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汉戮-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羽大喜道:“既如此,我便拨一半人马与你,可再会同各路诸侯,一齐前往。”英布接了令,去点人马。项羽又唤过龙且,让他带一万兵卒,奔上林苑,到阿房宫去搬取财宝。

    等众人都已散去,项羽独留下范增一人在帐中,先陪了些好话,见他面色稍有好转,便道:“等取尽秦国宝藏,我便欲率众东归。临走之前,须按功劳逐个封赏。他人容易,独独那刘季,甚是难办,岂可让他仍做这关中之王?”

    范增道:“放着鸿门宴上这等机会,却白白错过。今事已过,怎又将他提起?”

    项羽赔笑道:“未曾寻到把柄,岂可无故杀人?亚父休怨我糊涂,当时若杀了他,诸侯必不肯服。”

    范增叹了口气,道:“事已至此,再说也无用,只好从长计议。”见项羽相问,便道:“要不让他做这关中王,却也不难。可先差人往彭城请命怀王,讨一道诏旨,将那当初的约定先废除了,再另行封赏。如此一来,名正言顺,也省得天下人议论。”

    项羽听了,觉得有理,便道:“就按亚父意思,派个人去。此事谁人可去?”

    范增道:“这等大事,怎能轻托他人?你叔父位居左尹,他去最好。”项羽答应,便叫人去请项伯来,告诉详情,写好一封书信,让他急急赶往彭城,去见怀王。项伯不好推却,便带上书信,由虞子期引了数百骑护送,取道往东而去。

    一晃个把月过去,咸阳城内城外,因无人约束,皆都乱来。烧杀、强抢掠夺之事屡见不鲜。好端端一座繁华富足的都城,经此糟蹋,早已破败不全。城中百姓,不堪惊扰,纷纷远避。昔日车水马龙的街市,已变得支离破碎,凄凉惨淡。阿房宫和骊山陵寝所藏的财宝,却接二连三的搬运来,一件件光彩夺目,看了令人叫绝。项羽整日介陶醉其间,天天与心腹亲将欢聚在一起,推杯把盏,惬意非常。

    忽地有一天,中军来报,项伯已从彭城归来。项羽心急,忙叫请来相见。端来椅子坐定,问起结果,项伯道:“惭愧!费了许多话舌,却得来‘如约’二字。”

    项羽道:“叔父大概未曾将利害说明。”项伯道:“非也!我一见怀王,便将书信呈上,说了所请之事。谁知怀王说道:‘孤有言在先,凡最早入咸阳者,当为关中之王,无须请命。’

    我又拜过道:‘沛公虽最先入关,立下大功,然毕竟是借了他人之力才得来。凭他这点势力,实难号令关中。况且扫灭秦逆,全赖上将军武功。陛下何不诏示天下,收回先前所约,改换他人?’偏怀王道:‘信者,君子守身之宝,岂可丢弃!前约已定,若是更张,必遭天下唾骂。’执意不肯。我再三恳求,怀王却发话道:‘随他甚么人来说,亦当如约。’我见他始终不肯松口,没奈何,只得带了人马回来。我看此事,也只可作休。”

    项羽不听则罢,听了项伯之言,怒将起来,道::“怀王乃我叔父所立,怎的冥顽不化,不通情理?”

    一旁桓楚道:“怀王固执己见,岂能奈何得了他?”

    项羽道:“灭秦交战,皆赖诸将用力。怀王无有寸草之功,何以****?大丈夫行于世上,岂可仰人鼻息,观其脸色行事?”

    桓楚道:“秦既已灭,自当论功行赏。今天下之权,全系于将军。入关已一月有余,众人无不引颈翘首,盼望封赏。如再迟缓,恐军心不稳。”

    项羽道:“本帅亦有此念。只是此事干系太大,自当谨慎,不可草率决断。”桓楚便不做声,却听范增道:“如欲分封,终须先敬怀王,否则于理不通。”项羽道:“当初发难之时,为聚合各路人马,不得已,才推立他来号令诸侯。然这三年里,披坚执锐,驰骋沙场,能灭秦而定天下,全是仗着众将与项籍用力也!怀王尚且年少,岂能诸事都由他来摆布?”

    范增谏道:“此言确也不差。然怀王毕竟是武信君所立,名分已定,岂可胡来?何不先将他敬奉起来,尊之于庙堂。到时,将军便可确立名号,再按功劳大小,对诸侯与众将给以封赏。如此一来,皆大欢喜,天下便可安定。”

    项羽听了,思索片刻,道:“尊他为义帝如何?”

    范增笑道:“甚是恰当。”

    项羽道:“怀王之位既已定,我当以何身份号令天下?

    ”范增道:“此事颇为棘手。若论尊号,必要合古,又须称意。一时半会,如何想得出来?容老夫回去,仔细琢磨。”忽道:“有了。刘季手下张良,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可差人将他请来相问。若说得合意恰当,还则罢了;要是欺罔胡说,便借机杀了,亦可除去一患。”项羽点头称是,便着陈平到霸上去请张良。

    (本章完)

第88章 张良巧施迷魂计() 
此日,张良随陈平来见。项羽知张良学识渊博,也有七八分敬重,就在大帐中摆了宴席,盛情款待。叙礼已毕,分宾主坐定,却让范增在身边作陪。

    项羽先开口道:“秦已灭,天下大定,各路诸侯尽聚关中。本帅身为众首,有意犒赏三军,封赐有功之人。然施行政令,终须有个名号。先生读书最多,通晓古今诸事,祖上又曾五世相韩,必熟悉尊号法度。今特请来,望以赐教。如能称我心意,使众诸侯臣服,我当重重赏你。”

    张良心说道:“此必是范增的主意,却将这个担子搁在我身上。我若附和着他的意思去说,项羽乃绝顶聪明之人,岂能看不破?到那时范增再上来搬弄几句闲话,少不得被他所害。不如我这里把话从头讲起,且慢慢消遣他。可与不可,随他挑选,自没我甚么事。”主意已定,稍作推托,见项羽执意要听,便慢慢说道:“自古以来,拥有天下者,必有尊号。譬如伏羲、神农、黄帝,最是尊贵,故敬为三皇。三皇之后,延续至五帝。是哪五帝?头一个唤作少昊,名挚,姓嬴,号青阳氏,以金德主天下,建都曲阜;时适见凤凰来仪,以为吉祥,遂将鸟的名字用来称呼官职;在位近百年,无病而离世。第二个,叫做颛顼,乃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属姬姓,居帝邱,号高阳氏,以水承金,包揽华宇;其治天下,北至幽灵,南抵交趾,西近流沙,东达蹯木,泽被宇内,功德盖世;在位七十八年,寿至九十八岁。颛顼之后,其侄高辛传承,便是帝喾,以木承水,建都亳州;帝喾聪明,能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使天下服;位七十年,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帝喾有妃庆都,怀孕十四月而生一子,名放勋,长得眉分八彩,丰下锐上,十五岁佑兄挚,受封于唐;五年后登帝位,以火承木,立国号唐,建都平阳,故称之为唐尧;时景星耀天,甘露下降,凤凰止于庭,芝草生于郊;在位五十年,禅让与舜,享年一百一十八岁。舜名重华,出生翼州,家境寒微,虽有母、弟加害,仍秉持孝道,为人称颂;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终为帝尧所用;继位而立有虞国,以土承火,建都蒲阪;寿至百岁而崩。此五人,仁德尽泽于天下,信义遍施于人民,揖逊有礼,不行杀伐,乃得配称帝号。将军神武盖世,自以为能比得五帝否?”

    项羽听了半天,暗道:“我以武力征伐天下,杀人无数,三皇五帝仁德浩大,怎比得了?”便道:“听先生这般说,项籍已自知愧不如五帝也。既尊不得帝号,尚有王号,不知是否配得?”

    张良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五帝之后,夏禹﹑商汤﹑周文、周武应运而生,是谓三王。唐尧之时,有鲧治水,不成而殛之于羽山;鲧有子号文命,继其父业以疏导之法治水,获大功而封之于禹;乃受帝舜禅让,得以金承土,问鼎华夏,划定九州;享六十四岁,传十九王,历四百三十二年而终。及夏衰,商汤立;汤,子姓,名履,高九尺,有圣德,用伊尹为相,放夏桀南巢,以水承金,即天子之位而建商朝;以武立国,以宽治民,‘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十三年而崩,延三十一代,享国六百二十九年。其后纣王无道,丧德政,囚西伯羑里,失尽人心;西伯归岐,勤政事,重农商,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师,使天下三分,二分归周;武王继位,观兵孟津,四年始伐纣而为天子,以木承水,确立周朝;于是分封诸侯,兼制天下,前后经八百六十六年,历三十六王而止。三王者,克勤克俭,敦仁尚义,厚德好生,不私己身,有治水之劳,有祷雨之勤,有谏纣致囚,皆盛德贤明之君。今将军有伐秦之功,除暴之实,当略胜于三王也。”

    项羽笑道:“先生果然才学过人,把那帝王之事,竟说得这般明了。要如此说,这王号本帅似乎也可称得。不知王之下,还有甚么尊号,一发说来听听。”

    张良道:“春秋之时,周室衰微,王权旁落,诸侯纷争,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公先后称霸。孟子曰:‘霸者,长也,言为诸侯之长。’五霸假仁尚义,以武威示天下,以去残暴为宗旨,将军有意称之乎?”

    项羽略加思索,道:“王号宜于古而未合于今,霸业合于今而未显于古。若使古今兼合,岂不大妙!”

    张良暗道:“入我套矣!索性引他往沟壑里走。”便道:“若使古今兼而有之,当尊做‘霸王’才妙。”

    范增急忙站起身来,摆手道:“万万不可!那王号自然称得,这霸号怎能随便相称?人云:‘大霸不过五,小霸不过三’。将军切莫听张良之言,妄称霸王。”

    项羽道:“三王享年最久,五霸所行盛极,皆遂我心意。子房先生只在这里分列了三等,说与我听,实未曾误我。亚父为何便错怪了他?”

    范增一时答不上来,坐下只顾生闷气。

    项羽道:“我生于楚,淮之北叫做西楚,我便以西楚为国号,称西楚霸王,如何?”

    张良道:“能担此称号者,唯将军一人。”项羽大喜,当即厚赏了张良,并要他留在营中一齐操办立国之事。

    张良道:“沛公那里当招呼一声,顺带料理些事情。只须一两天,完后便速来。”项羽满口答应,将张良送出大帐,看他笃悠悠离去。

    却说项羽听了张良一番言语,决计要用“霸王”称号,不过心中尚有些迟疑。第二天早上,便让人将陈平召入帐来,问道:“施令天下,须有尊号。君亦算的是博学多才,以你之见,却有哪一个名号配得上我?”陈平答道:“自古以来,凡君临天下者,三皇最尊,其次为五帝,后皆以王号相称。春秋之时,诸侯纷争,遂起五霸。唯有嬴政,吞灭六国,一揽寰宇,自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便以皇帝二字来作尊号,彰显其尊贵。将军功高盖世,古今无人能比,随取哪一个,亦不为过。”项羽道:“三皇五帝,天地之主也,怀柔天下,谁人可比?嬴政,乃狂妄之徒,暴虐成性,竟烂用皇帝名号;我既已灭秦,岂可步他后尘?昨日张良教我以霸王相称,倒颇合本帅心意。”陈平随声附和道:“果然有见地。”项羽欢喜,又问起近日外面风声。陈平告道:“各路诸侯随同入关快有两个月,屯扎已久,都有思归之心。谁不巴望着能封侯加爵,讨得赏赐?可至今不见动静,少不得起许多议论。今既已定下尊号,何不按所获功劳,一一加以封赏,以显将军恩威。”项羽道:“此事须跟亚父斟酌过了才使得。”又东拉西扯说了些闲话,眼看已到正午,陈平忙起身告退。

    陈平前脚才刚离去,却见范增背着手,慢悠悠地踱进帐来。项羽看他脸色甚是平静,忙让了座,笑道:“亚父今个好气色!不如陪我饮上几盏,说些正事儿。”

    早有人端来酒菜熟食,摆放了一桌,两人对面坐定

    。饮过三盏,范增先开口道:“分封之事,如何剖决?”

    项羽道:“怀王曾有约在先,率先入关者,当王关中。照此说法,必要封刘季做关中王。他若占据秦地,凭借雄关之险,一旦养成势力,岂肯再听我摆布?故此迟疑未决。”

    范增道:“刘季素有王霸之心,不能不防。可如今既已与他讲和,便不好再起杀心。”

    项羽道:“亚父如有高见,可先将此事谋划妥当了,然后各按功劳,依次封赏。”范增道:“老夫昨夜想了半宿,思量出一条计策来。既不负怀王之约,又可使你我高枕无忧。”项羽问道:“是何妙计?”范增道:“巴、蜀多山川险阻,地方艰苦,乃秦流配之地。虽是荒蛮地远,却也归属关中。可把此二郡封给刘季,若论将起来,亦不理亏。再将旧秦之地划分为三,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