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卫-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ペιトㄈ韫

    对方的用意弄明白了,接下来就是自己是否接受这个“好意”了。

    陈雨心中权衡了一番,立刻就做了决定,接受这个官职。

    以大明卫所指挥同知、海防游击的身份同时接受朝鲜国君授予的官职,对自己并没有坏处,朝鲜君臣可以将这个官职作为遮羞布,自己同样可以利用这个官职名正言顺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披上一层朝鲜官军的皮,能避免许多来自官方和民间的阻力。参考对马藩宗氏向朝鲜国君称臣的做法,这样的选择可以达到两方双赢的目的。

    面子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惠。朝鲜人要遮羞,陈雨可以闷声发大财。而且是否维持这种名义上的君臣关系,主动权在陈雨手中,只要实力扩张到了一定程度,随时可以反悔。

    “既然大王厚爱,那我就却之不恭了。”陈雨正色道,“臣铁山浦水军佥节制使陈雨,参见大王。”

    按照礼节,这时候应该下跪行礼,可是陈雨嘴上说得热闹,膝盖都没有弯一下。

    李倧也不敢让陈雨真的行礼,连忙扶住陈雨:“爱卿甲胄在身,不必多礼。”算是化解了自己的尴尬。

    李元翼在一旁说:“从三品以上的官职,须由吏曹将推荐名单交付廷议,然后提交大王批示,再发下告身、文书,陈将军就是本国西班(注)的官员了。”

    陈雨忍不住想笑,负责拟定推荐名单的吏曹判书、负责组织廷议的领议政以及最后拍板的国君都在这里,他们三人定下的人事决定,谁还能推翻?再一本正经提出走流程,听上去非常滑稽。

    不过陈雨也明白,体制内的事情,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游戏规则不能轻易破坏,心里笑话,可是面上却保持着严肃,正色道:“告身下发后,我就是大王的臣子了,之前的不敬,还请大王与领相、崔判书不要放在心上。”

    李倧连忙说:“都是误会,过去了就不必再提。”

    李元翼和崔鸣吉也“亲热”地说:“以后都是同朝为官,过去的事情就让他去吧,大家共同辅佐大王。”

    “哈哈……”双方笑逐颜开,仿佛之前兵戎相见的一幕从未发生过。

    一场大军入城的兵乱,就以这样奇葩的方式化解了,双方各怀心思,共同促成了这样的结果。

    三日后,国君李倧召集两班文武大臣,亲自欢送新鲜出炉的铁山浦水军佥节制使陈雨出城,返回铁山“驻地”。君主和两班大臣送行一个从三品的武官,这样隆重的场面,在朝鲜立国几百年来是从没有过的。

    经历过景福宫那一幕后,朝鲜君臣都十分忌惮陈雨,能够用这样的方法化解彼此的矛盾,并和平相处,让他们如释重负,送行时,所有人都是真心实意的,没人愿意陈雨再带着重兵滞留汉城。看着陈雨和麾下的大军消失在地平线上,所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

    注:朝鲜的“两班”一词指上朝时,君王坐北向南,以君王为中心,文官排列在东边,武官排列在西边,即“文武两班”。

第二百八十一章 凯旋() 
陈雨率领军队满载而归,浩浩荡荡从陆路返回铁山。

    这一趟汉城之行,陈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同时也在朝鲜君臣面前成功立威,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称得上大获成功。而麾下的士兵们,也是高兴不已。

    从威海卫跟来的老兵经在异乡扬威,固然是兴高采烈,那些加入不久的农兵更是洋洋得意。他们在几个月前,还只是饭都吃不饱的难民,挂着“辽东逃人”的标签,低人一等,现在居然可以大摇大摆冲入朝鲜的王城,从大臣到官兵屁都不敢放一个,最后还在国君和满朝文武的恭送下离开,这样的感觉实在太美妙,宛如梦中。

    虽然几千人的队伍在规模上无法与清军十万人大军相提并论,但是得到的待遇却天差地远。皇太极撤军时,沿途军民如见瘟疫,避之不及,陈雨凯旋时,接到了汉城命令的地方官府打起十二分精神接待,沿途的汉城府判尹、黄海道观察使、开城府留守、海州牧使均出城十里相迎,以猪羊酒肉劳军,唯恐招待不周,以至于从汉城到铁山两百多里的路程,居然没有动用一粒军粮,一路吃吃喝喝回到了目的地。

    回到铁山后,陈雨召集手下开会,总结消化这次汉城之行的成果。

    “诸位,这一次鞑子入侵,对朝鲜来说是兵灾,对于咱们来说,却是难得的机遇。”陈雨意气风发地说,“从现在起,咱们在铁山就可以大展拳脚,不必再顾忌当地官府和朝鲜朝廷,光明正大招纳辽东汉人,屯田扩军,把铁山彻底变成自己的地盘。”

    邓范很高兴:“这样一来,打造数万大军也不是不可能。”

    “银子咱们不缺,而且拿下釜山倭馆的贸易线后更是金山银海一般,加上屯田可得的粮食,十万大军我也养得起。”陈雨傲然说,“并且我和朝鲜国王签订的盟约中,约定在铁山可以自行委派专人管理屯田和农庄,其实就相当于自治,铁山郡守、海州牧使甚至黄海道观察使都无法干涉,咱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邓范负责农兵的训练和农庄的管理,知道日渐扩大的农庄体量之巨大,朝鲜的原住民已经成了少数民族,如果自行委任官员管理,那就彻底架空了当地官府,铁山就成了国中之国。他笑道:“比起咱们的农兵和屯丁,当地百姓才多……多少人?这样一来,朴郡守他们还能管什么?”

    陈雨说:“官府就管一管朝鲜的百姓好了,咱们的人和事,他们无权指手画脚。”

    张富贵说:“其实有一点俺不太明白,反正都已经把队伍开进汉城了,为什么还要接受朝鲜的官职,向那个怂包大王称臣?照俺说,想要什么,一路打过去便是。”

    陈雨解释:“其实说起来,我的目的和鞑子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丁口和财富,只不过他们是靠抢劫,我是靠恩威并施、逐渐蚕食。虽然目前朝鲜的军队孱弱,挡不住我这几千军队,但要是一味靠蛮力,与整个朝鲜为敌,那就得不偿失了。毕竟是一个国家,惹得天怒人怨,处处是敌人,寸步难行,那我们还怎么发展?皇太极七年前入侵,也不过是逼着朝鲜国君签订城下之盟,这次领着十万大军卷土再来,也是打着让李倧投降的主意,并没有打算在朝鲜杀个血流成河。鞑子都知道擒贼先擒王,我们为何要用野蛮原始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在陈雨穿越前的那个时空,当年日本侵华,军事实力孱弱的中国在正面战场根本无法抵挡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日军,可是依靠广袤的国土和庞大的人口数量,硬生生将日本拖入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为后来日本的战败奠定了基础。有这样的前车之鉴,陈雨不可能会一意孤行,妄图纯粹以武力征服整个朝鲜,何况目前根本没有这个实力。

    蒋邪悠悠地说:“接受朝鲜的官职也没什么,彼此有个台阶下而已,他们要脸面,咱们要实惠。所谓君臣关系,也只是纸面上的名义而已,等到实力到了一定程度,盟约随时都可以撕毁。”

    陈雨赞道:“蒋邪看得通透,正是这个道理。日本的对马藩好歹是个大名,也是一方诸侯,为了海贸的利润,都能向朝鲜称臣,每年进贡,接受太守的官职,我一个三品同知为什么不行?”

    张富贵恍然大悟:“闷声发大财,给他们面子,咱们要里子。”

    “正是如此。”陈雨说,“铁山变相自治,釜山倭馆也落入我手中,地盘有了,人口也会有,银子更是赚不完,有这样的好处,接受这个官职,让李倧安心,也没什么。”

    原本不作声的苏大牙问:“大人,属下也有事不明白。咱们已经有了水师,为什么还要建船厂?听富贵兄弟说,还要从朝鲜各地调拨船匠到铁山来?”

    “水师现在的船都是买来的,一方面来源不够稳定,数量也不够,咱们将来要和海峡对面的倭人打交道,为以防万一,水师肯定要扩大规模,不可能维持在目前的小打小闹的水准上。”陈雨解释,“另一方面,沙船固然是不错的船型,但是作为战船还是有不小的缺陷,重炮都无法上船,以至于这次攻击阿济格的营地还要冒险进入弓箭的射程,所以必须要改良船型,建造适合咱们的战船。综上所述,自建船厂势在必行。在大明境内,想找到足够的熟练船匠太难,但是在朝鲜可以办到。朝鲜以水师闻名,造船水准应该不错,有了船匠,就能建造更多更大的战船。”

    苏大牙眼睛一亮:“建造更多更大的战船?”作为水师的实际指挥者,这样的发展路线显然是他喜欢的。拥有更强大的战船,水师就能立下更多的功劳,他在这个体系中的地位就越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二百八十二章 船厂() 
对于陈雨的决定,无人表示不同意见。

    虽然古人没有百年海军的概念,古代的风帆船也不像现代海军战舰一样是吞金兽,但内行的人都知道一支上规模的水师比起陆师更费银子:船匠的工钱、适合造船的木材、招募水手、铸造舰炮无论哪一样都花费不菲,换做其他人根本撑不起这样的消耗。

    但是陈雨有这个底气。现在刘公岛那边有源源不断的银子进账,等到釜山倭馆运作起来之后,收入会更多,完全有足够的财力在支撑大规模招纳移民的前提下建造大型战船。所以,建造船厂,自行建造适合自己的战船,以应付将来可能出现的海上冲突,是非常有必要的。

    苏大牙站在一个资深海寇的角度提出了技术方面的建议:“朝鲜的船匠属下没有见识过是什么水准,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注意:朝鲜水师的主力船型是板屋船,这玩意听说出自咱们的大明的楼船,可是楼船这种船型已经淘汰了,平低高楼、吃水浅、重心高、禁不起风浪,江湖里转转还成,出了海,一见大风就容易沉。如果是这种船,还不如用咱们自己的沙船呢,要想出远海,买些福船也行啊。”

    陈雨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我也听说朝鲜人吹嘘的龟船就是从板屋船改造而来,航行速度慢、成本偏高,碰到重炮就是活靶子,这样的船显然不是咱们想要的。但是招纳朝鲜的船匠,只是用他们的手艺,建造什么样的船,并非听他们的,而是咱们自己说了算,所以你不必担心招纳朝鲜船匠就会造出一堆板屋船来。”

    苏大牙好奇地问:“那么大人想要造什么船,沙船、广船还是福船?”

    陈雨皱眉道:“你说的这些船都有各自的缺陷。沙船远洋不如福船,福船近海不如沙船,等到船厂建起来,船匠到位后,你帮着我斟酌一下,看看如何在现有的船型基础上进行改良。改良的目的,既要保证不错的航速和机动性,还要确保重炮能上船。”

    “属下遵命。”

    “建造船厂需要一些时日,船匠的调拨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所以这事不急于一时片刻。”陈雨说,“当务之急,除了做好接手釜山倭馆的准备,另外就是向皇帝请功了。”

    众人纷纷说:“那是,杀了这么多鞑子,总得把大人的官职提一提。”

    陈雨最后做了总结:“诸位,现在咱们要银子有银子,要人有人,要地盘有地盘,前途一片光明,大伙好好干,用自己的双手博一个远大前程。”

    众人心头火热,大声说:“唯大人马首是瞻。”

    众人散去后,陈雨对张富贵说:“猴子,你替我去把朴郡守找来,有些事情要交代他。”

    “是。”

    强龙召唤,朴昌永这个地头蛇却丝毫不敢怠慢,麻溜地来到了农庄议事厅,熟练地给陈雨请安。

    “不知大人找下官来,有何事吩咐?”

    陈雨笑眯眯地说:“找朴郡守前来,一来是知会你一件事情,二来是有事请你帮忙。”

    朴昌永受宠若惊:“下官担不起一个请字,有什么要做的,请大人交代便是。”

    “这第一件事嘛,本官此次去汉城,大王承认了我们的功绩,允许我们在铁山自由招纳汉人屯田练兵,免三十年赋税徭役,而且可以自行委派专人管理相应事宜。特意知会郡守一声。”

    “啊?”朴昌永一时没反应过来,这番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陈雨咳嗽两声:“意思就是:以后铁山境内但是与汉人有关的词讼之事,都不用劳烦郡守了”

    朴昌永这才弄清楚状况,忙不迭地回答:“下官才疏学浅,资质平庸,大人能亲自管理铁山的汉人,是下官的福气!”

    陈雨微微一笑,这位朴郡守官不大,但很识趣,和他打交道倒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