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席卷天下-第6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没啥,就是太多的柔然人部落越境放牧,得到应有的教训。”冉闵才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自己是信了:“本骠骑率领众将士捍卫疆域,去柔然境内小小地教训了一下那些不识趣的家伙。”

    斗阿和张皓只能是在无语中面面相觑,都是“冉闵是骠骑将军,那就骠骑将军说什么就是什么咯”的无奈心情。

    汉国在羁糜区有设立校尉部的习惯。这种习惯其实还是先汉留下来,看地理位置决定某个校尉部的驻军多寡,像是平蛮校尉部那种作为大型战事前沿基地的地方驻军肯定多,像峻稷山校尉部这种防御性质的地方则会相对少,每个都是有着不相同的规格。

    某个地区的校尉部从低位上来讲远远高于普通的校尉,也就是有特殊前缀的校尉基本是拔高一等,公认的就是位比郎将,甚至从职权上来讲要高于郎将,那是同时有军政大权本身决定了的。

    柔然人识趣停在汉境十里之外,他们派到汉军这边的人很快就得到接待。自然是不能由来人直接交涉,是邀请汉军这边的负责人到两军中间的空旷处交谈。

    冉闵自然是不会出面,不是他心虚什么的,只是简单的认为自己是堂堂的骠骑将军,就是要交涉的话,柔然人那边的可汗出面才够资格,其余人是完全没让他出场的资格。

    出面交涉的斗阿对于柔然人的一阵控诉没有什么特殊想法,咬定的就是那股汉军是在己方境内活动,哪怕是有哪些柔然人遭遇不幸,也是柔然人越境得到该有的惩罚。

    世界上的很多时候压根就没有任何道理可讲,看的完全就是拳头大不大。很现实的是汉国的拳头比柔然人大,汉军这边咬定的事情,哪怕是柔然人不承认,汉军认为的事实就绝对会是比事实还真的事实。

    “太过份了!他们(指冉闵)一度靠近天山(可汗庭),难道天山也成了汉国的领土!?”

    “……?迷路,那完全是迷路!没有明显地标,你们也没有派人交涉,迷路是很正常的事情。”

    “你们汉人太霸道了!”

    “哪有的事情,俺们汉人最讲道理了。”

    唔!汉人的确很讲道理,就是道理该是汉人认可的道理,要不然就不是道理。

    强权即是正义,力量就是真理,“道理”站在了汉人这一边,柔然人没有鱼死网破的决心,交涉到后面只能是不了了之。

    柔然人撤军,汉军这一方也退回峻稷山,可事情绝对还不算完。

    “将军,末将只能是据实汇报今上与太尉府。”

    “报呗,该怎么报,就怎么报。”

    斗阿就与张皓再次眼神交流。

    “将军……”斗阿多少是带着期盼:“大汉……这是要对柔然动手了?”

    “没有的事。”冉闵很是随意地摆着手:“本骠骑出雁门向北,巡视一路,琢磨着该和柔然打打招呼,不是什么大事。”

    斗阿发现自己的智商有些不够用了。

    “什么事都要本骠骑讲明白?那是必然的敲打。”冉闵像是讲真理一样地说:“养了狗,时不时地揍一顿,才能防止养的狗反咬一口。本将军要往西北走一遭,就过去揍了一顿,明白了?”

    这下斗阿和张皓都晃过神来,谢安还率部在西强山作战,中枢是出动冉闵这个大杀神去坐镇西北啊?

第740章:绝非浪得虚名() 
    冉闵前往西北坐镇是后面中枢追发下达的命令,原因当然是中枢在西北的行政政策到了关键时刻,急需一名能镇得住场面的人最大程度震慑宵小。

    就是冉闵进入柔然并不是出于中枢的示意,真的就是他自己瞎搞,受到责问是必然的,可他也找到了一个说得过去的原由,那就是迷路。

    任何时代都有可能会发生迷路,尤其是在没有明显地标的草原更是那样,就是冉闵那么一搞事情可大可小,就看中枢去怎么判定了。

    “大汉暂时放宽了北境,柔然人越境情况很严重。”冉闵绝对不是胡说:“若是没有做出反应,威严何在?”

    实际上游牧民族也真的没有什么疆域概念,哪里能放牧就跑哪里,才不会管那是哪个国家的地盘。

    柔然目前应对多方压力,除了南部相对安全之外,其余各部不是战火连天就是面临敌对扫荡,肯定是会有部落不断迁徙到南部,可南部的牧场非常有限,为了活下去只能是进入汉境找出路。

    汉国对草原的管控是有,问题是草原太大了,也没有多少汉人存在,只能是在认为重要的地方设立屯兵点,更多的地方压根就是管不到。

    属于汉国的草场有太多没人使用,没有什么疆域概念的柔然人一看,呀!多么丰美的草场,还是没人放牧的草场,肯定是美滋滋地利用起来。

    汉国这边也不是全然不管,知道了就会派人过去,不能说服那些部落归于汉国,就会驱逐了事。

    冉闵到草原巡视,检查所谓的“游牧令”就是那么一回事。

    拥有“游牧令”的部落就是得到汉国允许下的放牧,他们需要交税的同时,也需要尽到徭役责任,却不能算是汉国一员,只能算是仆从一类。

    “别看他们温顺,若是放任做大必然又是祸害。”冉闵其实是反对允许非汉人的放牧行为,坚定认为任何非汉人就不允许待在汉土,但他着实拗不过那些会讲道理的人:“匈奴旧事不远,对待胡人就该赶尽杀绝,方能永除祸害!”

    斗阿全程就只有点头的份,除了没敢反对冉闵什么,冉闵的理念也符合他的看法。

    消灭异族,使汉土周边再无威胁,持类似看法的人不在少数,就是刘彦本人也是这样的看法。问题是事情真没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怎么想和怎么做到就是天堑般的距离。

    “大汉暂时力有不逮,我等却是不能放松。”

    “将军说的是。”

    冉闵等人并没有在峻稷山停留多久,经过短暂的三天休整,就踏上了前往姑臧的路途。

    姑臧是张氏凉国原先的都城,有做过都城必然使它比西北其余城市要大得多,基础建设方面肯定也是完善得多,就是在人口上也会远超西北其余各地的城市。

    汉国灭掉张氏凉国之后,想的是恢复东汉末年的郡县规划,就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局、环境的改变,原本有人的地方今时今刻可能是无人区,原先没人的地方现如今可能非常热闹,也就去掉“州”这个行政单位,延续了张氏凉国统治时期的郡县划分。

    当冉闵进入西北地界范围之后,他到来的消息很快就在各个渠道传播,有人欢喜的同时有人忧,无论是喜或是优都是出自立场的不同。

    出现忧虑心态的必然是被汉国官方认定的乱党或是宵小。

    汉国有两个大杀神,一个是在南边不断镇压不服的桓温,另一个就是针对羯族大举屠杀的冉闵。

    人的名树的影,很多时候只需要听到一个人的名字就能被吓得心肝颤,冉闵到西北的消息一经传开,想干点什么事的人已经不是怕不怕死的问题,是不怕死能不能成事的问题。

    “传达各郡各县,某已至姑臧。”

    “诺!”

    冉闵没干人一到就召集各郡头头脑脑的事情,仅是将自己到来的消息通知出去,不是太远的人就该主动来拜会。他还是很相信自己的名声能够达到震慑作用,不但是对宵小之辈,对体制内的人也是那样。

    想干成什么事,首先就是要形成上下一心,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集体的力量,领头的人能不能服众,就是能不能团结一致至关重要的因素。

    冉闵有充足的带兵经验,清楚要发挥集体最大力量应该怎么办事,第一个就是要让集体有干活的压迫感,驱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尽最大的热情去做事。

    “拿来公文。”冉闵很快就得到自己想要的,没有多久也勾画出一片名单:“此些人等优先审判。”

    前来拜会的人听得愣神,剩下的只能是面面相觑。

    此前的谢艾和西北本地的官方人员也不是没成绩,干掉的人不算,抓捕起来的人不少。

    冉闵勾画的名单没什么特别的,就是随机挑选,经过审判后会挑出死刑犯,大张旗鼓地明正典刑,说白了就是要杀鸡儆猴。

    “没什么是杀人解决不了的。”冉闵对着包括郡守在内的一大群西北地方官笑着说道:“杀一人不够,便杀两人,乃至更多自取死路之人。”

    郡守陈粲无论怎么看,看到的冉闵脸上的笑就是一脸的狰狞,哪怕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理由该害怕,可是心里还是凉飕飕的。

    谢艾也杀人,可是他的出身决定了一点,怎么都要顾忌一些情份,很多时候是无法使用太过暴虐的手段,干起事情来也就会显得缩手缩脚。

    冉闵对西北并没有什么情份,会遵守汉律,可是绝不会缩手缩脚,有多少人找死,很乐意全部干掉。

    就是在抓捕方面,冉闵也不需要有谢艾的顾虑,情面什么的更是不需要顾忌,办事的手法肯定温柔不到哪去。

    冉闵带人进驻姑臧的第六天,经过一番汉律必要的审判之后,七十四人被押到刑场,于围观之中被念出罪行,一片刀光闪过之后,七十四颗脑袋滚落下地,无头尸体的颈部涌出的鲜血染红一大片地面。

    在随后的半个月,姑臧的行刑场每天都有人被明正典刑,罪不至死的人则是被带着游街,随后送往各处服苦役。

    “光是杀人自然也不能成事。”冉闵再一次召集地方官,这一次却是自觉笑得和煦:“有功则得赏,还要赏得热热闹闹。”

    今汉效仿秦制,秦制中配合官府缉拿罪犯,会根据是什么样的罪犯而得到该有的奖赏,从钱到爵位都有明确的分级。

    “此些人等……”冉闵拿起放在案几的文牍,经由亲兵被转交到郡守陈粲手里:“不可拖延了。”

    陈粲心里苦,什么人犯了什么事该受到怎么样的惩罚,又有什么人立下了什么功劳需要得到怎么样的奖赏,事情并没有多么简单。

    嫌疑犯自然是要经过审讯,一一确定都触犯了哪一条法律,触犯了法律又是怎么样的惩罚,该先罚钱就绝不会先砍头。

    立下功劳的人,他们还需要经过官府的背景调查,是哪里人,家中有多少人,房子规格怎么样,有多少土地,有没有爵位……,有太多太多需要查的地方,然后再落实赏赐。

    继承自秦制的汉律就是那么操蛋,人干了好事还得层层的勘合,有人会觉得麻烦却没人能够拒绝,本身要是没黑底子被查得越详细,未来的前途绝对就越光明。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官方的奖赏都有后续性质,仅是奖励钱财也是在官府的“堪用”名单上挂了名,日后要推举官吏会被优先考虑。要是被赏赐爵位就更不简单,地方上的公职会优先取录,到了军方有在地方的良好表现也会在选拔职位上面得到优待。

    秦帝国之后,西汉开始就有“良家子”的定义,就是每个朝代的“良家子”要求都不相同,但只要被定义为“良家子”一些事情上肯定是有更多的便利。

    勘合身份并不是简单的事情,陈粲心里苦的是冉闵要求要快。

    什么事一旦要快,动用的人手和资源就不会少,还会更多程度地错过什么,要是最后出了什么事,谁主持勘合就要背负责任。

    “后续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冉闵会在乎陈粲有什么难处吗?很明显并不会。他说完就站了起来:“要将事情办的漂漂亮亮,本骠骑就在阳关等待好消息。”

    众人刚才还在奇怪跟随冉闵来的那些人为什么会一片忙碌,原来是冉闵要去阳关。

    “那个……”陈粲就是再怕冉闵也要将事情说清楚:“勘合之事,郡内可以主导,有些赏赐却需要经过丞相府和太尉署的手续,所以……”

    那是肯定的事情了,地方上哪可能什么事都能干,牵扯到赏赐的时候更是不能超越规格,那就是所谓的“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的一部分。

    根据规定,超过五百亩土地的赏赐都要经过丞相府的背书,爵位到了第五级大夫爵也必须获得丞相府与太尉署的共同认可,地方上压根就没有那些的权利。

    该是什么样的功劳会获得什么赏赐,事实上就是一层一层的界限,比如县里勘合功劳封顶的爵位就是到上造,郡里仅是到簪袅和不更。他们可以先将事情办了,问题是还要将详细资料送到中枢,中枢觉得有问题会派人下来核实,一旦有点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就会取消对某人的赏赐,连带经手赏赐的人也要遭受处罚。

    冉闵胆子很大,许多行为方面也绝对能称得上是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