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状元-第9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厚照嚷嚷道:“什么冰冰雪封冻鞑子就会撤兵,这是伪逻辑!沈……有人说过,鞑子地处大明之北,而地势越往北天气越寒冷,寒冬腊月鞑子在我们大明,只会感到温暖,比起我们鞑子更耐寒!”

    熊孩子的见识,远远超过在场老臣的想象。

    众人皆都沉默不语,他们在想,太子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些知识?

    马文升道:“争辩无益,我看还是由萧公公去奏请陛下,请陛下定夺!”

    刘健思索后,无奈地点头,如今要让朱厚照安份下来很难,能镇得少太子的人不是他们这些老臣,只能是皇帝。刘健拱了拱手:“有劳萧公公将这几份战策,交与陛下御览!”

    ……

    ……

    七名顾问大臣从文华殿移驾奉天殿,这里是正统年后朝中举行大朝会的大殿所在。

    此时在京的文武大员均已接到鞑子兵临城下的消息,受诏进宫,等候进一步的消息。

    谢迁跟随众人进入奉天殿。

    此时弘治皇帝尚在病榻上,奉天殿处于无主状态,众大臣惶恐不安,都在议论如今京城形势,很多人甚至谈论迁等禁忌话题,可见压力有多大。

    声音太过嘈杂,谢迁知道此时萧敬正在乾清宫请示皇帝,结果难料,他不想参与议论,而且自认不会成为领兵人选,于是闭目假寐。

    此时马文升走了过来,问道:“于乔在想领兵人选之事?”

    谢迁睁开眼打量马文升,随即将头低下,继续保持缄默不语的状态——在出兵援救土木堡这件事上,马文升未站在他这边,对此谢迁有些心结。

    马文升与谢迁并肩而立,言辞间多有感慨:“现在形势远不及土木堡后,当初京城尚有二十二万大军可供调遣,现在兵马竟不及当初一半,而鞑靼人兵锋之盛却又强过也先统率的瓦剌军,这一仗不好打啊!”

    谢迁反问:“马尚书认为,此战有几成胜算?”

    这个问题将马文升给问住了。

    从实际角度出发,战争有胜有负,鞑靼人已经杀到京城,京城就算防守再稳固,也有失守的可能,此番鞑靼人来势汹汹,大明防御非常困难。

    但站在大明重臣的角度,必须要说十成胜算,因为如果败了,极有可能是要落得国破家亡的厄运,华夏文明面临倒退,再次进入外邦统治中原的凄惨状况。

    马文升道:“于乔以为呢?”

    谢迁沉默一下,回道:“顶多……六成吧!”

    马文升苦笑不已,心想:“于乔对于战局分析倒还挺乐观,如今朝中什么都一团糟,说五五开已经算是勉强了。”嘴里却出言告诫:“于乔此话,切不可被外人得悉!”

    “知道又如何,老夫只是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并未危言耸听。”

    说到这儿,谢迁喟然长叹,“之前你也说过了,今日局面远逊于己巳之变后。鞑靼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留在宣府,阻拦我边军回撤,一路进攻京城,围城打援,京师久守必失,马尚书可有思虑及此?”

    谢迁的话,让马文升愁眉紧皱,一时间二人皆都陷入沉默。

第1212章 太子上位() 
奉天殿内,众大臣正在议论,朱厚照在常侍太监张苑等人的陪同下抵达,大臣们赶忙站回原位,恭敬地向太子行礼。

    朱厚照一来就在龙椅上坐下,也不管是否僭越,抬手招呼:“众位卿家,不用理会本宫,你们说你们的就是!”

    如果是皇帝如此发话,大臣们或许会以为皇帝生气了,但说这话的是太子,十三岁的少年郎,在场大臣没什么想法,之前还有事情没说完的,试探着低声交谈,他人纷纷效仿,奉天殿内很快便由寂静变得嘈杂。

    刚才说让大臣们不必理会自己的朱厚照,这会儿却闷闷不乐,心想:“我说让你们不理会,你们就真的照着做?我以后当了皇帝,让你们跪着看谁敢站起来。”

    过了许久,萧敬在几名司礼监太监的陪同下从偏殿大门进来。

    刘健和马文升,一个是内阁首辅,阁臣之首,一个是吏部尚书,部堂至尊,分别带着几名重要大臣上前迎接。萧敬脸色有些不好看,不疾不速走到刘健等人面前,将一份诏谕递到刘健手上。

    萧敬小声提醒:“陛下有命,以太子为监国,主理军国大事!”

    刘健老脸横皱,没有多说什么,李东阳却站出来指责:“陛下如此安排,是否草率了些?”

    谢迁和马文升等人可不敢如此放肆,张懋赶紧劝说一句:“圣旨已下,遵命行事吧。这节骨眼儿上还是少些争吵,想想如何匡扶少主才是!”

    张懋口中的“少主”自然是指朱厚照,意思非常明确,皇帝已经没法出来主持朝政,很可能不久就要传位太子,与其到那时,太子大权独揽后再规劝和辅佐,还不如在太子尚是监国时,多加提点。

    熊绣作为兵部实际主事人,心头无比失落,毕竟他对于自己在军事上的造诣颇为自信,然而并未得到皇帝赏识,朱佑樘一如既往地“任人唯亲”,宁可让太子出来主持军机,也不让他上位。

    马文升道:“鞑靼兵马已至,陛下有恙无法主持大局,以太子为监国统领军机,有例可循。”

    李东阳看着马文升和张懋,心想:“之前你二人都不支持让太子领兵,怎么陛下圣旨一出,你们便大力拥护?京城戍卫防备,一切听从太子安排,如此岂非拿我大明江山社稷当儿戏?”

    谢迁此时倒保持足够的冷静,他向刘健等人打眼色,示意在场文武大臣看着,不管怎么都应以太子为尊……当着太子的面私下议论旨意是否正确,始终是对皇家的大不敬。

    刘健拿着萧敬转呈的圣旨,转身往龙椅方向过去。

    朱厚照见到后赶紧从龙椅上站起,下面文武大臣则分列两边,以笏板遮面,听从旨意。

    刘健走到朱厚照跟前,行礼道:“太子殿下,陛下有旨。”

    “呃……”

    朱厚照想了想,一抬手,“刘少傅请宣读!”

    “遵旨!”

    刘健领命,转过身面对下方文武大臣,将手上圣旨展开,大声宣读,“朕受命于天,治国逾十五载,惜德行有亏,北夷屡犯我疆土,朕调兵与之一战,然贼势大不能敌,连破我关隘,犯我京师。值此国战之机,朕有恙不能效社稷,与众卿共御外辱。太子年少,今朕以其监理国政,统筹军机,众卿匡扶,朕感念,不忘恩德!钦此。”

    读到这里,刘健合上圣旨,众大臣下跪行礼:“愿为吾皇分忧!”

    朱厚照听了半晌,最后才回过神,嘀咕道:“父皇这是让我出来主持朝政,尤其是军机大事?”

    “咳咳。”

    刘健转过身,跟大臣们一起向朱厚照下跪行礼,等抬起头来时见到朱厚照正在发怔,刘健赶紧清了清嗓子,让太子及时回过神,说一些场面话。

    朱厚照琢磨一下,笑盈盈道:“诸位卿家,请平身!”

    大臣们口称:“谢太子殿下!”

    众大臣站了起来,仍旧不敢抬头,准备接受太子训示……接下来跟鞑靼人一战,所有人事调度以及军事安排,按照道理都应由朱厚照做出决定。

    朱厚照乐不可支,却不知先说点儿什么好,之前出任监国,他感觉自己是被人架空的傀儡,现在他想一展身手,按照自己的设计跟鞑靼人作战。

    张懋见朱厚照只顾傻乐,半天不发话,只能打破僵局,上前行礼请示:“殿下,臣请任命将领,加强指挥!”

    已经确定由朱厚照以监国身份主持大局,那接下来问题就简单了,选派将领提督各营军马,统一军事指挥,任命专人担任中军都督府都督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提督守备京城,这些都需要马上做出安排。

    但朱厚照只会纸上谈兵,他从沈溪那里学到一些兵法,自己又瞎琢磨出一些门道,提出的战略策有模有样,但涉及实际操作他就慌了手脚。不过朱厚照有点小聪明,在短暂的沉默后,开口道:“不知张老公爷有何人可推荐?”

    这下轮到张懋不知该如何应答了。

    张懋领五军都督府,整个大明他算是掌兵人,相当于“天下兵马大元帅”。但身为掌兵人,没资格对朝廷用人发表议论。

    大明统兵和调兵分别是两套系统,各自由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主导,朝廷要调派何人领兵,怎么个打法,这是兵部的事情,五军都督府的责任在于听从指挥,选派兵马打仗。

    张懋道:“回太子,老臣并无合适人选,请示下!”

    朱厚照有些不满,他觉得张懋不配合他工作,只得看向刘健:“刘少傅呢?”

    赋闲或者在职的将领谁能打仗还能打胜仗,我怎么知道?刘健一阵头大,他觉得这种事应该由兵部负责,让他向朝廷举荐兵部的文官还差不多,让他选派具体将领,这超出了他的能力。

    刘健道:“还是听听马尚书的意见,马尚书戎马半生,为大明稳固边关立下汗马功劳,马尚书当有独到见解!”

    朱厚照瞪了刘健一眼,别看刘健论岁数能当他爷爷,可这熊孩子对谁都缺乏尊敬,就连对沈溪,他也只是因为崇拜沈溪的才能和本事才有所收敛。

    “马尚书总该有人选吧?”朱厚照视线转移到马文升身上。

    这下马文升心头也不太痛快,暗自琢磨:“究竟是谁主持大局?怎么一转脸,我就得替朝廷举荐领兵之人?如果打了败仗谁负责?太子之前撰写的军务策远超自身的能力和见识,背后分明有人出谋划策,但现在怎不见这幕后之人出面?”

    马文升道:“太子殿下,老臣以为,永康侯徐源乃忠臣之后,精通兵法谋略,可执领中军都督府,佐戍京师!”

    朱厚照想了想,我可不认识永康侯是那尊大神,当下问道:“永康侯可在?”

    这话出口,让在场大臣感到一阵尴尬,不过武将中却有一人应声出列,上前行礼:“臣参见太子殿下!”

    朱厚照仔细打量,但见是个三十岁许的男子,看上去颇有精神,块头也大,让朱厚照不由欣然,在他看来,这种将领应该就是个“傻大个”,非常容易支配。

    却说这永康侯徐源,乃是靖难名将徐忠之后,到弘治年间,徐家已经没落,徐源一直处于赋闲状态,属于混吃等死的勋贵,如果不是这种大朝会,断不会进宫。

    朱厚照问道:“你就是永康侯?”

    男子行礼:“正是微臣。”

    朱厚照笑道:“那好,就你了,你执领……中军都督府,负责守备京城,调遣兵马,随时听候本宫调令,与鞑子殊死一战!”

第1213章 注意你的言辞() 
奉天殿,在这次临时举行的大朝会上,朱厚照完成了战时的人事安排,所有职司人员完全来自大臣的举荐,任命过程几近儿戏,只是随便说上两句,甚至连这个人是谁都不知道,就把差事分配了下去。

    朱厚照威风八面,所有大事小事都可一言而决,刘健、马文升等人要么不说话,要么只是举荐,对他无法形成钳制。

    “真过瘾,如果以后能天天这样就好了!”

    朱厚照安排完事情,眉开眼笑,他已经沉浸在这种大权在握的飘飘然中,开始想象以后自己当上皇帝会怎样。

    不过眼下熊孩子还有件更热衷的事情,每当想起都让人热血沸腾,那就是跟鞑靼人正面作战,这是朱厚照一直以来的梦想,领兵跟蒙古人交战,最后取得“封狼居胥”的大捷,名留青史。

    朱厚照在下朝的时候心想:“等着吧,这次对鞑子作战由我来指挥调度,一定可以完成沈先生的遗愿,取得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为沈先生报仇雪恨!”

    朱厚照这边玩得尽兴,可文武大臣就悲哀了,他们陪着一个半大的孩童胡闹半天,尤其是李东阳、刘健这样的重臣,在朝堂上没说什么,可散朝后,心头别提有多堵了。

    刚出奉天殿,李东阳便冲着马文升发难:“马尚书对于太子主持军政之事,就无其他看法?”

    谁都看出李东阳满腹火气,只是之前在众大臣面前顾着皇家的脸面才没发作,出来后他可不管那么多,在李东阳这样自诩忠直的大臣心中,怎么都忍受不了朝事被一个什么都不懂却装懂的少年掌控,尤其还是在这种关系江山社稷存续的危急关头。

    刘健满脸抑郁之色:“宾之,切不可难为马尚书!”

    内阁大臣与六部堂官,一个是决策层,另一个是执行层,二者互不统属,就算马文升有什么不对,但马文升是六部之首的吏部负责人,是皇帝信任有加的大臣,而且这次太子主持大局是弘治皇帝亲自做出的决定,并非是出自公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