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巾赘婿-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朗一拍脑壳,满心满意的答道:“若非子义提醒,本帅倒把这事忘记了!……来人啦,去火头军好生招待慈将军所带来的人,另外,用粮车装三百石粮食。待慈将军查收!”

    “诺!”

    进来以听命的兵卒,领命后自下去执行去了。

    “多谢将军,慈借花献佛,以此尊美酒敬谢将军以及诸位!”

    太史慈见袁朗遵守承诺兑现了诺言,故而大喜之下起身敬酒。

    “得了天大的便宜,换谁谁不高兴!”

    张燕的嘟囔声虽小,却被袁朗听在了耳朵里,这黑后至今仍未释怀,看来败在太史慈手下,对他的打击还是挺大的。

    其实在袁朗心里,张燕此败并不委屈,如果以武力值满分是一百分来衡量的话,太史慈应当在九十分往上,而张燕只能在八十五分,外加上太史慈弓法娴熟,非一般的武将,张燕不识之下自然大大吃亏了,不过这种吃亏还好是发生在了并非敌对势力的战场上,要不是太史慈不想误伤张燕的性命,恐怕张燕的这种莽撞要送了他的性命呢。

    这场失败对于张燕来讲是堂付出代价极小的教育课,通过这场教训不仅誓要告诉他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还是在警示他对自己生命的珍惜,所以袁朗认为,这对张燕来说是好事。

    当然,张燕是否也理解这个道理,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也许他现在还没想明白,袁朗也希望在他冷静之后,能想清楚这里面的厉害关系吧。

    总之,袁朗现在要面对的主角是堂下坐着的,与其对饮的太史慈,如此一个名将级别的存在,如果说他不想招募至麾下,那都是骗人的话。

    但是要如何拉拢,甚至劝说太史慈为自己效命呢,袁朗觉得这不得不将谈话的话题转移到太史慈此来冀州的目的上,于是,袁朗在酒过三巡之后,转变话题径直问太史慈道:“子义刘刺使麾下效命,如何来了冀州,不知道是否有什么需要本帅帮衬一二的?”

    太史慈端起酒樽的手蓦然放下了下来,只见其迟疑了片刻,便直言道:“实不相瞒,慈此次来到冀州,可是说是报恩,也可以说是来寻人的?”

    袁朗听在耳朵里,心里顿时与自己之前的猜测进行了印证,在得出的结论正好相符之后,故作不解的问道:“奥?子义如若信得过本帅,可否明言?”

    太史慈欲言又止,他环视了一眼帐中在旁伺候的兵卒,面上流露出了一丝不安全感。

    袁朗会意,随即命令道:“尔等皆退下,没本帅军令不得入内!……姜儿,允儿,你二人上前来斟酒!”

    “诺!”

    甄姜与允儿先才一直在旁安静的待着,此刻袁朗有命,她俩便上得前来代替那些伺候酒食的兵卒。

    待兵卒悉数退去之后,大帐之中仅剩下袁朗、赵云、张燕三将以及太史慈和其带来的属下代表,于是乎,只见太史慈满饮了一樽,最终说道:“得蒙将军款待,慈自当明言相告!实不相瞒,慈的恩公乃是北海相孔融,孔夫子。只因其与慈在外谋生之际特别照料家母的饮食起居,故而慈对其之恩念念不忘。慈本想借此次回家省亲之际拜会恩公,不料恩公突遇状况,竟然被黄巾旧将管亥围困与都昌城之中,生命危在旦夕!慈虽单骑杀进城去搭救恩公,但苦于双手难敌四拳,管亥之军有数万之众,并且恩公拒绝突围,誓与城中百姓共存亡,无奈坚守几日之后,援军却迟迟不来,斥候出去打探军情也是有去无回。慈与恩公商议之下,觉得苦等下去不是办法,因都昌城毗邻平原郡,素闻平原郡新任郡相刘玄德乃是皇室宗亲,念在同为汉室忠臣的情分之上定会出手相援,于是恩公这才遣派慈慕名前往平原郡相求,不料刘使君已然去往了邺城,于是慈不敢怠慢,这才带领随行之人尾追而至,谁知走到半道居然迷了路,并且所带的干粮也告罄,这才在不智之下冒犯了将军以及诸位,慈在这里赔个不是呢!”

    太史慈说罢真的出列拱手致歉,尤其是到了张燕那更是深深的鞠了一躬,虽然张燕没给好脸色,但是明显态度要好多了,要知道换做先才他可以正眼都不瞧上一瞧的。

    1

第189章:借兵报恩1() 
当太史慈说出他此行至冀州的目的之后,袁朗先前在心里的猜测总算是得出了印证一致的结果。

    显然,历史上对太史慈的描写侧重于勇武固然没错,但是对其一生当中唯独的一次“报恩”叙述却也是不吝词藻,甚至被载入了史册。

    正如太史慈所说的那样,由于其常年在外任职,所以对家中的老母缺乏照料,不管孔融是出于善心也好,还是另有目的也罢,总之孔北海在太史慈家的时候,对他们太史家的老母亲那是奉若上宾,确实给予了不少的帮助以及呵护,这也是最终促成了太史慈想要报恩的最直接因素。

    “报恩”孔融,并且单骑独来独往于被围的都昌城,这时候对太史慈最初的历史描述,也是浓墨渲染的一处,这其实就是借孔融之贤名而从侧面烘托太史慈的孝义之举,看似实在夸孔融,实则是在褒扬太史慈。

    根据历史上的描述,太史慈终究还是在平原郡刘备那里借到了兵,顺利的解救了都昌城之危,可是袁朗现在又想想,历史已经悄然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发生了行进轨迹的偏离,比如冀州根据历史记载目前应当是被袁绍给夺了下来,而刘备应当是蛰伏在平原郡,可是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又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袁绍既没有拿下冀州,刘备也没老老实实的待在平原郡,那么太史慈来借兵,还会如历史记载的那样获得成功吗。

    袁朗不知道太史慈此行的目的是否会实现,但是说老实话,他希望刘备不借兵给他,只要太史慈在刘备那里受了阻碍,那他才有播下恩惠的机会。

    当然,袁朗这是在投资,如果自己因为帮助太史慈解救了孔融的危机,从而能获得太史慈的报效的话,这笔投资那就是天大的合算。

    但是目前摆在袁朗面前的难题就是太史慈并未对刘备失望,甚至是抱有很大的期望,单从其不断的向袁朗打听刘备的行踪来看,太史慈似乎已经打探到了什么隐隐约约的情报。

    如果故意欺瞒太史慈,袁朗生恐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他权衡再三之后,还是下定决心对太史慈明言相告。

    只听袁朗在太史慈再次的询问刘备踪迹之后,他如实说道:“不瞒子义,刘皇叔的行踪某确实知晓!然,此行邺城乃是机密行军,唯恐刘皇叔心生不快,某不便相告!”

    “这……将军,救救都昌城的百姓们吧,慈拜托将军告知刘皇叔的下落!”

    太史慈先是听到袁朗说知道刘备的下落而激动,随后又听说袁朗有难言之隐,这前后的落差之大,就算是太史慈也难以接受,不得已,太史慈只能出席跪拜袁朗,希望从他那获得刘备真实的踪迹。

    “子义莫急,就算有天大的难处,某也尽力帮你就是!”袁朗近前扶起太史慈,接而望着赵云道,“子龙,你去打探下刘皇叔的消息,如果方便,将子义的事情告诉与他,另外询问下,是否安排会面!”

    赵云起身回了声:“诺”,便对太史慈拱了拱手算是打了声招呼,随即出了大帐自去办事去了。

    “难道刘皇叔就在附近?”

    太史慈也算是嗅觉灵敏,他一见袁朗吩咐赵云之事,立即想到了什么。

    袁朗知道也瞒不住,故而相告道:“实不相瞒,刘皇叔与我军合军一处,他的军帐就在不远处的山岗上,离此不过数里之路而已!”

    “太好了!恩公有救,恩公有救啦!”

    太史慈激动的摩拳擦掌,仿佛看到了他从刘备那借得了精兵已经奔驰在回都昌城的路上。

    “哼!别得意的太早,人家借不借你还得两说!”张燕独自坐着喝了口闷酒,随即自言自语道,“这管二愣子也算长了本事,居然纠结一群乌合之众便围了那都昌城,呵呵,呵呵……”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太史慈面色凝重似乎在想些什么,而袁朗对张燕有什么说什么,当场指责道:“黑货,你胡捏捏什么,管亥虽曾为我黄巾之人,但现下世道大乱,他仍发国难财、打百姓的主意,此等人,已经偏离了我军的宗旨,再见面时,是敌非友,你要切记!

    袁朗说这话,其实是在说给太史慈听的,没错,管亥同为黄巾军旧部,而且也是不小的头领,但是现在的黄巾军已经成一支崭新的黄巾军,他们在袁朗的领导之下已经以天下大任为己任,像管亥这种依然不停黄巾调令,仍旧我行我素的做派,已经算不得是袁朗等人的朋友了,想必太史慈只字不提向袁朗借兵之事,大有可能就是因为袁朗所率领的军队,就是黄巾军的缘故。

    张燕闻言将酒樽一放,猛然起身回道:“酒足饭饱,你们聊着,俺出去歇着!”

    袁朗也不阻拦,等张燕出帐之后,他安慰太史慈道:“子义,对此人的话不必关怀,他就那样!想必子龙不久便会带来消息,你且安坐,静候佳音便是!”

    太史慈对袁朗有愧疚,他的心思仿佛被袁朗全看透了,没错,按理说袁朗如此礼遇自己,他如何还会做出不识好歹、坚持要见刘备的请求,这无非就是对方就是正派的黄巾军的缘故黄巾军去打曾经的部将,这不仅是为难自己,也是在为难袁朗,所以太史慈一直未敢在袁朗面前提向其借兵的事情,而是一直既往的按照当初的想法,仍旧是想找到刘备,凭借孔融的威望以及刘备皇室宗亲的身份,能够看在同为朝廷效命的份上,能够抽调兵马与他,如能这样,便是最好的结果。

    可是赵云去了许久仍未见回来,太史慈也没了心思喝酒,此时正如坐针毡的焦虑的等着。

    而一旁的甄姜以及允儿从一开始就大气不敢出,现在见袁朗默不出声,而太史慈又坐立不安便知趣的到里间做起了针线活,也不露面了。

    军帐之中一下子变得安静了起来,袁朗虽然面上没什么表情,但是心里正七上八下的纠结着,他既希望赵云不要去见刘备,能明白自己的心意而谎报刘备不愿借兵,却又希望赵云最好还是见一见刘备,也许对方真就不答应也说不定。

    就在赵云迟迟未归的这段时间里,袁朗与太史慈同样是焦虑不安的,只是一个不显山不露水,还一个片刻消停也没有,来回在帐中踱步,好似越等越心焦似的。

    1

第190章:借兵报恩2() 
就这样,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辰,大帐帷幔被人从外面一撩开,日盼夜盼的赵云总算是回来了。

    “主公……”

    赵云抱拳对袁朗施了一礼,刚想说什么,却被比他还急的袁朗给打断了。

    只听袁朗心跳加快的问道:“如何,刘皇叔那里如何回应的?”

    一旁的太史慈虽未说话,但是从其表情足可以看出他也在焦急的着赵云的答案。

    赵云知道事情不容他细说,只听他回道:“刘皇叔初闻北海事非常愤怒,对于孔北海能记得他也深表谢意!”

    “但是,但是……”

    袁朗心里如同念咒语一般,迫不及待的想着赵云能说出“但是”二字。

    也不知道是不是袁朗的念咒有了效用,赵云紧接着又吐口说道:“但是,刘皇叔心有余而力有不逮,平原郡多处犯了洪灾,大多数兵卒以及将领皆派出去抗洪去了,就连此次邺城之行,他们也只勉强凑了几百人而已。所以,刘皇叔让带话给太史将军,他确实是无兵可出,唯有献上绵薄的军资,想必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孔大人吉人自有天相,一定能化险为夷,否极泰来……”

    “够了!”太史慈怒拍案桌,随后努力的平静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随后对着袁朗施了一礼,冷静的回道:“慈多有打扰,这就告辞,望将军珍重!”

    “子义且慢!”袁朗虽有点“幸灾乐祸”之意,但是太史慈的忠心不二也着实打动了他,而已太史慈此一别还不知道何时再能相见,他原先的计划看来还是照旧的好。

    太史慈见袁朗唤他,心理猛地一惊,心里突然冒出来一个大胆的猜测,可是随即就被他给否决了。

    “子义准备何往?”

    袁朗近前望着太史慈说道。

    太史慈听袁朗的如此关心自己,心里不禁一暖,开口回道:“自然是去都昌城,与孔夫子共存亡!”

    “明知山有虎,子义为何偏向虎山行,难道报恩比你的性命还珍贵吗?”

    袁朗是拿话在试探太史慈,只要对方有的退缩,那就算他看错了人,也不值得自己冒险去帮。

    可是太史慈哪里有片刻的犹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