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臣三人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陈雨,希望他能点头同意。比起眼前的危机,这两个条件可以说得上微不足道了。尤其对于李倧而言,王位的稳固比什么都重要。
可是陈雨却缓缓摇头,让三人心里一沉,冒出一种不祥的预感。
陈雨看着三人说“那是之前的价码。现在你们不讲信用,自己作死,就不能怪我坐地起价。”
李倧急切地问“难道这样还不够吗?陈将军到底想要什么?”
陈雨似笑非笑,伸出食指,悠悠地说“第一在铁山屯田练兵的基础上,将免除十年赋税徭役的期限变更为三十年,而且铁山境内的屯田由我派遣专人管理,地方官府不得干涉。”
李倧一时没反应过来,眼神有些茫然,可是老练的李元翼却听明白了。十年也好,三十年也罢,免除赋税徭役都是小事,可是屯田由专人管理,地方官府不得干涉,这句话细细品味,再与招纳逃人、屯田练兵联系起来,居然是要把铁山变为化外之地、国中之国?
铁山临近朝鲜西部海岸,远离汉城这样的政治核心区域,军事力量薄弱,所以历来是倭寇袭击劫掠的重点,过去几十年屡次遭倭寇荼毒,加上后来又被毛文龙经营过,引来清军攻击,种种因素相加,这里的人口相对稀少,可供耕种并且缴纳赋税的田亩也不多。
现在陈雨大肆垦荒,鸠占鹊巢,据铁山郡守提供的消息,其屯田的数量已经与原住民的农田数量相差无几,加上其以后将会大量招纳辽东逃亡的汉人,用不了多久,汉人的数量会大大超过朝鲜当地人,屯田的范围也会遍布铁山每个角落,在这种情况下,“免除赋税徭役”、“设专人管理、地方官府不得干涉”,就意味着铁山彻底沦为陈雨的后花园,朝廷将对这块地域失去控制。
李倧一时没有想明白其中的利害之处,但也不敢轻易答应,毕竟陈雨这样厉害的角色,提出的条件一定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他用征询的目光看着李元翼,希望能从这位领相眼中得到答案。
李元翼倒是想明白了,可是又有什么用?不答应的话,他赤手空拳能逼退对方几千大军吗?
权衡再三之后,他闭上了眼睛,心情沉重地点了点头。
李倧见首相示意可以答应,便立马对陈雨说“好,这个条件,寡人答应了。”
陈雨满意地笑了,他伸出了第二根手指“第二,之前提议的由我代管釜山…对马藩海贸线路的条件要修改。我现在要的不仅仅是朝鲜从大明带回来的贡品,而是要以朝鲜使团的名义,在大明境内大量吃进生丝等紧俏货物,然后经由釜山浦倭馆销往对马藩,朝廷不得干涉。期限也要从三年,改为十年。”
这下别说李倧了,李元翼和崔鸣吉也都不太清楚这样修改的目的何在,在他们看来,无非是原来的条件进行措辞上的调整而已,没有本质区别。
只有陈雨自己明白这样做的意义。原来朝鲜使团去北京进贡,除了皇帝赏赐的东西,使团成员还私下去民间购置生丝等货物,然后带回国内,经过设在釜山的倭馆销往对马藩。这种自发的、非常规的贸易活动,只是朝贡制度的衍生物,规模相当有限,但是因为有外国使团的光环加持,收购起货物来比普通商人要有许多便利——大明王朝历来喜欢以天朝上国自居,不管哪任皇帝都希望看到万国来朝的盛况,所以对进贡的外国使团都是优容有加,对于朝鲜人私下购置货物的行为不仅不制止,还明里暗里地创造有利条件——陈雨想做的,就是借助朝贡的保护伞,把这种有利条件利益最大化,把自发的零星商业行为变成有组织、上规模的商业活动。
。
第二百七十九章 盟约()
陈雨打朝贡的主意,想把朝鲜使团自发的、零散的商业行为变成有组织的大规模贸易活动。这种行为,用本时空的话来说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用现代的术语来描述,叫做“逆向收购”,或者沿用一个更通俗的形容词——借壳上市。
古代没有现代开放的商业环境,从事任何大宗的货物买卖的商人背后都有不俗的背景和靠山,尤其是生丝这样垄断性极强的行业。作为一个外来者,陈雨想要进入这个圈子,大量吃进生丝等紧俏货物,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既得利益集团盘根错节,势力遍布朝野,不是一个武官能轻易撼动的,比起相对松散、各自为营的海商难对付的多,针对惠世扬的那些招数,对付庞大的垄断行业未必能奏效。在这样的情况下,借助朝鲜朝贡体系的名义,利用皇帝“万国来朝”的虚荣心,打着使团的幌子涉足这些垄断行业就要容易的多。
陈雨在铁山呆的时候也没闲着,通过顾彪的介绍,以及向朝鲜官员打听,大致弄清了中朝日贸易的基本规律,发现了自己插足釜山…对马藩这条线路并将其做大的契机。
这个时候的明朝实施海禁,日本幕府则开始锁国,朝鲜也效仿明朝,东亚的三个主要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关上了公开海贸的大门。明朝除了放开福建月港等少数港口,海贸基本靠走私(陈雨正是靠着这个大环境实施“禁海缉私”的计划,日进斗金);日本幕府则封锁了大部分港口,只开放了长崎,而且只允许明朝、荷兰等少数国家的商船进出。如此狭小的交易渠道显然无法满足东亚大陆的商贸需求,于是除了走私活动日益壮大之外,朝鲜通过对马藩成为中日贸易的通道也就变得愈发重要起来。
朝鲜海峡的对马岛像一座“桥梁”,联系着日本与欧亚大陆。对马岛民坐收这样的地理优势,依靠对朝贸易为生。对马岛领主宗氏一族在4世纪期间取得对该岛的政治控制。接着,从5世纪早期起,宗氏就在日朝之间的外交、经济联系方面一手遮天。这样的局面曾于世纪90年代被万历朝鲜之役打断,但又在7世纪得以恢复。这都要归功于09年时宗氏自行与朝鲜交换了外交文书(注:已酉条约或称庆长条约)。
由于朝鲜也从万历朝鲜之役之后强化了锁国的政策,为了更方便进行海贸,对马藩宗氏接受了朝鲜假授的官职,并向朝鲜国王名义上称臣,这样就能在朝鲜和幕府之间左右逢源,谋取最大的利益。而陈雨想做的,就是成为朝鲜方面的总代理,把控明朝生丝和朝鲜人参的货源,在对日贸易中占据主动,把每年流入朝鲜(明国)数以吨计的白银攫取到自己的手中。
这是一盘很大的棋,涉及明、朝、日三个国家,李倧君臣三人的眼界跳不出古人的局限,以为陈雨只是贪图釜山倭馆每年三十万两白银的进账,思来想去,觉得没有太大的问题,便倾向于答应。三人小声商议了一番,崔鸣吉提醒:“大王、领相,代管之后,他答应每年按三十万两补偿,这样一来,咱们进账上没有损失,而且不用得罪他,臣认为可以答应。”
李元翼也说:“钱财若能换来平安,这倒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李倧便转头对陈雨说:“寡人答允了。”
“很好,答应了这两条,第三条就更简单了。”陈雨说,“第三条就是:我要在铁山修建船厂,费用自筹,但是所需船匠由你方从全国范围内调拨。”
李倧虽然能力平庸,但是也知道本国的水师对于海峡对面的日本而言颇具优势,当年壬辰倭乱中传奇将领李舜臣指挥了鸣梁海战(注:鸣梁海战又称鸣梁大捷,即公元597年0月2日,朝鲜王国海军将领李舜臣指挥朝军与日军在今韩国鸣梁海峡进行了一场海战。朝军利用鸣梁海峡特殊的地理特征以十二艘板屋船击退日军战船一百三十艘,成为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场胜利有效地),以少胜多,在海上击败了日军,是朝鲜军队为数不多可以拿的出手的战绩之一,而船匠则是维持这种水上优势的基础。他谨慎地问:“敢问陈将军要调拨多少船匠?如果太多,则全罗道那边的水师战船无人维护修葺,本国海上的安危怎么办?”
陈雨回答:“大王放心,我又不是要把你们全国的船匠抽光,唇亡齿寒的道理我还是懂的,南面维持一支实力不弱的水师,对大家都有好处。只需从各处抽调经验丰富的熟练船匠千人即可。”
听到只抽调千人左右,李倧松了口气。这个他倒不需要征求李元翼和崔鸣吉的意见,独自做了决定。
“这个,寡人也答允了。”
陈雨笑了:“既然谈得很愉快,那么就签订盟约吧,白纸黑字,不得反悔。”。。
李元翼提议:“可否能请陈将军稍候片刻,我们去偏殿起草盟约后再呈给您过目。”
陈雨掌握主动,也不怕他们玩什么花样,便点头道:“可以,给你们半个时辰。”
君臣三人来到旁边的偏殿中。李倧问:“领相,三个条件已经谈妥,还有什么可商议的?直接写一份文书用印给他便是。”
李元翼面色凝重地说:“虽然釜山倭馆和船厂两件事,臣暂时不能猜透他的意图,但可以肯定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他的意图未必是针对本国,但是肯定会将本国牵扯其中。尤其是第一条,盟约签订后,铁山一带几乎就成了国中之国,为了朝鲜国的体面,臣建议大王在盟约中再加一条。”
李倧疑惑地问:“加什么内容?”
李元翼认真地提议:“效仿对马藩宗氏,授予陈氏官职。这样一来,朝野上下就不会有人抨击大王丧权辱国,将国土拱手让给外人。”
第二百八十章 水军佥节制使()
朝鲜给外国人封官并不是新鲜事。和对马藩签订了庆长条约后,为了不与禁海锁国的政策冲突,朝鲜任命对马宗氏为太守,双方的贸易模式也是效仿朝鲜向明朝进贡的方式,由对马“太守”派船队来釜山,完成了使团迎接仪式的流程后,再“顺便”在倭馆进行两国商人的互市,达到贸易往来的目的。
李元翼的提议得到了崔鸣吉的赞同。他说:“大王,领相说的很有道理。既然本国能授予对马宗氏太守官职,那么为何不能授予陈氏官职呢?只要有了这层名义上的君臣关系,不管是自行任命官员管理铁山,还是大肆修建船厂,都有了合法合理的名义,面子上也好看一些。”
李倧见两位重臣都这么说,便从善如流。虽然为了王位的稳固,他可以放弃部分国土的主权,但是能够粉饰太平、挽回颜面,他又怎么会拒绝?毕竟他的王位本就是抢来的,颇有些得位不正的味道,李氏王族之中,觊觎这个位置的人不在少数,要是失去了民心,被人效仿当年的行为,再来一次类似“仁祖反正”的兵变,自己就万劫不复了。
“既然两位爱卿都认为可行,那就这么决定了。只是该给陈氏什么官职才好呢?”
李元翼提议:“对马宗氏是倭国大名,自有领土,所以封为太守,而陈氏却是武将,不宜授予文职。他手中有兵,而且听闻有水师,还要修建船厂,显然是要扩大水师规模,那么不如封一个武职,铁山浦水军佥节制使,如何?”
水军佥节制使是朝鲜武职中从三品的官职,著名的水师将领李舜臣在出任全罗左道水师节度使之前,也曾任职加里浦水军佥节制使。表面上看水军佥节制使品级不算低,也符合陈雨坐拥水师的特点。但是朝鲜的水师几乎全部集中在南部的忠清、全罗、庆尚三道,铁山所在的黄海道连水师的一条舢板都没有,所以这个所谓的铁山浦水军佥节制使只是个空架子,特意为陈雨创设的官职。
李倧听明白了这个官职的用意,点头赞同:“领相这个提议甚好,便这么定了。”
陈雨在外面等得有些不耐烦了,正准备让张富贵进去催促,这时候三人出来了,手里拿着草拟的盟约。李元翼谨慎地说:“陈将军,我们想再加一条内容。”
听了对方的陈述后,陈雨睁大了眼睛,非常意外。
“授予我铁山浦水军佥节制使的官职?”
崔鸣吉怕陈雨嫌弃官职品级,或者不愿向李倧称臣,连忙解释:“水军佥节制使是从三品,与将军您现有的官职品级一致,没有超过大明皇帝赐予的品级,不算僭逾。”
陈雨沉默了片刻,问道:“铁山以前有水师的建制吗?”
崔鸣吉尴尬地回答:“没有。”
陈雨穿越前在办公室混迹多年,穿越后又混古代官场,体制内的经验何其丰富,一下就明白了对方的用意。这个凭空出现的铁山浦水军佥节制使,就是李倧的遮羞布,用名义上的君臣关系来掩饰自己在铁山的强势,以及插手釜山倭馆的贸易的行为,避免被人攻讦丧权辱国。
对方的用意弄明白了,接下来就是自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