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着急地问:“小伙子,韭菜多少钱一斤?”问完回头跟邻居说:“我馋韭菜包子了,我家那口子也爱吃韭菜馅的,孩子们也爱吃。”
那位大妈:“我想吃菠菜鸡蛋馅的盒子。”
“一块钱一斤。”
“小伙子,西瓜才五毛钱一斤,咋韭菜一块钱一斤,菠菜呢?”
“也是一块钱一斤。这些都是我在家称好的重量,只多不少,你们放心买就是。”
“小伙子,能便宜点不?”
“大妈,您知道我种菜多不容易吗,活累点不说,反正我年轻,有的是力气。可是这得往里搭钱,我盖大棚得花钱,买塑料膜也花钱;大冬天为了取暖烧柴火、烧炭,下了雪我都不敢睡觉,生怕雪把大棚压塌了……种这点菜真不容易,卖便宜了我亏本。”
麦一山讲完他投入多少钱,受了多少罪,又说:“我今天拉来的菜有数的,数量有限,来晚了不一定能买到。你们看,这韭菜多新鲜,你们上哪儿买这么好的韭菜和菠菜去。都是稀罕货,不买才亏呢。今冬最多吃上一回两回的,能花多少钱……”
让麦一山这么一说服,大家瞬间觉得:可不是,一冬天才吃个一回两回图新鲜,说起来不算贵。人家小伙子种菜也不容易,你看出来卖个菜,冻得脸通红。
再说,那些买不上西瓜的人,生怕这次的韭菜和菠菜卖完这回没下回。能咋样,还是赶紧买点囤下,给儿子闺女家也带点,让他们也尝尝鲜。
就这样,麦一山的菜根本不愁卖。有的是想买的,还一买就是四五斤,大多都是给儿女们捎的。老头老太太们有退休金,他们也不嫌贵,你三捆,我五捆,一会儿就给买光了,来晚的竟然还没买到。
“小伙子,你的菜买完了?”来晚的老太太不可置信,把破棉被一翻,企图发现里面藏着菜。
可惜,真没有了。这位大妈刚刚在家忙着和面,等她和完面出门,知道有卖韭菜的,已经晚了。
麦一山摇摇头:“大妈,您来晚了,真卖完了。”
“小伙子,你好不容易来一回,咋弄这么点菜卖。家里还有不,再拉点过来卖。你说个点,啥时候能来,我来等着你。”
大妈为了吃上新鲜菜,也是拼了。竟然不嫌冷,还要在外面等菜。
“大妈,这是头茬菜,数量就这些,都卖光了,想吃新鲜菜,得等下回了。”
“真没有了?”
“没了。”其实麦一山还给家里和知己人剩下点青菜,留着送人。那些不能卖。
大妈锲而不舍地问:“小伙子,你下次啥时候来卖菜,我提前来等你。”
这是要预定买菜的的节奏啊。
“下次年前才能来卖菜。不过,下次我带的菜能多点,还有黄瓜,西红柿、豆角、茄子啥的,也有韭菜和菠菜。”
“真的?太好了,到时候你一定得来啊,我见天在这儿等你。”大妈打算今年过年多买点新鲜蔬菜,到时候做成席面一上桌,红红绿绿的,孩子们应该都爱吃。
因为秋后就很少吃青菜了,吃了一冬天萝卜白菜,都想换换口味。
“大妈,我大概会在腊月二十五以后过来卖菜,您见天过来看看,说不定我哪天来了。”
后来,这个家属院的很多人都知道,有个小伙子年前还来卖新鲜蔬菜,都在摇首期盼。
因为家里包的韭菜包子,烙的菠菜盒子真香,吃一次还没吃够,想再吃。可惜已经把菜吃光,只能等下次买了解馋。
等麦一山开着空三轮回来,众人竟然都在聚集在大棚等他。没等他喘口气,喝口热乎水,就听有人问:“一山,菜卖光了没?”
麦一山笑容满面:“卖光了,一点没剩。”
众人听说卖光,才放下心。
“卖的多少钱一斤,还是一块吗?有讲价的没?”
“有讲价的,我没降价。咱种菜成本高,不能降价,降价就卖不着钱了。”
“好卖不?”
麦一山把众人抢着卖菜的事跟大家一说,大家心里有了底,更放心了。这样,等他们去集上卖菜,不怕卖不掉了。
47。第 47 章()
此为防盗章 麦秋坐到镇上就下了车; 她打算再去邮局问问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事。结果在邮局工作人员那里得知; 这边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不归邮局送,而是统一邮到区教育局,再由区教育局发给各个乡镇教育组; 然后再让各村村长领回去; 分发给幸运的大学生们。
麦秋听完邮局工作人员的话,心里咯噔一下子,不由想起前世一些关于这个年代高考的事。因为这年头电话安装少; 信息交流及不发达; 导致有人替考或顶替别人上大学。
不像后世网络盛行的年代,屁大点事就能宣传的沸沸扬扬。
虽然麦秋没有经历过这个年代,但她听说过这样的事和见过这样的新闻。比如说农村某个学生发愤图强考上大学,录取通知书却被人截留; 然后得到录取通知书的人就可以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
当然,能截留录取通知书的人肯定不是普通人,起码得有钱有势才能办到,普通人是没有这能耐。
回家的路上,麦秋一直在心里祈祷:系统保佑; 可千万不要让人截留了她的录取通知书!
想想又失灵的系统; 麦秋觉得还是赶紧拿到录取通知书保险; 回家找村长打听一下; 看她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吗。
到家还有三四里路; 麦秋不想走路回去; 她打算做公车回家。没想到她刚走到路边等车; 就看到前面刚发走一辆车,她只能看着汽车的尾气叹气。
这叫什么运气啊?难道因为系统失灵,她的好运气又没了?
最近接二连三倒霉,气死个人!
麦秋想想等下辆车还得半小时,中午阳光炙热,麦秋不想在外面挨晒,只好顺着以前上中学时惯走的近路走回家。幸亏沿河一路杨柳依依,有树荫遮挡,她才没中暑。
麦秋回家略过不提。再说红星村村长,也就是田园的大伯,今天刚去了一趟镇上,把自己村里唯一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拿回来,准备给考上大学的杨林送去。
田爷爷:“没想到老杨家的孩子出息了,竟然能考上大学!”
他话里带着无限遗憾,认为如果是田家孩子考上就光荣了。
田奶奶:“听说园园和一山平时比杨林学习还好呢,要不是他俩倒霉跑肚,说不定今年两人都能考上大学。园园是个姑娘,如果她能考个师范或卫校,老二两口子不用为她不用发愁了……”
田爷爷叹了口气说:“唉,谁说不是呢,我也盼着咱田家能出个大学生,可惜咱田家祖坟没上冒青烟。向国、向军他们哪个都供了,就是每一个能考上大学的。”
大人是尽心了,可是孩子考不上,他们也没办法。
“爷爷,我们上学那会儿,正好赶上搞运动,整天开开会唱高调,学军学农学工,哪里正儿八经坐在教室上过课?反正我们上学那会儿没学到多少东西,才没考上大学。”作为大孙子的田向军,忍不住为自己和兄弟姐妹们辩驳几句,省的爷爷认为他们上学没努力。
田向军不是狡辩,他说的都是实情。期间那些中学生倒霉,不仅没有在学校好好学习文化知识,毕业后还得响应国家号召下乡,论起来他们最倒霉,一切都是命!
田大伯闻言拍了儿子肩膀一下,“别说那些没用的,就算你们没赶上好时候,可是还是有人考上大学。说来说去,还是怪你自己没把学习放到心上。”
田向国听了他爸,立马闭嘴不言语了。因为他心里清楚,上学时他确实没把全部心思放在学习上,现在只能怪自己没有上大学的命!
田村长去给杨林送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路上遇到几个乡亲笑眯眯地跟他打招呼。
“村长,干嘛去?”
“我从乡里拿回一张录取通知书来,给杨林送去。”
“杨林?杨家小子考上大学了?”
“他考得什么大学,咱村里还有别的孩子考上大学吗?”
“暂时只拿到了杨林的录取通知书。我也不知道他考得哪个大学。”
有那好事的人跟着田村长去了杨家,除了恭喜杨家人,还想知道杨林考上什么大学。
杨家人得知杨林考上大学,自然全都高兴得不得了,围着杨林看到手的录取通知书。
原来杨林报考的是市里的大学,专科。不管怎样,能考上一所大学,几乎在场所有人都为杨林高兴。不管是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到耗子才是好猫。
“你家林子有出息,以后上出大学来,端上铁饭碗,这辈子不用愁了!”
杨爸杨妈高兴地合不拢嘴,“念了这么多年书,就盼着今天了……”
很快,杨林考上大学,并且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事传了开来。
刚到家的麦秋听说了,麦一山也从奶奶口中得这个消息,隔壁田园也听田妈说了。
三人听到后的反应各不相同。麦秋拉着麦妈,让她妈陪她去问问村长,有没有她的录取通知书。麦一山和田园:这辈子重生太晚,看来没机会上大学了,以后只能靠发家致富出头。
田妈领着麦秋去了村长家。
“村长,我家小秋考得分数比杨林还高,有她的录取通知书吗?”
田村长摇摇头说:“我在镇上只拿到杨林的通知书,暂时没有小秋的。你们别着急,说不定等几天,小秋的录取通知书就能收到了。如果到我手里,我肯定第一时间给你们送去。”
按说麦秋考得分数高,十有八九能考上大学。早在看过分数后,村民们议论纷纷,说麦秋最有可能考上大学。谁让她考得分数最高呢。
麦秋和麦妈没有问道麦秋通知书的消息,失望地回了家。麦妈虽然失望,但是心里还算淡定,因为她觉得她闺女考得分数高,肯定能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像村长说的,可能过几天就收到了。因为她知道闺女报考的都是京市的好大学,京市比较远,说不定录取通知书还在路上。
可是麦秋听说别人陆陆续续收到录取通知书,而自己这里还没信儿,着急的同时,心里不住犯嘀咕:怎么回事,难道我的录取通知书真被人截留了?
麦秋可不相信自己没考上。
而知道前世轨迹的麦一山和田园悄悄找机会碰头,提起麦秋通知书的事。
田园看看左右无人,小声问:“一山,我记得上辈子麦秋是跟杨林一起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吧,怎么回事,这回没有她送通知书吗?”
麦一山也纳闷:“还真没有她的,也不知道咋回事,难道因为咱俩重生,事情发生变化了?”
看麦秋倒了霉,田园笑得艳光四射,“谁知道呢,如果麦秋上不了大学,可有乐子看了。”
田园可是深知麦秋的矫情劲儿,知道她不喜欢乡村生活,就盼着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到大城市发展。如果麦秋拿不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今年肯定上不了大学,这对自信一定能考上大学的麦秋来说,真是个不小的打击。
田园想到这里,别提多高兴了。哈哈,只要看仇人倒霉,她就开心了。
麦一山嘱咐:“咱们偷偷乐就行了,可别露了痕迹。”
田园白了丈夫一眼:“还用你说?我肯定没那么笨,不会乱说的。”
两人交流过后,田园哼着快乐的调子回去了,一看就知道她心情很不错。
而这天晚上,田园跟父母提议卖包子的事,终于有了眉目。
田爸和田妈把田园的打算,跟儿子儿媳提了提。开始田大哥和田二哥反对,他们倒不是觉得家里卖早点丢人,而是觉得妹妹成绩还算不错,不如复读一年,争取考大学。如果妹妹不愿意上学,先在厂里找个临时工干着,说不定啥时候转正了,一辈子不用愁了。
说来说去,这年头的人大都认为端上铁饭碗,一辈子拿工资吃国粮才是好出路。像做买卖、种地都是没办法之下做的选择。
田大嫂是个好的,她甚至说:“如果园园不想上学,不如我回娘家问问我爸,看能不能给园园找个临时工先干着。”
然而田园只想做美食,刷经验,她谢绝了大嫂的好意,“大嫂,先不麻烦亲家叔叔了。我想干一段时间试试,如果不成,我再考虑上学或找工作不迟,”
等卖包子赚了钱,家里人应该会支持她继续干下去。
田爸考虑卖包子是小本生意,不过是费些油面菜等,不值多少钱,让闺女和媳妇试试也行。至于赚不赚钱,干过才知道。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田家人开始准备起来。
夏天韭菜多,可以包韭菜鸡蛋的包子,当然,要卖的包子,肯定是放韭