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二姐欲言又止,张华家道中落是一,之后张华游手好闲赌博喝酒是二,嫁过去毫无前途,也不长久啊,三尤物的依靠,在哪里?
第111章 宏伟蓝图()
西小市山海书社店铺集书店、作坊、马厩、士大夫游乐场所于一体,分为三进,三开间,规格大小、装饰,没有一样违反朝廷礼制规定,显得低调、神秘。
店铺户籍的挂名人,是罗高才、郑夜寥,深宅大院的邢夫人有所耳闻,却也不知贾琮是主心骨。大顺勋贵几乎没有亲自出面经商的,挂的都是奴才、远亲的名义,他们在背后遥控。
就是这家不大不小的书店,在西小市打出了名声,因为他们最先刊刻大顺第一神童贾琮的作品、时文集。
出名的、有功名的读书人批阅时文,注定是热销的,贾琮为宛平小三元获得者,必然要引起人学习、观摩。当然批阅时文也要精准、有特点、一针见血,起到指导作用,不然可不好卖,反而落了自己的名声,哪一行都不容易的。
批阅时文这事,贾琮从六月院试完毕便着手做了,隔三差五地挑选或优秀、或落榜的考生时文,指出原因,汇聚成集、刊刻出榜,名曰《贾子礼评八股文》。
摇晃着啜一口茶,点评完几十篇,贾琮做做眼保健操,推窗眺望西小市,山海书社位于十字路口的西北方,距离宣武门还不是很近,但向北可见城洞、守门官兵、人声鼎沸的菜市场,西小市这边也有四牌楼,便在南面,与东四牌楼对立,四柱三间斗拱、戗柱、暗褐漆。
巡视过印刷作坊,书店纸张是往别店购买的,造纸术、印刷术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然而对本国真正的爆炸性影响太小,四大发明反而被西欧运用到点子上……中世纪之后,这个时空的华夏还是要从领先变成落后吗?
小胖墩郑夜寥上楼,身穿员外服,眉毛一立:“公子,好消息,这时文果然比其他书都好卖!短短一个月,销售数千本,一本有几钱赚头,咱们也赚了上千两了,只是公子的批阅得迅速一些……”
科举制度兴盛时期,上下几百年、方圆几千里,整个社会都以它为荣,只要是有经济能力的读书人,观摩成功时文是必须的。其二,时文名副其实,时效、快速,这一行也有竞争,还得比同行快,又快又好。
到得此时,郑夜寥才真正体会到,贾琮这种读书名人,赚钱果然不难,心里这才死心塌地、没有怨言了。
“我没做过生意,却也看得出收入、支付的对比,也知道薄利多销、细水长流是根本。”贾琮也欢喜道:“对了,你们从江南贩运书籍,要经过多少钞关?手下驿传有多少人手?”
“我大顺钞关有北新(杭州)、浒墅(苏州)、扬州、淮安、九江、临清、河西务……若是从浙江返回,约莫要经过十个钞关,钞关守备都有在官府规定上加收的惯例,不过若是老熟人,好商量一些……”
“大运河船行比陆路快多了,日行三四百里不成问题,咱们现下的人手不过百十个,多的养不起,公子要做什么?”郑夜寥警惕地道。
这里面有很多商机、利润啊!到了江浙,买些民间丝绸、瓷器、地方特产完全没有问题!商品经济在大明早就蓬勃发展了!虽然说丝绸、盐铁等等是官方垄断,但是商人仍然有利可图,误就误在闭关锁国!自高自大!湖丝、瓷器、松江棉布,白花花的银子、惊人的利润,大部分让西洋海商赚了!
郑和下西洋,中国的船队是世界领先的,那个时候西班牙还在摸索阶段!十六、十七世纪,达伽马和哥伦布都完成了航行,一是技术进步了,二是西方政府支持,而中国明清的商人几乎没有政治权力、政府的保守顽固,可悲!
这种自高自大、优越感,只会有一天被人轰开国门。日本从战国时代、丰臣秀吉之后,这时怕也是德川幕府时期,他们也是闭关锁国,但是,日本人的学习借鉴能力,太强了。
“人手虽少,但能到浙江,也就能到福建、广东,书店不必吝啬,用得起冰镇,岭南的荔枝、龙眼同样有利可图,有冰镇保养、日行三四百里,不成问题。一旦钱多了,咱们再开分店、加大规模,叫驿传的兄弟们去岭南,不仅仅是为了荔枝、龙眼,叫他们去濠镜(澳门)看看,那儿跟西洋人赚钱,才是最大的。”贾琮眼睛透出浓浓的野心。
想法是好的,郑夜寥作为温州人,有所了解,担忧道:“岭南的山主、寮主多半满了,他们怕是不愿意咱们插手,分一杯羹。”
岭南地区本地资本家叫做山主,外来资本家叫做寮主,外来的有徽商、浙商,肯定有后台,贾琮微微一笑:“我知道,叫兄弟们先去探探情况,要拼后台,三年之内,我就不能和他们拼么?你们先收集情报,到了那时,我们也可以增加人手……等本公子手握重权,开海通商,有了船只,这小小书店算什么?”
这块蛋糕使得郑夜寥两眼放光,当然,这个想法还遥远、很有难度。贾琮当下能做的,是把书社整理好,先在国内发展一定势力。
早在晚明,菲律宾马尼拉就有两万华人,可却惨遭西方杀害!福建官员宽恕了这次杀害!大明时期林凤是东南亚成功海商,他们却联合外国人去杀!无论大明还是“我大清”,通通不管华人死活!这群顽固的保守分子!
……
贾芸驱车送来了枣、梨、杏、桃、苹果、榛子、栗子、松子、榧子、白菜。
京师大富商拥有温窖,可以培育出不合季节的瓜果蔬菜,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还不提及白菜,元明之后,白菜差不多成为普遍主菜,有箭干白、瓢儿菜、矮青、乌菘菜、塌科菜、结球白菜,四季可种。
山海书社的档次越来越高,慢慢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来此看书、品画、下棋的人,都觉得是一种享受,口碑越来越好。
书社定期举行集会,贾芸不多做停留,收钱之后带着搬运人手离开,二进左屋,王应麟、匡六合、张茂才来了,王应麟起草章程:“子礼,山海盟的盟约除却你说的两条‘为生民计、为功业计’,要不要再增加?”
“你是副盟,这两条暂时作为核心,不予修改,我想应该无人反驳。生民在前,为生民也是为功业,利人利己,因果分明,方为上策。至于山海盟一应规则、条例,可以慢慢增减、修改,随着人数增多,再作打算。”贾琮道。
“科考在即,子礼也准备动身吧。”匡六合好心提醒,商谈一阵,等两人出去,王应麟委婉道:“立言、立功、立德,是我辈所求,子礼,我听说秦家有一位小姐,以前是你侄媳,李贽的前事之鉴不远,子礼千万不要误入歧途……”
李贽被看做明朝的异类之一,他当时和胡广麻城的一位千金寡妇交心、品文,发乎情、止乎礼,吟诗作对。可是,此事传开,这个程朱理学吃人的年代,此事就成为敌人弹劾李贽的借口之一,李纨因此入狱,死于狱中。
“我会注意的。”贾琮虽然面无表情,可对礼教真是厌恶不已,孟子云: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者,父母国人皆贱之。
第112章 科考开始()
三进一排西屋的靠北一间,尤氏又挽了发髻,梳得密拢拢的,花妆眉子、云肩,往后院天井自己动手洗了衣物,郑夜寥、罗高才识趣地不闻不问。
尤氏本来可以回娘家,可是尤家失去贾珍贾蓉的依靠,靠尤老娘、尤二姐、尤三姐原先得到的贾珍贾蓉礼物,顶多支撑半年罢了。
孙福送来枣梨杏桃,小石榴也跟着进了外间,尤氏讶然道:“好新鲜的果点。”
“石榴是琮爷叫来伺候的,她也愿意,这姑娘孤苦无依,就跟着大奶奶了。”孙福道。
石榴乖巧地行礼,大了不少,尤氏想起银蝶她们,半晌说不出话来,而贾琮这个举动,又不知是何意思,尤氏从炕头抓了一把铜钱赏孙福、石榴,笑问:“你家小爷吃过了么?他对你们可真好。”
“那是那是。”孙福小鸡啄米般点头:“我家小爷的脾气,天上地下,再找不出第二个了,就是宝二爷,发脾气还摔杯子、打茗烟锄药他们呢。”
“你家爷吃了什么?”尤氏好笑道。
“酸梅汤、白菜、红枣。”孙福、石榴异口同声回答,彼此愣一下,才笑了。
“你们说什么?你俩个先出去。”贾琮幞巾飘飘地进来,孙福石榴退避,尤氏起身,玩笑似的福礼,她本不是爱拘束的人。
“大嫂子……”贾琮还未说完,尤氏抢先道:“你叫我姐姐吧,如今没那关系了。”
“也行。”贾琮对面坐下,沉吟道:“派石榴来,是她愿意,她一个人也孤苦伶仃的,走近了,起码有我照应,大嫂子……好吧,大姐姐也不是苛待下人的人,互签契约,也不必到官府登记。我想,你长住这里,未免对你名声有亏,我救你的事,别人是不知道的,这点不必担心……”
“等我考完科考、乡试,不论中不中,给你们想个营生的法子,另觅一处房子,或者你回家……”贾琮想想不对,尤氏若是愿意回家,就不会跟他来了,怎么说呢,尤氏不会拖后腿,但也对他无用,报恩也算报够了,夜长梦多……毕竟尤老娘一家,与她说不上多么亲,过继来的母亲、妹子,当初是尤氏富贵,现在谁顾谁?
“不是赶你走,这样对你对我也好。”贾琮一口气说完,望着她,尤氏目不转睛,眸光分明有泪水,却压制住了,强颜欢笑,她自己也说不出什么感觉。
“我也不想牵累你。”尤氏转身偏头:“只是你说二妹该不该嫁张华呢?我拿不定主意……”
二尤的事情,哪里和他有半毛钱的关系?贾琮道:“别勾搭上琏二哥就好,其他你们自己做主,我走了。”
贾琏勾搭尤二姐,是在贾敬丧事之时,国孝家孝,贾琏都顾不得了,而贾敬死亡,还有三年。
贾琏可以公然不顾礼教,国孝(太妃死,禁嫁娶)、家孝(贾敬死)、停妻再娶(用的是正妻礼节),这些,是给他自己安罪名。
礼教,能冲破这个束缚吗?
王稚登耽搁了马湘兰几十年,四十多的马湘兰亲自登门为他起舞,轰动江南,六七十的王稚登哭道:都是礼教误了我们啊!马湘兰这一舞倾尽一生,终究毫无所得。
礼,定尊卑、分贵贱、吃人不吐骨头。
此情此景,贾琮终于能体会到了,冲破礼教的那一天,可能吗?
……
秦业于西山监督吉壤,尚未完工,贾琮去秦府拜别,秦钟面色红润,风流俊俏更胜往昔,体型偏瘦,贾琮所见男子,最英俊的就是贾蔷、秦钟了。
“遗憾,太遗憾了,这回科考、乡试,我不能陪你了。”秦钟亲热地拉他就坐:“你不去见姐姐?”
“来不及了,就来说一声,中秋前后就要开贡院。”贾琮笑笑走了。
秦钟无语,宝珠回话了,秦可卿正在耳房咬线,俩丫头也不胡闹了:“琮爷这时名声太大,有顾忌也是好的,他是为小姐着想,前儿珍大爷、小蓉大爷殁了,满城沸沸扬扬,老爷的邸报都传到家了……幸好小姐不在东府,不然就进了教坊司,咱们也得被发卖……”
一日夫妻百日恩,得知这个消息,她不痛快了一段时间,秦可卿掸掸裙子:“父亲常有差事,一有了师弟这个学生,官运亨通,指不定能做到侍郎老爷,他是不是福星?”
“是,是。”宝珠瑞珠一起点头:“也是小姐的福星。”
秦可卿笑语盈盈,手中针线上下翻飞:“那就成了,求不如不求,争不如不争。只要父亲、小弟过得好,我们就没罪受。”
心里却想:“此事和师弟有关系吗?若是这样,我非红颜,却是祸水……”
……
荣国府倒是很平静,谁也没对贾琮科考、乡试抱太多信心。本来,贾琮也只是当做磨练的。
……
北方小麦,秋天播种,次年夏天收,中东传过来的小麦是北方主要作物,此外北方习俗是七月祭祀青苗神、七月十五祭祀麻谷,面对久雨不晴要“扫晴娘”(陕西叫做扫天婆)。
这些贾琮院试之后的岁考时见识过了。
杂种、轮种的还有黍、粟、番薯等,番薯最早由福建、广东、云南种植,由吕宋、安南传入,亩产千斤,是古代农民充饥的首选。
今人要得知古时宛平的情况,多半还得看看沈榜的《宛署杂记》。
马车走过官道时,秋日还不见麦浪,气息是翻耕、犁耙过的泥土味道。
到了顺治门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