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三年-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武官把手掌一摊:“本官没了回泸州的路费!”

    老肖头欲哭无泪。

    他肩头一松,沉重的大包袱滑落在地,里面的银锭叮当响。

    “大人,这回您可以走了吧?”

    “走,走个屁!本官好容易进来一趟,连个茶都不上?”

    老肖头扑通跪在那官的面前,抱住了他的腿。

    “大人啊,饶命啊!刘大人真是个清官,他若见了大人和这箱银子,肯定会大发雷霆,要了小的这颗脑袋啊!小的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孩童!小这一去,一家人可就没了活路哇……”

    “好了好了!别嚎了,还想把外头的人引来是不是?”

    那官一脚把老肖头踢开,脸上又露出了笑容:“这样,本官看你可怜,饶你一条狗命。”

    “多谢大人饶命!”老肖头磕头如捣蒜。

    “别忙磕头,本官教你个法子……你呢,也逃了干系。这样……。”

    “小的就按大人说的做!”事到如今,老肖头还有什么不能答应的?

    ……

    趁着街面上暂时没人,这群人悄悄抬出了大箱子,放在了巡按衙门的后门。仔细看就会发现,箱子上多了个盖着官印的封条,两个小厮身上各添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两个小厮上前,一人猛烈地叩击门上的铜环,另一人则用两只巴掌拍门。

    嘈杂的声响把过路的百姓都留在后门外的小巷里。

    等老肖头提着水火棍子和两个小兵卸下门栓冲出来。那武官已经扯着嗓子叫喊了几句,带着两个小厮坐上车子溜烟跑远了。

    老肖头和小兵追了几步。眼见追不上,围观的百姓又越来越多,只好大骂几句,停止了追击,回到后门。他们把箱子挪到了门边的墙下,看管了起来。

    老肖头最后还是保住了一锭元宝和一块碎银子,好歹没有白受惊吓一番。等那武官走远了,他的中气又足了。

    “看什么看!”

    老肖头用水火棍驱赶着百姓。百姓却跑了这头,那头又围上来。

    “看银箱!贪官送给贪官的!”

    百姓议论纷纷。他们不是瞎子,银元宝的诱人模样隔着箱子也能看到。

    动静越来越大,半条巷子里都是人。

    老肖头见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人堆里隐约还有几个从前衙溜出来看热闹的小官,于是他按照吩咐,挥动着手扯开嗓子对周围百姓道:

    “你们听着!这是泸州卫指挥马应试送给巡按刘大人的贿赂!你们想想,那泸州马应试是个什么德行?欺男霸女、抢劫杀人,那是无恶不作!刘大人是什么官啊?他是从皇上身边派过来的钦差,专门抓贪官的……你们不懂?就是戏文里的八府巡按!刘大人可是个大大的清官啊!他怎会接受马应试那贪官的贿赂呢?你们说是不是?”

    “就是!刘大人可是个好官呢!”百姓嚷嚷道。

    银箱没进门,就不能说别人受赃。

    老百姓都是看事实的,那么大一箱银子都没收,那人家还不是好官?再说人家敢在大街上把前因后果说得明明白白,那就说明人家心里没有鬼!

    老肖头还在高声嚷嚷:“刘大人本月才上任。大人一上任,便给我们这些守门的丘八定了规矩:所有走后门送银子的,一律打出去!马应试不知道刘大人是个清官……哈哈!”

    周围百姓都笑了起来。

    贪官受辱,总是底层人士喜闻乐见的。

    ……

    一个粗布短衣的年轻少妇牵着她七八岁的儿子,费力地挤过人群,从秦裔雅间的窗外经过。

    她手臂上挽着一个小竹篮,里面搁着一本书。

    “儿啊,你瞧瞧!”她伏下身子对儿子的脸小声道:“到了学堂,认真读书。读书中了举人进士,便可以当官。当官,看见没有,就是衙门里头那样!当了官就有人送银子,你想收就收,不想收就打出去!反正呀,明天还有其他人接着送!妈辛苦了这么些年把你养大,下半辈子可就全指望你了!若是你将来有了出息,当上了官,那妈在街坊里便风光了,再不受人白眼……”

    “娘,儿子会认真读书的!”那男孩闪着亮晶晶的眼睛认真回答,“儿子将来当了官,一定要收好多好多的银子,全部给妈你藏在床头箱子里!”

    “我儿最乖!”少妇得意地瞧瞧周围的人群,发出一声感叹,心满意得地牵着儿子走远了。

    ……

    秦裔目光跟踪着那对母子,很久才收回来。

    哎!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曾几何时,他也有这样一位望子成龙的母亲。可惜天启元年,奢崇明把成都府一围,他母亲就再看不见了。现在自己没了根断了后,当了官收了银子又有何用?

    秦裔突然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连忙端起茶碗,用大口的茶水将泪水稀释。

    不!秦裔又打消了自己颓废的想法。

    做到东厂提督太监是很有意义的!那时收养个啥都不知道的小孩,从小养到大,他还不是如同的亲生儿子一样孝顺,就像现在活得悠哉游哉的曹老公公?

    “小主子有识人之明!这个韩文斗果真天生便是个戏子!”秦裔心想。他对这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小主子越来越敬畏,也越来越佩服。

    兴许,东厂提督真的不是梦。

    “小多!派人追上韩护卫,把他抄的东西重新誊写一遍。他那笔王八乱爬一般的烂字,怎好见得主子?”

    “是!”

    “让那个要饭的乞丐靠近点!等会儿看看刘之勃的反应!”

    “是!”

    “事完了,走吧!”

    雅间的门无声无息滑开。秦裔轻轻站起来,整整自己的一身儒服,又带上顶带面纱的锥帽,离开了茶楼。

    ……

    东门的瓮城里,沉云祚站在五显庙的门廊阴影里,将原告的诉求和他审来的案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刘之勃,当然包括了他的小妾如何当庭承认碰落了书生的龙纹瓷盘。

    “龙纹瓷盘?”

    听见龙纹瓷盘,刘之勃心底嗤笑,心里有底了。

    “多谢沉知县实情相告!那书生既然诉求银子五千两,想必那瓷盘贵重无比。沉知县何不将瓷盘碎片送去古玩行验验?

    前年本官携友在京师天桥游玩,见到路边摊子里一个瓷瓶花样可人,便拿起来看了看。这一看不打紧,那卖瓶的摊主便说本官把瓶磕裂了。当时本官好生纳闷,这瓶轻拿轻放,怎的就会裂了……”

    世子与他的手下躲在墙根嘀嘀咕咕,不知道又在谋划什么!

    廖大亨摇摇头,这半大孩子的花样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说他离经叛道,可他做的每样事情都是有理有据,而且暗藏深意!

    廖大亨瞧瞧自己改窄了的官袍袖子,心里感叹:没有刘先生提醒,还真没想到他是在学太祖!说他鲁莽灭裂,他在半年内练出了这样一支强军,真是可敬可佩又可怕!假以时日,几支甚至几十只这样的军队往中原一放,那不是要承继大统的架势吗?

    “刘之勃,你不是老夫的对手,更不是这小子的对手!”廖大亨心里哼哼。

    银花钱上印着太祖真容像,端礼门前挂出太祖真容像,那是世子明摆着在提倡恢复太祖旧制。刘之勃你不能洞察人心,已经先输一着。如今这小子又给你安了个套,老夫且看你如何解套?

    廖大亨想着,不知不觉向刘之勃凑了过去,正好听到刘之勃在给沉云祚讲故事,于是笑道:“刘大人讲的叫碰瓷。碰瓷是古玩行的一句黑话,就是欺诈讹人的意思。刘大人,沉知县年轻,未曾任过京官,没见过这等骗子手法也属正常嘛!”

    廖大亨的话里夹枪带棒。沉云祚被当众羞辱,却没有拂袖而去。

    他向刘之勃和廖大亨拱手过头,作了一稽:

    “两位大人,下官已经向当铺查实了。那龙纹大盘确系真品,乃是洪武年间景德镇御窑出产!据说此盘先是进贡宫中。蜀献王就藩成都,太祖高皇帝便以此盘赏了献王。因其传世极少,故而价高难得。原告声称,其祖上曾任职王府,故而得赏此盘。下官已经问清:此前书生曾拿着瓷盘向当铺询价。五千两银子,乃是当铺按半年活当之价给的。若是死当,七千两也不止!”

    啊?七千两!

    刘之勃和廖大亨都愣在当地。

第二百零一章套中之套(四)() 
东门瓮城很大,里面包裹着一个小型的广场。

    早年,瓮城里除了五显庙之外,还栽种着好几颗黄桷树。黄桷树的树冠很大,这时节正好拿来遮阴纳凉。只可惜,奢安围城,黄桷树一颗不剩全被砍掉了。守城官兵怕瓮城一破,贼人就会借着黄桷树冠的掩护,向东门城楼进攻。

    没了树荫遮挡烈日,朱平槿只好面朝城墙,躲在城墙下那狭长的阴凉里看着那张来之不易的小抄。警卫连的士兵呈半圆形围着他,把他与郑安民、宋振宗、贺有义等手下隔开。

    秦裔的身份是绝对保密的。朱平槿不是担心泄密,而是担心文臣武将们的别样心思。一旦他们知道,在他们之外,自己还另有一套特务情报系统。文武与宦官之间传统的不信任就会发酵,进而影响队伍的团结!

    ……

    看了小抄,朱平槿才恍然大悟。

    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

    昨晚朱平槿和廖大亨在王府密商,两人一致认为陈士奇是想搞掉廖大亨,然后取而代之。

    事关自身前途,廖大亨今天自然上蹿下跳,积极得很。谁知陈士奇兵出险招,将朱廖同盟的突破口由廖大亨换成了朱平槿!

    “这是抬棺死谏,不死不休了!”

    朱平槿看着小抄,上面写有自己十大罪行,不由气得咬牙切齿。除了在大邑县新场镇,朱平槿联手廖大亨坑了陈士奇一次,朱平槿与陈士奇并无多少过节。至于那个盐茶道御史傅崇奇,朱平槿仅是寥寥数面。

    盐茶两样,都是大明的专卖产品,而盐的利润甚至还高于茶叶。因为茶叶可以不喝,可盐却是人人都要吃的。

    大明朝廷计算食盐的人均年消耗量均以十斤为标准。就算实际消耗少些,每人一年平均七八斤盐是要的。四川是产盐大省,所产之盐被称为“川盐”或“井盐”。井盐因色白粒细无杂质口感好,所以售价高于海盐。井盐可用卤水井伴生的天然气生火蒸煮,不怕刮风下雨,生产效率远高于自然晾晒的海盐。

    四川富顺的自流井、荣县的贡井、犍为的五通桥等地都是因盐而富。汉代即有盐铁专卖,大明当然也不会放过盐茶这块肥肉。明初,朝廷即开始实行盐业专营,实施盐引制度,在四川设立了盐茶道衙门(注一)主管盐茶专营。

    “触动了利益群体的蛋糕!”朱平槿判断。

    傅崇奇主动介入生死相博的政争,这是唯一的原因。

    由于制度缺失,官场腐败,大明盐茶之税流失十分严重。

    以盐为例。三百年中,全国盐税征收最多的年份不超过二百五十余万两。按全国一年消耗十亿斤食盐概算,平均每斤食盐分担的税额不到三文(注二)。用海水晒盐的生产成本,一斤成本更不到一文钱!成本加税收,不过四文。再加上销售物流成本,十文一斤的零售价不会亏本!

    可市面食盐的销售价格是多少呢?

    市面上的食盐零售价,最高时曾经达到每斤三钱至四钱白银!就算是便宜很多的盐场批发价,每斤也不少于三十文!

    可想而知,食盐流通环节中的利润高得令人乍舌。

    朱平槿未必没有打过食盐的主意。但他不愿过早过大地触动利益群体,所以他暂时还没有走私食盐。但朱平槿在藏地开设榷场,进行大规模的茶叶走私,已经严重威胁到依靠茶税盐税流失而发家致富的利益群体。

    而这个利益群体的领头人,这个利益群体的代言人,无疑便是任职四川盐茶道二十余年的傅崇奇。

    成都首富,四川首富;乃至大明首富当然是朱平槿。可据说,四川财富排名第二的不是哪位郡王,哪位大学士,哪位巨商,而是这个傅崇奇。

    成都府甚至有传言,仅白银一项,盐道衙门一旁的傅崇奇私宅中便藏有百万两之多!

    ……

    到目前为止,朱平槿应对危机的准备还是围着朱廖勾结来做的,比如护商队公开亮相,让廖大亨和刘之勃校阅,都是为了提前消除掉陈士奇对廖大亨的攻击借口,并且对刘之勃最终上奏意见的形成产生影响。

    但是现在不行了!朱平槿立即感觉到先前各项措施的不足。只要刘之勃就陈士奇的弹劾向朝廷表态,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无论是单独呈奏还是联名上奏,陈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