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1之大变革-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月。”安邦彦叹了一口气,坐下身子,忽然道:“叔父,你是我父亲的兄弟,也是我安氏一族内有名望的族老,你说,我要重建罗甸国,没什么错吧?”

    安顺义不知该怎么回答,在水西安氏上一代的族长也即贵州宣慰使死后,安位继任了土司之位,但安位才十岁,太年幼了,安邦彦以贵州宣慰司同知的身份,联合奢社辉,攫取了水西的大权。

    在这一过程中,安氏内部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支持安邦彦建立罗甸国的决定,水西土司自奢香夫人以后,学习了汉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得到很大发展,两百余年来,人口得到很大增长,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以水西的土地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口,必须对外扩张,这也是安氏内部有人支持安邦彦建立罗甸国的原因。

    另外一部分则不支持安邦彦的叛乱,明朝廷虽有强大的外敌,但内部并未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安邦彦叛乱很难成功,但他们也不干涉安邦彦,而是待在水西城。

    安顺义是属于支持安邦彦的那一部分人,但在养龙坑司丢失后,孤悬在贵阳城下的安军到了一个危险的地步,在沉默了一阵后道:“国主,光靠水西,不是大明的对手。”

    “大明,哈哈!”安邦彦苦笑,从天启二年发动叛乱已来,到现在已经快三年了,他连贵阳城都没攻下,安邦彦觉得自己还不如奢崇明,起码奢崇明还打到成都城下,那可是西南第一大城。

    “撤兵吗?”

    “国主,需要和诸部将商议一番。”安顺义不敢把话给说死,撤与不撤他一个人扛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让所有人进帐。”

    “国主!”安军诸部将和头人进帐之后,看向安邦彦。

    安邦彦扫了众人一眼,沉声道:“诸位,事情到了现在的地步,该如何?”

    众人沉默。

    帐中气氛令人不安,突然,营帐外传来一道声音:“国主,有军情!”

    “报!”

    “离我军三十里处,发现大量明军。”

    安军所发现的明军正是杜文焕部,杜文焕率军抵达贵阳周边后,在水东司附近驻扎下来,派人和贵阳城内取得联系。贵阳城周边还有一些小股明军和流民在活动,杜文焕收纳了这些军队和流民,手里的军队一下子膨胀到一万多人。

    养龙坑大捷后,朱燮元的信使找到杜文焕,给杜文焕传达了朱燮元新的命令。

    杜文焕看了朱燮元给自己的文书,内容很丰富,先是说明了吕梁镇和白杆兵在养龙坑打败了安顺明的主力,占了养龙坑司,切断了安邦彦的退路,然后让杜文焕借着这个时机和安邦彦打一场。

    朱燮元的文书中催促之意很明显,白杆兵是土司军,吕梁镇是客军,作为川贵的本地官军,杜文焕必须得做出点什么。

    杜文焕看完朱燮元的文书,立刻让亲兵拿出贵阳周边的地图,结合从贵阳城内得到的消息,杜文焕决定出兵。

    杜文焕出身辽东,练兵方式承袭辽东总兵李成梁,以家丁兵为主要战力,普通兵为辅兵。类似于这样的军队,主将一旦决定出战,普通兵的调动是为了迷惑敌人,作为精锐战力的家丁兵则朝着真正的目标前进。

    安邦彦围困贵阳城,兵力布置得很分散,再加上张彤和安顺明抽走了大量兵力,整个贵阳城周边的安军现在只有两万余人,对贵阳的围困无法像以前那样严密。

    安军主帐,在发现了大量明军的情报报上后,安顺义道:“国主,还请调集各处兵力,防守明军。”

    “准!另外派兵严加看护粮草辎重,不得有误!”

    “是!”

    突如其来的战斗打断了安军内部的军议,安邦彦悄悄松了口气,战斗可以让他忘记自己暂时面临的困境。

    明军处,杜文焕带着家丁兵抵达预先确定的地点,亲兵将领在旁边道:“将军,叛军大部朝着王将军那边去了。”

    杜文焕道:“好,让兄弟们准备准备,该咱动动了!”

    “是!”

    杜文焕的目标很明确,打败安邦彦他没想过,就是趁着安邦彦后路不稳的情况下,打通进贵阳城的路,让安邦彦围困贵阳的作战失败。

    等又一支部队从安军营地里走出后,进攻时机到了,杜文焕大吼道:“弟兄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斩一个首级一两银子,冲啊!”

    在丰厚赏银的刺激下,杜文焕的八百家丁兵冲向敌人。

    战斗进行的很顺利,大量安军被调走,杜文焕面对的都是些小鱼小虾,多是奴隶兵,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很弱。一路势如破竹,杜文焕打到贵阳城下后,立即派人和大部队联系,让他们立即派人过来。

    另外一边的战场并未爆发大规模的战斗,双方更多的是小规模的冲突。为首的王将军接到杜文焕的军令后,知道是杜文焕打通了到贵阳城的路,立即分批撤军,往杜文焕所在处赶去。

    在明军撤走后,安军并未追击。安顺义看着部将头人部曲们脸上厌战的表情,心里知道这场战争打不下去了。已经三年了,毫无战果不说,自家老巢被人端了一部分,整个安军的厌战情绪越来越浓。

    杜文焕到了贵阳城下后,贵阳城内派出知府推官,请求杜文焕往城内运送一批粮食。贵阳城被安邦彦围困两百多天,整个城内已经没有一粒粮食了。

    “杜将军,你是不知道啊,城内、城内缺粮啊,人相食呐!”知府推官说到人相食的惨况时,整个人掩面哭泣。

    杜文焕看着骨瘦如柴的知府推官,暗叹一口气道:“等后续部队过来,给城里先运一批粮食。”

    “谢杜将军!”

    (本章完)

第165章 165。撤军,军中事() 
龙安府王将军率领的大部队很快就到达杜文焕攻下的安军军寨,一万多人的大部队驻扎下后,明军派出多股部队,将周边的小股安军给清理了,这也让安军发现贵阳城周边被明军打开了口子。

    杜文焕从重庆府出发时,带的粮食够自己三千人吃一个月,在贵阳城下收拢明兵和流民,军队膨胀到一万多人后,所带粮食只够吃十天。

    所幸的是,明军不同于安军,朱燮元从成都调集了大量粮食囤积在重庆府,在杜文焕驻扎在水东司周边后,后方的粮道日夜不停地往过运送粮食,现在杜文焕打通进贵阳的路在贵阳以东,是水西的势力薄弱处,这也是杜文焕敢答应贵阳城知府推官往城内支援粮食的原因。

    大部队驻扎下后,杜文焕立刻安排人匀出一部分粮食,送进贵阳城。知府推官也在杜文焕的主帐里吃了大半年来第一顿饱饭,实在是饿坏了。

    粮食送进贵阳城里,贵州巡抚王三善的总兵李芳给守军留了一半,另外一半则在城里开设粥棚,限每人一碗。

    王三善年近六旬,被饿了大半年,整个人的身体变得非常差。在原本的历史上,王三善在天启三年就因为强行突围而战。

    但现在,由于吕梁镇的横空崛起,山东登莱兵被早早调回,没有和秦民屏的白杆兵一同行动,让王三善不敢出城作战,秦民屏沿袭着历史的轨迹,战死在贵阳城下,王三善留在城内,活了下来。

    虽然王三善活了下来,但大半年的饥饿,也让王三善的身体越来越差。杜文焕的粮食进城后,属官给他熬了一碗米粥,结果王三善只喝了半碗就再也喝不下去,这说明王三善身体的内部机能已经损坏,也没有几年好活了。

    安军,各方面的情报都显示明军已经打通了进入贵州的路,安邦彦的围困圈已经被打开一个口子,还是一个大口子。

    主帐里,安邦彦没有像以前那般,一旦战事不利便开始咆哮,而是冷静道:“事已至此,诸位以为如何?”

    “国主,我要撤兵!”说话的是水东司的一名土官,养龙坑司丢了,陷在养龙坑司的可不止是安顺明带走的主力,还有青山司、底寨司等各地土司的部曲和奴隶,现在各司内部空虚,水东司土官怕明军趁虚而入,要带着部曲和奴隶回去。

    水东司土官开了头,札佐司、上马桥司、白纳司等各司土官也纷纷站了出来,要撤兵。

    帐中的安氏部将都不说话,各地土官的撤兵举动,说明以安氏为核心各地土司为辅的联军已经分裂,土官们对安邦彦的举兵不再看好。

    “要撤,那就赶紧撤!都给我滚!”安邦彦突然怒吼道。

    土官们当做没听见安邦彦的骂声,纷纷走出主帐。

    安顺义担心道:“国主……”

    安邦彦摆了摆手,冷哼道:“这些头人,他们以为回去还能做他们的土皇帝,真是太天真了!”

    “传我令,各部都准备撤,往水西城撤,沿途的所有粮食全都带上,不能留下一粒。为避免被明人追击,靠近明军的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是!”

    等部将们都从营帐中出去后,安邦彦双手握拳,狠狠地敲了一下桌子,他不甘心呐,围攻贵阳功亏一篑,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把安氏的军队尽可能多的带回水西城,让明人忌惮,逼迫朱燮元只能行安抚之策。

    养龙坑司,吕梁镇和白杆兵缴获了大量粮食,这些粮食可都是外财。明军内部的潜规则,军队作战,所缴获的财物都属于军队。对白杆兵来说,这些粮食能够运回石砫,改善人们的生活。

    对吕梁镇而言,这些粮食可以出手给成都的大粮商,换回来的银子可以作为战死士兵的抚恤。

    养龙坑一战,吕梁镇折损两百余人,人人带伤。打完仗后,有重伤的士兵无法救治,没有挺过去,还有一些士兵,伤口受了感染,也没有挺过去。

    在战后总结时,各部重新报了自己的损失,吕梁镇共折损三百二十五人,因伤残废的两百七十人,也就是说,养龙坑一战,吕梁镇失去了将近六百人。

    这次的战后总结,把总们都建议组建一支专门的医疗队,现有的医疗兵根本不够用。

    刘文景则提到了另一点,他认为军中抚恤,不仅应该有战死士兵,还应照顾到失去生活能力的伤兵。以往吕梁镇的战斗,没有像养龙坑这一战一样,损失这么大。

    在伤兵营,有一名士兵,叫王狗娃,在战场上被敌人砍断双腿,被医疗兵抬回伤兵营给救治后,王狗娃知道自己没了双腿。在乡村,像他这样没有行动能力的人很难活下去。

    王狗娃在病床上想了一天后,他不想像废物一样的活着,决定自杀,死了的话一了百了,也不用给家里人添负担,还能拿抚恤金。

    狗娃所在班的教习去看望士兵时,感觉他不对劲,整个人一阵笑一阵哭的,心中担忧,便一直暗中盯着他。教习跟谭良栋学习过,在史书上看过,大战之后有些士兵会因受不了自己的伤而自杀,他怕王狗娃想不开,也跟历史上的那些自杀的士兵一样。

    果不其然,等到了夜里,王狗娃挣扎着从病床上爬下来,找到了自己的佩刀,要割向自己的手腕。

    教习看到后,立马扑进去,抢下王狗娃手里的刀,这一动静也惊到了医疗兵,拿着油灯进去后发现了王狗娃要自杀的事。

    教习和医疗兵为了防止王狗娃再次自杀,拿绳子把他绑了起来,教习每隔一段时间过来,和王狗娃说说话,打消他自杀的心思。

    王狗娃是刘文景部的士兵,也是刘文景下到班做战后总结的那个班,也正因为此,他才知道了有这样的事。

    刘文景讲述的很平静,他说完后,所有人都不说话,就连最好战的牛凉,都陷入了沉静。

    一将功成万骨枯,世人只看到战争胜利的辉煌,有谁会去注意角落里那些可悲的生命呢?

    (本章完)

第166章 166。战后总结() 
谭良栋陷入了沉默,类似王狗娃一样的战士,在战争中受到了影响一生的伤害,以现在明朝廷军队的制度,对于没有战死却失去战斗力的士兵,给一笔少量的抚恤离开军队,任其自生自灭。

    若是再碰上黑心的军官,连那可怜的抚恤都拿不到手。一个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在后世最多受到外界的歧视,而在这个时代,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面临的是生死存亡。

    谭良栋站起身来,扫视了众人一眼,沉声道:“参谋司,把王狗娃的事记录下来。后勤司,军中的抚恤制度需要增添,不仅战死的兄弟要给,因伤失去劳动能力的兄弟也要给!”

    “是!”参谋司和后勤司负责此方面事务的主官站起身应道。

    “吕梁镇发展到现在,以前的一些制度已经落后,某些条例需要修改。等战事稳定以后,参谋司牵头,各部的参谋配合,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