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三国志-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陆逊作为丞相支持太子,维护朝廷的礼纲。在二宫之争中,孙权借机打压江东本土大族,陆逊首当其冲,受责颇多,最终气愤不过而去世。多年后,孙权怨气消散,悔不当初。

    陆逊在政治方面,总体而言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可以说反而表现的非常稳重和传统,这方面实际上要比张昭还要更强的。

    在二宫之争中,陆逊的表现也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可以看出来,陆逊一开始是不准备参和孙权的家事,并且还劝其他大臣不要参与其中,以减小二宫内斗的影响,但因为孙权的纵容,事情闹的越来越大,陆逊也不得已参与其中,他支持没有明显的过错的太子孙和也是理所当然的,错就错在孙权晚年昏晕,坑死了陆逊。

第063章 成也孙权;败也孙权() 
陆逊在历史上可以说是吴主孙权一手提拔起来的,也是孙权一手摧毁的,可谓:“成也孙权,败也孙权”。

    在谋略方面,陆逊和周瑜类似,也谈不上是孙权的谋士,不过相比周瑜来说,陆逊至少还做过孙权的幕僚,为孙权提出过一些建议。

    真正表现陆逊谋略的还是在战场上,在襄樊会战时,陆逊接替吕蒙驻守陆口,以极低的姿态吹捧关羽,最终将其棒杀。夷陵对抗刘备时,主动退兵,将数百里峡谷山地让给刘备,拉长蜀汉军队的战线,又耐心拒敌,不为刘备挑衅所动,不分兵给予刘备机会,还识破了刘备的诱敌之策。一直僵持到炎热的夏季,才在汉军士气已衰,部队疲惫的情况下,用火攻大破敌营,一举将刘备击溃。

    后来徐盛、潘璋、宋谦等将领请求追击刘备,陆逊却认为刘备已经不足为惧,曹丕才是主要威胁,于是和朱然、骆统等人上书,没有派大军追击,而是开始防备曹魏。在曹丕分兵三路大举南下时,刘备写信企图趁火打劫,陆逊反而严厉的劝告了刘备,让他不要轻举妄动,小心下次逃不了性命。

    可以看出来,陆逊虽然主要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但他个人的谋略并不低。

    作为孙吴核心大臣之一,陆逊在很多问题都具有着先见之明,当初,暨艳大造建造府第的舆论,陆逊规劝告诫他,认为必定会由此招祸,暨艳后来果然牵连过深而被迫自杀。

    诸葛恪作为诸葛瑾的长子,恃才傲物,陆逊就对诸葛恪说:“在我之前的人,我一定事奉他与我一道升迁;在我之后的人,我则帮助扶持他。现在看您气势侵凌上级,心里蔑视下属,这并非能巩固自己德行的基础。”诸葛恪最终极盛而衰,在政变中被杀,全族都被株连。

    又有广陵人杨竺,年轻时就博得较大的名声,而陆逊认为他最终会惹祸败亡,便劝杨竺的哥哥杨穆与杨竺分开生活另立门户。杨竺参与二宫之争,支持鲁王孙霸,劝孙权立孙霸为嫡,结果也是没有好下场。

    在三国历史上孙权和陆逊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陆逊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也是孙权一手毁灭的。

    孙家和陆家在历史上是有前仇旧恨的,当年孙策奉袁术的命令讨伐陆逊的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最终攻陷了城池,陆家接近半数人在这次战争中去世,抚养陆逊的陆康也因此病逝,陆逊和一些亲属则被陆康提前送走。

    在陆逊长大之后,江东已经为孙家所有,孙权继承了其兄长孙策的地位和势力,成为了孙家新一代的首领,陆逊在孙权招纳俊秀,聘求名士时,投靠于孙权,孙权没有因为陆逊的出身就弃用他,反而让陆逊担任了自己的幕僚,并且将自己的侄女,孙策的女儿嫁给了他。陆逊就这样成为了孙权的嫡系,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加上孙权的照顾,步步高升。

    襄樊会战时,吕蒙推荐陆逊替代自己,孙权果断的就答应了,在这一战中吕蒙作为主帅,陆逊的地位几乎仅次于吕蒙,并借此斩获了大功。吕蒙死后推荐朱然替代自己,但在夷陵之战时,孙权却一反传统以陆逊为主帅,要知道,自从周瑜之后,江东的西线主帅先是周瑜,周瑜死后鲁肃得其部属取代其位,成为西线实际上的军事统帅,和关羽比邻,鲁肃死后吕蒙代之,成为第三位西线最高军事长官,但在吕蒙死后,明明是朱然替代其位,孙权却让陆逊作为主帅,对于陆逊的支持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

    夷陵之战后陆逊再次立下了不世之功,地位已经巩固,孙权对于陆逊更加信任,将与蜀汉的外交工作都托付给他,甚至容许陆逊直接修改自己的文书。在很多国事上面也都积极听取陆逊的意见。

    孙权称帝之后,返回建业,不仅为陆逊专门设立了上大将军这一官职,还将包括太子在内的多位皇室后裔托付给他,甚至吴国西部的一半领土也都归陆逊直接管割,对于陆逊的信赖可以说已经无可附加了。

    然而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孙权和陆逊长时间分居二地后,关系也慢慢淡化了了下来。先是孙权准备派兵攻取海外的夷州等地,陆逊劝谏不听;后来孙权任用的吕壹诬陷良臣,陆逊等多位大臣都曾经上书,甚至到了忧心此事流泪的地步,孙权在吕壹案发之后将其处死,并且派中书郎袁礼向大家致歉;二宫之争时,陆逊看见此事越闹越大,多次上书劝谏孙权,可惜孙权就是不听,纵容孙霸和孙和兄弟相残,甚至有准备废立太子的意图,因为陆逊支持太子孙和,还得知了部分宫内消息,孙权大为恼怒,牵连陆逊,多次责难与他,陆逊因为气愤卒死。

    当上孙吴丞相是陆逊走向政治巅峰的一标志,但在此之前,他和孙权之间的关系就已经开始僵化了,孙权不愿意江东本土势力过于做大,陆逊首当其冲,结果就是极盛而衰,在担任丞相仅仅一年多后陆逊就去世了。

    姓名:陆逊

    属性:统率(a)陆逊是三国时期名帅之一,袭关羽,败刘备,破曹休

    政治(a…)陆逊虽然只当了一年多的丞相,但却管了十多年的半个吴国

    谋略(a…)陆逊虽然不是谋臣,但谋略方面也没有短板

    外交(b)历史上陆逊曾经负责过东吴和蜀汉之间的外交工作

    总评(s…)出帅入相,陆逊可以说是孙吴帝国这方面的第一人了

    别名(称号):本名陆议,字伯言

    性别:男

    民族:汉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

    官职:上大将军,丞相

    爵位:江陵候

    谥号:昭

    家庭出身:吴郡大族

    生卒:183…245

    出生地:吴郡吴县

    主要社会关系:儿子(陆延、陆抗)

    主要经历:

    年出仕辅佐孙权,娶孙策女儿,建功立业

    年随吕蒙袭取荆州,在夷陵击溃刘备,于石亭大败曹休

    年出帅入相,先后担任上大将军和丞相

    总结:陆逊在历史上是比较完美的一个人物,可惜最后被自己的君主坑了。

第064章 孙权后事大问题() 
孙权在掌权的前中期绝对算是当时的明主之一,然而在他执政的后期可以说是昏招连连,已经开始迈入了昏君之列,在孙权死前,他在皇后、太子以及辅政大臣方面都选错了人选。

    赤乌十三年(250),太子孙和被废,孙权于是立孙亮为太子,以全尚的女儿为太子妃。孙亮是孙权的幼子,当时年仅八岁,历史上孙权立孙亮和长公主孙鲁班也有关系,当时她把丈夫之侄全尚的女儿嫁与孙亮为妻。

    为了避免二宫之争后的大规模清洗,孙权将太子孙和和孙霸全部都给废了,然而他没有选择五子孙奋或者六子孙休,而是挑选了当时年纪最小的孙亮,不立长而立幼,这可以说是一个明显的错误。要知道当时孙吴的情况可是一点都不好,内部孙权在废掉孙和,包括丞相朱据在内的多人劝谏,引起了再一次大震荡,可以说是内部不稳。在外部,东线文钦试图诈降被识破,荆州北部的王昶却是真的大军来袭了,吴军在前线也是严重受挫,外部也是不安的。

    而孙权本人年纪也已经不小了,身体也明显快不行了,他在这种情况下还推不到十岁的幼子上台,是相当不负责任的。

    其他的不说了,曹魏的悲剧就在眼前,高平陵政变就是前一年赤乌十二年(249)发生的,曹魏幼主曹芳继位的结果孙权不可能不知道,而且曹芳上台时的内部以及外部环境也不是孙权当时能比的。

    要知道曹芳继位时,曹睿已经干掉了柯比能、公孙渊,熬死了诸葛亮,曹魏国力强大,外部威胁也已经大为降低,内部更是相当稳定。而且曹睿并不是不想立长子,而是他本人死的早,亲生儿子也都走了,只有两个年纪差不多年幼的养子,可以说曹睿也是没什么好办法了。

    但孙权呢?当时东吴内忧外患就不说了,孙权的幼子孙亮年纪虽然小,但孙奋和孙休年纪就大多了,作为五子的孙休当时就已经十六岁了,年纪是孙亮的整整一倍,更不要说四子孙奋了。

    就不知道孙权是哪里来的自信不立长而立幼的,他自己当年继承兄长孙策大业的时候年纪也有十七、八岁了,他真以为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子就能稳定孙吴当时严峻的局势吗!

    历史上孙权除了嫡妻谢氏之外主要有六个女人,分别是徐夫人,步夫人,两位王夫人,袁夫人以及潘夫人。

    徐夫人是原太子孙登的养母,因为嫉妒被废,当时孙权宠爱步夫人,但步夫人无子,只有两个女儿(孙鲁班和孙鲁育)。孙权想以步夫人为皇后,但大臣们推荐徐夫人,结果就是孙吴多年都没有皇后,步夫人死后,大臣们大臣们依着孙权的心意,才请求追封她皇后的尊号。徐夫人最终也因病去世了。

    孙权有两位王夫人,第一位王夫人是三子孙和的母亲,第二位王夫人是五子孙休的生母,孙和当上太子后,他的母亲母以子贵,不过后来在二宫之争中被孙鲁班陷害,忧郁去世。,孙和成为太子后,王夫人将不少嫔妃都被撵出宫外,孙休的母亲就在其中,等到孙休继位后,他的母亲早已去世。

    袁夫人是袁术的女儿,在步夫人去世后,她是孙权最宠爱的妃子,在宫中地位实质等同皇后。孙权本来想要以袁夫人为皇后,袁夫人以自己没有子女为理由,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后来袁夫人的侄女被嫁给齐王孙奋为王妃。

    后来孙权益孙亮为太子,孙亮的母亲潘夫人母以子贵,在一年后太元元年(251)成为了皇后,孙权还为此大赦,改年,所以潘夫人实际上是孙吴的第一任皇后。历史上潘皇后表面温和好善,实际上十分好妒,屡次中伤袁夫人等妃嫔。孙权病重时,甚至向孙弘请教吕后临朝称制的手段。

    神风元年(252),潘后因为照料孙权劳累而虚弱生病,宫女们待她昏睡后,一起将她勒死,托辞说她暴病身亡。后来事情泄露,由此被处死了六、七人。

    可见在孙权掌权后期,不仅在外宫斗争频繁,宫内也是处处烽火,所有人的野心都被无限制的放大,作为一国之母的潘皇后也想在孙权死后成为下一个吕后,这些可都不是好兆头啊。

    孙权病重后,太子年少,于是征召诸葛恪以大将军身份兼任太子太傅,令中书令孙弘兼任太子少傅。孙权病危时,召见诸葛恪、孙弘及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托付他们以后事。

    据《吴书》记载,孙权病卧在床,讨论可以托付的大臣,群臣都属意于诸葛恪,孙权嫌弃诸葛恪刚愎自用的性格,而孙峻认为当今朝臣没有比得上诸葛恪的,坚持担保他,于是就征诸葛恪来建业。后来将诸葛恪引进卧室内,诸葛恪就在床下受诏,孙权下诏道:“吾病情沉重,恐怕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所有事情都托付给你。”诸葛恪悲泣道:“我们都深受皇恩,会以死遵从诏书,希望陛下不要担心外面的事。”孙权便下诏给有司将除了杀生大权以外的所有事情都托付给诸葛恪。孙权还诸葛恪确定了宅地和警卫,并为他制定了群官和各部门拜见的礼仪,各有不同的规格。法令中有不合时宜的,诸葛恪都列条以告知孙权,孙权都看了。国家内外都因此安宁、和顺,大臣和百姓们也都欢欣鼓舞。

    在这辅政的五个人中,后来诸葛恪刚愎自用,执意北伐导致前线大败,被孙峻政变所杀;孙弘本身就是一个小人,早前已经害死过张休和朱据,孙权死后企图对诸葛恪动手被反杀;孙峻干掉诸葛恪后掌权,然而本人能力较差,国事也是一团糊涂,很快就病死了,死前将大事托付给了自己的堂弟孙綝,孙休干掉孙綝后,被从宗室里除名;滕胤是孙权的女婿之一,和诸葛恪还是亲家,历史上滕胤本人声望和能力都还是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