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学教师在大明-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张籍穿戴整齐,便到了堂下。

    这会而会馆堂中已有了不少人,都在用早餐,张籍等几个应试举子都聚在一起。考试前的这餐饭,会馆准备的颇为丰盛,桌端上一大筐蒸饼作为主食,清炖的羊肉,几样老家的咸菜,还有咸鸡蛋、煎蛋、蛋花汤。

    一大早就有肉食,张籍吃的津津有味,一连消灭了三个蒸饼。

    许是会考即将到来,众人都在静静的吃饭,气氛颇为沉闷。待众人都是吃得差不多了,外面一阵马车车轱辘碾着青石板的声音传来,还没吃饱的举子不觉间抓紧了行动。

    张籍见堂中气氛沉重,为了活跃气氛也为了给众人大气,放下手中碗筷,起身拱手道:

    “诸位兄长,听小弟一言。今时乃春闱之日,数十年苦读都要在此刻做个分晓,吾辈自当效卫霍出征,有搏击千里大胜而还之志,何故如此沉闷,如丧考妣。须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今朝此去我愿与诸君一并科场连捷,榜上有名,金殿传胪!”

    付嘉闻言当先言道:“我也不是第一次春闱赴考,竟还不如维桢想得开,再次下场,吾当放手一搏,发挥自己最佳水平即可,不奢求登第,但求无愧于心。”

    丰平却道:“付兄此言差矣,我等应如张兄所说,有金殿传胪之志!”

    随后郑泰几人也附和道:“是啊,愿今朝此去金榜题名!”

    受众人气氛感染,付嘉也是精神一振,颓然之色稍退。

    这时候会馆李主事打着灯笼进来道:“马车已是到了,诸位老爷可以动身了。诸各位老爷高中,金榜提名啊!”李主事是个灵通人,这一番吉利话说的众人心里甚是舒服妥帖。

    当下众人向李主事道谢后,提着考篮出了会馆上了马车,不多时就来到位于东南角的京城贡院。

    京城贡院身为全国最高级的考试场所,无论是整体规制还是屋舍考棚等建筑,都不是各省贡院所能比的。后世的北京几经大拆大建,早就没有了贡院这处所在。

    张籍等人在贡院街口下得马车,因为此刻这里早已是拥挤不堪,马车难以进入。

第二百五十二章 会试(二)() 
    在还不到贡院街口处,马车就走不动了,车夫帮着张籍等人等人将行李搬下马车。笔趣里biquli下了马车一看大多数考生都是选在此处下车,张籍一行人走在建内大街上,顿时天南地北各地方言汇聚在一起,传入耳中。

    “维桢,你也到了。”

    却说张籍和众人走在人流中,忽听身后传来陈教习的喊声,停步片刻后,陈教习就到了跟前。

    “维桢见过先生。”张籍说着就要行礼。

    “诶,你我一同赴考,皆为应试举子,就不要提什么先生老师了。”陈教习说着就和张籍等人一同向贡院走去。

    到了贡院跟前,大门还未开,几道牌坊处挤满了等待考试的士子。几千举人云集在这里,在贡院的龙门前,排起了浩浩荡荡的长队。

    会试和乡试流程大致一样,都是考三场,每场三天。现在张籍眼前这众生赴考的一幕有几分似曾相识,希望结果也能一样吧。

    既然大门没开,张籍等人先去供给所,和乡试时一样,供给所中有见炭火、炭盆、蜡烛、米等可以支领。

    凭着考牌领取了会试物资后,张籍等人又回到了贡院处,前方人群熙熙攘攘,此刻离龙门开启还早。

    “付兄,这京师贡院和咱济南贡院有何不同?你曾经来过,不妨介绍介绍。”张籍是第一次来到京师贡院,这会儿闲着也是闲着,找了个话头便向付嘉问道。

    “这京师贡院……”付嘉还未答话,便听和陈教习一同前来应考的国子监监生中一人哈哈一笑道:

    “这京城地界我熟,这位付兄,不如让我来介绍一下如何?”

    付嘉点头后道:“如此甚好,前几次入京皆是名落孙山,匆匆而来,匆匆而走,未曾仔细打量过此处。”

    那监生随后笑着为众人介绍到:“听我叔公说,这京师贡院建于国朝永乐年间,原本是逆元礼部衙门的旧址……规制和大部分贡院相似,都是坐北朝南,大门五楹。通过大门在往里走,有二门五楹、龙门、明远楼、致公堂、内龙门、聚奎堂、会经堂、十八房等处。从咱们站着的建内大街,东起贡院东街,西至贡院西街,北至东总布胡同,包括贡院头条、贡院二条、贡院三条几道街在内,全是贡院范围,若说和地方上的贡院有什么不同,那便是一个字——大。唯一能和京师贡院相提并论的可能就是江南贡院了,只不过我不曾去过……”

    说完贡院的来历,那监生又故作神秘的笑道:“诸位或许还不知,每次会试并不只是有我等大明举子参加,还有高丽国、安南、占城等国的考生。”

    “哦?他们也是先参加的乡试吗?那些番邦小国也有乡试?”郑泰好奇的问道。

    “不错,他们也是有乡试的,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如此等外邦皆是以习中华之礼为荣,国朝为显恩荣,允许外邦各国有经明行修之士,先参加本国乡试,再贡赴京师会试。你们看,那边几个就是安南、占城两国的几名考生,他们也在国子监求学。”

    张籍等人顺着这监生的指向看去,果然在那牌坊下面有几个身材矮小,虽然穿着大明文士衫但仍能看出不同考生。

    众人一听纷纷赞他见多识广,那监生听得众人恭维声,不禁有些得意的有为众人说起往年会试的情况来。

    “说起会试,俗称春闱,又称礼部试,又称南宫。除却恩科外,咱京城每隔三年举办一次,每次都有差不多两千余举人,近一千监生聚集在此……”

    那监生兴致勃勃的说起了京城会试的盛世。

    张籍在后世的资料上也曾了解一些,据后世记载,有明开国以来,至崇祯年算起不到三百年一共进行八十八次会试,取了两万四千八百余人。这么多领乡荐,试春闱的举人里,除了部分,大多都是第二次,甚至第十几来赴春闱的。平均一名举人一生要参加三四次会试,这三四次,不是参加三四次,就一定能考上的,其中还有不少半途去世了,或履试不中选择去任官的。

    一般而言,录取进士里面,第一次赴会试的举人最多,大约在三成五这样,而第二次降至二成,第三次降至一成五,其余第四次至第十几次了占了两成五。

    乍看第一次赴会试成为举人的人最多,但事实上,失败的人更多,在一次赴会试举人里,真正能金榜提名的差不多有一成五这样。当然也有部分的举人,因顾及路途遥远,终生没有参加会试,即便是没有参加会试,他们在当地的生活也过得甚为滋润。

    两千举人、一千多监生,每次都有差不多三千人应试,三千人中选取三百多,从表面上看,考进士的成功率,要比乡试要高,但是考试的竞争对手,从秀才换成了举人,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之辈,经历了前面数道考试,大浪淘沙来到这里的绝无酒囊饭袋之辈,都是有真才实学的,难度也是不小。

    众人正在说话间,贡院大门缓缓打开,几班兵丁衙役分列而出,当先出来的此次会试的主考官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余有丁,他身后的是副主考吏部左侍郎许国,还有一众同考官。

    据说这主考官人选一直到昨日早朝才选定,其中经过的博弈一众士子们自然不得而知,不过这样更加公平,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主考官是谁,所以也不能提前揣摩考官的心思,没了这些取巧之处,考生们都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考较的就是各自的真功夫,硬实力了。

    余有丁颇有清名,深得万历皇帝信任,正是圣眷最隆的时刻,最后选他为主考,也是皇帝之意。

    这时天空微明,但听几声鸣锣声响起,龙门前的众考生顿时一静。

    阁臣余有丁作为此次癸未年会试主考讲话,大意无非是此次为国选才,上承天意,下顺民心,皇恩浩荡之类的,最后还对考生们进行了一番诫勉,这些开场白和往年没什么不同。

第二百五十三章 会试(三)入场、小幸运() 
    却说会是主考官余有丁讲话完毕,这时但听龙门一声放炮,众举人开始入场。

    整个大明疆域包揽南北直隶及十三承宣布政司,合计十五地举子,按地域排成队伍,首先入内的当然是北直隶举子,毕竟天子脚下,这点优待还是有的其次是南直隶,再次便轮到了山东省举子,也就是张籍等人的队伍。

    这一入场顺序是按照离京城远近安排的,也是常例。唯二违反常例的会试就是万历五年和万历八年,那时张江陵把持朝政,权力通天,正是烈火烹油极盛之时,满朝文武为了巴结首辅,无所不用其极,就连会试入场顺序这件张居正可能根本不回去关心,也不会去授意做的小事都安排的湖北举子先入,原因很简单,张居正便是湖北人士。

    如果说改变入场顺序,还只不过是人们颇有微词,那么万历五年的榜眼张嗣修是张居正的二儿子,万历八年的状元张懋修是张居正的三儿子就成为了科场的轩然大波,这两届的三鼎甲要么是投靠张居正的门生,要么是张居正的同乡,满城所有举人对张居正都是心怀怨气的。

    当然在张居正死后,张家几个儿子被剥夺出身功名,张氏一派遭到清算的今天,入场顺序也就回复了常例。

    此刻山东举子入场,张籍缓缓走向贡院,抬头打量着京师贡院。

    贡院大门五楹对开,称为第一龙门,面高悬着三块牌匾,东首那块牌匾写着“明经取士”,中间则高悬着的是一块“开天文运”,西则是块“为国求贤”。

    到了龙门前,照例是搜检这关。挨着前方南直隶举子搜检完了,便轮到张籍等山东省举子。

    全国会试,举世瞩目,兵丁搜查自是十分严苛,还有身着飞鱼服,手按绣春刀的锦衣校尉在旁监视。

    一名堂堂举人在各自家乡可见官不拜,能堂有座,每逢有重大事件各地主官还得请来相商。就如同后世各地市级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般,那都是有功名、有头有脸的人物。

    就这么一大票平时备受尊重有身份有地位的举人,此刻面临搜检统一双手按墙,低下头,解开袍服露出里衣,散开头发

    ,分开双腿,再给两个五大三粗的搜检兵丁从头到脚,从前到后,背后身如基佬一般摸来摸去。

    这场面简直不忍直视,幸好没有普通百姓在侧,这个时代也没有摄像头,否则传扬出去这简直就是一生黑历史啊。

    搜检兵丁手法熟练,眼神刁钻,搜检的极为仔细。

    此刻虽是春天,但是一早一晚还是有些凉,倒春寒也是这样了,因着需要解开衣衫搜检,人群中不是传来阿嚏阿嚏的喷嚏声,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人埋怨出声,谁也不想因此被安个喧哗考场的罪名给枷出去。

    张籍也是习惯了,从县府院三场到乡试都是这么过来的,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忍一忍就过去了。

    不多时轮到张籍了,按墙低头解衣散发,搜检完毕后张籍一过龙门便迅速穿戴好衣服,免得感了丝毫风寒,和乡试一样他在这贡院里要先考他三天两夜的,若是得了病,这地可不一定能找到金郎中那样的好大夫。

    在古代生病如同抽奖,自己不可能每次运气都那么好的撑过来。

    这年月会试中得病之后是否能够考中就成了小事,能不能活着出来都是个大问题。往年会试乡试中突发急病死在里面的,半途被抬起出去,每次都有七八个,这可是拿生命来考试,是“竖着进去,横着出来”的另一种考场版诠释。

    过了龙门,张籍就自己取了考篮被褥等物,领了会试的卷子,便要去换考牌寻考舍。

    这时路过一个大槐树,张籍正要走过去,却被身旁的付嘉拉住小声道:“维桢,且停步。”

    “嗯?怎么了?”郑泰等人见此也停了脚步。

    付嘉小声说道:“快到此树下拜一拜,其中关节等会儿再说。”

    张籍几个头一次赴考的举子都摸不到头脑。不过见到树下确是有许多考生面色严肃的朝这古槐拱手而拜,也就放下手中考篮和被褥来到树下,学着付嘉的样子郑重的向槐树俯身拱手作揖。

    几人拜过之后复又拿起东西前行,付嘉小声告诉了众人这株古槐的来历。

    这是一棵元代古槐,为京城的名槐,相传这里是文光射斗牛的地方,所以人们称它为“文昌槐”。

    文昌槐的根部生在路东,主干弯曲向西,所以树冠呈在路西边。此槐长势如卧龙,据说此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