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三国志-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蜀军镇北将军黄权所部正在江北防御魏军。刘备败退后,黄权的归路为吴军所截断,不得已于率众向曹魏投降。同时,马良由南方往西北撤退时被步骘截击而死。

    当时傅肜率部力战拒后,手下兵士都死尽了,吴国将领令傅肜投降,傅肜骂道:“吴狗!怎么会有投降的汉将军!”于是战死。

    从事祭酒程畿亦随刘备出战,后刘备兵败逃往,程畿随之,有人告诉程畿:“后面的追兵已经赶上,抛弃船只,便可以逃脱。”程畿说:“我在军中,未曾因为敌人弃船而走,何况跟随天子而遇见危险呢!”于是追兵赶上程畿所在的船只,程畿亲身持戟与敌人战斗,甚至有敌船翻倒在江中。大量敌军赶到,一同攻击程畿,程畿战死。

    夷陵之战遂以刘备的惨败而告终,这一战刘备损失惨重,麾下数万大军差不多全军覆没,麾下张南、冯习、傅彤、程畿、马良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均丧命,杜路、刘宁投降孙吴,黄权北降曹魏。

    在刘备逃亡时,孙桓截断上夔门的险要道路,刘备翻山越险,才得以自身逃脱。他惭愧又忿恨地叹息道:“我当年初到京城,孙桓还是一个小孩,然而今天竟把我逼到如此地步!”而对于陆逊,刘备更是羞愧愤恨,说:“我竟受到陆逊的挫折侮辱,岂非天意啊!”

    【陆逊服众】

    陆逊因为在夷陵之战的杰出表现,使得众将对其刮目相看,心悦诚服,战后就连本来埋怨陆逊不派救兵的孙桓见到陆逊说:“最初确实埋怨你不来救援,现在事情已经明朗,才知道你调度有方。”

    孙权得知后说:“你当时怎么不上告诸将不服从指挥约束呢?”

    陆逊回答说:“我深受国恩,所负重任超越自己的实际能力。况且这些将领或是陛下亲信,或是我军勇将,或是国家功臣,都是国家理当依靠来共同建立大业的人。为臣虽说笨鲁懦弱,心中暗慕蔺相如、寇恂谦虚居下的道义,以成就国家大事。”孙权大笑称好,加授陆逊辅国将军,兼任荆州牧,随后又改封为江陵侯。

    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徐盛、潘璋、宋谦等人看到刘备并没有跑远,于是争相上奏说刘备必能被擒获,请求再出兵进击。孙权以此事征询陆逊,陆逊与朱然、骆统认为曹丕正大规模集结军队,表面上托辞助吴国共讨刘备,实际上心怀险恶奸计,因此应郑重决断将兵撤还。

    而不出陆逊所料,曹丕果然发兵大举入侵江东,孙权听说刘备驻屯在白帝城,颇为恐惧,派遣使者求和。刘备许和,派太中大夫宗玮前去议和完成使命,孙刘之间的战事就此告一段落。

    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后,蜀汉集团就此失去了重新夺回荆州的机会。

第072章 夷陵之战() 
后世有人将“夷陵之战”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并称为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但实际上夷陵之战无论规模也好,意义也罢,均无法和另外两场战役相提并论。

    【夷陵之战的规模】

    历史上关于夷陵之战的规模和双方兵力多寡,在刘备兵力上记载颇有矛盾,这点主要是《傅子》上记载,和其他资料上的记载并不吻合。

    在江东部队上的记载的比较明确,陆逊所率领部队总兵力应该是五万多人,这点在《陆逊传》中有明确记载。

    黄武元年,刘*猪*猪*岛*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三国志·陆逊传》

    而关于刘备的兵力记载,就不是很明确了。

    汉主遣将军吴班、冯习攻破权将李异、刘职等于巫,进兵秭归,兵四万余人。——《资治通鉴·魏纪一》

    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陈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三国志·吴主传》

    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魏书》

    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备仅以身免。——《傅子》

    因为刘备在夷陵之战基本是全军覆灭,所以《吴主传》中记载刘备损失数万人是没有问题的,数万人可以是三万,也可以是八万,好像都说的过去,但实际上在记载历史资料时,一般只会把战绩中的那些数字夸大,而不会缩小,所以《吴主传》的这个数万人不可能是八万人的,如果是八万人以上的话,记载就会直接是八万人或者近十万了。

    在夷陵之战中如果刘备损失了近十万的部队,那他总兵力也至少有十万左右,那么蜀吴双方兵力是相当悬殊的,但在所有资料中均没有提到这一点,在赤壁以及官渡之战时,这可都是有提过的。而且后来刘备还放弃水军,集中于陆上,很可能是因为其兵力不足,所以才不得已而为之。

    综合而言,《三国志·吴主传》、《魏书》以及《资治通鉴·魏纪一》的记录是相符相合的,而《傅子》中记载则和其余资料矛盾了,在前文也说过了《傅子》在文献资料中参考程度是比不了《三国志》和《魏书》的,所以《傅子》中这个刘备损失八万大军的记载并不为所采纳。

    刘备本部兵力在四万以上,其中黄权带部分部队预防曹魏,再加上后方留守部队,刘备在进攻陆逊时就算有沙摩柯等人的支援,估计也就五万人马左右。

    夷陵之战中双方总兵力应该在十万上下,基本势均力敌。

    【不出意料的结果】

    夷陵之战中刘备的失利是显而易见的,基本只要了解过一些三国常识,都不可能认为刘备能赢,为什么,不是说陆逊有多强,而是因为刘备的军事能力,尤其是单独带兵能力并不能让人信服,在三国历史上刘备统军败多胜少,当年做县令的时候,甚至被盗贼虐过。

    而当时刘备出兵之际,关羽、张飞、黄忠、庞统、法正均已经死亡,诸葛亮、魏延、赵云留守后方,马超病重,刘备身边就一个黄权,还被他派去防备曹魏,身边已经没有什么人物追随了,而单靠刘备一人,指望他能打下荆州太不现实了。

    在没有曹丕的干预下,刘备讨伐孙权是没有获胜理由的。在名义上是曹丕篡国,刘备更应该讨伐曹丕,在军事上刘备兵力不多,军事能力也一般,打的还急躁,而对面的陆逊则是三国时期有数的名将,还驻守本地,以逸待劳,刘备会输太正常了。

    至于刘备之所以会输的这么惨,是因为他和陆逊之间军事方面就有着这么大的差距,不过,如果当时法正活着或者诸葛亮随行,情况可能就会好很多了。

    【被高估的夷陵之战】

    历史上夷陵之战不要说和赤壁之战以及官渡之战比,就连汉中之战和襄樊大战,它也未必比得过,说它是三国时代三大~战役之一,纯粹是一个笑话。

    在规模上夷陵之战只是南方两个诸侯一次局域战争,当时最强的诸侯曹魏作壁上观,完全没有参与其中,双方动员的总兵力也就十万上下,规模根本谈不上大,这种规模的大战在整个三国时代没有三十次也有二十次。

    这场战役从开始到结尾也没有任何的悬念,大家都很清楚刘备会输,夷陵之战说到底就是陆逊本土防御将独自领军的刘备彻底击溃,又不是把诸葛亮或者司马懿打败了。

    当然了夷陵之战对于后世而言还是有着很大影响的,这一战可以说是蜀吴之间的最后一战,这次惨败之后,蜀汉集团彻底放弃了对荆州的需求,但说到底夷陵之战并没有改变蜀吴之间的版图,而蜀汉和东吴之间联盟却是大势所趋,在曹魏的压力下,这点是早晚的。夷陵之战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完全不能和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相比的。

    以夷陵之战和襄樊之战对比,也能发现夷陵之战在规模上,影响上也均不如襄樊之战。在襄樊之战中,刘备、曹操、孙权三大集团均牵扯其中,曹魏内部直接参与这一战的将领就有徐晃、曹仁、于禁等大将,曹操、司马懿等曹魏厉害人物也都有间接参与,至于孙权集团更是倾尽全力,由吕蒙、陆逊直接带兵,战争规模庞大,有陆战,有水淹、有围城、有偷袭。

    而夷陵之战只是刘备和陆逊的对决而已,或者说陆逊单方面虐杀刘备。从意义上来说,襄樊之战导致孙刘联盟破裂,荆州被孙权所夺取,改变孙刘之间的版图,并且还进一步导致刘备失去上庸等三郡,发动夷陵之战。

    如果说将襄樊会战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并列或许还有些意义,但在其中加一个夷陵之战就有些搞笑了。

第073章 扶风法孝直() 
法正是刘备后期的主要谋士之一,是继诸葛亮、庞统之后,刘备的第三位谋主,他在帮助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后,被刘备封为尚书令、护军将军,但在建安二十五(220)就去世了,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一连哭泣数日。被追谥为翼侯。

    对于刘璋集团而言,法正无疑是一个叛徒,但对于刘备集团来说,法正则是刘备入蜀夺取汉中的功臣,历史上法正还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

    【法正的一生】

    法正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是刘璋时期,第二个是刘备时期。

    岛》    在建安初年,天下大乱,法正与好友同郡的孟达一起入蜀依附刘璋,然而法正性格不好,刘璋又不识英才,使得法正在益州待的很是郁闷,位卑权小,这个时候法正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张松,当时张松是益州别驾,刘璋身边的红人之一,在张松劝刘璋联合刘备后,他力荐派法正出使荆州,将其引荐给了刘备,法正看到了刘备之后,知道自己遇到了明主,遂开始为刘备效力,刘备也就是法正的第二位贵人。

    之后刘备在张松、法正等人的帮助入蜀并且夺取了益州,在这期间刘备的军师庞统战死,张松亦因为暴露而被刘璋处分,法正就逐渐取代庞统成为了刘备新的谋主。

    在刘备时期,法正位高权重,刘备夺取益州后即封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法正更是被封为了尚书令,其地位说实话已经不在诸葛亮之下了。

    法正作为刘备的主要谋士之一,为其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在刘璋派其迎刘备入蜀时,法正就劝说刘备趁机夺取益州,并且成功说服刘备出兵;后在涪城会盟时,张松还派法正劝说刘备趁除去刘璋,刘备未从;刘备讨伐刘璋时,因为益州从事郑度向刘璋建议坚壁清野,刘备知道后十分忧虑,法正却果断的告诉刘备,刘璋不可能答应,并且说中;夺取益州后,刘备因为不屑许靖的为人,不想重用他,法正和诸葛亮劝说刘备利用许靖的名望千金买骨马,刘备这才重用许靖;法正还以晋文公取怀嬴的例子劝说刘备迎娶刘璋旧将吴壹之妹吴氏;刘备夺取汉中时,法正功劳也是极大,先前就是法正劝谏刘备出兵,曹操也曾经说过:“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在其他方面法正还是《蜀科》的制定者之一。

    不过法正虽然对刘备有大功,但他卖主改换门庭的事情也洗不白,这点和武将中的甘宁有些类似,区别是法正只卖了刘璋一个,而甘宁先后卖了刘璋、刘表和黄祖三个,另外法正本身的性格并不太好,有些势利。

    但和庞统综合比较,法正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是要高一些的,毕竟庞统只参与了刘备夺取的益州部分行动,而法正不仅参与刘备夺取益州的全部行动,还帮助刘备夺取了汉中。

    【法正和诸葛亮】

    据说当时法正胸襟偏狭,一饭之德,小小怨隙,无不回报,在刘备夺取益州,法正成为蜀郡太守后,他擅自处死几个毁谤过他的人。因此有人就对诸葛亮说:“法正在蜀郡太横行了,将军您应禀告主公,对他的作威作福的行为加以约制。”

    诸葛亮却回答说:“主公在公安时,害怕北面曹操强盛,担心东面孙权威逼,身边又恐惧孙夫人生变,当时的情景真是进退两难狼狈不堪。法孝直成为主公的辅佐后,使主公展翅飞腾,不再受人制抑,如今怎么能禁止法正不由自己的意气办事呢?”当初,孙权将妹妹许配刘备为妻,孙权妹妹才思敏捷、性情刚猛,大有她几位兄长的性格气度,在她身旁总是侍立着一百多名持刀的侍婢,刘备每次进她的房间,心中都恐惧不安。诸葛亮又明知刘备十分信任喜爱法正,故此才这么讲。

    孙盛就此评价:夫威福自下,亡家害国之道,刑纵於宠,毁政乱理之源,安可以功臣而极其陵肆,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