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帝王-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柔儿是朕地贤妃,越国么,依照段氏能耐,肯定有法子化解危机。”林枫笑道,端坐直视着段春秋,道:“三叔啊,你的目光应该长远些,不该只在意眼前里,倘若你把柔儿带回去,与越国成亲,段氏势力依旧在南方,可把柔儿嫁给朕,段氏获得好处会更多,况且,朕有心壮大燕国,只要段氏给朕足够时间,今天,段氏的付出,将会有百倍,千倍回报!孰重孰轻,三叔应该谨慎考虑!”

    “少给老夫灌迷魂汤,老夫凭什么相信你?”

    “就凭段氏选择燕国,选择我!”

    “那是老夫看走了眼,生把臭石头,当作了香饽饽。”,

    “好吧,朕是烂石头,臭石头,那三叔去找香饽饽吧!”林枫也不示弱,大有撕破脸皮的冲动。

    看着林枫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段春秋着实无言,那晓得外表看来贤明的燕帝,暗地里与地痞无赖一样,孺子不可教也。

    然而,提到二小姐处境,他又不得不服软,生怕惹恼林枫小人,他把怒气全发泄在二小姐身上。

    不然,若非有所顾虑,依照林枫今日对自己态度,不光两家合作之事化为梦影,他还会亲自带人教训林枫一通,让他晓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门阀为何牛…逼哄哄。

    “好,老夫暂时信你,柔儿之事,老夫会向大哥解释,可你若敢骗老夫,三年内,段氏在你身上看不到任何希望,到时别怪老夫心狠手辣,把燕国夷为平地了。”被人掣肘,段春秋勉强答应。

    林枫暗笑,燕地大多平原,无需你动怒也是平地,若三年时间,咱做不出什么名堂,都不好意思说是燕国皇帝了。

    “哈哈,三叔,你是个痛快人,走,咱们去见见柔儿!”

    “还见什么见,发生了这档子事,老夫哪有颜面再见柔儿,钱粮之事,明日自会有人给你送来,今日必须立刻赶回楚国,向大哥解释,筹划怎么安抚越国,真是个混蛋。”段春秋甩开林枫手臂,气呼呼夺门而去。

    段春秋心中误以为,林枫伤害了二小姐,眼下她肯定伤痛欲绝,随自己来燕国游玩,他没有保护好二小姐,给二小姐造成极大伤害,自己还有什么颜面再见故人。

    唉,这老头脾气真倔,不见也好!

    想到段二小姐眼下处境,林枫虽心有不忍,为整治她飞扬跋扈性格,也唯有先委屈委屈她了。否则,依着她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一旦放出来,还不把内容搅得天翻复地,鸡鸣狗跳。

    不过,说起来,段二小姐也是个妙人儿,有沉鱼落雁碧玉羞花之貌,年纪小了点,林枫也不介意上演一出萝…莉养成记。

第89章 郑国图谋() 
与此同时,远在数千里之遥的郑国,京城皇宫大殿内,群臣列位,森严肃杀,正在商讨国事。

    郑国东有朗鸣关,对宋国抗衡,西至榆钱郡,与陈国相交,南邻长江,与蜀划江而治,北越邙山,与赵国接壤。纵横约三千万里地。

    在十大诸侯国中,排名靠前,是中原的超级大国。

    去年夏末,郑国与蜀作战,在军事上取得了重大胜利,依仗铁骑军连克数州,一举夺下蜀国长江以北两郡十五州,与蜀国划江而治,分清抗衡。

    不过,军事上重大胜利,经济上却遇到麻烦。经过苏秦主持变法后,长久以来,郑国经济多以百姓税收为主,除去农户缴纳钱粮租税,其中很大部分,来自酿酒商提供的税收,及酒水销售的利润。

    而郑国酒销往各诸侯列国,为保住这个香饽饽,郑国在政策上,保护酒商利益。

    可去年夏末,一种来自燕国的新酒,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凭借出色酒香,纯度和口感,迅速打入郑国酒的传统市场宋国。

    经过燕国酒商半年耕耘,郑国酒根本无力与之抗衡,短时间内全部退出宋国,眼下燕国人,不满足既得利益,酒商开始把手伸向赵国,这个北方郑国酒最大的销售市场。

    面对此事,郑国上下大为恼火,损失巨大利益不说,钱粮减少,亦会引起军中物资减少,毕竟,郑国铁骑军多半钱粮来自酒商,况且打仗很耗钱,郑国为争霸图强,必须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新年时,郑国皇帝李钊,差人当众殴打燕国使者,便是给对方教训,希望对方知难而退,切勿利益熏心,侵犯郑国利益。

    可惜,燕国丝毫不顾及郑国警告,在蜀国探子传回消息显示,蜀国温家着手经营燕国,而燕国传回的消息,年关时,段家商队也进入燕国。

    如此一来,八大门阀中,两大门阀开始经略燕国,打破门阀独占一国的传统。

    李钊闻讯愤怒,亦有几丝危机感。楚国乃南方大国,郑国有许多物品销往楚国,更是郑国酒在南方的最大购买诸侯国。郑蜀两国交战不久,蜀国温家前往燕国,恐怕多少与郑国有关。

    况且燕人素来作战凶猛,北方列国皆知,当前燕国故土分裂,不少州并入****宋郑,或独立城邦,但燕人作战彪悍风格却不曾改变,年前两次对战戎族,便是最好例子。

    燕国小皇帝,又转性开始励精图治,依照眼下情形,燕国实力会组建恢复,必然会成为赵国以外,郑国在北方又一宿敌,如此,李钊不会给对方崛起时间。

    眼下水军铁骑勇士吞并蜀国长江以北两郡十五州,南方无后顾之忧,继续南下,蜀国有长江天险做依仗,水师精良,战斗力不弱于郑国水军,双方征战,出力不讨好。

    李钊审时度势不再南侵,正与朝臣商联出击北上,不过,大臣在袭击燕国还是宋国上,出现了分歧。

    有人以为,应该挥师北上,联合晋国,双方南北夹击分寡燕国。毕竟,燕帝抢了郑国与晋国联姻的苏浣晴,郑国当时正在南方与蜀国作战,无心北伐,故而始终未提及此事。

    现在郑国欲在中原称王称霸,晋国又是郑国在北方传统盟友,郑晋两国之大辱,岂能不报,皇帝陛下一声令下,三十万虎贲勇士,足以踏平燕国。

    再者,当年晋国太子北辰穹带兵征讨燕国大败,两年来始终愤怒难消,传言登基以来正在不断秣兵历马,准备东进,以雪耻当年之辱。

    若郑晋两个超级诸侯大国举兵袭击,南北夹击,纵然燕军作战彪悍,也会让燕国双拳难敌四脚,短时间内分崩离析。

    以刑伊柯为首的少壮派始终坚信,依照目前郑燕两国实力对比,郑国理应先吞并燕国,扩大领土,人口,军队,方才挥师东进,两面夹击宋国,此乃上次。

    这样做,郑国有绝对性优势,又有足够能力吞并岌岌可危的燕国。

    对宋国却不同,两国同为大国,宋国瘦死骆驼比马大,现在吞并宋国有难度,况且,当年宋国机械兵大败郑国铁骑,耻辱尚未洗刷,绝不可轻敌大意。

    另一派,以朱亥为首的老臣,则以为郑宋两国乃世仇,现在郑国强大了,理应先灭掉宋国,一报当年之仇。

    宋国重文轻武,国内文人士子地位极高,武将待遇却奇差,双方实力着实不在同一档次,在朱亥等人眼中宋国不过纸老虎。

    燕国不同,自古多难兴邦,在抵御外敌方面,燕国上下能做到同仇敌忾,善于苦战,持久战,否则,依照燕国国力,早在群雄纷争时,被周边大国吞并。

    一旦灭掉宋国,郑国依仗胜利之师趁机挥师北上,一鼓作气吞并燕国。

    刑伊柯,朱亥无不是与赵国封子修齐名的当世名将,两人在军中有着非同凡响的地位,刑伊柯擅长奇袭,穿插,野…战,统领燕国三十万精锐铁骑军,驻防在燕赵郑三国交接的邙山平原,抵抗北方赵国南下。

    朱亥善于攻坚,守城,苦战,统领二十万铁骑军驻防在郑宋两国边境凉鸣关,阻挡宋国兵锋。

    两位当世名将,几乎瓜分了郑国三十万陆师虎贲,剩下的三十万水师,则由不久前肃清蜀国长江以北城池的水军名将韩先当统领。

    郑国有三人坐镇,几乎铁桶一般稳固,不过,由三人统领的军队可以看出,权力瓜分容易在重大事情上引起利益分割不同,尤其郑国两位陆师名将,均想带领旗下虎贲军作战,争取更大利益,位极人臣。

    故而,目前郑国朝堂上,才会出现争执,不同派系的人,正在为各自阵营争取利益。

    而且许多与郑国交往的隐士,贤才,均以为郑国朝堂上下,有股浮夸傲慢之风,急于求成,特别在苏秦变法成功后,郑国野心开始暴露,越发目中无人。

    便是五年前败于宋国之手,郑国人也始终认为,非兵锋不强,非战士不勇,乃宋人狡诈阴邪,利用奇巧淫技,让郑军着了道。

    李钊扫了眼争执的大臣,注意力转移在朝堂左边为首的大臣身上,道:“苏太尉,你意下如何,攻宋伐燕你老心中肯定有想法。”

    苏秦为郑国太尉,掌控八十万铁骑军,在郑国有着极大权力,除去门阀韩氏,皇族李氏,苏家在郑国排名第三。

    故而,也出现了与晋国结亲,韩氏,李氏不忍自家女儿北上,由苏氏女子苏浣晴代替。

    李钊决定由太尉苏秦定夺,除了苏秦丧失女儿外,感情上拟补外,更重要苏秦乃当朝权臣,郑国数十年变法全由他负责。

    在朝中,尤其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先南后北的军事战略就是由他提出的。而今攻下蜀国江北地区,是时候开始北上展示肌肉了。

    苏秦身高体宽,剑眉英挺,看起来威武不凡,想来年轻时也该是军中好手,差人拿来列国地图,屏风似地放在朝堂中央,眉宇深邃,指着地图。

    道:“陛下请看,从地理上来讲,郑燕两国接壤之地仅有蕲州,庆州两地,这两地地势平坦开阔,且由南到北地位增高,对郑国骑兵而言大大不利。

    郑国铁骑军以水师和陆师为主,骑兵不过十万,两国骑兵作战,郑国毫无优势,再者,臣听说燕帝收服八万戎族骑兵,其实力做事不可小觑。

    不过,燕国国土面积下,仅有五州,尚不低郑国一道之广。十八万骑兵又分别驻守各地,距离庆州与蕲州最近驻防,为驻守在与宋国交接庆州的六万戎族骑兵,也就是燕帝口中的羽林卫,攻之悬念不大。

    陛下再看郑宋两国,郑国的山南道,淮南道与宋国东林郡,千林郡接壤,郑国分为三十六道,宋国却也达到二十九郡,国土面积两国不相上下,宋国甚至更大。

    两国一旦燃起兵锋,恐怕必是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需知宋国把国内最精良的陆军,二十万步兵方阵和十万机械兵,全驻扎在千林郡,东林郡,若双方开战,怕是历史重演。

    当前,郑国在南方已经取得大胜,在北方也急需一场胜利,来鼓舞铁骑军士气。故而,臣依旧坚持先南后北,先攻燕后伐宋的策略。”

    作为郑国百年来明君,李钊以为自己听懂了苏秦的想法,笑眯眯道:“太尉的意思,是该先攻燕,再攻宋。如此也好,正好可一雪前耻。”

    苏秦却是摇摇头,神色中带着几丝狡诈,道:“臣以为,先攻燕后攻宋,在时间不过相差数日,实则同时发动两场战争!”

    “此话怎讲?”李钊懵了,太尉所图甚大,他有点不解了。

    在他看来,郑国努力扩军练兵,实力肯定超过五年来,专注经商的宋国,若此时一战,肯定能洗刷当年耻辱,至于燕国,更是不足为惧了,可苏秦说,发动两场战争,他的确心中不解,以为太过冒险。

第90章 苏秦之计() 
苏秦不愧为郑国太尉,对诸侯列国情况把握有独到看法,有着卓绝见识和眼界,整理着思绪继续说道:“诸侯列国中,北方列国骑兵强盛,中原列国步兵出彩,南方列国水师更胜,

    当前,郑国步兵与水师皆强大,放眼列国难觅敌手,唯独骑兵欠缺,而北方数国,以赵国,晋国,燕国临近塞外,容易获得良驹,骑兵气势最强。

    赵国强势,郑国无法撼动,战则两倍俱伤。与晋国又相隔万里,攻之鞭长莫及,而燕国与郑接壤,国力羸弱,虽有段温两家支持,依然方可一战。

    吞并燕国后,郑国获得大量良驹,有了养马场地,骑兵实力自然增强,再与赵争雄,可堪一战。”

    “的确,朕也这么想的,可爱卿为何又说同时攻宋伐燕?”李钊认点点头,面色中疑虑却未消除。

    苏秦转身指着晋国与宋国交接地图,笑眯眯道:“陛下再看,晋国与宋国接壤之地,一片广袤平原,近年来,晋国先后败于宋国,燕国,新皇北辰穹继位,雄心勃勃,夜以继日的秣兵历马,若陛下联合晋国。

    由晋国骑兵自北面发起攻击,朱大帅统领二十万铁骑军从东面发起攻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