诸部打上一架,抢夺了土默特川就算完成任务了。他能够动员左翼蒙古诸部西迁,一方面是因为后金的武力威胁,另一方面则是他自己竖起的重建一个统一的蒙古帝国的旗帜。

    现在因为明国的插手,使得察哈尔部暂时无法以武力统一右翼蒙古诸部,林丹汗便打算从蒙古人的宗教信仰和对成吉思汗的尊崇入手,先从思想上统一各部的蒙古人。

    鄂尔多斯部世代守卫成吉思汗陵墓和祭祀八白室的职责,使得这个部落在蒙古各部中有着一个特殊的地位。林丹汗自然想要插手鄂尔多斯部的内务,让这个部落完全听命于自己,从而使得察哈尔部通过掌握八白室,来确立对蒙古各部的领导权力。

    为此,林丹汗便将察哈尔部供奉的蒙古国圣物也转到了鄂尔多斯部用以祭祀,除了留下代表大蒙古国的九游白旗之外。因为这些察哈尔部供奉圣物的转交,林丹汗便开始插手鄂尔多斯部祭祀八白室的事务,将收缴蒙古各部祭品的权力纳入到了自己名下。

    林丹汗的这种做法,使得原本鄂尔多斯部内部最为支持他的部族首领们都大失所望了。他们原本是想要借着支持林丹汗的名义,压迫年轻的鄂尔多斯济农额磷臣对他们作出退让,维护他们在部族各项事务上的权益而已。

    但是现在林丹汗却连整锅羊肉都想要端走,连口汤水都不想给他们留下。这些部族首领对比了下投靠明国的右翼各部的日子,立刻觉得如果鄂尔多斯部一定要选择一方进行投靠,那么他们还不如投靠明国更合适一些。

    起码明国拿走了他们一些权力之后,还有足够的经济利益可以补偿给他们。特别是从关内运来的砖茶、棉布、瓷器、丝绸等生活物资,都不是察哈尔部能够提供的。

    在加上,林丹汗在这个冬天趁着后金同明国打仗没人妨碍他,便在蒙古各部落中大肆推动黄教信徒改宗的事。察哈尔部的牧民们固然是大为抵触,鄂尔多斯部的牧民们更是怨声载道,纷纷向济农额磷臣诉苦。

    本就对于林丹汗采用武力进攻右翼蒙古各部感到不满的年轻济农,在本部落内部事务中多次受到林丹汗派人干扰,更是增添了不少反感的他,便在这些首领和族人的劝说下,终于决定向明国靠拢。

    因此额磷臣借口前往五台山朝圣,带着一批鄂尔多斯部的首领们进入了关内,并给留在北京的萨囊·彻辰写了封信,表示想要进京陛见崇祯,希望能够获得同右翼蒙古诸部相等的待遇。

    对于这种好事,朱由检自然不会反对。有了鄂尔多斯部的归附,相当于未动一兵一卒,而大半个河套地区却重新回到了大明。这不仅进一步动摇了蒙古诸部对于察哈尔部的向心力,还极大的改善了大明西北的战略局势。

    从辽西到兰州的外长城地区,出现了一条蒙古内附部落的居住区,这不仅给大明西北、北面的长城防线设立了一条警戒区,还为缺乏牧场的大明提供了稳定的马匹来源。

    林丹汗现在想要同大明交恶,就必须要担心被大明两路夹击,还要担心被后金抄了后路。他想要南下进入青海、西藏,占领蒙古各部人民在精神上的源泉之地,也需要先问过大明才行了。

    在这种局势下,林丹汗只要还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遵守同大明的盟约,维护两者之间的盟友关系了。朱由检听完了萨囊·彻辰的来意之后,顿时大喜的跳了起来,走到了萨囊·彻辰身边问道:“那么额磷臣是什么时候出发的?他现在已经到达什么地方了?朕这就派出使者去迎一迎他,也免得路上出什么意外。”

    虽然今日屋外是风和日丽的一天,但是上书房的位置却无法直射到阳光,因此书房内的光线显得有些昏暗,不过当崇祯走向萨囊·彻辰的时候,这位年龄同他相仿的明国皇帝以一种平易近人的姿态,让他觉得这间房子的光线还是相当合适的。

    对于崇祯的重视甚为感动的萨囊·彻辰立刻回道:“以臣的估算,此刻济农大约还在丰镇,陛下若是能够准许济农上京,臣愿意前去迎接济农等人。”

    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光是你去可不行,那不是太过怠慢朕的客人了么。王伴伴,你替朕写一道诏书,让福王世子代朕去迎接鄂尔多斯部济农额磷臣,恭顺侯吴惟英和彻辰一起作为副手,协助世子操办此事。迎使所需费用,从内务府内拨付,就不必同外朝去伸手了。”

    萨囊·彻辰顿时向崇祯拜倒为济农致谢,安抚了萨囊·彻辰几句之后,朱由检便让吕琦先将他送出宫去了。

    听到门外的脚步声走远之后,朱由检突然又转身对着王承恩吩咐道:“再替朕写一份诏书,通过总参谋对曹文诏下令,让他派出一营骑兵保护鄂尔多斯济农一行人上京,朕不希望他们在路上出现什么意外…”

    户部的官衙内,从皇帝那里得到命令的郭允厚,这一日召来了毕自严,向他交代了户部想要设立一个新部门,以在北方实施配给制,并希望他来担任这个新部门的主事者。

    对于郭允厚对自己的示好,毕自严感到有些不解,虽然郭允厚并不算是阉党中人,但是他对于东林党人也并没有什么好感,认为东林党人虽然好言谈,但做事却往往脱离实际,除了加剧朝中的党争之外,对于眼下的时局却并没有什么帮助。

    正因为郭允厚对于东林党人所抱有的这种观点,使得他成为了朝中少有的中立派官员,因为户部的特殊地位,也使得朝中争斗的两方官员,都乐于见到郭允厚保持中立的地位,因此也没有人会去找他的麻烦。

    毕自严虽然同样厌恶党争,但是他还是认同朝中的执政权力,不能长久的被一群没有底限的官僚所掌握的观点。因此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交情,现在他却听到郭允厚邀请他来主持户部新设立的部门,这不由让他有些愕然。

    看着毕自严正在猜测自己的用意,郭允厚不由笑了笑说道:“景会不必有太多的顾虑,我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只是这个配给制关系到今后数年内北方各省的百姓生计,若是托付给一个不恰当的人选,陛下失望倒是小事,我担心若是小民无法维持生计,恐怕北方各地就要烽烟处处了。

    所以我思考再三,方才在陛下面前推荐了你。因为我觉得,这件事大约只有景会你才能办的下去,仅此而已。”

    毕自严想了想,对着郭允厚回道:“在我答应之前,不知尚书大人能不能帮我解开几个疑问?”

    郭允厚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只要是我能解答的,自然不会有所保留。”

    毕自严想了想说道:“那么我想知道,这个所谓的通货膨胀,你和陛下有多少把握,它是一定会发生的?”

    郭允厚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面前的桌上拿出了一叠文件递给了毕自严,方才说道:“和陛下谈过之后,我让人收集了各地的物价资料,你可以先看看。”

    毕自严看了良久,终于皱起了眉头说道:“如果你和陛下猜测的没错,那么配给制实施的过程中,打算如何逐步延缓这次通货膨胀的过程呢?”

    郭允厚思考了下说道:“只要北方没有出现大型的灾荒,那么我和陛下都认为,每年的粮食、棉花、布匹和煤炭价格,上涨幅度应当控制在5…8之间。

    参考了欧洲各国价格革命的物价变化,我和陛下认为,物价上涨一倍应当算是最乐观的估计了。我和陛下都认为,如果能在10年内将物价调整到位,对于百姓的生计应当是冲击最小的…” 

第56章 私心() 
崇祯让王承恩将新军将领授衔名单交给内阁审核时,内阁诸人对授予新军将领军衔并没有什么意见,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武人散官的变种,虽然皇帝改变了散官的名称,但对于朝廷似乎并没有什么影响,因此众人并没有过多的反对。

    但是对于册封孙承宗为元帅的诏令,却将近有一半人表示了反对。虽然皇帝已经注明,这个元帅军衔不是统领诸军的都元帅官职,并不会拥有自己的官署和部队。但是在国家发生意外时,元帅自动接管全**队的权力,不受内阁的干预。仅仅是这一条,就已经让这些阁臣感到坐卧不安了。

    张瑞图是其中反对的最为坚决的一人,他对着众人说道:“按照总参谋部设定的军衔制度,元帅之下是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四个阶级。

    但是现在除了孙恺阳受封元帅一职外,大将、上将两阶空缺,中将不过册封五人,少将约20余人。也就是说,孙恺阳在新军中的地位远超诸将,若是他想要做些什么,根本没人能加以掣肘。我们固然知道孙恺阳品行高洁,但是我们身为阁臣的责任,难道不是将一切危险杜绝在萌芽之中么?”

    郭允厚顿时不满的反驳道:“此次新军出征立功不小,若是按照以往的规则赏赐金银和世爵世禄,那么就算是将户部搜刮一空也难以满足立功将士的需求。

    更何况,以今日大明的财政,缩减亢官亢员减轻百姓负担才是正理。现在因为张阁老莫须有的担忧,就要违背内阁此前对于淘汰亢官亢员的决定,这不是本末倒置么…”

    张瑞图等人对于孙承宗地位提升的担忧,最终还是败退在了现实的财政问题面前。在郭允厚的据理力争之下,徐光启、李天经都选择了支持通过这份军衔授予名单。

    钱谦益盘算了许久,也终于投了郭允厚一票。黄立极冷眼旁观着会议上气氛的变化,终于开口说道:“既然大家都已经充分进行过交流了,我看不如就直接对这份名单进行投票,以决定内阁要不要通过名单好了…”

    投票的结果自然还是毫无疑问的通过了,当日结束了内阁的事务之后,张瑞图并没有直接返回府内,而是绕道前去拜访了同乡礼部侍郎林欲楫。

    林欲楫和张瑞图同为晋江老乡,虽然林欲楫小了张瑞图六岁,但是两人却都是万历三十五年的进士,因此关系可谓比较密切。

    和张瑞图不同,林欲楫家世良好,属于官宦世家。林之长女又正同张瑞图的儿子谈婚论嫁之中,所以两家之间还是更为亲密的姻亲关系。

    当然,在张瑞图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林欲楫还是他重要的政治盟友。听到张瑞图来访,林欲楫立刻亲自出来迎接,将他带入到了自己的书房内叙话。

    在书房内,林欲楫听完了张瑞图讲述了内阁中发生的事情之后,沉思了一阵方才对着他说道:“长公兄今日还是有些急躁了。”

    张瑞图心里顿时有些不太舒服,他不动声色的问道:“仕济以为,我今日反对孙恺阳封帅是不对的么?”

    林欲楫谨慎的回道:“不是不对,只不过弟觉得,在这个时间上纠结这件事,似乎有些不合时宜而已。”

    张瑞图有些疑惑,“不合时宜?仕济这话是如何说的?”

    林欲楫看着他说道:“长公兄难道不清楚么?现在朝野上下关注的,是内阁刚刚推出的督抚防区定议和本年度的京察。

    十个总督区的设立和20多个巡抚的人事调整,不知道牵动了多少资历合适官员的心,他们此刻只想着从中分一杯羹,那里会在这个时刻同陛下去顶牛?

    而今年的京察据说极为严格,除了都察院派人之外,还要从其他部门中抽调人选,组建各省的巡视小组,对地方官员进行评价。地方官员唯恐被此次京察刷下马,现在都派人入京打听相关的情报,根本无暇关注其他事情。

    长公兄反对封孙恺阳为元帅,固然是维护了正道。但若是陛下一意孤行,就算是内阁退还了封赏名单,也一样阻止不了陛下对有功将士的封赏。更何况现在内阁中反对的声音,也只有长公兄等寥寥几人而已,根本改变不了现在的局势。”

    张瑞图思考了片刻,才有些不甘心的说道:“那么照你这么说,我难道什么也不做,就任由事情就这么发生下去么?”

    林欲楫思索了一阵,方才回道:“弟也不是这个意思,只不过从明面上进行反对,恐怕已经抵挡不住陛下的主张了。弟以为,倒不如找一找其他的办法。比如让人给孙恺阳写信,劝其拒绝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