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学教师在大明-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车早已在福来酒楼门口等候,众人一起来到门外,同年们别情难叙,盛意拳拳,皆是惜别不舍,当下一名士子道,既是临别之际,不如再赋诗一首,作个留念,众人齐声叫好。

    酒楼掌柜是个有眼力价的人,他知道这些人是新晋生员,今后未必不能出几个高官名士,尤其是和自家少爷相熟的张籍更是院试案首,童子试得了小三元,前途不可限量。当即叫人准备好书案笔墨纸砚,这是要留众人的墨迹,若有人成名也是福来酒楼的一段佳话。

第一百四十三章 送别(下)返乡() 
吟哦、题写送别诗,这是古代文人墨客常见的送别形式,由此而产生的千古名篇有很多,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渭城曲等等,张籍在后世作为语文老师,曾在学习课文拓展知识的时候很是搜集了一番离别诗让学生背诵。

    郑泰要回夏津,当先吟了一首,并取笔在书案上写出。之后是袁永、陈正、方毕等人,接着赵时春也题写一首。众人品评一番,多有精彩处。

    忽的有士子发现张籍没写,当下言道:“诶?张兄才思敏捷,怎么没写?”

    “许是张兄要压轴……”方毕笑道。

    “哪里哪里,诗作还没想好,倒是有一长短句……”张籍踟蹰道。

    “那就欣赏张兄佳句,快写来看看。”

    “好,那就献丑了。”张籍说完,走到书案旁,左手挽袖,右手提笔写道: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这是一首改自弘一法师李叔同《送别》的小令,虽不在五言八韵,骈四姘六之列,但是这首骊歌清新淡雅,情真意挚,兴致意趣,道尽了那离愁别意。

    书案前,同窗们看着张籍下笔龙飞凤舞,如行云流水,不由得跟着读了起来。

    “长亭外,古道边……”

    优秀感人的作品无关古今,无关题材,它那特有的魅力能跨越时空,纵横古今,用真情至性连接所有欣赏品味他的人。

    围过来的来的同年们越来越多,吟哦声也愈来愈响,人人都沉浸在这充满淡淡离愁的意境中。

    许久,只听袁永强做出个笑容道:“有此小令送行,为兄去也无憾。”

    一旁郑泰也道:“我原先只道张兄文章做得好,不曾想这小令做的也是极有韵味。”

    “是啊,这首小令几可谱曲弹唱,妙极妙极……”

    “看来今后的离诗别曲中当有张兄一席之地……”

    “哪里哪里,我这小令,不过是仿前人所做,这长亭古道也并不应景,这只是偶有所感罢了。”张籍连忙解释道。他说的确是事实,但是众人并没听过此曲,那长亭古道都只道是写文时故做的意象,铺陈感情;至于张籍的话,都当做是他谦虚,皆是不以为意。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众人们的诗文墨迹被掌柜小心翼翼的收好,再次道声珍重后,同年们依次上车离开了酒楼,离开了临清城。

    红日西斜,骡车渐远,离人渐去。

    看着这一幕,张籍也不禁有些想家,想念家中的父母,想念家中的三妹,也想念家中的十娘。

    嗯,是时候回家一趟了,张籍想。

    ……

    当日回到书院后,张籍即向希伊先生求假,请准许归家。中了院试头名案首若不归乡岂不是锦衣夜行,况且希伊先生也知张籍离开家乡已近一年,于是准了张籍的假,不过这假期只有三天。

    当晚散学后,张籍叫上弟弟张卫,拜托张百万让他领路在城中购物,难得回乡一次怎能空手。况且现在书坊生意兴隆,手头宽裕了许多。

    张百万自小随着父亲张老财在城里奔波长大,对临清城的特色风物,各色店铺了如指掌,当晚张百万叫来马车,带着张籍兄弟两人奔行与首饰铺、绸缎铺,成衣店,顺兴斋、济美酱园等地,买齐了给父母家人的吃穿首饰,也买了带给张老夫子的礼物,大包小包花了近十五两银子,相当于普通农民一家一年半的收入。

    这不比上次在东昌府海源书坊买书,上次是投资,这次可是纯消费。

    ……

    第二天一大早本来张籍是要等村中张大户家进城采买骡车的,但是拗不过张百万的盛情,被他塞上了自家马车,在和同窗们道别后,张籍踏上了返乡的归程。

    这大明版的豪华房车确是不凡,在城中之时道路平整还不显如何,这走在乡间小路上就能发现它的优点,在坎坷土路上张家马车也没有过于颠簸,一般的骡车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及。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近乡情怯是每个在外漂泊日久的游子返乡时的感觉。

    激动、紧张、开心、期盼……这是一种莫名的情愫。

    虽然张籍早从弟弟的口中得知家中父母安康,诸事顺遂,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但是还是难以平静。

    道路两边的景物越来越熟悉,一草一木和张籍脑海中的记忆一一印证着。

    快到村口了,那边是张五叔开的茶棚,那个肩上搭着半白不黑毛巾的就是他;那里是自己曾经爬过的大槐树,嗯,自己还曾在上面摔下来过;那边的小土坡后想来还有自己埋下去的胶泥娃娃……

    那些曾经熟悉到没有丝毫在意的人和事物,眼睛扫过之后却在脑海里停留许久,心里蓦然间又感觉很空旷很平静——哦,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欣喜。

    这时村口处,地头上歇着的人也看到了张籍乘坐的马车,在这个距离州城十几里的乡村还从未来过这样华美的车架,乡人们放下手中的活计驻足观望,心下都思忖着这不知是哪家的贵人返乡了。

    愈往前走,乡间的顽童也多了起来,不知道自己二弟张卫走后,现在是以谁为首。有不少童子见了马车,倍感稀奇的跟在后面追逐嬉闹。

    “林三哥,前面绕过那株大柳树,再向南走就到了。”张籍客气的道。

    “小的当不得张相公如此称呼,叫我林三即可……”张家车夫林三听到张籍称他为“林三哥”,这处事圆滑老于世故的大汉语气有些慌乱。毕竟张籍的身份和几个月前不同了,他可不是一般的生员、普通的秀才,而是东昌府临清州两府院试头名,只要不出意外,一个多月后的乡试稳稳的就能成为举人老爷。

    张籍对读书人功名提升带来的地位变化还不是很适应,愣了一愣,心下随即了然了。

    马车继续前行绕过大柳树后南行。

    “停车,就是这儿了。”

    张籍话音刚落,林三手牵缰绳,一声吆喝,马车稳稳当当的停在了门前。

    身后不远处的大柳树后,几个跟着前来的童子探头探脑望向这边。

第一百四十四章 其乐融融() 
却说林三刚将马车停在张籍家门前,门内就有人听到动静向大门处走来。

    “谁呀?”

    一个小姑娘推开门抬头一看,只见一匹黄鬃马拉着一辆华贵的黑色马车停在门口,那高大的马匹喷着响鼻儿,车夫还是个面相有些凶恶的大汉,小姑娘没见过多大世面,受惊似的猛然将大门重又合上,只漏出一个门缝向外看。

    林三见此自嘲的摸了摸脸道:“刚才那个怕不是令妹,我这面相许是吓到了她。”

    “无妨,她不认识你。”张籍边说着话便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小姑娘看的真切,眼前这个一身天蓝色澜衫,头戴儒巾,有点小帅很是精神的人正是自己的大哥,顿时戒心全消,向正房方向喊了声:“爹娘,阿姐,大哥回来啦,大哥回来啦。”

    小姑娘边说着边推开了大门。

    张籍手上拎着一包同兴斋的糕点快步向前走去。

    “妹妹,长高了,成大姑娘了,来尝尝这个,同兴斋的点心……”张籍到了跟前,边说着边把手中散发着甜腻香气的点心包递了过去。

    “大哥最好了,知道我喜欢吃这个。”小姑娘兴奋的接过点心,放到鼻子前闻了闻,开心的跳了起来。

    这时只听,正屋内几声响动,不知是打翻了什么,还有“哎呀!”一声。

    片刻后,只见张父、张母从屋里出来,到了院中。

    “大郎!”

    “阿籍,你回来了。”

    张籍看到母亲的眼中似有泪花,父亲也悄然撇过头去,心中激动万分连忙上前跪在二老面前道:“爹、娘,儿子回来了!”

    “起来,起来,回来就还,回来就好……”张母将张籍扶起,双手摸着胳膊,捏捏身子,仔细端详着自己在外一年的儿子,口中不住的喃喃道,“我的儿子,长高了,长高了……”

    这就是父母,他们不在乎你在外有多大成就,在乎的是你是否安好。有感于此,又想到了相隔五百年的后世父母,张籍眼中不知怎得也有了泪水。

    张籍抬头又向后看去,只见正屋门口处,一个虽身着粗布裙衫,却难掩丽色的少女扶着门框正怔怔的看着自己,少女的手中还拿着针线,左手食指上有个鲜红的血点却犹自不知,这少女正是十娘。

    “莫哭了,莫哭了,娃他娘,大郎回来了,是个高兴地事情……”张父回过头来对张母说道,又看到院门口的林三,看向张籍问道:“大郎,这位是?”

    “哦,爹,这位是我好友家中的家里人,林三哥。”张籍擦去眼角的泪水,起身道。“林三哥,这是我爹娘、小妹和十娘。”

    “见过张公,张夫人。”林三抱拳行礼后,又道。“车上还有东西,是不是……”

    “对对,车里还有东西,我去搬下来。”张籍想起了车上买的东西,连忙道。

    随后在林三的帮助下,众人将张籍买的东西搬到了正屋中,平时显得还挺大的堂屋,现在被大包小包的东西堆得满满的。林三说完了后天中午来接张籍返城后,也没在张家吃午饭就离开了,张籍和张父张母盛情挽留不得只好作罢。

    家中的变化甚大,张籍刚才粗略的看了下,鸡舍翻盖的很是齐整,牛棚中有了两头牛,堂屋东侧又盖了一间北屋。

    堂屋中,三妹叽叽喳喳欢快的在张籍带来的东西中翻找着,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少女杜十娘柔柔的坐在张母一旁看着这张籍;张籍则是笑呵呵的听着父母说这一年来发声生的事情。

    张籍离家前说的张三叔公家的那两亩水浇地已经是买了过来,年前还买了村子大南头的二十亩旱田,现在家中雇了两名长工打理,张父只是用张籍教授的种田方法侍弄两亩地上的白菘萝卜等,这些菜有张百万家的福来酒楼来收,比粮食的收入还要多。有了余钱后张父加盖了北屋,又多买了一头牛,翻新了鸡舍,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对了,张父还想着给张卫说个媳妇,只是张卫不愿意……

    说起这些,张父的脸上充满了笑容,似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奔头……

    看到家人们脸上的笑容,张籍心下也极为舒心,自己为家庭所做的事情终于有了成效,弟弟在城中书坊忙里忙外乐在其中;妹妹的脸上没有菜色,想吃鸡蛋就吃鸡蛋;爹娘的面上也没了愁苦,逐步向小地主行列迈进;还有少女在家中照顾着自己的父母,等着自己……在大明朝的这个家中,张籍隐隐感觉到温馨。

    忽的张父让张籍站起了身子,围着他转了一圈细细打量一番道:“大郎,你这一身衣服……”

    “大哥这身衣服好看的紧呐,我也要一身,我也要一身……”小妹看着张籍跑到张母身旁道。

    “幺女别添乱,唔,我想想,我好像见张家相公穿过这衣服,这叫什么来着?”张父想不起来,问道。

    “爹娘,孩儿这身衣服是澜衫,书院给做的,只有生员功名才能穿。”张籍解释道。

    “什么,生员功名,我儿考中相公了?我儿考中相公了!”张父突闻此事,再也忍不住,泪水纵横向着正桌上的祖宗牌位连连拜道,“祖宗保佑,祖宗保佑,我儿中相公了……”

    “爹,爹……”张籍喊了两声,张父才回过神来,张籍又道:“爹,我是两府院试案首,在州学充任廪膳生,书院中每月有膏火银,衙门每月给米六斗,还可与人作保,这用度上是不缺了,爹娘在家中不必再刻意为我存钱了,多买些吃食,小妹还是在长身体的时候。”

    “嗯嗯……”张父连连应声,他还沉浸在自家儿子考中秀才的喜悦当中。

    “还有,生员功名可免丁二人,免粮两石,以后家中也不必担心官府的徭役差事了……”张籍又道。这些都是生员功名带来的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