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真是皇帝-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邦没工夫去考虑那么多,他只是单纯地享受这种久违而又难得的热闹,林嫣母亲很高兴,见刘邦一点也不见外,没有一点君主的架子,也就不再拘束,一个劲地给刘邦夹菜,好像把他真的当成女婿一样,看的林清徐是直皱眉头。

    饭吃完了,林赵氏拉着林嫣去后院说话,刘邦随林清徐进了书房,刚走进门,从书架后面的一处暗门里就走出一个大汉,快步上前扑通一声跪在刘邦面前“臣,胡不归参见陛下!”

    求推荐,求收藏~~

    (本章完)

第46章 成名须称早() 
胡不归消瘦了很多,但与刘邦第一次见他相比,他整个人的气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颓废不见了,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军旅之人独有的干练,这样很好,刘邦点点头道:“胡卿,免礼吧。”

    他看了看林清徐,林清徐会意拱手道:“臣告退——”胡不归不明所以,奇怪地问道:“陛下,林大人是自己人啊。”刘邦心叹,这家伙二百五的性子还是没变,他笑了两声坐在椅子上道:“自己人怎么了?”

    胡不归挠挠头,知道自己可能说错话了,向刘邦拱手请罪“臣,多嘴了,请陛下原谅。”

    刘邦摆摆手“行了,朕没怪你,说正事,交给你的差事办的如何了?”

    胡不归神情一整,从密室里取出三个纸筒“陛下,臣一出宫就马上按照您吩咐的,召集千衣使旧部,现在已经有七个兄弟打进了那些大人的家里,其他的,臣还在想办法,这是最近收集到的情报,请陛下过目。”

    刘邦从其中纸筒中抽出一张写满字的纸,随意看了几眼,上面记得全是那些大臣平日里所干的事情,所说的话。

    譬如,早上礼部侍郎孙敬宗骂他夫人是母老虎,其夫人大怒,摔碎了家中两盏油灯,中午孙敬宗出门访友,晚上回来多吃了两碗米饭,宠幸了新纳的两方小妾,还说要休了正妻,给她们名分。

    刘邦很无奈,胡不归给他的全是一些原始信息,何为原始信息?就是没经过整理,分析,总结的垃圾,没错,对于刘邦而言这就是一堆垃圾。

    比如孙敬宗这天所做的事情,完全可以概述为:礼部侍郎孙敬宗,惧内,其妻某某如何如何,交际广,其友是。。。

    这才是刘邦要看的东西,他一天就干了这么多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要刘邦看到何时?更何况刘邦要的不止是一个礼部侍郎,还有工部侍郎,户部侍郎,朝中所有的大臣,甚至,其他国家的大臣。

    “就是——孙敬宗,年老不尊,乌龟王八蛋,这样的情报也比这一大堆零星琐碎的东西好啊。”刘邦心中略有些失望,胡不归和他手底下的那帮人都是军旅出身的粗人,让他们冲锋陷阵,杀人放火还行,从事情报工作的确有些不太合适,可他也没办法啊,谁叫他手里没人?

    刘邦现在终于知道,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了,人才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第一生产力,尤其是在封建时代,优秀的人才对于一个皇帝,一个国家而言,甚至比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还重要。

    胡不归的心沉了下去,因为他看到了刘邦脸上的失望,本来,他对自己这几天的工作还很满意,兴致冲冲地来向皇帝表现,希望听到皇帝陛下的赞赏,可如今看来,全不是这么回事啊。

    他跪倒在地,对刘邦道:“陛下,微臣办事不力,请陛下责罚。”刘邦将那些所谓的‘情报’放在一边,揉了揉眼睛道:“起来,朕知道你用心了,这不怪你,这样吧,你去外面把林清徐叫进来,朕有事要跟他讲。”

    胡不归称诺,到外面把林清徐叫了进来,刘邦问道:“林卿,朕有件事想请你帮个忙。”

    “陛下请讲。”

    “嗯,你身边或者你认识的人里有没有能统筹大局,办事仔细的人?当然,忠心是前提。”

    林清徐沉思片刻道:“臣家里就有一个这样的人,只是——”刘邦见他犹豫就说道:“但说无妨,只要他对朕忠心,又有能力,就算他是个杀人放火,穷凶极恶的罪犯,朕也会用他。”

    听到这话,林清徐脸上露出狂喜的神色,他拱手拜道:“陛下圣明,臣推荐的这个人没杀过人,也不是匪徒,相反,他品性优良,自幼随名师学习齐身,治国,安天下之道,是天底下少有的人杰。”

    刘邦点点头,林清徐家里的人肯定与他有关系,推销自己家的人谁都会,水镜先生向刘备推销他的高徒诸葛亮,庞统,不就是这样说的吗?——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结果呢,凤雏没多久就被人弄死了,卧龙倒是很厉害,可也没像他说的那般夸张,辅佐刘备统一天下,别人的话听一听就算了,是不是真如其言,还是得亲眼见识一下才能确认。

    “林卿,如此人才,还不快快请来?”

    林清徐高兴地应了一声,屁颠屁颠地出门去找人了,刘邦微微一笑,看着神情落寞的胡不归道:“胡卿,非是朕不信任你,也不是嫌你办事不力,朕相信,只要朕一声令下,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你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统筹兼顾,处理这些复杂信息不是你所擅长的,朕说过,日后朕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朕绝不会食言,所以还希望卿不要多想。”

    胡不归闻言眼圈一红,单膝跪地道:“陛下圣心独裁,陛下的决定,臣照办就是,绝无半点怨言。”刘邦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让他好好干。胡不归是人才,这一点刘邦毫不怀疑,但无奈,事实表明,他更适合做一个执行者,而不是一个决策者。

    如今要分走他的权力,还是要解释安抚一下,打消他心头的疑虑,这样与别人合作起来,也不至于因为心有间隙,导致两人无法合作。

    刘邦很清楚,胡不归要说没有一点想法,那绝对不可能,就算是心思玲珑的人遇到这种事也难免多想,更何况他这样一根弦的人。

    不过,对于那些比较机灵的人,刘邦是不会解释的——皇帝的威严还是要保持,让你怎么做就怎么做,想不通就接着想,敢叽叽歪歪,皮痒了吧。

    大概一盏茶的功夫。

    林清徐从外面回来了,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大约十七八岁的布衣少年,剑眉星眸,面皮白净,头发扎成马尾随意搭在背后,虽然年少,但他的气质沉稳,丝毫没有少年人该有的跳脱。

    卖相很好啊,刘邦打量着他,不由得,心里竟然产生了一丝妒忌,身材这么好,长的也很俊美,这种人肯定是极受女生喜欢的——“狗、日的林清徐,从哪给我找这么一个欧巴?”

    少年见刘邦看他的眼神有些不怀好意,也不紧张,他跪地行礼“草民,魏鞅见过陛下。”

    “魏鞅?你多大了?”刘邦问道。

    魏鞅一愣,他显然没有料到,刘邦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询问他的年龄“是觉得我年龄小,轻视我吗?”少年人的傲气使然,他抬起头注视着刘邦,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回陛下,草民虚岁十八。”

    刘邦一拍大腿喊道:“好,都说姜老的辣,然而朕就喜欢嫩的,成名在年少,大好男儿,建功立业何须等待?”短短的一番话,就让魏鞅顿时热血沸腾,成名须称早,这句话简直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

    祖辈的荣光不再,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要做出一番事业——不是为了重现上一辈人的荣耀,而是为了超越他们,有什么比年少成名更能说明出自己的才华,更能说明,自己比他们强?

    请将不如激将,对付魏鞅这样的年轻人,刻意打压他们的傲气,只会适得其反,不如鼓励之,这样,他们才会乖乖展示自己的本事,刘邦眼中闪过一抹狡黠,在一旁的林清徐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欣慰与热忱。

    “不过,对于真正的青年俊杰,朕自然欣赏,而那些徒有虚名之辈,朕会鄙视他们,林卿说你是人才,有治国,安天下之能,朕想考校考校你,如何?”

    魏鞅自信满满“陛下,只管出题。”

    嗯,刘邦点点头,将一个纸筒交给他道:“经义造句的本事就算了,朕不喜欢那些虚的东西,你就看一看,这些信息情报有何不妥之处?”

    (本章完)

第47章 燕武鱼台() 
魏鞅起身接过纸筒,取出里面的东西细细查看,片刻之后,他做出了评价:“一堆废纸,毫无用处。”这话一出口,胡不归立马怒了,自己辛辛苦苦忙活了大半月,才得到的成果竟然被人说成垃圾,简直岂有此理!

    他瞪着眼睛,仿佛在说:“你小心点。”事实上,要不是皇帝在场,他早就冲上去狠揍魏鞅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了,刘邦微笑着让胡不归稍安勿躁,板着脸对魏鞅道:“哦?此话怎讲,快快道来,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朕就治你妄言之罪。”

    魏鞅毫不在意地无视了胡不归的愤怒,笑着对刘邦说:“如果不是,陛下何须来找我呢?”

    刘邦有些尴尬,的确,这个评语也正是刘邦心里所想的,只是为了照顾胡不归的面子,他才没有明说——上位者要做的是鼓励下属做事的积极性,即便要敲打,也不能明说。

    他摆摆手,佯装生气“胡卿对朕忠心耿耿,即便做事不周全,那也不是他的错,不要卖关子,快讲。”

    魏鞅向刘邦拱手施礼,清了清喉咙道:“如果草民没猜错,陛下是想行燕武,鱼台之事吧?”

    这里要讲一下。

    所谓的燕武鱼台其实是发生在百年前的一件事,萧衍,也就是后来的燕武帝,为了巩固皇权,加强对臣子的掌控力度,于是就在鱼台这个地方安排了自己的人。

    鱼台,顾名思义就是钓鱼的地方,位于金陵以北淮水边上,那里地处偏僻,风景宜人,水流平缓,十分适合垂钓,许多文人雅士在此写诗作赋,风雅韵味十足,所以很多大臣没事都会去那里钓鱼闲谈,其间,免不了要议论些朝中风闻。

    燕武帝知道这事以后,就派人化装成渔夫整日在那里捕鱼,刺听大臣们都讨论了些什么,对他施行的政策有什么看法,有没有人说他的坏话,结果没多久,大臣们就发现了这个事。

    怎么发现的呢?说来也很滑稽,那渔夫的确听了燕武帝的话,整日在河边捕鱼,一天两天还好,没人觉得奇怪,但你成天在那捕鱼,风雨无阻,而且就挑一个地方,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吧?

    有大臣过去问他,结果渔夫心理素质很不好,没几句就露了馅,众臣很生气,于是派宰相作为代表前去进言,宰相一开始没提渔夫的事,只是问燕武帝,治理国家需要什么?

    燕武帝说,自然是靠你们这些大臣啊,宰相又问:“那如果有人离间君臣关系该当如何?”萧衍想都没想就说:这种坏蛋应该杀掉。

    宰相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告诉他,今有一渔夫,假传圣旨,说是奉陛下之命来监视我等,这是分明是在挑拨君臣关系,还请陛下杀掉他。

    燕武帝这才明白,自己的小尾巴被人抓到了,无奈,只得杀掉那个可怜的渔夫,并向文武百官道歉,说我不应该猜忌你们,以后要是再有这样的事,就请上天赐罪。

    后来,就有了燕武鱼台这样一个成语,代指君主猜疑臣子,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个贬义词。

    这个典故刘邦知道,而且,大渝的密卷中有记载:其实,那个渔夫做事很隐秘,众臣之所以知道这个事其实是燕武帝有一次喝醉了酒,不小心说漏了嘴,被一个小太监传了出去。

    一方面,燕武帝做事不仔细,喝酒误事,因小失大,不可谓不是一次教训。

    另一方面,这件事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在大燕王朝,文官势力有多么的强大,强大到一代英主只能咽下苦果——如果皇帝强势,谁敢多说一句,没见前世明朝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摆明监视你,再加上后来的两厂,也没有谁敢说个不字。

    这些官员大多出自儒家,燕武帝妥协了,这才有了后来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说,这个世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是皇帝被动接受,而非主动采纳的。

    燕武帝有心限制臣权,无奈败北,沦为千古笑柄,刘邦做的可比燕武帝狠多了——萧衍是在公共场所安插特务,刘邦直接安插到人家里去了。

    不过,刘邦不认为自己会是第二个燕武帝,乱世,当用重典,对于那些反对者,不动则已,一动就要连根拔起,从加强皇权,提高皇帝地位这个角度来说,刘邦一点都不认为,锦衣卫的设立是个错误。

    听到魏鞅以燕武旧事来形容自己的做法,刘邦有些不悦,“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