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操旧业。河东郡的局势,就此基本平定。
杜畿是一个相当有谋略的家伙,在进入河东之后把卫固、范先耍的团团转,而在平定河东内乱后,杜畿作为河东太守成就一点都不虚于前任王邑。他结合了儒、道两家的特点,既宽惠爱民,又清静无为。先是以农业生产为重心,督促百姓,努力耕织,多养牛马。把农业搞上去后,杜畿又开始提倡教育,甚至亲自担任教授,传授儒家经典,多年之后,河东郡出现许多的大儒,这和杜畿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
第075章 许攸之死()
在曹操攻破邺城后,许攸自恃功高,屡次轻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场合,都直呼曹操小名,说:“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得冀州。”曹操表面上虽嘻笑,说:“你说得对啊。”但心里颇有芥蒂。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对左右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得此门。”有人向曹操告发,于是许攸被收押,最终被杀。
历史上许攸也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不少人对其的背叛非常不耻,甚至认为没有许攸的原因袁绍就能获得官渡之战的胜利,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许攸怀才不遇,袁绍不能用好自己的谋士是自取其祸。
那么许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能力又是什么一个水平?
许攸在袁绍从洛阳离开后,就一直跟随袁绍,是投靠袁绍的早期谋士,在官渡决战后期,许攸向袁绍提议分兵,派出一直部队袭击许昌,但遭到了袁绍的拒绝,因此怀恨在心。
现在不少人都认为许攸的这条提议是很有道理,可以看做打破僵局的一个突破点,而袁绍则是昏晕无能,不能听从建议,但实际上许攸当时的分兵建议并没有多少的说服力,袁绍不采纳是有理由的。
首先分兵之事袁绍在官渡前期已经做过了,但效果很差,他派出的刘备和韩荀都已经失败,而当时刘备率领的本部兵马就在豫州一带,还击败曹操派出的将领蔡阳,但也没有形成多大的风浪。
而且官渡距离许昌是相当距离的,曹操就曾经准备撤出官渡,引诱袁绍深入再将其击败,这至少说明曹操准备的防御线可能不止官渡一道,所以袁绍派出的军队少了,基本能做到的极限就是刘备那样了,对许昌不可能造成什么像样的威胁。
而如果袁绍派出的部队太多,那补给基本不可能跟上,而袁绍直面曹操,靠的就是兵力优势压制,把士兵派出去了,他就无法压制曹操了。
最后,袁绍当时也不需要分兵了,那时的情况对于曹操而言已经很不利了,曹操承受不起长期的拉锯战,所以袁绍只要把曹操拖住,拖都能把曹操拖死,分兵反而是画蛇添足。
而许攸历史上也不是因为袁绍没有听其建议才背叛袁绍投靠曹操的,而是因为自己的家人被审配查了,恐怕是畏惧袁绍的追究才背离而去。
在许攸提议被袁绍否决之后,许攸虽然恼怒,但还没有离开袁绍的意图,而后许攸因为邺城家里贪财犯法,被审配直接下狱,这个消息传到前线后,许攸才跑掉的。
在当时许攸不检点也不是什么隐秘的消息,荀彧就曾经评价许攸“贪而不治”,而在《三国志·武帝纪》中还有描述许攸贪财,而且到了袁绍已经不能满足的地步。这些都说明了许攸在袁绍那边时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了。
历史上许攸背叛袁绍投靠曹操,献上袭击乌巢之策是官渡决战的转折点,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所以很多人认为没有许攸官渡大战极可能改变,但实际上许攸提出的建议并不能说有多么厉害,能成功主要还是因为袁绍的无能。
首先,在曹操袭击乌巢之前,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了,在荀攸的建议下曹操就曾经派徐晃等人袭击过袁绍的补给队,并且大获成功,也就是说袁绍已经吃过一次亏,但他明显没能引以为戒。
其次,沮授在早前就提醒过袁绍曹操可能袭击运输队,并且建议加派将领作为警戒,但袁绍就是不听。
最后张郃等人看到乌巢被袭,劝袁绍重兵去救,结果袁绍把大军派去打曹操的大营,只派轻军救援,由于援兵兵力不足,使得曹操最终攻克乌巢,消灭了淳于琼的。
而且就算许攸没有投靠曹操,曹操也可能去袭击淳于琼,当时曹操希望尽快解决战斗,而一直在等待时机,而袭击袁绍的运粮队绝对是个好机会,更何况曹操等人已经这么干过一次,并且收获不菲,所以曹操完全有理由再干第二次。
就算曹操没想到,荀攸也极可能会提。
当然这些都不能抹杀许攸在这一战所做的“功绩”,但是要明白袁绍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乌巢的一把大火,而是颜良、文丑先后战死,分兵的刘备、韩荀均失败,袁绍自己更是打不下曹操的大营,是一系列的失利积累下来的,许攸的事情只是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就算没有许攸的事情这根稻草也有别人会放上去的。
许攸的背叛和谋划是袁绍失败的直接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许攸的背叛对于袁绍集团的负面影响也的确不小,但和袁绍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就算除了袁绍,比许攸影响还恶劣的家伙也大有人在。
许攸在历史上也不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家伙,他也参与过一些大事件,先是冀州刺史王芬等人合谋废立,甚至一度拉拢曹操,但没能有什么作为,事件暴露后,王芬自杀,许攸逃走。
而后许攸投靠了袁绍,并且跟随了袁绍很长的时机,在官渡决战之前除了被荀彧认为“贪而不治”,基本隐身。在官渡决战后期许攸终于发话了,老调重弹建议袁绍分兵攻打许昌,但他的提议基本没有说服力,很是一般,没有什么价值。
而许攸人生的辉煌点却是因为贪污被查,从而背叛自己的老大袁绍,并且投敌献计最终导致旧主失利。
贪污、背主这些好像都是污点,没什么可得意的。然而许攸呢?他在袁绍死后,重游邺城,洋洋得意对别人说多亏他曹操才能打下邺城,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个背主的没心没肺之人。
不过许攸选的时机不太好,当时曹操已经打败袁绍,是当时天下实际的第一人,已经不再需要像在对付祢衡时那么注意了,所以曹老板觉得许攸让自己不顺心后直接将其下狱,而像许攸这样狂傲自大,又没有多少才能的家伙自然得不到他人的同情和帮助,于是许攸遂被杀。
很符合一个叛徒应有的下场。
;
第076章 最糟糕的谋士()
许攸贪财背叛为敌献计,这对于袁绍集团已经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是袁绍失败的罪魁祸首,但这也看跟谁比,如果拿许攸和郭图比的话,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许攸做的事都不叫事。
郭图是颍川人,和荀彧、郭嘉等人都是老乡,他追随袁绍的时间也很早,是最早几个追随袁绍的谋士之一。后被袁绍派出,与辛评、荀谌等一起去见冀州牧韩馥,并且劝服其让出冀州。
而这件事也是郭图历史上唯一一件对袁绍集团做出正面影响的事情。而后郭图的所作所为就一步步将袁氏集团推向了失败乃至覆灭的绝境。
兴平二年195),献帝流亡于河东,这时沮授劝袁绍迎天子,而郭图和淳于琼从中作梗,他们认为复兴汉室无望,而天子对于袁绍则是个累赘,服从天子自己就会受到限制,不服从又会被认为违抗皇命。
结果袁绍错过这个机会,天子被曹操夺走,其后曹操挟天子而令袁绍,把袁绍气的半死。虽然《三国志》也有记载郭图劝谏袁绍迎天子,但综合来看可能性不太高。
而郭图也因为这件事情可能受到了波及,但郭图有自己的门路,很快就把袁绍哄了开开心心,从此走向了发达之路,在袁绍集团内部步步高升。
郭图上位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顺从袁绍的意思,袁绍往东,郭图绝不往西,他拍着袁绍的马屁,抱紧袁绍的大腿,最终成功挤下了沮授,但也把袁绍带向了失败的深渊。
建安四年199),袁绍消灭了公孙瓒,基本一统北方,于是袁绍准备大军南下讨伐曹操,夺走献帝。这时沮授主张缓战,多花时间把曹操拖死。
郭图看到了这个情况,就顺着袁绍的意思,认为袁绍兵多将广应该立刻出兵消灭曹操,而沮授反驳认为危险太高,郭图那是不以为意,反而说沮授过于稳妥。
而袁绍采纳郭图意见后,郭图又趁机打沮授的小报告,导致沮授的权力其被瓜分走了大部分。而后沮授不准备过黄河,得罪了袁绍,袁绍把沮授的权力都给了郭图,此时郭图的地位达到了顶峰。
但地位爬的高,不代表能做事。
而后在官渡决战之中,乌巢被曹操袭击,张郃等将领劝袁绍立刻发大军救援,郭图看到袁绍有意进攻曹操的大营,就力劝重兵进攻曹操的大营,导致乌巢的救兵不足,未能击退曹操,补给被曹操全部摧毁,袁绍麾下多位大将被杀。
这还不是最坑爹的,郭图看到这个结果后因为心虚就向袁绍诬陷张郃等将领,直接导致张郃等人的反叛,在诸多打击下袁绍军大势已去,全面崩盘。
袁绍死后,郭图投靠了袁谭,开始了他新的“辉煌”。
首先郭图和辛评挑拨离间,使得袁谭和袁尚兄弟决裂,互相攻伐。其后郭图更是为袁谭献上了引曹操,灭袁尚之计,直接给了曹操北上的理由和借口,让其轻松打败了袁尚,攻克了邺城。
而袁谭依郭图之计趁着曹操讨伐袁尚之时,背叛曹操,夺取地盘,妄图自己一统北方,但区区的袁谭又怎么可能是曹操的对手,袁谭和郭图也均在城破之后被杀。
郭图是三国时代里真正意义上的能评价为-S的最糟糕的谋士!袁绍的失败和袁氏集团的覆灭郭图是有相当大的功劳!
在历史上许攸虽然坑主,但说到底他也就为曹操献上了袭击乌巢一策而已,而郭图呢?
他先是阻止袁绍迎天子,当时在沮授把袁绍已经说动的情况下把这件事情搅黄了,结果一年后让曹操把献帝弄走了,其声势大增,势力飞速发展,从袁绍的小弟变成大佬,直接威胁到了袁绍的地位。如果让袁绍把天子弄到手,依照当时袁绍的实力,就算退一步不能席卷天下,但自保绝对有余。
而当时曹操虽然战力强悍,但没有天子的大义,曹操做了四五年的兖州牧,势力的发展也不快啊,其后对于袁绍的威胁可以说是比较有限的。
在官渡决战前郭图顺从袁绍的意思主张率大军讨伐曹操,与其决战,而放弃了沮授稳妥的策略,其结果就是官渡之战的惨败,袁绍大军麾下七八万人被坑杀,多位大将战死。从此袁绍集团实力大损,开始走向了下坡路,最终被曹操所消灭。
而乌巢之役的表现中,郭图做的事实际上要比许攸更为恶劣。郭图先是力主重兵攻打曹操大营,其后果直接使得救援官渡的兵力不足,导致乌巢守卫战失败,如果说许攸注定了乌巢的因,那么郭图就决定了乌巢的果。
实际上乌巢失败后,袁绍还是有的打的,毕竟袁绍仍然占据了军力优势,曹操很难把袁绍那么多大军一口吞下去,但随后郭图又来了,他诬陷了当时率领重兵的张郃,使得张郃倒戈,这一下太致命了。
张郃带着大军临阵投降,给了袁绍最后一击,这下袁绍是真的撑不下去了。所以说许攸叛变献计是袁绍官渡失败的直接原因之一,只能是之一,郭图的瞎搞、袁绍的无能、张郃关键时刻的反水甚至曹军的出色发挥都是当时不能忽视因素,他们甚至要比许攸更为关键。
然而郭图祸害袁氏还不止于此,在袁绍死后袁谭、袁尚兄弟的内斗郭图有一份功劳,但更为恶劣的是,郭图提议袁谭投靠曹操,引狼入室。
当时曹操在郭嘉的建议下本来是准备打刘表去的,已经暂时放过袁氏兄弟了,然后郭图一搞让袁谭把辛毗派到了曹操那里,结果坚定了曹操北伐的信念,把曹操引了回来,两兄弟还在哪里各自为战,根本就停不下来,最后好了,逐一被曹操消灭,袁绍留下来的北方四州也都被曹操夺走了。
换个角度来说,郭图先是让袁绍放弃了迎天子,再成功排挤袁绍集团中最厉害的沮授,后在乌巢之役更是力主消弱了去支援淳于琼的兵力,最大程度降低了曹操的压力,后还让张郃等人临阵归降。在袁绍死后,诱导袁氏兄弟内斗,使得袁谭先降后反,帮助曹操更容易的得到北方。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郭图是曹操能夺得献帝、打败袁绍、一统北方的最大“功臣”。
;
第077章 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