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百万父亲为何重视,张籍也能猜得出来,如果红薯真的能取得预期效果,试种并推广成功,这可不是那吹出来造假的祥瑞,而是货真价实的嘉禾政绩,上报到朝廷,若是运作得当,皇帝封赏下来张家一世无忧矣。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关于红薯习性和产量的事情,张百万忽的一拍脑门道:“哎呀,你瞧我,光想着和你说红薯的事情了,今天希伊先生还让我告诉你,会试的时间下来了,就在一个月之后的三月二十一,此去京师路途遥远,先生让你早做准备。对了,若是你不知道去哪找船,我帮你联系联系北上的商船。”
“好,若是找不到船,少不得要麻烦张兄。还有一个月,路上就要花费十几天时间,那我就不打扰张兄了,我先回去准备进京赴考的事宜,对了,这红薯藤我拿两根回去,让我爹种种看,往年他侍弄土地也是一把好手。”
张籍要拿走两根红薯藤,张百万自是不会拒绝,他简单吩咐了林三几句后,林三便驱车送张籍返回了家中。
到家之后,张父还未回家,只有杜十娘正和张母说着话。
“娘,今天张兄前来告诉我一个月后就要会试,我打算后天就走。”张籍进了堂前说道。
张母和杜十娘两人一听,不由得起身异口同声的道:“怎么,这么急?”
“恩,我第一次上京总是要提前些才好。”张籍言罢,又对杜十娘道,“十娘,和我回书房,帮我收拾下东西。”
杜十娘闻言看向张母,张母说道:“你随阿籍前去即可,我这也准备准备。”
“娘,我刚才带回来的那两根藤让我爹找块地种种看,那东西叫红薯,是海外番邦之物,试试能不能种成,这春暖花开,正是种瓜种豆之时。”张籍刚出门两步,又折返回来说道。
“好,你爹回来后,我和他说。”张母点头应是。
回到书房后,小两口婚后不到一个月就要分开,自然有许多不舍,情话绵绵痴心念念,收拾东西倒成了其次。
既是决定上京。
张籍先去向城中长辈和好友辞行。
张籍自然是先去了书院希伊先生处,翁婿两人畅谈好久,希伊先生勉励了张籍几句,还告诉了他一些考试经验和会试中需要注意的事情。
随后张籍又去了董讲郎、徐讲郎等人处,诸位讲郎也是祝福鼓励居多。
拜访完先生,张籍乘车到了州府衙门和州学分别向毛知州、周学正辞行,他们往日都帮助自己良多,前去拜访是应有之义。
之后张籍邀请张百万、在书院读书的张义先等至交好友聚于福来酒楼,拜托众人照拂自己家人,席间收到了好友们的保证、祝福和鼓励。
三元书坊处当然也要去看看,这里是自己的钱袋子,可不能出了什么差池。
最后的行程是跟随张父回到仓上老家去祠堂中祈求先祖庇佑。
跪在祠堂中,张籍口中默念,但求此去平安,金榜题名!
第二百四十六章 进京赶考()
大明万历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日。
临行前的准备用去了两天时间,终于到赴京赶考的这天。
是日,运河两岸青草如茵,柳树婀娜,暖风拂面。
张百万找来的北送货的船只停靠在人来人往、嘈杂无比的码头内,张籍一身文士衫,背着一个包袱,身后跟着的张成做书童装扮,背着个书箧。
和次书院组织众人去济南府参加乡试不同,这是张籍在大明朝第一次独自远行,后世从临清到北京只需花五十块钱坐火车沿京九线一路北即可,不过四五小时的路程,而这次经运河乘船北一路顺利的话也要十多天才能到。
码头有张父、张母、杜十娘、张卫、张百万等亲人好友前来相送。
得知张籍此去京师来回路程加考试至少也要三个月才能返回,杜十娘的眼眶一直是红红的。这几日两人之间说不尽的情话,待到了今日张籍即将登船离开,杜十娘还是止不住哭了起来。
张籍走到杜十娘跟前安慰道:“莫要哭了,此去京师无论能否得中,咱们三个月后都能相见。”
杜十娘抹去了泪水,点点头仰脸看着张籍道:“相公,记着早点回来,别在意中不中,读书也别太勉强自己,一定要注意身体,有什么事也别逞强。那次去院试你去守堤,次乡试考场生病,我真的好担心,我只要你平平安安回来,我只要早一日见到你。”
听了杜十娘的话,张籍看着她那还留有泪痕的俏丽小脸,不由感动万分。
大多数人只关心自己飞得高不高,这么多年,除了父母从来没有人像面前这个眉眼清雅的少女这样,用那双圆润的眼眸担忧地注视自己,担忧地问自己会不会有危险只有她,只有她用那关切的语气关心自己飞得累不累。
张籍重重的点了点头道:“我明白。”
“相公你一定要记得保重身体,你是有家室的人了,你一定要记着还有人在家里等你。”杜十娘又强调一遍。
张籍再次点头道:“嗯,十娘你放心,还有,在家帮我照顾爹娘,替我尽孝,有时间去先生那走动走动。”
杜十娘也乖巧的点头应是。
和杜十娘说完,张籍又走到张父张母和二弟张卫面前告别。张籍对张父道:“爹,前几天我带回来的那两根薯藤孩儿有大用,试试看能不能在咱这种活。还有家里若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可以去找希伊先生或者去张家……”
“二弟,记得给社学的张老夫子捎些书本回去,记在我账即可,我不在家这段时间,家里的事情就靠你了……”嘱咐完张卫,张籍又对张卫道。
张卫早就不是那个孩子王了,现在成长不少已是个有担当,相当结实的小伙子,听了大哥张籍的话他一拍胸脯道:“大哥,你尽管放心去考试,不用为家里担心,一切有我撑着就是。”
最后张籍又来到张百万、张义先两位好友面前。
“此去京城,维桢先行一步,只要苦读不辍,异日二位同窗当也有进京赴考之时……”张籍向两位同窗说了一番告别的话。
张百万两人也颇多感慨。
张义先道:“承维桢吉言,你快去吧,船家等候好久了。”
言罢张籍向送行亲友拱手行礼后便登了船,与岸的家人朋友挥手告别。
踏船只,船家便招呼开船了,随着距离岸边码头越来越远,行至运河中心,船夫摇橹张帆,船只沿河溯流直,速度随即加快,亲友们的身影也逐渐看不见。
家乡终于已是渐渐远去,张籍怅然的望了一眼熟悉的临清城,暗暗发誓再回乡时一定要身着锦衣绯袍,光耀门楣。
船只出了临清城,河面也渐渐宽阔起来,冰雪消融的春季这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往来舟楫众多,用千帆竞渡来形容也不为过。
船老板是张百万家的合作伙伴,这次是运送货物至京城,他知道张籍就是近一年来临清州颇具盛名的解元郎张籍,故而对他甚为热络。
船老板姓赵家中排行老大,因而被人称为赵大,他是个健谈的人,在和张籍寒暄几句熟悉了之后,赵大便讲起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张籍对此也很感兴趣,便就此聊开去。
船的生活清苦,因着赵大和伙计们都是南方人,晚饭是米饭、鱼干、咸菜,说不美味但也能饱腹。张籍初到大明时家里的伙食条件比这差多了,所以他也没什么不习惯的。
张籍和张成同处一个船舱,初次在船过夜,张籍睡得不是很安稳,不知何时忽觉得眼前微亮,睁开眼,才明白是透过蓬舱的月光。
这时张籍没了睡意,静悄悄的披衣起身,并未惊动张成。
走到船边,但见船只还在向北行驶着,船头处有烛火微光,许是值夜的伙计。
此刻一轮明月升至半空,月华撒在运河,所有船只仿佛披了银纱,耳边听着船舱外浪涛声,低头仔细倾听可闻哗哗水声,张籍运河生活的第一夜就这样悄然过去。
经过两天的船生活,张籍渐渐适应了,这一路同赵大和几名伙计有说有笑天南地北聊天,倒也不至于太过憋闷。
当然张籍也没放下课业,无事时便在船舱内读书温习。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增长阅历的重要途径,对此张籍便有了体会,自从出了临清州在茫茫大河呆了许多天,他时常极目远眺,心境也有了变化,下笔写起文章不知不觉间竟又有精进,总的来说是张籍的心态更好了,不管读书还是作文都有举重若轻的感觉。
这一路没有经过换船的折腾,只是偶尔在沿河几个码头停靠补给,此次运河北行极为顺利,但尽管如此,仍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向船老板赵大告别后,张籍和张成两人是在通州码头下船,随即换乘马车转陆路前往京师,马车颠簸不到一日工夫便来到了京师正阳门前。
时为大明万历十一年,三月初八。
这一日张籍抵达北京。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住会馆()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站在五百年前的北京城城墙前,张籍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骆宾王帝京篇中的一句。此时的北京当然没有后世的繁华,但被城墙环绕的它自有一分作为帝都的厚重。
“老爷,这京城,好大啊……”跟着张籍身边的张成也是第一次到北京,见识少的他被北京这座雄城所震撼了,张成喃喃的又道,“这么高的城墙怕是世间无人可以攻破。”
“无人可以攻破……”张籍口中重复了一遍张成的话,呵呵,四五十年后这里就要被起义军攻陷,最后由一群白山黑水间的野蛮人占领,哪有什么攻不下的城!
一怔过后,张籍晃了晃头似是要将这奇怪的心思甩掉。
“老爷,怎么了,可是刚才那骡车颠簸的太厉害头晕?要不要抹点药膏,这是夫人让我带的……”张成见到自家老爷表情低沉好像是晕车了急急地问道。
“没事,走,张成,跟老爷进城去。”张籍振作起精神高声道,既然自己来了,这一切都不回在发生!
看到自己老爷不知为何情绪忽然一振,张成的心情也高兴起来道:“好嘞。”
一主一仆就这样进了城门。
从城外看城墙巍峨雄壮,进了城中但见重重楼宇鳞次栉比,来往行人也多了那么几分天子脚下首善之地的神气。
此时距离会试开考还有十三天,还有许多事情都没办,得抓紧起来。
多方大厅后,张籍两人找到了京师中的临清会馆,打算先在这儿住下。
临清会馆,是由在外经商打拼的临清人为了团结同乡,互通商情、维护利益而建成的一种同乡会馆,类似于后世的驻京办事处,也为临清州士子商人等到京城办事提供方便。
相比于临清城此时的繁华,面前的临清会馆显得貌不惊人,就像一个小型客栈一般。到了跟前可以听到一楼大堂中传出来的临清乡音,让张籍两人颇感亲切。
踏入大堂,一个貌似掌柜样子的中年人笑着出来迎道:“两位是临清州来的乡亲吗?”
“不错,在下张籍,进京赶考,想在此住一段时日,不知这费用几何?”张籍自报家门,直接说出了来意。
那掌柜模样的中年人闻言喜道:“啊,你莫不是咱临清州去岁高中山东乡试的解元张老爷?”
“正是在下。”张籍说道。
“啊,解元郎还谈什么费用,咱这会馆本就是方便同乡的,这一路舟车劳顿,快请到房歇息。”中年人忙不迭的说完后,便领着张籍主仆二人向楼走去。
“不知阁下贵姓?”张籍走在后面问道。
“免贵姓李,是此间主事。解元郎你的事情早先张家大公子和我说过了,我寻摸着你得过几天才到,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来了。对了,咱会馆中还住了几个前来赴考的举人。”李主事简单介绍了下情况。
“奥、原来是李主事,来赴考的同乡不知道有谁,届时还要李主事帮忙介绍介绍……”
“那是自然。”
两人说着话就来到了二楼的一间客房中,这间房窗户朝南不靠近路边,采光好又安静,屋内设施一应俱全,的确是个备考的好地方。
“张公子,有什么事情就下楼说声,我若是不在也可和伙计打个招呼。”李主事笑着说道。
“好,那这段时间就有劳李主事了。”张籍拱手行礼道。
“张公子说这话就见外了,出门在外同乡帮衬帮衬都是理所当然的。”李主事言毕告辞道,“不打扰张公子休息了,会馆中还有些杂物,我的安排安排。”
“好,李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