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旨宣读声刚落,殿中的十人和殿外的进士们一同拜伏跪谢山呼万岁。
随着授官完毕,新科进士拜谢,整个传胪大典至此结束。
之后再次静鞭三响,文武百官并进士们再行叩拜之礼,韶乐声中,万历皇帝在天子仪仗中出了皇极殿返回内廷。
殿上众官和新科进士们起身后按班退朝至殿外等候。随后殿试金榜被礼部官员取走,这是要悬挂于长安左门外昭示天下的。
退朝并不代表着新科进士们的荣耀时刻结束,接下来的御街夸官更是热闹喜庆无比。
御街夸官即状元郎骑着高头大马在皇城御街上走,享受万民夸羡的荣耀。当然榜眼和探花郎也会如此,只不过要落在状元郎后面,至于其他进士只能步行了。
其实御街夸官的目的就在于表彰状元郎等进士,激励天下众人的上进心,尤其是学子们的上进心,鼓励他们向状元郎学习,以他们为楷模,积极努力,奋力攻读,参加科举考试,为我朝天子效力。
朱国祚、李廷机、张籍三人被礼部和鸿胪寺官员引导着来到了东侧的文昭阁中,在这里几名小太监给三人换上了状元、榜眼和探花的专属冠服。
状元服饰乃是朱红罗袍,大朵簪花乌纱冠,灿光素银腰带,处处彰显了有别于其他进士的优越感。
张籍和李廷机的服饰相仿,和进士们一样都是蓝罗袍,不同的是他们披红,服饰高于其余进士,却远逊与状元,这也是为了凸显状元的风采,毕竟夸官之时状元才是主角,张籍等人都不过是配角。
换好服饰返回大殿前,此刻进士队伍未动,皆是在等待朱国祚、李廷机、张籍三人。
其实在此刻,夸官已经开始了。这一段是在紫禁城中,接受百官的行礼,同时带领一众进士们去长安左门外看礼部官员张贴金榜。
乐声响起,队伍缓缓前行,几名礼部官员走在队伍前头,当先一人捧着金榜,后面状元朱国祚领头,身后跟着李廷机和张籍,走在中间御道上,其余的进士和文武百官随行。
同样是走在紫禁城中,三鼎甲走的路确是不同。
张籍三人获准走在皇宫御道上,其他人都是分文武靠两侧行走,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条御道只有天子才能走,就连皇后也都只是在大婚典礼上走一次,然后就再也不能走了。
三鼎甲能踏足御道,这是皇家为彰显对读书人的恩荣之心,这是天子所赐殊荣。
当然,三鼎甲也就只能走这一次。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就是这一次,对于大明朝千千万读书人来说也即是极高的荣誉!
第二百九十一章 金鞍白马,御街夸官!()
阳光正好,春风拂面。
走在紫禁城御道上,身前之人寥寥,张籍心中极其兴奋,后世来故宫游玩时他也曾在这御道上走过,那时作为游客只是感叹皇城的雄伟壮丽,对脚下的御道并无甚感觉,但此时此刻可就不同,只因这条御道承载的意义非凡。
走着走着,张籍忽然发现身侧的李廷机身形发颤,仔细看过去,他的脸上似有泪痕,竟是这般激动。再看向身前状元朱国祚的背影,也是微微发颤,想来也是如此。
人生四大喜事之中,金榜题名时,可是压轴的那一个,在自己的身后队伍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手脚颤颤,惊喜交加。
倒是自己显得过于平静,有些不合时宜,沉稳的不似少年人。
张籍三人过皇极门时,走的也是只有皇上才走能的正中门,过了皇极门再继续往前走。然后又到了午门,走的依旧是正中门,其他新科进士则在文官们的带领下走东侧掖门,武官们走西侧掖门。
午门作为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是依照“五门三朝”的建筑格局而建造,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
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又如展翅欲飞的凤凰,故也被称为五凤楼。
说起午门,张籍曾经深受电视剧的影响,认为真有“拖出午门外斩首”一说,其实这只不过是民间的以讹传讹。午门前面的广场可不是处刑之处,真正的行刑之地在柴市、菜市等地。
此地唯一和刑罚有关的便是“廷杖”,如正德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选美女,群臣上谏劝阻,皇帝发怒,因此受廷杖者多达一百三十人;还有,嘉靖皇帝欲追封生父的大礼仪之争,也是触怒皇帝,有一百多人在午门处受廷杖。
简单讲在明朝这里是触怒皇帝的大臣挨板子的地方。
出了午门,这时早就在此准备的鼓乐御杖也吹吹打打起来,热闹非凡,极其喜庆,这算是天子派出的皇家鼓乐仪仗队。
出了端门,还有一段长长的道路要走,穿过承天门,途径后世的天安门广场,才到大明门内东北角的长安左门,这一路走下来,怕不是有两三公里远,但是这次新科进士们没有感到一点疲累,精神的力量果然不能小觑。
自成祖迁都至北京城后,历年殿试金榜都要悬挂在长安左门,因此长安左门又被称为龙门,寓意登上金榜便是鱼跃龙门,自此一举成名天下知,身份与异日不同,成为大明新贵。于此相对的,长安右门被称为虎门,那边可就晦气了许多,乃是秋后勾决犯人之所。
此刻的长安左门处搭着一个红绸缠绕,悬挂大红灯笼的棚子,被称为龙棚。
在队伍前面手捧金榜的礼部官员,将金榜张挂在这“龙棚“之中,随后状元朱国祚带领众进士上前看榜。
新科进士们看着皇榜上自己的名字,无一不心潮澎湃,潸然而泣者有之,身形不稳者有之……
此正是:罗袍乍做君恩重,皇榜初开御墨鲜!
看榜完毕,早就在此恭候多时的顺天府尹领着两个官员便上前来,现任顺天府尹名叫孙世祯,嘉靖年间二甲进士。
“恭喜状元郎。”顺天府尹孙世祯拱手向朱国祚道贺,然后他一挥手,身后两名官员便将一个大红绸子斜披在了朱国祚的身上,李廷机和张籍身上也有,只不过上面的花比状元的小。
随后孙世祯并两位官员牵来三匹马。
当中一头,通体白色,无一杂毛,最为高大神骏,这自然是状元的坐骑。另外两匹也是白色,身量就是小了些,这两匹则是榜眼和探花的。
披绸插花完毕,张籍三人来到上马石旁,孙世祯等人亲手扶三人上马。
其余进士则是羡慕不已,顺天府尹是什么官职?这可相当于后世的北京市市高官,如今的三品大员,如此高官甘于牵马坠蹬,这是何等的荣光。
朱国祚一马当先,张籍和李廷机落后半个马身的距离,紧跟其后。其余的进士则是步行跟着,如此一路往长安街而去。
张籍自上了马后,便紧紧的攥着缰绳,踩着马镫,他是第一次骑马,这会儿颇有些紧张,而马儿似乎也有些不舒服,时快时慢。
他身旁的榜眼李廷机见此低声说道:“维桢兄,不必如此紧张,御街夸官所用马匹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极为温顺,不必把缰绳抓的这么紧,这样反而不稳,放松一点即可。”
听了李廷机的话,张籍一试果然好了许多,放松了缰绳,马儿不紧不慢的跟前状元朱国祚的坐骑,步幅速度刚刚好。
“谢过尔张兄。”张籍感谢道,李廷机字尔张,刚才文昭阁三人换衣服时,已然通了姓名字号。
适应了马匹后,张籍挺直身板,向四周看去。
此刻众人已是在长安街上,前面是兵丁差役高举棋牌开道,三个牌子上分别写着状元榜样探花的字样,鼓乐御杖走在前面
,吹吹打打,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喜庆非凡。
三年一度的御阶夸官是京城百姓的独有的盛会,长安街街道两侧人山人海,店里的楼上,窗户旁几乎所有能看到夸官队伍的地方都站满了人。张籍高居与马上,还能看到人群之中有闺阁少女半掩秀颜,于楼阁之上偷偷观望,不时还会羞红了脸,似是看到了心怡的男子。
锣鼓声、鞭炮声、赞叹声、恭贺声汇成一片,无数人雀跃着,欢呼着,竞相一睹新科进士们的风采,尽皆如痴如醉,仿佛一场盛大的节日。
如果说现在有什么诗能描绘出新科进士们的心情,那一定是孟郊的那首《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十里长安街,步步欢庆却怨太短;
金鞍跨白马,蹄声虽缓仍嫌太疾!
第二百九十二章 圣旨忽至君恩重()
从长安街出来,这御街夸官完毕,三鼎甲自有鸿胪寺并礼部官员,摆开仪仗送往各自住处。其余新科进士则就没有了这般待遇,都是各回各家。
依旧是骑着那匹白马,前方几名差役举着旗牌开道,其中一杆上书探花二字;又有一柄上书进士及第,亦是鞭炮齐鸣,锣鼓震天。
张籍高中第三名探花的消息早就传到了临清会馆,此乃临清州几百年未有之盛事。临清会馆的李主事早就召集了一众在京城或是做生意的商贾,或是于国子监读书的士子前来共同庆贺。
此刻的会馆之外,彩棚之上红绸招展,大红灯笼随风飘扬,连那门口的两株大柳树的树干上都挂上了红花,另有两挂万响红皮鞭炮高高从会馆二楼两侧垂下,在庭前地上蜿蜒丈许。
“探花郎来啦!探花郎来啦!”
街角处跑来一名兴奋的伙计,还在堂中的临清州同乡们纷纷起身相迎。
他的话音刚落,就见街口转角处衙役旗牌出现,随后一名头戴簪花乌纱身着青蓝罗伊,腰系素银带斜披红绸花的少年打马而至——此正是张籍。
这一刻会馆众人皆是喝了一声彩,好一个英气勃勃的白马少年!
李主事双掌一击,得了指示的伙计点燃了那两挂万响鞭炮,霎时间噼啪之声响起,地上爆竹乱跳,离得进的人掩耳欢呼。
张成作为张籍的随从,从人群中一路跑出,扑通一声跪在张籍面前大喜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身为探花郎的随从,他也是水涨船高,不同往日。
与鞭炮声中,李主事等几个选出来的代表一同来到张籍马前伏身便拜道:“草民恭贺探花老爷!”
同时在几人身后的一众同乡,无论是商贾还是士子尽皆下拜。
“探花郎扬我临清州文名,请受我等一拜!”
一中进士,官民立分,李主事等人无功名再身,此时跪拜张籍确是合情合理,但是张籍本来就不习惯跪拜之礼,何况是赴京之后一直照顾自己的李主事等人。
“使不得,使不得,李主事快快请起,诸位同乡请起!”张籍见此下马扶起几人,并连连向众人作揖。
“吾等,为探花郎贺!”
“吾等,为探花郎贺!”
“吾等,为探花郎贺!”
众同乡们震耳欲聋的道贺声一阵一阵如潮水般传来。
会与此同时,馆请来的舞狮班在同乡出现在会馆门前,金狮彩球,华丽非凡;舞狮健儿身姿矫健,又鼓声隆隆,锣声欢快,一时之间会馆所在的整条街都极其热闹喜庆。
身处外县,一县之人为同乡;身处外省,一省之人为同乡;身处异国,华夏儿女皆同乡!
见到这般欢迎阵势,张籍尽管是两世为人,眼角也不禁有些湿润,这就是浓浓乡情啊!
“探花郎,我们就送的这了,我们还要回衙门复命。”这时一直跟随至此的鸿胪寺官员笑着说道。
“啊,多谢方兄一路相送。”这名鸿胪寺官员姓方,刚才交谈时已是得知。张籍作揖说完,忽的想起一事,对李主事说道,“李主事,今次可准备了……”
话还没说完,李主事已然是明白了张籍的意思,当下一招手,几名伙计端出了两大筐铜钱,并一托盘银两。
“有劳诸位兄台,些许喜钱,拿去喝完茶。”张籍言毕,伙计们便将喜钱散发下去。
轮到这鸿胪寺的方姓官员时,他则是笑着不受道:“探花郎心意,我已是心领,收此喜钱于礼不合,维桢兄,咱们就此别过,明日恩荣宴上见。”
说罢,他摆摆手,前面的衙役便过来牵了张籍刚才骑过的白马,队伍一行人就此折返鸿胪寺衙门复命去也。
这边队伍刚走,李成和郑泰两人也堪堪回来。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