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万历皇帝的旨意到达济南府,布政使司衙门也着人前来。来人姓李,乃是承宣布政使司经历司的经历,官居从六品,在布政司衙门中仅次于左右大参,足见布政使司的重视,李经历来临清州是为表彰张籍并修探花牌坊一事。
知州衙门和布政使司衙门两队仪仗,一前一后去张家报喜,四名衙役当前举着仪牌,毛知州的轿子居于正中,又有乐手位于两侧吹吹打打,鸣锣开道,鼓声喧天,到达张家门前时,鞭炮声齐鸣。张籍得中第三名探花的消息传开,不仅轰动了街坊四邻,更是轰动了整个临清州。
因为临清州虽然百姓富庶无比,也自诩江北文道昌隆之处,但至今也没有个士林代表一般的人物,张籍之前在州中便时颇有文名,如今又是少年探花,正好成为了全州读书人的偶像。
知州衙门和布政使司衙门齐来相贺,让没见过这么多大官的张父慌了手脚,幸好杜十娘差人去书院请来了义父希伊先生,代为接待,这才不至于失礼,最后在希伊先生的主持下定于四月二十六日邀请亲友于家中正式开贺,届时州中还会出钱办酒席,请戏班子等等,总之是要隆重庆祝。
家中杜十娘闻听着前来祝贺的大户家女宾,官家女客和邻里妇人一句句探花夫人的赞叹恭维声,心下默默感恩佛祖菩萨让自己得遇良人,不知不觉间对张籍的思念又多了几分。
第三百零一章 初至翰林院()
千里之外临清州的庆贺还在持续,这天一早,身处京城的张籍已经和郑泰李成两位好友动身前往各自衙门实习。
马车进入正阳门向北到了大明门前调转马头向东行驶不远,再往北一转,这边就是各部衙门的所在地了,马车先到的是吏部,郑泰和李成与此下车领取身份标识,登记官碟履历。
这吏部果然不愧是国朝最有实力的衙门,这才大清早,就排了长长的队伍,其中不仅有新科进士还有等候补缺的举人监生,署职、或是更换印信的外低官员,看这拐着弯的队伍都排到了北边的宗人府和南边的户部,这规模怕不是有五六百人之多。
李成和郑泰两人苦笑一声,和张籍道别后排到了队末。
而张籍就好得多,从吏部这个十字路口,在向东走不远,过了銮驾库街口,便是翰林院了,这边衙门前安静整洁,几株茂盛的大树从衙门外墙伸出树冠,好一处翰林清贵之地。
明朝是翰林院的最鼎盛时期,别看这里只不过是个五品衙门,可翰林院是人人都不敢小觑的。
其一是因为大明官场有一个铁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是入内阁的必经之路,纵观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所有的三鼎甲,最后入阁为相几乎达到四成之多。故而翰林被称为储相,翰林院亦被称作储相之所。
原因之二是翰林院负责制诰、史册、文翰等事务,负责考义制度、修正文书工作,这还罢了,最关键的是翰林院乃皇帝的顾问机构,可以经常在皇上面前出现,刷存在感,既能锻炼能力,又能储存政治资本,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左右朝政,也可干预官吏的废黜和高升,所以特受尊崇。
就拿上朝来说,翰林院的最高领导翰林学士只是五品官,可是在上朝的时候,却可以站在四品官的前面。
原因之三便是翰林学士经常被召入内廷给内书堂的太监讲课,于内监有师徒之分,今后朝堂办事也方便,这算是一个不摆在台面上的优势。
却说张籍在翰林院门前下了马车,驻足片刻,便有一小吏前来相迎。
这年月衙门前的小吏个个都是人精,看衣服识人的本事就如同后世政府大院门卫和交警们识别车牌的功夫一般精深,此刻见到张籍头戴乌纱帽,一身崭新金绣青色官袍,胸前鶒xichi纹绣,腰系素银带,左边还配着牙牌,这一身行头,再加上是个生面孔,联想到最近的殿试发榜,心中已是猜出了张籍的身份。
“这位可是今科探花郎张大人。”那小吏笑容满面的走到跟前说道。
“在下正是张籍,今天前来玉堂就职,这是吏部发下的官碟。”张籍说着就要把那本黄色折子递上去。
“探花郎少年英才,那日御街夸官,在下已经见过,官碟就不看了,诸位大人已在堂中等候,探花郎还请随我来。”小吏躬身指引,随后前行,张籍也跟着踏入了翰林院中。
刚进了院门,就见一儒雅美髯的中年人笑着走了出来道:
“好,探花郎也到了,时候还早,咱们与这边花厅稍作,等一下尔张。”
在这美髯中年人身后还有跟着一人,正是探花朱国祚。
张籍身前的小吏忙小声介绍道:“探花郎,这是王侍讲。”说完就退了下去。
“晚辈张籍,见过莲塘先生。”张籍拱手行礼道,他知道面前的王侍读也曾是探花。
王庭撰字敬卿,别号莲塘。明万历八年张懋修榜进士第三名探花,初授翰林院编修,现已升任翰林侍讲。
再来翰林院之前,张籍对翰林院中未来的同事,可是很下过一番功夫去打听消息、翻阅资料。因为张籍知道翰林院中藏龙卧虎,莫说是自己这个小小的探花,榜眼状元都不知有多少,自己这个后辈新丁进去定要做到礼数周全,以免得罪了哪位未来的大佬。
“奥?你知道我?”张籍和朱国祚随王庭撰到花厅入座后,王庭撰见张籍识得自己,称呼自己的别号,不禁问道。
“晚辈曾读过先生所著松门稿。”张籍答道。
王庭撰闻言心情错,呵呵笑道:“原来如此。”文人多好名,翰林院中的翰林也是如此,张籍所言曾拜读过他的作品,比直接夸赞他文采卓著更能搔到痒处。
果不其然,王庭撰这时对张籍的观感极佳,看着这个比自己小了十五六岁的后辈提点了几句,并给张籍两人说起了翰林院中的状况。
因为前几年并没有馆选庶吉士,所以如今翰林院中人员并不多,翰林院的主官即为翰林学士,官职是正五品,相当于皇帝的顾问和秘书,负责起草诏书,管理史册、文翰、考议制度、详正文书等。大凡编修实录、玉牒、史志、六曹章奏,皆可奉皇帝之命而统承之。
在万历朝以前,翰林院学士一职都是由殿阁大学士兼任,如今则不然,是一人担当,不过,一旦碰到中央部院有缺时,就可以补上,如去六部做个侍郎什么的,可以说是一个随时都可升迁三四品大员职位,乃逢选必进的老虎班。
如今的翰林学士是黄凤祥,隆庆二年榜眼,学问精深,为人正值,因为曾触怒过张居正故而一直未得升迁,这才刚刚执掌翰林院不久。
目前翰林院有侍读学士两人,分别是田一俊和孙继皋,他们翰林职位虽然不过是从五品,但是田一俊兼任鸿胪寺尚宝司卿,孙继皋兼任着詹事府左庶子,两人也都是正五品。
还有侍讲学士两人,也是从五品,分别是王家屏和余孟麟,都是天子经筵上的常客,地位尊崇。
另有侍读侍讲各两名,则是王庭撰、曾朝节、赵鹏程、周希贤,四人皆是正六品。
除此之外有修撰、编修、检讨、五经博士、待诏等正职翰林官,因为庶吉士还没有馆选完毕,故而整个翰林院除任杂事的小吏书办外,合计三十多个有职阶的品官。
经过王庭撰的一番讲解,张籍和朱国祚两人算是对翰林院的构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有了个直观的印象,翰林院中几乎人人都是学霸,一甲只是寻常,若是二甲前十在外面还能吹嘘一番,在这玉堂之中那都要成垫底了!
第三百零二章 翰林工作第一天()
翰林院雅称为玉堂,也的确,每年的三鼎甲都分在此处,才称文章华国,人乃金玉之选,这一称号也当之无愧。
张籍和朱国祚两人来的早些,此刻正在花厅边听王庭撰介绍翰林院的情况,边等待着榜眼李廷机的到来。
大约过了一盏茶时间,李廷机被小吏指引着来到了花厅,看到张籍两人早早的就到了,李廷机以为自己来迟,不由得拱手出言致歉道:“啊,仓促之间来的迟了,还望大人勿怪。”
“无妨无妨,这天还早,应该说是维桢和兆隆来得早了些。”王庭撰笑着起身又道,“好了,今科三鼎甲到齐,这次黄学士让我来接引几位,走先去圣人祠上香。”
言罢,王庭撰带着张籍三人穿过一条长长的围廊,跨过登瀛门后向东来到一处院落,这里是先师祠也就是孔子庙,踏入其中进入祠堂,墙壁上有一张孔子立像挂着,周边有红烛香炉香案等。
王庭撰取过三只线香点燃,插在圣人画像前的香炉中,随后带领着三人向向至圣先师行四拜礼,这种礼节张籍曾在州学时做过,故而很是熟练,没出什么差错。
出了孔子庙又来到西边,这里有围廊圈起的一处院落,经王庭撰介绍,张籍才知道围门内南向者为昌黎祠,北向者为土谷祠。
进入昌黎祠,里面祭拜的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韩昌黎,虽然有些不明白什么为何要拜,但是三人还是在王庭撰的指点下上香行了两拜礼。
出了昌黎祠,王庭撰才给三人说道这昌黎祠的由来,原来京城各部院衙门中,不仅仅翰林院内供有昌黎祠,其他诸如吏部、礼部、鸿胪寺、都察院等都有。
因为韩愈以“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受到推崇。而翰林院又是大明进士官员聚集之地,修建昌黎祠,供奉天下公认的文宗韩昌黎。。既是表彰和敬仰韩愈的功绩,又是一种虔诚信仰——希望能在文宗先生的佑护下文采盎然,妙笔生花;秉承使命,继往开来。
韩愈的文章,号称文起八代之衰,也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有如此地位也能理解。
拜完这边之后又来到土谷祠上香,这里相当于是土地庙,到此莫不是有初到贵地拜码头的意思?张籍不由得暗自哂道。
出了右围廊,再到登瀛门前的院中,王庭撰开始带着三人到翰林院各处逛逛介绍各个厅堂的名号作用,也算是带着新人参观参观。
于右围廊相对的是左围廊,围廊里面不是祠堂而是状元亭,内有一块石碑,上书国朝开国以来的状元名号籍贯科次,最新刻上去的自然就是朱国祚了。
登瀛门前正对的是三座五楹的屋舍,中间最为高大,名为内堂。
堂西偏为读讲厅,读讲厅乃是正六品侍读、侍讲坐堂的办公地点,翰林侍读、侍讲被称为讲官,有入直大内,为天子经筵进讲之职。
东为编检厅,乃是从六品修撰,正七品编修,从七品检讨坐堂的公廨,修撰编修检讨又称为史官。这里也是今后朱国祚、李廷机、张籍的办公地点。
穿过内堂之后又是三座五楹的屋舍,中间名为穿堂,左为待诏厅,顾名思义就是翰林待诏办公的地方;右为典薄厅,是五经博士们的办公地点。其后为后堂,左右两溜房,规模很大。
后院内东偏有井,覆以亭,名为刘井,是正统年间翰林学士刘定之所浚。西偏为柯亭,为昌泰二年状元,后来的翰林学士柯潜所建。自后堂西南,为敬一亭,自刘井而东为东斋堂,堂前为瀛洲亭,亭下方池为凤池。池南为宝善堂。堂后为成乐轩。自柯亭而西为先师祠南为西斋坊,又南为原心厅。
参观完毕,王庭撰带着张籍几个来到了编检厅,此刻厅内,有身穿青灰吏员服饰的编检厅书吏也有着纹绣青袍绯袍的翰林官。
“诸位,来认识认识今科三鼎甲。”王庭撰笑着双掌一击道。
众人早就知道今天张籍几个前来报到,故而闻声都聚了过来,片刻之后厅中的官与吏的阶级立时便显现出来,除了服饰上很好辨认外,翰林官都是笑着在打量三人,而编检厅书吏们都是上堂拜见。
朱国祚、李廷机、张籍三人在堂中公座书桌前坐定后。
书吏们纷纷行礼,并口称拜见大夫,这个大夫是对翰林官的雅称,随后又行了四拜之礼。
翰林官和书吏们的区别类似公务员和事业编,都是为朝廷干活,但是身份编制不同,翰林官上任就是品官,而书吏们都是办事员干活的,因此翰林们天然就压书吏们一头。
当然书吏中也分三六九等,从高到低是值班书吏,笔贴吏,差役和门房皂吏,就如同事业编中也分管理岗技术岗工勤岗等等。
众人互相结识后,王庭撰声音一肃道:“好,认识也认识了,言归正传,下面就是分配兆隆你们三人的工作。兆隆,你既任从六品修撰,就先跟着整理国史,那边的文书等下去读讲厅找曾侍讲。对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