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457章 沈家军()
沈家举丧,原本应该由李氏长子沈明文主持,但因五房沈明钧的儿子沈溪乃当朝二品大员,位高权重,沈明钧便成为当之无愧的治丧发起人。
但沈明钧资质平庸,举丧之事皆由沈明钧的妻子周氏负责。
虽然周氏也算是市井女人,但毕竟以前做过生意,跟人沟通有经验,在安排事情上能做到井井有条,治丧之事有条不紊进行。
沈家上下一片忙碌,李氏过世意味着沈家重组。
李氏尚健在时,沈明新和沈明钧二人都已完成形式上的分家,二房沈明有和妻子钱氏滞留京城,在沈家人眼里生死未卜。
李氏过世,三房沈明堂没必要留在沈家这个大家族里,为沈明文一家拖累,如此一来便正式宣告沈家分裂,究竟谁能留在沈家大宅,以及沈家剩下财产分配,要等李氏的丧事完成后再说。
沈溪得知李氏病故的消息,已是中秋节前后,沈溪刚打下靖州,正准备往通道县城进发。
这场战事显得非常拖沓,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处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地形复杂,就连官道都是在悬崖峭壁间开凿出来的栈道,沈溪感觉大军就像是在过蜀道。
沈溪前世没有参观过古蜀道,也不知这时代的蜀道有多艰险,但以目前湖广西南部的地形地貌来看,沈溪觉得不会比过蜀道轻松。
如果没有万全的计划,没有严密的情报侦测系统,叛军只要在一两个险要地方堆砌山石滚木,待大军行进时突然掀翻,那就是一个全军覆没的结局,沈溪深切地感受到肩头的沉重压力。
靖州城南,中军大帐里的议事刚刚结束。
沈溪将下一步行军计划吩咐下去,虽然他是西南六省兵马提调,接下来的任务是去救援桂林府,面对的敌人可能有数万,但他麾下的兵马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仍旧是江西和湖广兵各两千,此外尚有一千多的辎重兵和一千多民夫。
四千精兵在沈溪看来已经足够,此时湖广南部的叛乱基本平息,虽然西边的保靖州和永顺宣慰司尚有叛军出没,但他只能暂且放到一边,因为大敌当前,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分心去应付。
“……大人出兵,已让地方上的叛军闻风丧胆,之前他们到处掠夺州县百姓,甚至胆敢攻打府城,为非作歹,但大人领兵到来后,叛军节节败退,不得不龟缩防守。还是大人您治军有方,怪不得陛下会委命您为兵部尚书……”
苏敬杨在沈溪面前恭维,他说的话,沈溪一个字都不想听,脑子里想的都是李氏亡故的事情。
沈溪对李氏没有亲情,从未把李氏当作自己祖母,毕竟他两世为人,这一世穿越已经六岁多,没有血浓于水的切身体会,夫妻间的情感比之祖孙这样的亲情高了不止一点半点,他希望得到一种认同和倚靠,而不是去寻找所谓的归属。
沈溪没有把自己当作沈家这个散发着腐朽气息的大家族中的一员,甚至连培养沈永祺等人,也只是为了尽人子的责任和义务,避免被人戳脊梁骨。
听苏敬杨说了半天,沈溪抬头看着他,问道:“苏将军的兵马,都已经整顿好?可以随时出发了?”
苏敬杨笑道:“跟随大人行军作战,训练和整顿兵马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弯,这几个月来,穿州过府,逢战必胜,将士们都有功劳和犒赏在手,精气神焕然一新,做事也有动力,这会儿如果还再出现什么消极怠战甚至逃兵的情况,卑职定斩不饶!”
沈溪道:“战场上如果局势不利,要到保存实力的时候,该逃还是要逃,怕死是人的天性,有些事光强求没用。”
“既然三军士气高涨,倒是可以乘胜追击。从靖州往通道,再向南向洪舟泊里司一代走,正是叛军部族密集之所,一个不慎,或许就要遭遇挫败,这一战就看苏将军你能否旗开得胜了……”
之前沈溪准备让王禾开路,但苏敬杨死活不干,主要是因为苏敬杨在宝庆府一战中没捞着功劳,一直想办法弥补回来,用实打实的战功赢得沈溪的欣赏,向朝廷举荐。
虽然从宝庆府到武冈州,再到靖州,这一路上打了不少仗,但基本都是摧枯拉朽的歼灭战,没经过真正的考验,加起来歼灭的叛军数量也没两千,还得湖广和江西两支兵马平分功劳。
苏敬杨非常渴望找补回来些功劳,但奈何叛军听说在宝庆府城歼灭己方四千“精锐”的沈溪领兵前来,没人愿意跟他正面交战,沈溪所部消灭的都是地方上那些消息不甚灵通的小股叛军势力。
苏敬杨精神振奋:“大人放心便是,卑职在这一战中,必定能打出大人您的威风,让叛军知道我们沈家军的厉害……”
听到“沈家军”这称呼,沈溪心中“咯噔”一下,他从来没有组建一支家兵的想法,朝廷也不会容许他这么做,但随着他在战场上声名赫赫,将士都以跟着他打仗为荣,难免下面就会有人冠以诸如“沈家军”之类的称呼,这等于是将沈溪立于一个下不来台的位置上。
在士兵心目中,这称呼显得很风光很有面子,沈溪光是指责怒骂没用,士兵没有什么见识,理解不了岳飞为什么会被宋高宗所杀,更不知道朝堂险恶。现在沈溪能做的,只能是让苏敬杨阻止下面官兵这么称呼自己,不能任由这称谓蔓延。
沈溪道:“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沈家军’,将士们跟着本官打仗,只是效忠朝廷,非要强调本官的功劳,那便是陷本官于不忠不义。本官不是为了图虚名才领兵,苏将军,你身为都指挥使,绝对不能让下面的将士有这种心态,跟着本官打仗,绝非效忠本官,而是报效朝廷!”
苏敬杨一怔,他到底身居高位,立即明白沈溪的意思,赶紧行礼:“大人说的是,卑职回头就会教训那些乱说的官兵,不让声音继续传播!”
沈溪点头嘉许:“好,苏将军,时候不早,本官准备休息,你也先回去歇着,明早天不亮,你先带兵出发。如今虽然已经快中秋了,但秋老虎照样可怕,中午记得休息一个时辰到两个时辰,别让官兵中暑,驻扎时多注意周边环境,不能为叛军偷袭!”
苏敬杨显得很自负:“大人,现如今叛军都龟缩起来了,谁还敢偷袭?”
沈溪板起脸:“难道你忘了邵阳的教训?叛军可不会计较官军怎样,只要到了他们的地头,认为有机可趁,随时都可能发起偷袭。这便是兵不厌诈,之前叛军的回收也是为了麻痹我们,方便下一步出击!”
苏敬杨赶紧应声:“是是,大人,末将谨记,这就回去安排歇宿和防备事宜,明天一早领兵出征!”
第1458章 生杀大权()
沈溪带着几分郁闷,回到自己的寝帐。
惠娘和李衿早在账内等候,这一路行军,跋山涉水,惠娘和李衿累得够呛,二女能跟随沈溪走下来着实不易。
沈溪这时才发现当初做出的将二女带在身边的决定多么不智,几次想将她们送到安稳的地方,二女都予以拒绝。
尤其是惠娘,觉得跟在沈溪身边,陪同沈溪作战,平时跟沈溪说说话,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是身为一个妻子最大的荣幸。
沈溪进来便道:“我祖母刚过世……”
李衿并不认识老太太李氏,自然也不知道这人对沈溪有多少影响,她之前虽然偶尔听说过沈家的事情,但她知道的并不多。而惠娘则跟李氏认识,当初在宁化曾打过几次交道,知道她是沈家的精神支柱。惠娘听说此事,眼角流下泪水,道:“未曾想……老夫人便这么去了!”
沈溪叹道:“惠娘,你不必太伤心,我跟祖母的关系,一向不是那么亲睦……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可供读书的名额有限,她选择栽培我两个兄长读书,我无奈下只能跟母亲进城,自谋出路。当然,若非如此也遇不到你,便不会有后来这么多事情。”
“随着我中状元当官,官品比起当初祖祖父的府同知,不知道高了多少,祖母这一辈子的心愿总算达成,她应该了无遗憾而去,我们没必要为她伤心难过。这件事其实我早有预料,只是现在要看看,朝廷是否需要我返乡治丧,或者守孝……”
按照道理来说,祖母过世,沈溪不需要回去守制,即便要守孝也只需七七四十九天,属于守灵的范畴,但因李氏是寡居带儿子,期间培养出一个状元,两个秀才,使得沈家中兴。沈溪身为有出息的孙子,应该跟朝廷告假回去为李氏治丧。
但因沈溪背负战事,即便他请辞,也无人可接替他现在的位置,军中别说副帅,就连俩监军,张永和刘瑾也没到来。
沈溪军中的下手,只有苏敬杨和王禾,沈溪清楚二人不能承担起一个主帅的职责,让苏敬杨和王禾领兵平叛,这场战事非得打上几年不可,又或者是地方上的叛军分赃不平自行瓦解。要想二人快刀斩乱麻般结束战事,可能性不大。
李衿好奇地问道:“老爷不是要领兵吗?能回福建?”
惠娘瞪了李衿一眼,意思是不让她说话,李衿低下头不敢言语。
在李衿和惠娘相处中,虽然惠娘对李衿一直很好,当作亲妹妹看待,但二人间始终惠娘是主,李衿为仆。
沈溪道:“话是这么说,但若战事不是很紧急,朝廷多少还是会恩准,毕竟当今陛下以孝义治天下!”
李衿似懂非懂,惠娘则擦擦眼泪,道:“有夫人、老爷回去,还有韵儿帮忙操持,大人应该不必过多担心!”
沈溪笑了笑,他知道自己老娘有点儿本事,在操持家事上应该是把好手,丧事自然也不会例外,再加上沈家上下如今失去主心骨,只有泼辣的周氏才能挑起大梁,指使起人来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沈溪道:“之前我已经让五哥带人回去,算算时间差不多该到了,再联络一下地方知县衙门帮忙,料想问题不大,实在不行甚至可以请动府衙。现在沈家居住宁化县城内,做什么事情都很方便,不至于跟之前在桃花村那般,需要什么都难以找到,全靠村里人帮忙……”
李氏的身后事,沈溪不准备回汀州亲自打理,家里有那么多长辈,完全可以把丧事办得风风光光,少他一个不少。
如今沈溪要专心应对兵马南下事宜。
靖州以南地区,虽然有一条官道连通通道以及更南方的洪舟、怀远、融县、柳城,但一直到融县,这条官道均处于群山包围中,基本沿着河谷狭道一路向南,不像之前即便道路再险峻,总有一段平坝地区可以休息,但这段路程即便扎营也只能在山林间。
这片大山里,少数民族村寨众多,叛军就潜伏在各个山头,一个不慎就可能陷入重围,沈溪行军前必须要对官道周边数里的环境有着清醒的了解。
……
……
沈溪尚未从靖州城出发,通道县知县已逃到靖州求援。
通道县知县名叫胡庆,今年五十岁,却是进士出身,但因朝中没有人脉,又不舍得花钱,即便是三甲进士也没法升迁,前后已经出任过四任知县,都是在西南偏远地区当县令。
这次胡庆出任通道县知县不到半年,就因叛乱丢掉自己管辖的县城,只能灰溜溜带着典史和巡检司巡检以及几名土官,领着由衙役和巡检司兵马组成的两百多人队伍,名义上是来投奔沈溪,整合兵马,其实就是残兵败将逃到靖州。
如果朝廷要追究胡庆镇守不利之罪,胡庆就算不死,也会被抄家,他现在找沈溪,主要便是避免被朝廷清算。
胡庆是在沈溪领军从靖州出发的这天早晨来到靖州城的,此时苏敬杨所部兵马已开拔,王禾所部跟着沈溪作为中军出征。王禾亲自押送胡庆以及几名通道县属官到了沈溪中军大帐外。
此时沈溪正在跟靖州知州张耀明谈论后续防备事宜,但见一个年老体迈的官员,身着大红官袍被人押解过来,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身上官袍到处都是破洞,不像是前来投奔官军的知县,倒好像是个被贼军俘虏的落魄乞丐。
沈溪打量胡庆一番,尽管他早前已从云柳那里得到一些情报,但还是替眼前的官员感到可怜。
叛军肆虐,最倒霉的就是这些地方官,尤其是文官。文官平时所学都是之乎者也,让他们整顿兵马跟叛军交战,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完全指望地方卫所和巡检司兵马,那跟等死差不多,以至于知县在遇到叛军攻城时,一律都闭城不出,但久而久之,县城便会失守,一来是久守必失,二来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县城内多少都有叛军内应,作为防守一方总不可能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提高注意力,总有疏忽大意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