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学教师在大明-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十娘还没从刚才张籍说的话中反应过来,这时见到张籍走到跟前,才回过神来有些急切的问:“籍哥哥是说明天要去济南府么?这么急?”

    “恩,是的,今天衙门刚通知书院,时间是有些紧。走,咱到书房说话。”张籍走过去,左手牵起杜十娘的纤纤素手向后院走去。没外人在家时,拉手拥抱的这样的亲昵的动作张籍两人已经是习惯了,不过今天的杜十娘没有往日的欢快,而是有些失落。

    到了书房,张籍看到少女还有些发愣,将点心包放到桌子上后,用手刮了一下她玲珑翘挺的鼻子,哈哈笑道:“回神了回神了,怎么,还在发愣?我又不是不回来了,只是去考试而已。”

    张籍的这一举动成功的转移了杜十娘的注意,只见她不依的跺脚嗔道:“籍哥哥,我说过好多次了,不要动我鼻子……”

    “我知道哥哥是去考试,只是、只是……”杜十娘低头没说出来,又仰头看向张籍道,“那哥哥要去几天?”

    “这……乡试共三场,分别于八月二十五、八月二十八、九月初二三天进行,这样算起来,加上往返的路程要半月左右。”张籍想了想道。

    “半个多月呀……”少女低头看着脚尖不知在想什么。

    “我和张百万说好了,明天让林三把你送到老家,等我回来再去老家接你。”十五天太长,让杜十娘一个姑娘家单独住在这个小院中难免有些不安全,所以打算先让杜十娘回老家住一段时日,而且在上午的时候张籍已经拜托过张百万,让他安排好马车。

    “嗯……”少女轻声应了一下。

    “好啦,别这么不高兴,对了,这些天我在家,有个任务还要交给你。”张籍笑着亲昵的摸了摸少女的头,转身从书桌上拿出一叠手稿道,“这是治心经最后的部分了,主要内容我已经写完,只剩下整理分类,我回来时要看到你把这部治心经分类编撰好,怎么样?”

    “嗯,十娘明白了。”少女看着张籍点了点头。

    “好了,今天晚上张百万不来读书,十娘你做咱两个的饭就成,我先收拾收拾行李。”看着少女不动,张籍笑着道。“再不去做饭,咱们可就要饿肚子了。要不,你收拾东西,我来下厨?”

    “我这就去……”听到张籍要去做饭,杜十娘忙不迭的去厨房了。

    虽说有个依恋自己的女孩儿这感觉很好,但还是希望看到那个坚毅果敢的杜十娘,看着少女远去的背影,张籍笑着摇了摇头。

    ……

    第二天天还未亮,林三的马车早早的就到了,他依着张百万的吩咐,在狮子桥接着张籍两人后,先送张籍去书院,再送杜十娘回仓上老家。

    林三的马车到达清渊书院门口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此刻书院雇的五辆马车在门口一字排开,共赴乡试的秀才也都在此处集结。

    “十娘,我走了,记得我说的话,高兴点,等回来我可就是‘老爷’了。”张籍笑着说道,这一句话一语双关,时下称举人为老爷,妻子称丈夫也为老爷。

    杜十娘听出了张籍的话中的意思,霞飞双颊,从怀中掏出一个香囊塞到张籍的手中道:“这是我前些日子在大宁寺求来的护身符,它一定能保佑籍哥哥成为‘老爷’。”

    看着杜十娘终于露出了笑脸,张籍接过香囊放心的下了马车。

    片刻之后,众士子人齐了,希伊先生和上次院试一样照例发表了考前讲话,给秀才们鼓鼓劲,预祝众人榜上有名。待讲话完毕,众人按照之前的安排四人一组上了马车。

    张籍和方毕、郑茂、方清之三人一车,马车还未开始走,车厢内的四人都是熟识,各自就坐后便说说笑笑,聊得很开心,对这次的乡试似乎很有信心。

    忽然传来方清之的声音,“张兄,那辆黑色马车是不是刚才送你过来的,怎么还没走?对了,车旁还有个女子。”只见方清之掀开车厢帘,指着不远处的马车说道。

    “听说张兄有个红颜知己,莫不是就是这位?”郑茂也凑过来道。美女到哪都是焦点,郑茂看过去首先关注的不是马车而是杜十娘。

    张籍随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林三的马车还未走,那旁边站着的少女不是杜十娘还是谁?此刻的她如同一个送丈夫上前线的小媳妇一般。

    张籍起身凑到窗前,向杜十娘挥手告别,杜十娘同样向张籍挥手。

    又听外面的车夫一声吆喝,车厢晃动,沐浴着黎明的晨光,五辆马车同时开动,向着济南府驶去。

    马车越行越远,看着渐渐远去金色晨光下的杜十娘,张籍心中暖洋洋的。

    车辆行驶在官道上,蹄声嗒嗒。

    济南府,进发!

第一百六十六章 济南府() 
“张兄还没说呢,那个女子是不是你的红颜知己?”郑茂见张籍向杜十娘挥手告别,又笑着追问道。

    张籍坐了回来,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离别之际颇有怅然之意。

    “才子风流,才子风流……”方毕也凑热闹取笑张籍道。

    “张兄当不能辜负佳人啊,我记得张兄刚才那位姑娘已经住在一起了吧,那为何迟迟未娶呢?”方清之调侃道。

    “功未成名为就,此时言娶妻尚早了些。还有,三位兄台,你们不知道我堪堪才到志学之年吗?”张籍见三位同窗都来取笑自己,不甘示弱也反击道。按照上一世人的观念,张籍还是不接受这个时代未满十六岁就成婚的风俗,虽说平日里张籍已经和杜十娘你侬我侬、耳鬓厮磨,但最后一步还是没过啊。

    志学之年也即是十五岁,这一典故出自《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平时张籍的课业在众人中都是拔尖,连中小三元的名头让同窗们皆不敢小看他,向张籍请教问题的也很多;而且因为长期锻炼张籍的身形也比十五岁的少年高大些。所以同窗们下意识的忽略了张籍的年龄,都把他当做同龄人。

    三人中方毕二十二岁,郑茂二十五岁,方清之二十六岁,放在科场大环境中皆是青年才俊,但和张籍相比那就只能呵呵了。

    张籍话中点明自己的年龄最小,以仅仅十五岁作为反击,三个同窗顿时深感扎心——眼前的这个同窗,不但年龄比你小,还功课比你好,科场名列前茅,这人比人气死人啊。

    “张兄这话说的……”

    “哈哈……”

    “不提这个,不提这个,我来说说几个前辈讲得乡试诀窍。”果然这话一出,三人都打着哈哈,没法比啊,于是方清之出言转移话题道,

    “有何诀窍,说来听听。”方毕好奇的问道,他第一次参加乡试疑问颇多。

    方清之笑着道:“我听家中中举的长辈说,按照以往乡试的惯例,乡试首场一共要考八道题,试以四书题三道,经义四篇,五言八韵诗一首。乡试每场考三天,写着八道题是有诀窍的。”

    说到这方清之故意停顿了一下,众人纷纷催促。

    “平常做题,这精力自然是越来越不济,文章水平也越来越低。故而作第一篇文章时,精神最好,写得最好,第二篇次之,第三篇再次。如此考官一眼看去一篇比一篇差,自是不喜。乡试中前三篇四书文考官都是要看的,科场考试又重首题,这第一题自然不能做的差了,因此那些老秀才们,都是先作第一篇,再作第三篇,最后作第二篇,这样考官看了文章,觉得第一篇最好,第二篇稍差,第三篇又是不错,自是觉得满意,如此得中矣。”

    众人听了方清之这么说,都是哈哈一笑,方毕笑着道:“受教受教,果然有用。”

    张籍和郑茂也跟着点了点头,刚才方清之说的都是老秀才考试的经验,算是一种考试心理学。就和张籍后世改卷子的时候一样,若是看到有学生卷子开头写的极为工整,正确率也高,但是越往后越差,最后作文成了烂草,这心里自然是不喜,恨不得立时将之提溜到面前狂批一顿;若是开头不错,中间稍差,最后还是不错,开头结尾印象分就高,整张卷子的评分也就低不了。

    当然这诀窍归诀窍,真正能中举还是要靠真才实学,这般法子可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有人道小三关中府试最不易,这大三关中,乡试当属最难。”郑茂叹了一口气道。他的功课在书院特别班内属于中游,按照个人的推算,这次乡试他在可上可不上之列,也就是说,运气好努努力能中举,运气差就只能是陪跑,属于千军万马过独木被刷下来的。

    “是啊,举人确是难考,秀才至举人之间看似只隔了一步,但隔了十万八千里,有的人考了一辈子都考不上,金举人银进士,考进士都比举人容易。”方清之也叹道。

    “方兄,那也得要中了举人才有赴会试的机会啊。”张籍出言笑道,“还没进考场怎么就失了斗志?这可不是我辈风气。”

    “张兄所言极是。”同窗们听了张籍的话,略略振作了些精神,只是眉眼之间还是有那么几许担忧忐忑,考前综合症莫不如是。

    据文献记载“乡贡率三岁一举。合一省数郡之士,群数千人而试之,拔其三十之一,升其得隽者日举人。又合数省所举之士,群数千人而试之,拔其十之一,升其隽者日进士。”简单讲就是举人三十取一,而进士十取一,故俗有‘金举人银进士’之谣。

    就这样车厢内四人聊着天,伴着马蹄声,一路向济南方向走去。

    临清州距离济南府三百里地,乘马车前去要一天半的路程,古代陆路长途可没有日夜兼程一说,为了安全,需要在齐河县修整一晚,第二天再启程。幸得两地官道修的甚好,马车在管道上行走才不显得颠簸,但尧是如此众人们也皆是腰酸腿麻,苦不堪言,古代的长途旅行走陆路绝对不是一件好差事。

    第二天,众人及马车在齐河渡口等待渡过大清河。这时的济南西没有黄河,黄河是在淮河入海,并不流经济南;黄河夺大清河河道由渤海入海形成现在的流向是清朝咸丰年间的事情了。

    渡过大清河到了对岸,再前行十几里,远远的就看到了济南府的城墙,高约四丈,作为山东的首府重镇,城墙上垛口整齐排列,角楼敌台铺舍等防御设施应有尽有。比临清州的城墙更为雄伟,张籍四人都是第一次到济南,纷纷被这座大城所震撼。

    一行五辆马车由泺源门入城,这次没有人打前站,在找客栈的同时遇到了些麻烦。

    时间仓促加上前来赴考的士子众多,离济南贡院近的客栈都已经是客满,在城里逛了半个多时辰才在城南处找到了一处客栈落脚。

第一百六十七章 科场文章之人和() 
张籍等人都是头一次来济南府,在客栈中收拾安顿好后,几个人在王讲郎的带领下拿着各自的县学生员证明去济南贡院办理考试手续,随便看看考场。

    这一路上许多行人都是读书人打扮,想来都是来参加这次乡试的。

    “济南贡院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大,后来明成化十九年又重修过一次,在江北出了北直隶贡院就属济南贡院了,当然这都比不上江南贡院的规模……”边走王讲郎边给学子们介绍济南贡院的情况。

    在说话闲聊中,约莫过了二十分钟,终于到了大明湖畔的济南贡院,这条街也叫作贡院巷。

    贡院大门朝南,为三开间,正中悬“贡士院”匾额,门外东西各建辕门一座。现在贡院大门紧闭只开了个侧门,有不少生员在此进进出出,这里就是办手续取考牌的地方了。

    王讲郎在前,众人在后,进了侧门。可以看到门内建“明经取士”“为国求贤”两座牌坊,在这里有书吏指引,秀才们很快到了一个房间排队。手续办理的很快,里面有一个主事,三个书吏,主要对比州学证明上的体貌特征和各地生员名录,待确定堪合无误后,发放考牌。

    张籍站在队列的前面,故而出来的也早些,就和王讲郎在外等诸位同窗。

    “不愧是济南府,这贡院规模着实大的很,这三座牌坊就很气派。”张籍看着贡院的牌坊啧啧赞道,后世的他在济南上过大学,但那时候济南贡院早就没了。

    “确是如此,这边地段也好,不远处就是大明湖,西边是济南书院,东边是济南府学,南边是布政使司藩属衙门。”又有几名士子出了贡院大门,王讲郎向他们招了招手,示意过来等候,又道,

    “我曾在济南贡院考试,刚才咱们去的地方是外院,里面还有两进,是平列的四座门楼,过门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