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三国志-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人劝诸葛亮第二年重新再来,可以看出来诸葛亮主力未损的,而姜维呢?越打反对他的人越多。

    诸葛亮的北伐政策为他的后继者蒋琬和费所延续,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直到费被刺杀,姜维掌军权后才问题变大了,北伐的锅丢给诸葛亮也并不合适。

    【曹睿到魏灭】

    在列举的这些人中实际上只有曹睿需要为曹魏的灭亡担负直接的责任,因为司马家的真正做大和曹睿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曹丕时期,司马懿虽然已经被重用,并且坐镇一方,但并没有真的领兵作战过,和陈群一样都是表面上的大将军,曹睿继位后才是司马懿真正领兵的开始,在曹休、曹真都去世后,曹睿对于司马懿也有些过于信任了,比如对抗诸葛亮时,他放弃在西线的张而将司马懿调到西线,讨伐辽东时也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派遣司马懿出击,结果却都让司马懿打出了赫赫威名。

    曹睿在决定辅政大臣的人选时更是让小清新的曹爽和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共同辅佐年幼的少帝曹芳,结果曹爽得到权力之后开始膨胀,有不臣之举,司马懿解决曹爽时顺便将曹魏的根基曹氏亲族一起收拾了,魏国就这样大权旁落,日后被改朝换代,这一点上曹睿可以说是曹魏的罪人啊。

    【孙权到吴灭】

    孙权和孙吴灭亡的关系与刘备的情况基本差不多,实际上在孙权死前,孙吴就已经被他折腾的情况很严重了,但孙吴后来真的灭亡反而和孙权的关系淡化了。

    孙权在执政后期表现的是相当的糟糕,他先是辽东的事情丢尽颜面,后又纵容二宫相争,导致国家内耗、兄弟相残、大臣反目,最后还在高平陵政变后依然任意妄为,在有长子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幼子继位,完全无视魏国曹芳继位的后果,并且明知道诸葛恪不适合作为辅政大臣却依然让诸葛恪上台。

    孙权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他死后,吴国在数年内都是内部震荡不断,先是孙峻杀诸葛恪,后孙擅杀重臣滕胤和吕据,又废立君主,直到孙休继位除去孙后,孙吴的局势才稳定了下来。如果不是当时魏国也因为内部的斗争缩手缩脚,吴国都可能就这样直接玩完。

    后来吴国的灭亡直接是暴君孙皓责任了,但孙皓如此的残暴和他家当年的遭遇也不无关系,这个因还是孙权种下的,当年的二宫之争可是把孙家的亲情关系撕了个粉碎,此后孙家内部基本再无亲情,只有权势。

第094章 距离大业的距离() 
相比孙权和刘备等人而言,毫无疑问袁绍和曹操等人距离一统天下,完成大业的距离更近,除了他们之外,董卓、王允以及袁术几人也曾经有着制霸中央,掌控大局的机会。顶点 S.C更新最快

    【袁绍、曹操、曹丕、曹睿】

    袁绍、曹操、曹丕、曹睿这几个人都曾经有机会一统天下,其中曹氏祖孙三人机会更大一些,袁绍当年最鼎盛时的地盘和势力也无法与日后的曹魏相比。

    袁绍是官渡之战前最强的诸侯之一,他从韩馥手中夺取了冀州,并且还因此得到最顶级的谋士沮授,沮授一出场就为袁绍确定好了日后的发展方针,先是扩大地盘一统北方,后夺取天子占据大义,沮授的“冀州对”可以说是最早的出师表。虽然后来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董卓那么快就跪了,争夺献帝的时机大大提前了,沮授也随之改变自己的计划劝谏袁绍早早对献帝动手,可惜袁绍不听,坐视曹操迁都许昌得以做大。

    在后来袁曹之争中,袁绍虽然因为曹操势力的虚弱而占据上风,但多次不听从沮授、田丰等优秀正直谋士的劝谏,反而相信郭图等一干小人,导致官渡惨败,实力大损,后来袁氏因此一蹶不振,为曹操所灭。

    曹操在消灭袁氏后,又南下平定了荆州,此时曹操距离一统天下可以说已经是仅仅只有一步之遥了,在南方荆州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它位于南方四州中间,东连扬州(江东孙氏),西连益州(蜀地刘璋),南接交州,只要曹操能守住荆州,那么他一统天下就是必然的。为什么,从局势上看当时交州诸侯、辽东诸侯、关中以及凉州诸侯对于许昌实际上都是臣服态势,曹操的主要反对者最多只有孙权和刘璋两个大诸侯,曹操只要占据了荆州,守住了荆州,孙权和刘璋就是待宰的羔羊,江东就不必说了,三面被包围,只剩下东面能跳海,益州刘璋暗弱也造成不了多大的威胁。

    然而曹操得陇望蜀,不听贾诩的劝谏强行顺江南下企图趁机再接再厉消灭江东,结果却在赤壁之战中惨败,水军因此基本全军覆没,后来周瑜等人又攻克了江陵,曹魏势力被驱逐出长江以南,大半个荆州都吐了出来。后来曹操一度占据汉中,有机会南下平定蜀地,结果曹操可能因为赤壁之战的阴影又决定得陇不望蜀,坐视机会丢失。

    和父亲曹操相比,曹丕也有着一统天下的机会,曹丕作为曹魏帝国的创立者,他拥有着很强的气运,在他上台时,正好是吴蜀决裂时期,此时南方内杠,正是趁机扩大战果的机会,然而曹丕在夷陵之战时既没有听从王朗等人的建议帮助孙权讨伐刘备,也没有听从刘晔等人的建议趁机夹击孙权,而是观望到底,被孙权耍的团团转,后来三次南伐无果,就此去世。

    到了曹睿继位时,曹魏已经没有了曹丕时期的气运,但国力依然还在,曹睿作为一代明主,成功抵御了孙权、诸葛亮等人进攻,平定了辽东,熬过这一段艰难时期,相比孙权而言,当时曹睿年轻的多,然而曹睿后来可能纵欲过度,过早的去世了,如果曹睿保重身体,多活个二、三十年,保持魏国的稳定,至少也能看到江东的动乱了,趁机扩大疆土,甚至消灭孙吴也不是不可能的,孙吴一灭,蜀汉早晚步其后路。

    【董卓、袁术、王允】

    和袁、曹等人相比,董卓、袁术以及王允等人都有着机会制霸中央,从而夺取大业。董卓在历史上趁着十常侍之乱,宦官、外戚两败俱伤之际进入洛阳,得以控制天子,掌控朝政,实际上成为了汉室江山的主宰者。

    然而董卓本人过于残暴,又大举任用和自己相性不和的党人,还废立君王,结果遭到了天下诸侯的群起讨伐,其中为主的基本都是董卓早先亲自任命的党人派,董卓在早期的作战中占据上风,后来却被孙坚所击败,还丢失了旧都洛阳,后来被王允以及义子吕布合谋刺杀,就此大业梦碎。

    历史上袁术也是有机会制霸中央的,当年袁术虽然参与了反董联军,却非常有先见之明的没有去联合自己的兄长袁绍,也没有去酸枣会盟,而是等来了孙坚,自树一帜。后来孙坚在袁绍缺粮无力再战,酸枣联军解散的情况下,三战三捷,击溃吕布,击败董卓,夺回了洛阳,袁术、孙坚等人本来可以乘势再进一步,甚至攻入关中,杀入长安,消灭董卓,夺回天子,然而袁绍却在此时派周昂袭击孙坚后方,使得袁术、孙坚被迫中断了对董卓的攻势。如果历史上袁绍没来拖自己弟弟的后腿,孙坚再接着攻克长安,夺回天子的话,袁术作为反董联军的一员,也可以名正言顺执掌中枢的。

    王允作为汉室的重臣之一,他在除去董卓之后,也是有机会重振汉室的,然而王允掌权之后过于正直迂腐,在西凉军内部大头中郎将都死的死,降的降的情况下依然没能处理好相关问题,最终被李等人反杀,汉室的复兴也变成了仅仅只有一个月的美梦。

    在汉末初期,汉室的权威还在,所以董卓、袁术以及王允等人如果占据中央,拥有着大义,凭借着汉室的威严还是有很大机会实现大业的,可惜的是董卓和王允没能把握好机会,而袁术则因为自己哥哥袁绍的缘故干脆失去了措手可得的机会。

    【其他诸侯】

    汉末三国时期,除了上述列举的诸侯,就包括刘备以及孙权等人,他们距离大业的距离都是相当遥远的。

    比如刘备,他当年想恢复汉室,一统天下,只能走隆中对路线,可惜历史上因为刘备没能处理好和孙权之间的关系,使得后期蜀汉偏离隆中对的规划方针过远,等到诸葛亮掌权的时候蜀汉想一统希望已经只剩下理论上的可能了。

    而孙权想一统天下按照鲁肃等人规划需要先南后北,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孙权要在曹操之前夺取荆州,然而历史上孙权才消灭了黄祖,曹操就已经南下了,江东集团被迫改变了方针,与刘备联合对抗曹操,后来刘备做大,局势变成了三足鼎立,孙权想一统天下也变得基本不可能了。

    余下的刘表、刘焉、公孙瓒、陶谦以及吕布等人就更不用说了。

第095章 暴君排行榜() 
在汉末三国时期董卓的残暴不仁为众人所周知,曹操屠杀的规模和数量也让人乍舌,这里就点评一下那个时代里的暴君们,弄一个暴君排行榜,排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顶点 S.C更新最快

    【孙】

    孙在历史上擅杀重臣、废立君王、最后担任丞相,可以说就是一个小号的董卓,陈寿就评价其为“凶竖盈溢”。

    吴太平元年(56),吴国的实际掌权者孙峻去世,临死前将大业托付给年仅二十六岁的孙,孙就此一举成为三国历史上,甚至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年轻的辅政大权,不到三十岁就控制了一国的核心权力,这种事情当然无法服众,于是大司马滕胤、骠骑将军吕据纷纷反对,孙出兵将这二人处死,事后孙升为大将军。

    魏国诸葛诞叛乱后,孙带兵支援,他不顾具体情况逼死了大都督朱异,逼反了前线的全氏族人,导致救援失利。回建业后,又和已经亲政的孙亮闹翻,最终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废黜了孙亮,改立孙休为帝,自己则得以正式担任丞相。最后孙被孙休密谋除去。

    【公孙度】

    公孙度在历史上是不折不扣的辽东霸主,割据一方的诸侯之一,然而他的残暴在当时也是非常出名的,陈寿就评价其“残暴而不节”。

    公孙度在担任辽东太守后不久,为了威慑不服从自己的世家,就找借口杀了一百多家,其中不乏如田韶家那样的豪门望族。原河内太守李敏,就因为反对公孙度,迁居海岛,被公孙度诛灭了李氏宗族,父亲的坟墓都被挖开。

    公孙度另一方面还有着称帝之心,他乘鸾路,九旒,旄头羽骑,规格都已经突破礼制,曹操封其为永宁乡侯,公孙度也不屑一顾。

    【董卓】

    董卓在汉末是最为典型的暴君了,他的性格野蛮凶狠,罪恶罄竹难书。陈寿都认为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从没有一个人能比董卓更为残虐不仁了。

    董卓在入京掌权权力以后,先是迫使朝廷让自己担任司空,接着又废掉少帝刘辩,改立献帝刘协,自己又得以担任太尉,继续升任相国,联军伐董后他又借故杀死弘农王刘辩,毒死何太后。

    大权独揽后,董卓开始了极为暴虐的统治。皇帝内宫很快成为了他个人的后宫,嫔妃和公主们都难逃其手;在军事方面,董卓放纵自己麾下士兵大肆劫略,无辜百姓甚至被当做敌人处理;大小官员们天天都担心受怕,董卓本人直接宴会以杀人取乐;对于自己的族人董卓则是大加封赏,待遇都是等同于皇族;迁都长安时,董卓还对城中的大户再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还派吕布掘墓,根本就是没有人性。

    董卓被孙坚击败,退回长安后,没有反思,反而更加肆无忌惮,自己干脆升为太师,以姜太公自居,并且还建造“万岁坞”,大量制造粗制滥造小钱,导致关中地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最终就连董卓的义子吕布都害怕了,于是王允和他同谋,将董卓刺杀。

    【曹操】

    相比董卓而言,曹操并不是一个完全的暴君,他能力压董卓排名第二,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董卓做过事情曹操大多也都做过,而且曹操屠杀的人数还远在董卓之上,第二曹操掌权的时间远比董卓要长,他所施行的民屯政策对百姓的剥削过于残酷,影响也是短期执政的董卓比不了的。

    历史上董卓杀士族、杀官僚、屠百姓、杀兵卒,这些曹操也都干过,而且规模要比董卓更大。为了给自己的父亲复仇,曹操就两屠徐州,所过之处基本血流成河,而在曹操入侵徐州之前,徐州在汉末可以算是世外桃源的存在,有着相当多的士族和百姓迁居徐州,曹操来了之后就不说了,后来曹操讨伐吕布又屠彭城,等于三屠徐州。此外在官渡之战后,曹操还坑杀袁兵七、八万人,还有记载建安九年曹操击败袁尚后屠雍城,建安十二年北征时屠柳城,建安二十年西征时屠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